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課和磨課的區別
研課和磨課的區別:
研課:是教師通過系統地考察課堂教學來提高教學效率的專業發展過程。研課有兩個重要的目標:一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二是提高課堂效益。
磨課:是指把平時積累的教學經驗並集中組員智慧的課以及上公開課前的反復推敲試講過程。一個「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復復的修改斟酌和耗費教師的大量汗水。不過,這磨課的「磨」字就如俠客十年磨一劍、修煉得道一樣,道出了一節成功好課的艱辛和不易。
磨課的程序
磨課通常包括以下幾個基本程序:選定磨課課題——開展備課分析,編制教學方案——在備課組說課,集體討論修改——專家指導,同行對比研討,二次修改方案——組織同伴觀課、議課,三改教學方案——二次執教,錄像回放,四改教學方案——如此反復,直到滿意為止,形成終結教案——撰寫磨課體會——磨課教案結集共享。
我們的課例打磨主要突出了「三次備課、兩次飛躍」,也就是先由個人進行「基於個人經驗的第一次備課」,然後進行「基於群體經驗和必要研究的備課」,實現第一次飛躍,最後進行「基於實踐反思和必要研究的備課」,實現第二次飛躍。
2. 什麼是磨課 磨課的意義和要求
簡而言之,磨課就是通過多次打磨一節課,提高教學有效性,從而提高教師專業能力。
從完整的定義而言,磨課是一個教學集體(通常為一所學校的一個學科的教研組,也可以是幾所學校同一學科的教師組成的跨校教研組),為了解決某一教學問題,通過在一定時期內,對該教學問題的相關教學內容進行反復地、深入地學習、研究與實踐(至少是五次集體研討、三次個人備課、兩次課堂活動),找到對這一教學問題比磨課之前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從而顯著提高整個教研集體對這一問題的教學有效性,並掌握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形成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從而顯著提高教學質量。
3. 磨課是什麼意思
磨課,是指把平時積累的教學經驗並集中組員智慧的課以及上公開課前的反復推敲試講過程。一個「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復復的修改斟酌和耗費教師的大量汗水。不過,這磨課的「磨」字就如俠客十年磨一劍、修煉得道一樣,道出了一節成功好課的艱辛和不易。
磨課的模式有:基本式、簡化式、同課異構式、教學診斷改進式、行動導向式。隨著前幾年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開展的新課程改革以來,上精品課、上好課成為學校對教師的要求,成為一個上進教師的追求。
為了上好一節課,教師要進行大量的課程研讀,必要知識准備,……,磨課就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因此,磨課,也就成了我們這個時代學校里的高頻詞!雖然「磨課」這個新生事物,時間不長,卻如一股沁人的春風,給學校注入了新的活力,讓我們看到了學校里許多喜人的變化。
(3)研課磨課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自從國家和各省市推行新課程改革以來,學校里就持續開展了教育、教學掀起「比、學、趕、幫、超」的熱潮,公開課、賽課活動每學期都要舉行幾次,校際的觀摩課、示範課也定期展開。學校各學科教研組、各年級部備課組幾乎周周定期活動。
傳達上級通知,介紹聽課新知體會,統一進度,交流經驗,有經驗教師對年輕教師以及老教師對新教師的傳、幫、帶,共同研討教法和對學生學法指導內容,編制周課教案、學案等,力爭每課的任務明確、知識點詳盡、師生互動到位。
每節課幾乎都集中了所有組內成員的智慧和學識,把每節課都上成精品課。規模較大、范圍較廣、影響深遠、級別較高的公開課是學校教研活動中的奧賽,通常把教師上校際、大市、跨市的公開課叫「做課」。
把平時積累的教學經驗並集中組員智慧的課以及上公開課前的反復推敲試講過程叫「磨課」。一個「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復復的修改斟酌和耗費教師的大量汗水。不過,這磨課的「磨」字就如俠客十年磨一劍、修煉得道一樣,道出了一節成功好課的艱辛和不易。
4. 幼兒園大班蒲公英的磨課研課記錄
【《蒲公英》第一次執教的教學片段】 一、讀准生字、讀通課文 (一)聯系生活實際說出你對蒲公英有多少了解。 (二)明確教學目標: 1.會藉助拼音讀准字音。(學生通過自由讀、跟老師讀、指名讀、齊讀生字表,把生字讀准確) 2.練習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用鉛筆、直尺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在旁邊標上「?」。(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在不理解的詞語旁邊標上「?」)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指導書寫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文中寫的是誰,在哪裡,幹了什麼,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重點指導「囑」字的寫法。(學生描紅、書寫,教師相機指導) (三)小結課文,結束課堂。 【教師研討】 課文教學第一課時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激發學生產生對整篇課文學習興趣的第一步。然而,教師在執教《蒲公英》第一課時,將大量時間用來進行生字詞的教學。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預習能力,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課前做好課文預習,在課堂上通過學生朗讀課文、師生對話提問,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回答,肯定學生的發現,把教學落到實處。 1.預習在課前,事半功倍 三年級的課文比 一、二年級略長,教師在第一課時把教學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學好生字詞上,再去引導學生讀好課文,這樣教學任務就可能完成不了。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教學目標及學前指導進行課前預習。那麼,什麼樣的預習模式才是適合三年級學生的呢?磨課組教師一起討論後,決定製作一份預習單,將認字、讀字、初讀課文置放到課前,在課堂教學中則對學生的預習作業進行滲透式的檢查、點評,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課文。 2.學習重點字詞,交流感知 寫字教學在課堂上已經被淡化、空化,不少語文教師偏重於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而忽視了對學生寫字能力的訓練,或是將寫字教學放到課末或課後。在磨課研討中,有教師提出將指導學生寫字作為教學的重點,教師在課堂開始時抽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學生會讀即可,再重點指導學習生字「囑」「咐」,讓學生認真觀察比較這兩個字的字形,發現規律,學生圍繞如何把字寫漂亮展開討論。這樣才能將寫字教學落到實處。這一觀點得到了磨課教師的一致認同。 3.有效初讀文本,幫助整體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學習語文主要靠的是語感,而朗讀是培養語感的最佳策略,只有通過讀,學生才能對語言文字有直接的整體領悟,才能品評出語言的意蘊,才能真正實現與作者的間接對話,與作者達成心靈的溝通、情感的共鳴。在初讀課文時,教師要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給予指導,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 【《蒲公英》第二次執教的教學片段】 教師在第二次執教時加強了對寫字和讀法的指導,課堂主要分為三個環節:了解課題、檢查字詞、指導書寫,指導學生讀好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一、檢查字詞,指導書寫 1.教師出示詞語,指學生讀,了解預習效果。 2.教師:「同學們在預習的過程中覺得哪些詞不容易記住?」在學生反饋的基礎上,師重點指導學生書寫「囑」「咐」。教師:「先認真觀察比較,這兩個字在結構上有什麼相似,我們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 3.學生書寫,教師出示學生的作業,分析寫得好的地方,接著教師范寫,再讓學生跟著教師寫一寫。(學生書寫時,教師糾正學生寫字的姿勢) 【評析】這一環節的教學突出兩大部分內容:一是巧設預習,及時落實,提高第一課時課前預習的有效性。課前預習是閱讀教學的起始階段,預習的過程是學生自讀自悟的過程,預習的深入與否、效果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習課文的效率。因此,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這一環節,並真正落到實處。教師應根據年級段特點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並在課堂上作檢查。二是方法巧妙,扎實有效,提高第一課時寫字教學的有效性。新課標明確指出:三年級學生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而現在的課堂教學注重朗讀,寫字教學似乎已在閱讀教學中淡出。正由於教師對寫字教學重視不夠,缺乏寫字指導和板書范寫,導致學生握筆姿勢不正確,寫字速度慢,字寫得不端正等。因此,教師應該在第一課時注重生字教學,並將生字詞教學滲透在課堂的始終。 二、指導朗讀,感知文本 學生第一次讀課文時,教師提出朗讀要求:大聲讀課文,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第二次讀課文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大聲讀課文,把認為最難讀的句子或小節反復練習,多讀幾遍。教學採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讀課文,並能及時讓學生作出評價,說出學生讀得好不好,好在哪裡,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學生暢所欲言,提高了朗讀的積極性。 【評析】這一環節看上去很簡單,但教師首先應當在第一課時讓學生充分讀書,不能讓學生只讀一兩遍課文,甚至一遍不讀就去探究文章內涵、品味語言文字、學習遣詞造句。學生讀得不正確、讀得不流暢,也就無法深入文本,理解課文,更無法品評文字,體會文章的情感。第一課時包括了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教師只有在第一課時引導學生把課文讀通了,才能在第二課時有效地展開課文的研讀。在學生初讀課文前,教師應給出明確的讀書要求,讓學生圍繞這個要求展開閱讀。教師要有意識地在第一課時中引導學生讀書,實現把課文讀准、讀順、讀熟的教學目標,體現出教師的指導作用,做到注重自讀,給予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明確讀書目標。 三、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思考:文中寫的是誰?都寫了它們的什麼事,結果又是怎樣的?教師通過聲情並茂的范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聽教師范讀課文時,就能感覺蒲公英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動情生趣。 【評析】葉聖陶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盡情地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當時說些什麼,而且與作者心靈相通。」教師范讀時要求學生邊聽讀邊思考,對課文留下整體印象,就會為理解課文打下了基礎。 要上好語文課,教師要弄清教師主體與學生主體間的相互關系,讓學生學會傾聽,在傾聽的基礎上把學生的想法串連起來,讓學生聽得進去,想得到,說得出來,這樣學生的能動性就能得以發揮。另外,本節課的教學也充分體現了「以學定教」的原則,教無定法,教者在課堂教學前認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才能為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打下基礎。
5. 什麼是磨課
今年的國培強調基於校本問題進行,於是我們設計了用磨課進行國培的方式。現在開始准備相關材料。 今天重新寫了磨課的定義,也不知是否講明白了。如果您看了還是不明白磨課到底是什麼,請告訴我。 簡而言之,磨課就是通過多次打磨一節課,提高教學有效性,從而提高教師專業能力。 從完整的定義而言,磨課是一個教學集體(通常為一所學校的一個學科的教研組,也可以是幾所學校同一學科的教師組成的跨校教研組),為了解決某一教學問題,通過在一定時期內,對該教學問題的相關教學內容進行反復地、深入地學習、研究與實踐(至少是五次集體研討、三次個人備課、兩次課堂活動),找到對這一教學問題比磨課之前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從而顯著提高整個教研集體對這一問題的教學有效性,並掌握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形成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從而顯著提高教學質量。 從以上定義我們可知, WHO(誰磨課):一個教學集體(通常為一所學校的一個學科的教研組,也可以是幾所學校同一學科的教師組成的跨校教研組) HOW LONG(多長時間):通過在一定時期內(完成至少五次集體研討、三次個人備課、兩次課堂活動的時間,至少一周,一般不超過一個月) HOW(如何磨課):對某一教學內容進行反復地、深入地學習、研究與實踐(至少是五次集體研討、三次個人備課、兩次課堂活動) FOR WHAT(為了什麼結果): 1、找到對這一教學問題比磨課之前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2、顯著提高整個教研集體對這一問題的教學有效性; 3、教研集體掌握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形成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 4、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 5、顯著提高教學質量。 磨課相當於國際上的課例研究(lesson study)。課例研究是指圍繞一堂課的教學在課前、課中、課後所進行的種種活動,包括研究人員、上課人員與他的同伴、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對話、討論。課例研究是以教師的教學實踐為基礎,通過對一節課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學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個人反思的對象、理論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學習的範例。課例研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從日本走向世界,已經形成一定的國際影響力。
6. 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布置需要哪些內容
1、營造「工作室」文化氛圍
營造團結合作、民主開發的學術氛圍,工作室成員能暢所欲言,在爭論與思辯中貢獻智慧、分享智慧,實現共贏,使工作室成為教學思考的「智囊團」。
2、豐富「工作室」活動內容
學習活動:研讀理論。採用分散學習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工作室成員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領悟其精髓,為把理念落實於課堂夯實基礎;研讀教材。熟悉新課程背景下編寫的相關教材,認真研讀現行青島版教材編寫意圖與具體內容。
研討活動 :「工作室」將採用獨立學習、集中討論、聽課磨課等多種活動方式展開活動。每個成員每學期至少開一節研究課,其他成員觀摩,然後就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展開討論,在活動中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提升「工作室」的研究力量。
網路互動 :建立「工作室」網站,及時傳遞工作室成員之間學習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不斷提升「工作室」成員的工作能力和研究水平,促進專業成長。「工作室」還將利用網站,採用論壇形式定期開展在線交流、研討,非工作室成員可以自由參加,使不同校的學科教師有定期交流的固定平台。
7. 幼兒教師在研課磨課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其實並不是所有老師都喜歡參加
教研活動
帶孩子都忙不完,要是有現成教案、課件就好了
2
每天大量時間被消耗在班級
和環創
能有幾個真正靜下心
向學者一樣做教研
3
沒有大量的時間去閱讀
素材收集
教研都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