1. 月亮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的月光從哪裡來
我們看到的光是月亮反射太陽的光,如果地球和月亮太陽呈現一條直線,完全地將太陽光擋住,那麼就會出現月食現象,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月亮根本不發光。
滿月的時候我們仰望月亮,會發現月亮並非一個銀盤,在月亮的表面上有大量的暗斑,這些暗斑被天文學家稱之為月海,月海其實是月球表面的隕石坑,在月球表面上一共有22個月海,占據了月球正面一半的表面積,最大的一個月海叫風暴洋,月海的反光能力比較弱,如果月亮真的如同詩歌裡面說的是個銀盤子的話,估計我們晚上都會被亮的睡不著覺了。
2. 月亮是從哪邊出來的
月亮從東邊升起,因為月亮是圍繞地球自西向東逆時針方向旋轉的。
月球正面大量分布著由暗色的火山噴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擊坑,形成了廣闊的平原,稱為「月海」,實際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沒有。
月海的外圍和月海之間夾雜著明亮的、古老的斜長岩高地和顯目的撞擊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盡管它呈現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
(2)月亮從哪裡來的圖片擴展閱讀:
月球公轉與自轉:
月球以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轉。這個軌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圓稱「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於天赤道,也不平行於黃道面,而且空間位置不斷變化。周期27.32日。
月球軌道(白道)對地球軌道(黃道)的平均傾角為5°09′。但是已知月球平均每年以3.8cm的速度逐漸與地球離去。
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個恆星月,所以我們看不見月球背面。這種現象我們稱「同步自轉」,或「潮汐鎖定」,幾乎是太陽系衛星世界的普遍規律。
一般認為是衛星對行星長期潮汐作用的結果。
3. 月亮究竟從哪來的
許多神話傳說中都說,大洪水之後,天空一片漆黑,然後月亮升起來了?
一些科學家相信,月亮並不一直都是地球的衛星?德國天文學家蓋斯特·科恩認為,月亮的年齡大約只有地球年齡的一半?月亮形成之初,它的運行軌道本來離地球相當之遠?
然後,某個太空飛行物從月球身邊擦身而過,從而改變了月亮的軌道?
接下來,月亮離地球越來越近,最後被地球所「俘獲」?從此,月亮接近地球時,導致漲潮?火山爆發和地震?此外,有許多其他理論解釋月亮究竟從何處而來?
4. 月亮是從哪邊升起哪邊落下的
月亮的升落是地球自轉引起的一種視運動,由於地球從西向東轉,因此月球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但是並不是每次都是正東方,月球繞地球的軌道叫黃道,黃道和赤道是有夾角的,所以夏季升起是東偏南,冬季升起是東偏北,春秋季是正東方。
(4)月亮從哪裡來的圖片擴展閱讀:
其實月亮從東邊升起的說法都還不夠嚴謹。准確地說,以我們地球為參考點,月亮是自東向西移動的。升起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以地球為參照系,太陽和月亮都是自東向西移動的。但是二者的周期不同,太陽運動一個周期為1天,月亮則不必須是1天了。這樣就會出現如下情況:月亮在東方時,恰好趕在白天,太陽的光線太強,我們看不到月亮。
而當太陽墜落西方的時候,月亮的位置因農歷日期的不同而不同,有時在東方,有時候(例如農歷的初三)可以不在東方,而是接近西方。這後一種情況,就相當於月亮在西方出現,或者叫作升起。月亮升起的位置從月初開始逐漸東移。當到月中的時候,升起的位置又從東逐漸西移。
5. 月球上傳來的照片都是不發光物質,月光怎麼來的
6. 月亮是怎麼來的
月球可能形成於約45億年前,在地球形成後不久,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得到更多事實證據支持的說法是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天體-「忒伊亞」之間一次巨大撞擊所產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圍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說」。
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質量最大的衛星,月球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6)月亮從哪裡來的圖片擴展閱讀:
月球公轉
月球以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轉。這個軌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圓稱「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於天赤道,也不平行於黃道面,而且空間位置不斷變化。周期27.32日。月球軌道(白道)對地球軌道(黃道)的平均傾角為5°09′。但是已知月球平均每年以3.8cm的速度逐漸與地球離去。
月球自轉
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個恆星月,所以我們看不見月球背面。這種現象我們稱「同步自轉」,或「潮汐鎖定」,幾乎是太陽系衛星世界的普遍規律。一般認為是衛星對行星長期潮汐作用的結果。天平動是一個很奇妙的現象,它使得我們得以看到59%的月面。主要有以下原因:
⒈、在橢圓軌道的不同部分,自轉速度與公轉角速度不匹配。
⒉、白道與赤道的交角。
月球每小時相對背景星空移動半度,即與月面的視直徑相若。與其他衛星不同,月球的軌道平面較接近黃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相對於背景星空,月球圍繞地球運行(月球公轉)一周所需時間稱為一個恆星月;而新月與下一個新月(或兩個相同月相之間)所需的時間稱為一個朔望月。朔望月較恆星月長是因為地球在月球運行期間,本身也在繞日的軌道上前進了一段距離。
7. 月亮從哪裡升起為什麼
由於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的,所以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像太陽、月亮都是從東邊升起的。以我們地球為參考點,月亮在升起之後,是自東向西移動的。但是升起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月亮升起的位置 月初時在西方,然後升起位置逐漸東移。當到月中的時候,升起位置在東方。之後生起位置又從東逐漸西移,到達月末時候,升起位置在西方。 月亮之所以「升起」,是因為太陽光線不夠強,我們才能看到。
很多時候,月亮就在天上,但是由於太陽光線太強,我們看不到,比如日食發生的時候就是這樣的。
補:雖然我們都是中國人,但是對升起一詞的理解也不一樣。以上敘述中的升起是指月亮剛開始能被人看到。如果不談及能否被人看到,月亮當然是從東方升起的。
(7)月亮從哪裡來的圖片擴展閱讀:
月球,俗稱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質量最大的衛星,月球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月球每小時相對背景星空移動半度,即與月面的視直徑相若。與其他衛星不同,月球的軌道平面較接近黃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相對於背景星空,月球圍繞地球運行(月球公轉)一周所需時間稱為一個恆星月。
而新月與下一個新月(或兩個相同月相之間)所需的時間稱為一個朔望月。朔望月較恆星月長是因為地球在月球運行期間,本身也在繞日的軌道上前進了一段距離。
月球本身並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月球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滿月時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月球平均亮度為太陽亮度的1/465000,亮度變化幅度從1/630000至1/375000。滿月時亮度平均為 -12.7等。它給大地的照度平均為0.22勒克斯,相當於100瓦電燈在距離21米處的照度。月面不是一個良好的反光體,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餘91%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約為7%。月面高地和環形山的反照率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大約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1/400,所以從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陽一樣大。
地球與月球互相繞著對方轉,兩個天體繞著地表以下1600千米處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轉。月球的誕生,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
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的同時,其特殊引力吸引著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運動,形成了潮汐。潮汐為地球早期水生生物,走向陸地,幫了很大的忙。
地球很久很久以前,晝夜溫差較大,溫度在水的沸點與凝點之間,不宜人類居住。然而月球其特殊影響,對地球海水的引力減慢了地球自轉,使地球自轉和公轉周期趨向合理,帶給了我們寶貴的四季,減小了溫度差,從而適宜人類居住。
8. 月球作為地球的衛星,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每個季節不同我們的月亮也不同,在古時候我們的祖先們都是根據月亮來做一個占普的,可以通過月亮判斷這個季節是否是大豐收,那麼月球作為地球的衛星,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其實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也沒有一個准確的說法,有的說是從一開始月球就是我們地球的衛星,還有的說是月球在宇宙中旅行,最後把地球撞擊了,就被地球捕獲就一直圍繞著地球轉等不同的說法。
其實在古時候,我們的祖先們可以通過月球來判斷一些事物,比如可以通過月光判斷天氣,或者通過不同月光的照射和形狀來判斷這一年是否是安定和大豐收年等,以及朝代的變化。同時月亮還為我們在夜裡的時候給我們照亮,也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天空,感受到了在黑夜中還有亮光
9. 太陽和月亮是怎麼來的
1、月亮
飛離地球的氣體和塵埃,並沒有完全脫離地球的引力控制,通過相互吸積而結合起來,形成幾乎熔融的月球,或者是先形成一個環,在逐漸吸積形成一個部分熔融的大月球。
太陽系演化早期,在太陽系空間曾形成大量的「星子」,先形成了一個相當於地球質量0.14倍的天體星子,星子通過互相碰撞、吸積而長合並形成一個原始地球。這兩個天體在各自演化過程中,分別形成了以鐵為主的金屬核和由硅酸鹽構成的幔和殼。由於這兩個天體相距不遠,因此相遇的機會就很大。
一次偶然的機會,那個小的天體以每秒5千米左右的速度撞向地球。劇烈的碰撞不僅改變了地球的運動狀態,使地球的自轉軸傾斜,而且還使那個小的天體被撞擊破裂,硅酸鹽殼和幔受熱蒸發,膨脹的氣體以極大的速度攜帶大量粉碎了的塵埃飛離地球。
這些飛離地球的物質,主要由碰撞體的幔組成。受到巨大撞擊的地球,絕大部分也是地幔和地殼物質受熱蒸發,膨脹的氣體以極大的速度攜帶大量粉碎了的塵埃飛離地球。
在撞擊體破裂時與幔分離的金屬核,因受膨脹飛離的氣體所阻而減速,大約在4小時內被吸積到地球上。飛離地球的氣體和塵埃,並沒有完全脫離地球的引力控制,通過相互吸積而結合起來,形成幾乎熔融的月球,或者是先形成一個環,在逐漸吸積形成一個部分熔融的大月球。
2、太陽
太陽是在大約45.7億年前在一個坍縮的氫分子雲內形成。
(9)月亮從哪裡來的圖片擴展閱讀:
太陽的構造:
根據太陽活動的相對強弱,太陽可分為寧靜太陽和活動太陽兩大類。寧靜太陽是一個理論上假定寧靜的球對稱熱氣體球,其性質只隨半徑而變,而且在任一球層中都是均勻的,其目的在於研究太陽的總體結構和一般性質。
在這種假定下,按照由里往外的順序,太陽是由核心、輻射區、對流層、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構成。光球層之下稱為太陽內部;光球層之上稱為太陽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