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督脈穴位在哪裡圖片

督脈穴位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2-28 07:57:36

A. 人體的督脈在什麼位置

督脈:從尾閭骨端會陰部,向後循脊柱而上,向內行入絡於腦,再上頭頂沿額下行到鼻柱。本經共有長強、陽關、命門、懸樞、筋縮、至陽、神道、身柱、大椎、啞門、百會、上星、水溝等28個穴位。其中最常用的有:①陽關。在第四腰椎下。

主治腰痛、月經病、帶下。針5分;灸3~15壯。

②命門。在第二腰椎下。

主治頭腰、角弓反張、腰痛、遺精、陽痿。針5~8分;灸3~15壯。

③百會。從兩耳尖直上,與頭頂之正中線交點處。

主治頭痛、目眩、健忘、中風、脫肛。針3分,沿皮刺;灸5~7壯。

④水溝(即人中)。在鼻唇溝約上1/3處。

主治癲狂、小兒驚風、中風、口噤。針2~3分,針尖略向上斜進,以劇痛為度。

B. 督脈穴位在哪部位

督脈的穴位當然在督脈上,而督脈的位置基本上在人體後背正中。

具體描述就是:督脈起於小腹內胞宮,下出會陰部,向後行於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長強穴,沿脊柱上行,經項後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沿頭部正中線,上行至巔頂百會穴,經前額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過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穴。

督脈共28個穴位,詳細位置參看:http://ke..com/view/97194.htm?fr=aladdin#5。

希望對你有用。

C. 頭部督脈穴在哪圖解

具體整個督脈的走行的穴位你可以到網路看一下:http://ke..com/view/97194.htm

D. 督脈在人體什麼位置

人體奇經八脈之一。督脈總督一身之陽經,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於大椎,督脈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主生殖機能,特別是男性生殖機能。督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後行於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經項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再回出上至頭項,沿頭部正中線,經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帶處(見圖)。本經脈腧穴有長強 、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後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共28穴。
督脈
①奇經八脈之一。出《素問·骨空論》。其循行路線,起始於小腹內,從會陰部向後,行於脊里正中,上至風府,入於腦,上頭頂,下額,沿前額正中,到鼻柱下方及上齒。前後與任脈、沖脈相通,與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相合,聯繫心、腎、腦。該經脈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脊柱強直、角弓反張、頭重痛、項強、眩暈、癲癇、癃閉、遺溺、痔疾、婦女不孕等。
②經外穴別名。《備急千金要方》:「卒癲,……又灸督脈三十壯,三極,穴在直鼻中上入發際。」即發際穴。見該條。
督脈穴
①督脈所屬穴,據《針灸甲乙經》及《醫宗金鑒》等書載,計有:長強(少陰所結)、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陽會)、大椎(足三陽會)、啞門(陽維會)、風府(陽維會)、腦戶(足太陽會)、強間、後頂、百會(足太陽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足太陽、陽明會)、素髎、水溝(手、足陽明會)、兌端、齦交,共28穴。又交會於足太陽的風門、任脈的會陰。
②指後溪穴。《針經指南》:「後溪通督脈,為八脈八穴之一。」後溪穴又稱為小督脈。

E. 頭部的督脈穴在哪

首先,是沒有「督脈穴」這個穴位的。督脈是奇經八脈之一,主幹行於身體後正中線(包括頭部正中線,向前一直到上唇內部),按十四經脈流注於足厥陰肝經銜接,交於任脈。

其次,督脈上位於頭部的穴位有啞門、風府(後發際直上0.5寸)、腦戶、強間、後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

風池,不是督脈上的穴位,是足少陽膽經上的穴位,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通俗說來,風池的大概定位在而後高骨下方的凹陷處。

感冒初起,按揉風池很有效果。此外,風池還可以治療頭痛、眩暈、失眠、目赤腫痛、視物不明、鼻塞、耳鳴、咽喉腫痛等症。

按揉風池對眼睛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並不常用。眼見保健常用的穴位是睛明穴(內眼角稍上方)、四白穴(面部,眼睛瞳孔正下方小凹陷處)等。根據我自己的體會(我近視厲害,見笑了!),我認為在這兩個穴位的基礎上加上用力按攢竹穴(眉毛內側頭出)對緩解眼睛疲勞更有效果。如果加上大魚際揉法作用於眼睛周圍的話,眼睛就會非常舒服。

不好意思,初來乍到,如果你有什麼不懂的話,請加我:790399733。(我是學中醫針灸的,廣州中醫葯大學)

F. 督脈穴位在哪 一定要附有圖片

G. 頭部督脈穴在哪

督脈在頭的在中央。有很多的穴位哦。
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後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這些都在頭部。

一刀把你劈成左右對等的兩半,就是那一條線上

H. 督脈穴位 督脈循行圖 督脈的位置 什麼是督脈

督脈【循行】 [1]《素問·骨空論》: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 [2]《難經·二十八難》: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 [3]《靈樞·經脈》: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取之所別也。【注釋】 (無)【語譯】 [1]督脈的循行,起始於小腹部,當骨盆的中央,在女子,入內聯系陰部的「廷孔」--當尿道口外端。由此分出一絡脈,分布外陰部,會合於會陰,繞向肛門之後,它的分支別行繞臀部到足少陰,與足太陽經的分支相合。足少陰經從股內後緣上行,貫通脊柱而連屬腎臟。督脈又與足太陽經起於目內眥,上行至額,交會於巔頂,入絡於腦;又退出下項,循行肩胛內側,挾脊柱抵達腰中,入循脊里絡於腎臟。在男子,則循陰莖,下至會陰部,與女子相同。督脈另一支從小腹直上,穿過肚臍中央,向上通過心臟,入於喉嚨,上至下頜部環繞唇口,向上聯絡兩目之下的中央。 [2]督脈,起始於軀干最下部的長強穴,沿著脊柱裡面,上行到風府穴,進入腦部,上至巔頂,沿額下行到鼻柱。 [3]督脈別絡,名長強,挾脊旁上項,散布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分別走向足太陽經,深入貫膂。實症,見脊強反折;虛症,見頭重、震掉。取用其絡穴。 【附】《奇經八脈考》 【循行】 其脈起於腎下胞中,至於少腹,乃下行於腰橫骨圍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莖下至篡,女子絡陰器,合篡間,具繞篡後屏翳,別繞臀,至少陰與太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廉,由會陽貫脊,會於長強穴。在骶骨端與少陰會,並脊里上行,歷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與手足三陽會合,上啞門、會陽維、入系舌本上至風府,會足太陽陽維,同入腦中,循腦戶、強間、後頂,上巔,歷百會、前頂、囟會、上星、至神庭,為足太陽督脈之會,循額中至鼻柱,經素髎、水溝,會手足陽明至兌端,入齦交,與任脈足陽明交會而終。【功能】 督脈的「督」字,有總督、督促的含義。督脈循身之背,陽,說明督脈對全身陽經脈氣有統率、督促的作用。故有「總督諸陽」和「陽脈之海」的說法。因為督脈循行於背部正中線,它的脈氣多與手足經相交會,大椎是其集中點。另外,帶脈出於第二腰椎,陽會維交會於風府、啞門。所以督脈的脈氣與各陽經都有聯系。又因督脈循行於脊里,入絡於腦,與腦和脊髓有密切的聯系。《本草綱目》稱:「腦為元神之府」,經脈的神氣活動與腦有密切關系。體腔內的臟腑通過足太陽膀背部的俞穴受督脈經氣的支配,因此,臟腑的功能活動均與督脈有關。所以金代醫家張潔古認為:督脈「為陽脈之都綱」即是此意。【病證】 督脈循身之背,入絡於腦,如果督脈脈氣失調,就會出現「實則脊強,虛則頭重」的病證,這都是督脈經絡之氣受阻,清陽之氣不能上升之故。由於督總統一身之陽氣,絡一身之陰氣,不僅發生腰脊強痛,而且也能「大人癲疾、小兒驚癇」。同時,督脈的別絡由小腹上行,如脈氣失調,亦發生從少腹氣上沖心的沖疝,以及癃閉、痔疾、遺尿、婦女子不育等證。 據《針灸大全》載八脈八穴,後溪通於督脈,其主治證有手足拘攣、震顫、抽搐、中風不語,癇疾、癲狂、頭部疼痛,目赤腫痛流淚,腿膝腰背疼痛,頸項強直、傷寒、咽喉牙齒腫痛,手足麻木,破傷風,盜汗等。

I. 任脈和督脈的穴位分布

任脈和督脈的穴位分布

J. 督脈穴點陣圖(人體)

上北京中醫葯大學精品課程《針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