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次民族大融合
【第一次】 春秋戰國時期進行於中國腹心地區,形成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 據載,雁北一帶上古屬冀州,春秋時為北狄所居,聚居的少數民族有林胡、樓煩等部。戰國時,趙國的勢力擴展到這里,趙武靈王曾胡服騎射,向北開拓疆土,傍陰山築長城,與匈奴、樓煩、林胡為界。當時雁北一帶為少數游牧部落居住。 到秦統一時,一直處於北方的匈奴成為秦的強敵。秦始皇築萬里長城防匈奴。秦末漢初,匈奴在冒頓單於統治下,武力達到了空前未有的強盛。它滅東胡,敗渾庚,征樓蘭,擁騎兵三十萬。西漢初年,連年侵入邊境,劫掠人口牲畜,「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成為邊境的大患。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三十萬北擊匈奴,被冒頓騎兵四十萬圍於平城,用陳平秘計才算解圍。至此以後的六十多年時間里,西漢政權一直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任其在邊境地帶肆虐。當時的雁北一帶,居民是極其有限的。除平城外,大約只有馬邑一座小城。到漢景帝時,由於經濟上的逐漸繁榮,軍事實力也逐漸增強,漢與匈奴的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匈奴只能「小入盜邊」。公元前133年,漢武帝開始對匈奴進行長期的討伐戰爭。漢兵三十萬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遣馬邑人聶翁壹誘匈奴主力,准備一鼓聚殲,不幸謀泄未成。從此就拉開了討伐匈奴大戰的序幕。之後的二十多年,漢派將軍衛青、霍去病連續三次討伐匈奴,大敗之。匈奴內部分裂後,南匈奴投降了漢朝,北匈奴遠逃荒漠。不久首領郅支單於被漢擊殺。從此匈奴親漢,北方邊境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塞外高原第一次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的和平景象。匈奴降漢後,漢安置降眾於朔方(內蒙)、雲中(雁北)一帶,稱為屬圍。 此後,西晉時期的十六國大亂,雁門一帶被一部新起的少數民族——鮮卑部佔領。 【第二次】 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遷徙出現對流,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東胡鮮卑族本來是居住在遼西的一個少數民族,東漢桓帝時,檀不愧建國。檀不愧死後,部眾離散。魏晉時,鮮卑部宇文氏,慕容氏,拓拔氏相繼興起,這些部落乘中原大亂之機,紛紛出兵侵佔中原,建都立國,如慕容部建前燕,宇文部建北周,拓拔部建魏。當時的雁北一帶較長時間都為鮮卑拓拔部佔領。拓拔部正處在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度階段,完全是游牧部落,居並州塞外。此時黃河流域正經受前所未有的大破壞,塞外高原在這些游牧部落的統治下的經濟也不可能發達。 西晉初期(310)晉朝封鮮卑首領猗盧為代公,割剄領以北地(代縣勾注山以北)給猗盧。314年進封代王,建都盛樂(呼市南)。之後鮮卑內部混亂,互相殘殺。直到333年什翼犍即代王位,統一諸部,又開始強盛起來,但不久被前秦苻堅擊敗,逃漠北。386年什翼犍孫拓拔圭繼代王位,改國號魏,他東攻西掠,南伐中原,在參合陂大破後燕軍,佔領了黃河以北,398年建都平城(大同)。次年稱帝(魏道武帝),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北朝。從此,鮮卑部又在雁北定居。 北魏建都平城後,雁北一帶出現了第二次經濟繁榮時期,桑乾河兩岸又開始建立城邑。天興中(398-404)置恆州(雁北一帶)領八郡、十四縣。 這一時期,社會比較安定,各族人民和睦相處,農業生產得到了發展,據《魏書》載:跋謂毗曰:「壘北地瘠,可居水南,就耕良田,廣為產甘,各相勸勵」(《北史·和跋傳》)。燕風出使前秦時對苻堅說,魏:「控弦之士數十萬,見馬一百萬匹,」堅曰:「雲中川自東川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餘里,每歲孟秋,馬常大集,略為滿川,以此推之,使人言猶未盡。」這些片段的記載說明,處於畿內地的雁北地區生產是大發展了,這一時期,鮮卑族又與漢族人民逐漸融合,這種狀況大約維持了一百多年。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隨著北魏的衰落,雁北一帶由畿地再次變成了邊疆,處於鮮卑北方的柔然逐漸強盛。魏在外長城設懷荒等六鎮防柔然。孝昌中年(526)柔然陷恆州。魏只好把雁北各州、郡、縣寄自肆州(忻州),從此,塞北經濟再次遭到破壞。北齊時,雖然再次統一北方,但由於時間短促(僅20餘年),經濟未來得及恢復。恆州一帶又被滅柔然而起的突厥部佔領。公元563年,突厥與周通婚,出騎兵十萬,自恆州分三路進關,合周兵攻齊晉陽,突厥沿路大掠,人畜不留。 【第三次】 宋、遼、金、元時期,進行於邊疆地區,不僅少數民族融合於漢族,而且大量漢族融合於少數民族。 中原結束了西晉以來三百多年的戰亂,到南北統一的社會繁榮時
❷ 民族大融合的事例
①春秋時期,在少數民族襲擾中原和中原各諸侯王國的斗爭中,華夏族加強了與其他各族經濟文化聯系,促進了華夏各族的經濟發展和民族融合。
②自東漢三國以後的五胡十六國,隨著西部和北部周邊的少數民族不斷地向內地遷徙,同時,由於戰亂、災害等各種因素,北方人民也紛紛遷徙到江南各地。客觀上促進了華夏各民族之的融合。
③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④隋朝京杭大運河的開通,有力地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融合。
⑤宋元時期,由於多個民族政權並立的存在,農耕與游牧文化,漢族與少數民族在相互征戰與和議中碰撞、融合。
我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具體實現方式主要有:
(1)民族遷徙,雜居相處。
(2)經濟文化的友好交流。
(3)聯合斗爭,即在反抗各族統治者的剝削壓迫的斗爭中,各族人民加強聯系和友誼
民族交融的特點:
范圍逐漸變廣,程度逐漸變深,主體多元發展。
❸ 北朝時期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大融合
魏晉北朝時期的北方各族\
公元220-58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的民族大遷徙和民族大融合,為其時代的特點。大量少數民族入居中原,中原漢族人民為躲避戰亂,有的南遷長江流域,有的北遷關外少數民族地區。遷居中原的少數民族,受漢族封建經濟文化的影響,先後完成了封建化過程。漢族也從少數民族那裡吸收了有益的東西。這種民族間的融合,不僅有利於全國社會經濟發展,也為隋朝的統一創造了條件。
北方燕趙地區,是這一歷史時期北方民族融合最為顯著的地區,它的歷史作用具有全國意義。
一、曹魏與鮮卑、烏桓
東漢後的魏蜀吳三國,曹魏地處北方據有燕趙,而且實力最強。曹操在滅袁術、呂布、袁紹群雄之後又降烏桓,統一北方,於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稱魏王,都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曹丕代漢立魏後,轄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境內除中原漢族外,還包括匈奴、鮮卑、氐、羌、烏桓、羯、盧水胡、西零等少數民族,其間的鮮卑、烏桓和匈奴較為強大。
(一)鮮卑人統一漠南
東漢末年,檀石槐統一鮮卑諸部,在長城以北的廣袤地域,建立了東、中、西三部的軍事部落大聯盟。延時不久,鮮卑又陷於諸部林立的分散狀態。曹操當權時,西部鮮卑叛離,漠南自雲中以東分裂為三個集團:一是步度根集團(檀石槐後裔),擁眾數萬,據有雲中、雁門一帶;二是軻比能集團,分布於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來聯盟"東部大人"所領屬的若干小集團,散布於遼西、右北平和漁陽塞外。其中軻比能集團勢力強,影響大。袁紹據河北時,漢人為避其苛虐刑政,多投奔鮮卑軻比能,軻比能令其族人向漢人學漢語,學漢字,學兵器製造術,勢力強大起來。
建安年間,曹操駐軍幽州時,軻比能等鮮卑首領通過烏桓首領閻柔貢獻方物,表示臣服。曹氏父子兩代,都對這些首領給以安撫。黃初元年(220年),軻比能向文帝獻馬;二年,軻比能交還留居鮮卑的漢族500餘家歸漢;三年,又率部3000餘騎,驅趕牛馬7000餘口與曹魏"互市",再送歸漢人千餘家返回上谷等地。後軻比能集團勢力強大,先後兼並了步度根等部,統一了漠南地區。軻比能強大後,屢犯曹魏邊境,後為幽州刺史、護烏桓校尉王雄遣刺客所殺。漠南統一局面又陷於四分五裂之中。東部鮮卑先後興起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三股勢力,他們乘機南遷,佔有烏桓故地。宇文部本非鮮卑,後來東遷遼東與鮮卑人雜處,歸附檀石槐後,逐漸鮮卑化。段部出自遼西鮮卑,居地中心在令支(今河北遷安縣)。
(二)曹操北征烏桓,烏桓人入關定居
東漢末漢獻帝初平中,烏桓人蹋頓統一了遼東、右北平、遼西三郡烏桓,之後,上谷郡烏桓也歸屬為一。建安初,冀州牧袁紹與公孫瓚爭戰時,袁紹在蹋頓的支援下,佔領幽州,蹋頓因此也得到了袁紹的封賜。曹操敗袁紹後,袁紹之子袁尚、袁熙脅迫幽冀軍民10餘萬戶投奔三郡烏桓,欲借蹋頓之勢復圖冀州,蹋頓也乘勢入塞攻擾。曹操為消滅袁氏余部,安定邊境,開鑿平虜渠以通漕運,准備糧草。公元207年親率大軍,北征三郡烏桓,出盧龍塞"塹山湮谷五百餘里",直指烏桓的統治中心柳城(今遼寧朝陽南),殺蹋頓,破柳城,袁氏兄弟出逃到遼東,為遼東太守公孫康所殺,送首級給曹操。曹操將被烏桓擄去和逃往塞外的漢族百姓10餘萬戶接回。又遷10餘萬戶烏桓人入居關內,並從中精選,組成騎兵,仍命烏桓的王、侯、大人率領,隨同魏軍南下征戰,"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三國志•魏書•烏丸傳》)。後來,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秋,又遣幽州刺史兼護烏桓校尉毋丘儉率軍征討右北平郡烏桓,先時曾隨袁紹奔走遼西的"遼西烏丸都督"也率眾5000歸附魏國。曹魏政權對烏桓的征伐、遷居和重用,對民族的融合產生了巨大影響,使烏桓逐漸與漢族融合為一。此外,曹操為鞏固政權,穩定北方的統一,還對南匈奴施以征伐與招撫。他採取分化控制的策略,令其居住指定地區,分部立貴族為帥,並遣漢人為司馬實行監督,從此,單於僅存虛號,"降同編戶",部落組織雖存,但已不能直接管轄其部眾了,實權歸於曹魏政權所委派的各部司馬手中,加之一些安撫措施,匈奴部眾編入戶籍,與漢人長期雜居,學習農耕技術,出現了"邊境肅清,百姓布野,勤勸農桑,令行禁止"的安定環境。南匈奴由單一的游牧經濟也兼營農業經濟,南遷中原內地的一些匈奴人,因沒有土地,不少人也淪為漢族地主私家的田客。
二、西晉滅亡後,北方各族建立的政權
(一)北方各族建立的政權
鮮卑族九個政權:遼西(今遼寧、河北一部)、代(今內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後改北魏,逐漸統一北方)、宇文(今河北北部)、前燕(今河北、山西、河南和遼寧一部分)、後燕(今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一部分)、南燕(今山東、河南一部分)、西燕(今陝西、山西一部分)、西秦(今甘肅西南)、南涼(今甘肅西部、青海一部分)。
匈奴族三個政權:前趙(原稱漢,今陝西、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北涼(今甘肅大部)、夏(今陝西北部、甘肅一部、內蒙古一部分)。
羯族一個政權:後趙(今河北、山西、河南、山東、陝西、江蘇、安徽、湖北、甘肅、遼寧的一部分)。
鮮卑族九個政權:遼西(今遼寧、河北一部)、代(今內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後改北魏,逐漸統一北方)、宇文(今河北北部)、前燕(今河北、山西、河南和遼寧一部分)、後燕(今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一部分)、南燕(今山東、河南一部分)、西燕(今陝西、山西一部分)、西秦(今甘肅西南)、南涼(今甘肅西部、青海一部分)。
氐族三個政權:仇池(今甘肅東南)、前秦(都長安,曾一度統一北方)、後涼(今甘肅西北、新疆南部、青海一部分)。
巴氐一個政權:前蜀(原稱成,後改稱漢,今四川和雲、貴一部分)。
羌族一個政權:後秦(今陝西、甘肅、河南)。
漢族五個政權:前涼(今甘肅西北部、新疆南部、青海一部分)、冉魏(與後趙同)、西涼(今甘肅西部)、後蜀(今四川)、北燕(今河北東北部、遼寧)。
總計7族23個政權。
(二)在燕趙地域民族政權間的紛爭
1.前趙、後趙的對峙與統治
西晉滅亡後,匈奴族統治者劉聰佔有了北方大部分土地,公元318年劉聰死,劉曜乘內部變亂之機,奪取政權,遷都長安稱帝,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公元319年,石勒反劉曜,自稱大單於、趙王,定都襄國(今河北邢台市),以河內等24郡為趙國,擁有民戶29萬,史稱後趙。後趙羯族地位優越,時稱"國人"。石勒為鞏固其統治,重用漢族人趙郡張賓為謀主,採用漢族的一些統治政策,國力日強。公元321年,遣石虎進取幽州,俘刺史段匹磾,幽、冀、並三州皆歸屬後趙。不久,石虎又率軍進討鮮卑郁粥於離石,郁粥逃奔烏桓,石虎悉降其眾,繼爾南下,盡收河南之地。前趙與後趙為爭奪地盤,多次交戰,公元329年,石勒攻滅前趙,並有關隴之地。後趙之地"南逾淮海,東濱於海,西至河西,北盡燕代",統治了北方廣大地區,與江南的東晉政權形成北南對峙局面。石勒在位,實行過一些漢化政策。
2.冉閔滅後趙,前燕滅冉魏
石勒死後,石虎繼位,於公元335年遷都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石虎荒淫殘暴,任意迫害人民,在鄴城大建宮室,築樓台高閣,眾役繁興,加之徵遼西、征東晉的窮兵黷武,終於引發了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強烈反抗。公元349年,梁犢率邊兵起義,打擊了後趙的統治者。石虎病死後,他的兒子們為爭奪帝位,自相殘殺,後趙大將軍冉閔(漢族人)乘機利用民族矛盾,攻殺後趙皇帝石鑒,奪取政權,國號魏,史稱冉魏,仍都鄴城。
冉魏政權,排斥少數民族,大殺羯人及其他少數民族(史載殺死20多萬人),引發了少數民族的聯合反抗,公元352年,鮮卑族首領慕容㑺從東北攻入冀州,冉閔兵敗被殺,冉魏政權僅兩年多就被滅亡了。
3.前秦統一北方
慕容㑺滅冉魏後,自稱皇帝,遷都於鄴,國號燕,史稱前燕。前燕占據北方東部廣大地區,但在北方西部又分裂為四個政權:氐族苻氏建立前秦,占據今陝西省;氐族楊氏建立仇池,佔有今甘肅東南部;漢族張氏建立前涼,占據今甘肅西北;鮮卑族拓跋氏建立代,占據今內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
前秦苻氏政權,廢除了石虎統治時的一些苛政,又以漢人王猛為謀主,整頓吏治,加強軍備,發展生產,10餘年間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勢力。從公元370年至376年間,先後攻滅前燕、仇池、前涼、代四個政權,統一了北方。
4.淝水戰後北方的大分裂
前秦結束了北方分裂割據局面後,苻堅又於公元378年派軍南向進攻東晉,企圖統一全國,淝水之戰為東晉謝玄所敗。由於國力大傷,鮮卑和羌族上層分子,乘機脫離前秦控制,各自建立政權,3年間相繼出現了後燕、後秦、西燕、西秦、北魏、後涼六個政權。分裂林立的各個政權,經過10年左右的相互戰爭,後燕滅西燕,擁有北方東部地區;後秦滅前秦、後涼,擁有北方西部地區;後燕與後秦東西相對。公元395年,後燕攻北魏,慘遭失敗而衰落,分裂為南燕、北燕,北魏則強盛起來。北方西部,匈奴、鮮卑、漢族上層分子又擴張勢力,先後建立了南涼、西涼、北涼、夏四個政權。北方又呈現分裂割據局面。各政權統治者紛爭戰亂50多年,使北方的農業生產遭受到極大破壞,是歷史上北方各族人民極度痛苦的時期,直到公元439年北魏統一北方才結束了這種局面。
(三)北朝時期北方民族間的融合統一與分裂
公元439年,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魏政權統一了北方,與南朝形成南北對立的局面。公元534年,魏又分裂為東魏、西魏。後來北齊代東魏,北周代西魏,北周又滅北齊,至公元581年北周為隋所代。北方這140多年,歷史上稱之為北朝。
1.北魏的強大及其統一北方
鮮卑拓跋部在三國西晉時期,居於今內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以游牧射獵為生。公元338年,首領什翼犍建立代政權,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逐漸強大起來。
公元376年,前秦苻堅攻代,什翼犍戰死,代滅。
淝水戰後,前秦統治瓦解。公元386年,鮮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孫)恢復代政權,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公元395年,後燕攻北魏,拓跋珪在參合陂(今山西大同東南)大敗後燕軍,並乘勝南下,奪取中山(今河北定州市)、鄴(今河北臨漳西南)等重要城鎮,擁有黃河以北地區,成為北方的強大勢力之一。
公元398年,北魏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珪稱皇帝--即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擊敗後燕進入中原後,獎勵農業生產,其奴隸主貴族也逐漸漢化轉化為封建地主。拓跋珪招納漢族大地主參加統治集團,加快了鮮卑拓跋部的漢化進程。拓跋珪死後,其子拓跋嗣(魏明元帝)、孫拓跋燾(魏太武帝)承其前業,擢用漢族大地主范陽盧玄、博陵崔綽、趙郡李靈、河間邢穎、渤海高允、廣平游雅、太原張偉等數百人擔任官職,形成了拓跋貴族與漢人世家豪族的聯合封建政權,國勢大盛,於公元431年滅夏,436年滅北燕,439年滅北涼,使北方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復歸於統一。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帝王,在位期間,進行了許多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實行均田制和改革鮮卑舊俗、實行漢化政策。
均田制政策。北方廣大地區由於戰亂,戶口流徙,田園荒蕪,大量土地無人耕種。北魏政權為增加財政收入,穩定社會秩序,頒行均田制。先審定戶籍,再按戶口分配土地,實行新的租調制。奴婢和牛都可受田。均田制在當時地曠人稀的前提下施行,在不損害地主階級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施行,是有益於生產發展和穩定的。北方大量的荒地被開墾,耕作技術也有了提高,農業的發展,使養蠶、牧畜、釀造等農村副業也發展起來,改變了北方荒涼殘破的景象。
漢化政策。北魏統治下的中原,以漢族為主,具有較高的封建文化,魏孝文帝在政治和社會風俗方面進行了大膽改革,消除鮮卑與漢族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加速了鮮卑族的漢化--即封建化,在服飾、語言、喪葬、通婚、吏治、門閥等制度方面都有相關的漢化規定。這些改革促進了北方各少數民族進入封建社會,適應了各族人民間的自然融合趨勢,對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和民族的大融合起了積極推動作用。
3.北魏的分裂與北齊北周的建立
北魏末年的農民大起義動搖了統治者的基礎,內部發生變亂。公元530年,魏孝庄帝殺死了專權的爾朱榮,爾朱兆(爾朱榮弟)又殺死孝庄帝,立元恭為帝,政權又為爾朱氏所握。後來爾朱氏又為其部將鮮卑化的漢人高歡所滅,高歡殺元恭,另立元修為帝(魏孝武帝)。元修為擺脫高歡所控,從洛陽出逃,投奔鎮守關中的將領宇文泰。此後,北魏分裂為兩個政權:高歡立元善見為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宇文泰殺元修,立元寶炬為帝,都長安,史稱西魏。
公元547年高歡死,其子高澄、高洋相繼執政,550年高洋廢魏孝靜帝元善見,自立為帝,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都鄴。
西魏在漢化很深的鮮卑人宇文泰執政下,國勢日盛,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廢魏恭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公元560年,周武帝宇文邕採取了一些經濟政治的重大舉措,國勢日漸強大。
4.北周統一北方
北齊與北周東西對峙。公元576年,北周發兵攻北齊,先佔晉陽,繼又東進,577年攻陷北齊鄴城,北齊亡,北方歸於統一。周武帝滅北齊後,又進軍南方的陳朝,取得了長江以北的土地,北周領域擴大,為後來隋朝的統一打下了基礎。
(四)民族大融合與各族間經濟文化交流
從西晉末年到隋朝初立的270年間,是中國民族關系史上極為錯綜復雜的歷史時期,也是民族間大融合的重要歷史時期。這種民族融合,先是為北魏、後又為北周的統一創造了條件;北周的統一又為隋朝的全國統一創造了條件,也促進了各民族間的進一步融合。東漢以來陸續移居內地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和漢族人民一起反抗西晉的統治,但隨著西晉政權的瓦解,各民族間又展開了割據稱王互相攻伐的斗爭,戰亂不已,經濟破壞,當各族人民不能生活下去時,又聯合舉行起義,在這種長期共同的斗爭中,增進了相互了解,也減少了民族間的隔閡或成見。同時,各族人民在生產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逐漸在政治、經濟、文化、民風、民俗等方面形成了不可分離的聯系,但又保有各自的習尚,這是民族間一種進步的自然融合過程。到北齊、北周後期,鮮卑族及各族人民,在經濟生活和語言風俗習慣方面,在和漢族互相吸收、互相滲透中已顯不出多大差別了。如北魏統一北方後,中原只通行漢語和鮮卑語,孝文帝改制後,漢語就成為北方各族通行語言,北齊雖一度提倡鮮卑語,但北周統一後,漢語又成了流行語言。又如在民族習俗方面,內遷胡族的許多特點多半消失,匈奴的結發、烏桓的剃發、鮮卑的索發、羌人披發及服飾的左衽等大部消失。
另外,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割據稱王後,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也大量吸納漢族地主知識分子作為他們建國興業的參謀,實行一些變革,推進了漢化和封建化的進程,使胡漢民族間的界限日漸淡薄,趨於消失,為隋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創造了條件。
❹ 其實很多漢人都是少數民族大融合。
中華民族是各民族大融合。形成的民族。從最開始的炎黃部落融合,擴大人口的盤。夏商周,不斷擴大人口的盤,民族融合。就比如說秦國滅了義渠國。趙國滅了中山國。義渠國是游牧民族中山國是戎族的一支的意志。漢武帝開疆擴土揚鞭西玉。得到了武威張掖酒泉等等地區,和當地的民族。北面攻打匈奴使南匈奴歸附漢朝。匈奴族融入中華民族。元朝是蒙古族融入中華民族清朝是女真,融入中華民族。等等,數不勝數,不勝枚舉。
❺ 歷史上民族大融合是什麼時候
人類歷史上的民族大融合主要發生在15-18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時期,這一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最為驚心動魄,最為波瀾壯闊。來自歐洲的,美洲和部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民不斷地在這塊新大陸上交流相處,逐漸融合並形成了許多新的偉大的國家和文明,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絕後的民族大融合。然而當時的歷史學家卻未能明晰這一事件的重要意義,孤立的,片面的,局限的看待了人類史上的這一偉大時刻。甚至有一批無知無良學者,盡然將這一歷史簡單粗暴的指責為歐洲入侵美州和販賣非洲黑奴,這是極其錯誤的觀點,是有害於如今美利堅合眾國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是極端危險的民族主義思想,應該被批判。民族大融合才是這一時期正確的主流歷史觀點,什麼殘酷殖民,什麼屠殺原住民,什麼販賣人口,什麼瘋狂掠奪,都是偏激片面的觀點,都應該被無情批判,都是皇歐,都是不能被原諒的,歷史虛無主義萬歲。
❻ 民族大融合的表現~~急~~~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指民族間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間經濟、文化以及生活習慣密切聯系的結果。這是中國歷史上的進步現象,對於多民族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和中華民族的發展均有經濟促進作用。 在中國歷史上,漢族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明顯高於其他少數民族,因此歷次民族融合均以漢族為中心。從經濟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從游牧經濟轉向定居農耕經濟的過程。從社會形態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從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從游牧經濟轉向定居農耕經濟的過程。從社會形態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從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 民族融合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民族遷徙:當時指從東漢以來周邊各族的內遷,這也是民族融合的必要前提;友好交往:當時北方各族逐漸改變以往的游牧生活,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術,成為農業居民,而漢族也學到了各少數民族豐富的畜牧業經驗;聯合斗爭:指在反抗各族統治者的斗爭中,各族人民加強了聯系和了解;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春秋時期,由於爭霸戰爭普遍進行,華夏族與周邊各少數民族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接觸頻繁,促進了民族融合,齊、秦、楚、燕等國成為所在地區民族融合的核心。 自東漢時期開始,北部和西部的游牧民族匈奴、鮮卑、渴、氏、羌等陸續內欠,居住於今甘肅、陝西、山西以至河北、遼寧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在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存在著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明顯差異。由於東漢和西晉統治者對內遷各少數民族實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造成尖銳的民族矛盾,這是形成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國家大分裂的重要原因。而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後,北方出現了民族大融合局面,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響。北方各少數民族逐漸改變原來的游牧生活,學會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成為農業居民。漢族人民也學到各兄弟民族的畜牧業經驗,豐富和提高了生產知識。他們還在反抗各族統治者的斗爭中,加強了聯系和友誼。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下,為鞏固統治,發展經濟,增強國力而進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均田制,它使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有利於少數民族由游牧生活向農耕生活的轉化,對民族融合產生了有力的促進作用。其餘措施如遷都洛陽、接受漢族先進文化等,都加速了民族融合,成為國家統一不可或缺的條件。 宋元時期,民族政權長期並存,戰爭連綿。盡管這些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但客觀上促進了民族間的交流。這突出表現在戰後的議和活動上,例如北宋和遼訂立的「擅淵之盟」,有利於滿足各族人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增進了各族人民的友誼,加強了邊疆地區同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因此和平共處仍是本階段民族關系的主流。特別是元朝統一後,又一次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現象,並出現了漢族外遷、形成新民族等新特點。
❼ 歷史上很多少數民族被漢化民族大融合了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現如今民族數量有56個。而在古代據不完全記載就有一百六十多個民族。這些民族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匈奴
歷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團
匈奴是個歷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團。後在東漢時分裂為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漢朝,北匈奴經過永元戰役(燕然勒功)而在西遷後消失於中國的古籍中。 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前趙政權。匈奴與鮮卑的混血後代鐵弗人建立過胡夏。
東胡
古老游牧民族
東胡:古老游牧民族,包括了當時族屬相同而名號不一的大小部落。早在商朝就有東胡的活動記載。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在春秋戰國時,主要活動在當時燕國的北部和東北部。秦時被匈奴滅亡,之後分成兩大部分:烏桓和鮮卑。
鮮卑族
古代游牧民族
鮮卑族建立政權後,部落大都解體,人民多轉向定居農業生產,隨著封建化進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時期,鮮卑作為民族實體和政權實體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漸消亡。
契丹族
中國古代游牧民族
契丹趁著回紇衰敗而起,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公元916年稱帝,東滅渤海國,西服回紇,北臣室韋,南入長城,建立遼。遼為女真所滅後,契丹人成為女真金朝子民。一部分稱大賀氏契丹人徙居呼倫貝爾,後來也有不少徙居中原,改用漢姓。另一部分契丹人投靠蒙古或西夏,西夏為蒙古滅亡後,這些契丹人融入蒙古族。
突厥族
突厥汗國的民眾
突厥族,在中國歷史上是指突厥汗國的民眾,或突厥汗國征服及同化的部落與國家,其汗國由可汗家族阿史那氏主導,主要信仰長生天(騰格里),使用突厥語及突厥文,滅於回紇汗國的建立,由於自稱突厥後裔的民族及泛突厥主義的興起,人種是圖蘭人種。
女真族
少數民族統一王朝
女真分布與今西伯利亞東部,庫頁島、伯力、黑龍江一帶,南到今東北松花江、牡丹江。唐朝在此設黑水都督府。遼朝成立時,臣服於契丹。遼人滅渤海國,將渤海人遷走,渤海人或逃至高麗,或逃入中原,成為高麗人或漢人。剩下部分為現在的滿族。
氐族
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民族
氐族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民族。從先秦至南北朝,氐族分布在今甘肅、陝西、四川等省的交界處,大部分集中於隴南地區。五胡十六國時期,先後建立過仇池、前秦、後涼、成漢等政權,對當時的歷史有重大的影響。南北朝以後氐族逐漸融合於漢族之中。
吐蕃
藏族、古代羌族一部分
吐蕃是現在的藏族、古代羌族一部分。戰國以後,有些羌族部落,如發羌、迷唐等部,逐漸遷移到今西藏地區。他們和當地人民相融合,繁衍發展,形成了吐蕃族。
烏桓
東胡部落聯盟之一
「烏桓」,中國古代民族之一。亦作烏丸,烏桓族原為東胡部落聯盟中的—支。原與鮮卑同為東胡部落之一。東胡部落聯盟—支。公元前3世紀末,匈奴破東胡後,遷至烏桓山活動。三國時期被曹氏魏國消滅。
羯
北方古代民族
羯:北方古代民族。晉人泛指雜胡為羯胡。魏晉時,主要分布在上黨郡的武鄉、羯室一帶。與漢人雜居。公元4世紀被冉閔一次性屠殺20萬人,導致羯族滅種。
蒙古盅碗舞(筷子舞)--蒙古袍,蒙古靴。
朝鮮頂水舞(長鼓舞)--長裙。
藏族大鼓舞(踢踏舞)--藏袍。
傣族花環舞
新疆刀郎舞(盤子舞)
苗族蘆笙舞(銅鼓舞)--交領綉花衣與百褶裙。
黎族竹竿舞 --披氈與寬腳褲。
❾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較大的民族大融合
五胡亂華:是中國西晉時期北邊眾多游牧民族西晉末年少數民族內遷趁西晉八王之亂期間衰弱之際陸續建立非漢族國家而造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
蒙古入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並統治中國全境的半封建半奴隸制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疆域廣闊的王朝。
清軍入關: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清朝的軍隊在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帶引下大舉進入山海關內、攻佔京師開始成為統治中國。
❿ 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是什麼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北方民族融合的最大的一個時期就是——五胡亂華時期,最重要的就是北魏。
背景:最簡單的說就是東晉的衰弱讓北方的少數民族有機可趁進入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權。
表現:(仍舊以北魏為例)
1、政治:慣用漢制
2、日常生活:穿漢服,說漢話,改漢名。有「烤肉串」,「胡床」等傳入
3、經濟上: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時期,中國的經濟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下迅速發展。但是經濟中心仍在逐漸向南移
二、背景:1943年,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孝文帝實行改革,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表現在:孝文帝遷都洛陽,改用漢語,改穿漢服,改姓漢姓,與漢族聯姻,採用漢族官制,律令,學習漢族禮法,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
隨便一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