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唐代的建築有照壁嗎
照壁
照壁,是中國傳統建築特有的部分,始於商代。
照壁原來專屬於宮廷、郡屬、廟堂、寺院,後來進入尋常百姓家
古代稱為「蕭牆」,南方人稱為「照壁」,北方人稱為「影壁」。
是中國人含蓄,對家居保護在建築形式上的一種體現。
作用:一為擋風,二為避煞。
⑵ 現在還有那些唐朝時期的建築遺跡
史家公認的4座唐代建築,都保留在,當年唐朝的中心區域——山西,因為天氣乾燥,地處偏遠,得以保留。
1、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唐宣宗大中年間建造;
2、山西天台庵正殿, 唐末天佑四年;
3、山西芮城縣廣仁王廟,唐太和五年;
4、山西五台山南禪寺大殿,唐建中三年。
⑶ 唐代建築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高潮時期,建築技術和藝術也有巨大發展。唐代建築的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開朗。
唐代建築規模宏大,規劃嚴整,中國建築群的整體規劃在這一時期日趨成熟。唐都長安(今西安)和東都洛陽都修建了規模巨大的宮殿、苑囿、官署,且建築布局也更加規范合理。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其規劃也是中國古代都城中最為嚴整的,長安城內的帝王宮殿大明宮極為雄偉,其遺址范圍即相當於清明故宮紫禁城總面積的3倍多。
唐代的木建築實現了藝術加工與結構造型的統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內的建築構件均體現了力與美的完美結合。唐代建築舒展朴實,莊重大方,色調簡潔明快。山西省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是典型的唐代建築,體現了上述特點。
此外,唐代的磚石建築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佛塔大多採用磚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尋塔在內的中國現存唐塔均為磚石塔
⑷ 現存八座唐代建築
構古建築共有八座,而唐以前的木結構古建築已沒有存世。
現存的八座唐代木結構古建築(以下簡稱唐構):
山西五台南禪寺大殿,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
山西大同善化寺普賢閣,唐德宗貞元二年(786年)
山西芮城廣仁王廟正殿,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
山西澤州青蓮寺藏經閣,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
山西五台佛光寺東大殿,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
甘肅敦煌莫高窟196窟檐,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
山西長子布村玉皇廟前殿,推斷唐代
河北正定開元寺鍾樓,推斷唐代
八座唐構全部是單體建築,其中六座有具體創建年號且與建築形式相符。八座中有六座在山西,一座在河北,一座在甘肅。
⑸ 中國唐朝是有哪些建築風格
第一:規模宏大,規劃嚴整。唐都城長安原是隋代規劃興建的,但唐繼承後又加擴充,使之成為當時世界最宏大繁榮的城市。長安城的規劃是我國古代都城中最為嚴整的(另詳城市建設篇),它甚至影響到渤海國東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後來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唐長安大明宮規模也很大,遺址范圍即相當於清明故宮紫禁城總面積3倍多。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築的宏敞寬廣,也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建築群處理愈趨成熟。隋唐時,不僅加強了城市總體規劃,宮殿、陵墓等建築也加強了突出主體建築的空間組合,強調了縱軸方向的陪襯手法。這種手法正是明清宮殿、陵墓布局的淵源所自。
第三:木建築解決了大面積,大體量的技術問題,並已定型化。大明宮麟德殿,面積5000平米,採用了面闊11間進深17間的柱網布置。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進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對建築設計也有促進作用。
第四:設計與施工水平的提高。掌握設計與施工的技術人員「都料」,專業技術熟練,專門從事公私房設計與現場指揮,並以此為生。
第五:磚石建築有進一步發展。主要是佛塔採用磚石者增多。目前我國保留下來的唐塔均為磚石塔。
第六:建築藝術加工的真實和成熟。唐代建築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又開朗。現存木建築物質反映了唐代建築藝術加工和結構的統一,斗拱的結構、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構件本身受力狀態與形象之間內在的聯系,達到了力與美的統一。而色調簡潔明快,屋頂舒展平遠,門窗朴實無華,給人莊重,大方的印象,這是在宋、元、明、清建築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⑹ 唐朝的建築的圖片與介紹
五台山南禪寺大殿和佛光寺東大殿是中國已知的唐朝建築
⑺ 唐朝的建築風格
總的說來唐代建築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又開朗。從現存木建築物質也反映了唐代建築藝術加工和結構的統一,斗拱的結構、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構件本身受力狀態與形象之間內在的聯系,達到了力與美的統一。而色調簡潔明快,屋頂舒展平遠,門窗朴實無華,給人莊重,大方的印象,這是在宋、元、明、清建築上不易找到的 。
唐朝的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潮。(第一個高潮是在秦滅六國之後)既繼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來影響,形成為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建築體系,把中國古代建築推到了成熟階段,並遠播影響於朝鮮、日本。
發展的原因:1、唐代前期,經過一百多年的穩定發展,經濟繁榮,國力富強,疆域遠拓。在首都長安與東都洛陽便陸續修建規模巨大的宮殿、苑囿、官署等。由於工商業的發展,這些城市的布局也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
第一:規模宏大,規劃嚴整。
第二:建築群處理愈趨成熟
第三:木建築解決了大面積,大體量的技術問題,並已定型化。
第四:設計與施工水平的提高。
第五:在磚石建築方面有進一步發展。主要是在建佛塔等方面採用磚石者增多。目前我國保留下來的唐塔均為磚石塔。
⑻ 誰有關於唐朝的背景圖啊,我要做關於唐文化的ppt,急需!
唐周昉簪花仕女圖卷絹本設色縱46公分橫180公分《簪花仕女圖》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藝術價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畫標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現實主義風格的繪畫作品。畫中描寫的是唐代當時貴族婦女的日常生活,說明唐代的社會政治比較開明,因此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才能夠流傳下來。這一時期也是中國現實主義人物畫表現風格的開端,而以前的繪畫內容大多是歷史宗教人物。
⑼ 中國現存的唐代建築還有哪些
中國現在僅存4座唐代建築:
一、南禪寺
有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大佛殿。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館的美譽,現存古建築,其數量之多、價值之高都居全國之首。南禪寺大殿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位於五台縣東冶鎮李家莊旁。該寺創建於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主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平面近正方形,單檐歇山頂,屋頂鴟尾秀拔,舉折平緩,出檐深遠,明間裝板門,次間裝直欞窗,轉角處額不出頭,闌額上不施普拍枋,斗栱為五鋪作雙抄單拱偷心造,用材頗大,唐代作風明顯。此殿體量雖小,但讓人感到內力深蘊。
⑽ 中國十大古建築圖片
一、皖南古村落
2013年3月16日,安徽宏村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西遞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座古村落,它們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態、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而聞名天下。
原文地址【http://cs.focus.cn/msgview/6389/331881401.html】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