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歲朝圖作品背景的介紹
大年三十的子時是一年之始。清代皇帝要在這新年、新月、新日、新時飲屠蘇酒,舉行開筆儀式。開筆式的地點在皇帝處理政務的養心殿東暖閣的明窗。子時快到的時候,皇帝便來到養心殿東暖閣明窗前坐,親手點燃「玉燭長調」,親手把屠蘇酒倒入金甌永固杯,手握萬年青筆,書寫下新年的第一筆。一般都是「天下太平」、「風調雨順」等吉祥語。然後雙手捧起「金甌永固」杯飲屠蘇酒。金甌,象徵國家政權;永固,取政權永遠鞏固之意。 心情好的時候,皇帝還會在「開筆式」上畫上幾筆。對自己的書畫頗為得意的乾隆皇帝尤其喜歡作畫。這便有了收藏在清宮的數十幅御筆「歲朝圖」。「歲朝圖」的構圖都比較簡單。有畫柿子的,寓意「事事如意」;畫著寶瓶的,寓意平安;還有一幅畫著鍾馗,鍾馗的頭上方勾畫著一隻蝙蝠,鍾馗抬著眼,正好能看見蝙蝠,據說寓意「福在眼前」。
② 故宮資料
《37.你好呀!故宮 完結》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你好呀!故宮
③ 乾清宮和養心殿哪個面積更大
養心殿
乾清宮建築面積1400㎡,養心殿佔地5000平方米。養心殿是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養心殿南北長約63米,東西寬約80米。
乾清宮為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坐落在單層漢白玉石台基之上,連廊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400㎡,自檯面至正脊高20餘米,檐角置脊獸9個,檐下上層單翹雙昂七踩斗栱,下層單翹單昂五踩斗栱,飾金龍和璽彩畫,三交六菱花隔扇門窗。
殿的正中有寶座,兩頭有暖閣。乃明清十六個皇帝的寢宮: 明朝的十四個皇帝和清代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為寢宮(自雍正始移居養心殿)。
(3)養心殿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歷史意義:
1、故宮養心殿的真實全面的保存並延續歷史價值,通過圖片介紹了古代精細化勘察的過程,並展示了傳統木構建築技藝,使人們直觀地感受到了傳統工藝的精湛。
2、以時間順序為軸線,故宮養心殿可以從明代中後期至民國時期的不同建築特點進行了對比,體現了明清民國的文化差異變遷,通過建築了解當時時代的文化背景。
3、故宮養心殿是故宮古建築群中最具典範意義的代表。它的主體建築是明代官式建築的遺存,殿內裝修則引入了滿族文化,並利用自西方傳入的繪畫,展現清廷獨有的藝術形式「通景畫」。
④ 皇權的最後歸宿是北京紫禁城
清遜帝,名愛新覺羅·溥儀(公元1906-1967年),字浩然,孟子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英文名亨利,滿族。醇親王奕譞之孫、載灃長子。光緒死後繼位,是清朝和中國歷史上的末代皇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改造成為新人,後因患腎癌而去世,享年60歲。火葬,骨灰安放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側室,總理指示移放於正室,後又移葬華龍皇家陵園。
宣統帝溥儀,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正月十四日生於北京什剎海邊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孫,光緒皇帝弟載灃的長子。
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月,慈禧太後和光緒同時生了重病。在光緒皇帝臨死前一天,慈禧太後也行將不起,由於光緒皇帝無後,慈禧太後在中南海召見軍機大臣,商量立儲人選,軍機大臣認為內憂外患之際,當立年長之人。慈禧太後聽後勃然大怒,最後議定,立三歲的溥儀為帝,並讓溥儀的親生父親載灃監國。大臣將此事告知光緒皇帝後,因為溥儀是自己的親侄子,又讓自己的親弟弟監國,光緒皇帝十分滿意。接著,光緒、慈禧在兩天中相繼死去。半個月後,溥儀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緒皇後隆裕和載灃攝政。第二年改年號為「宣統」就這樣溥儀登上了大清王朝末代皇帝的寶座。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暴發,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後被迫代溥儀頒布了《退位詔書》,溥儀退居紫禁城中的養心殿,宣告了清王朝的滅亡和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結束。
1917年6月,張勛帶領辮子軍入京,和康有為等保皇黨一起,在7月1日宣布溥儀復辟。12日,在全國一片聲討中,溥儀再次宣告退位。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派鹿鍾麟帶兵入紫禁城,逼溥儀離宮,歷史上稱這為「逼宮事件」。溥儀搬進北府(載灃的居處),繼而又逃進日本公使館。不久,被日本人護送到天津。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儀為日本傀儡政權「滿洲國」的執政,建年號為「大同」。1934年改國號為「滿洲帝國」,改稱皇帝,改年號為「康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8月17日,溥儀在沈陽准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被帶到蘇聯。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的特赦令說:「該犯關押已經滿十年。在關押期間,經過勞動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經有確實改惡從善的表現,符合特赦令第一條的規定,予以釋放。」從此,溥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1960年3月,溥儀被分配到北京植物院工作。1964年被調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任資料專員,並擔任人民政協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溥儀一生四次結婚,娶過五個女人。溥儀著有自傳《我的前半生》,於1964年4月由群眾出版社出版。其獨特的富有戲劇性的經歷,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其中電影《末代皇帝》,曾榮獲奧斯卡金獎。
1967年,溥儀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來總理聞訊,親自打電話指示政協工作人員,一定要把溥儀的病治好。後指示將他安排到首都醫院進行中西醫會診。在病情最危急時,周總理又指派著名老中醫蒲輔周去給他看病,並轉達周總理對他的問候。
後因醫治無效,於1967年10月17日逝世,骨灰安放於八寶山革命公墓。1980年5月29日,即溥儀去世13年後,黨和政府為溥儀舉行了追悼會。在1995年的1月26日,溥儀的骨灰入葬位於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華龍皇家陵園位於河北省易縣清西陵崇陵旁邊,距離崇陵後圍牆僅200米,華龍陵園是一個由個人經營的商業性的公墓。
溥儀生前就有入土為安的願望,清西陵也是溥儀生前就確定了的葬身之所。溥儀葬入此陵園,是他的第五個妻子李淑賢的精心安排,也是由他的妻子李淑賢親自主持辦理的,同時,李淑賢女士還希望自己逝世後能與溥儀合葬一處。1997年6月9日李淑賢女士去世,由於種種客觀原因,合葬的願望一直沒有實現。
溥儀史稱遜帝,也稱宣統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
附:李淑賢願死後合葬
1994年,原籍山東泰安的海外華人張世義在易縣西陵境內投資修建陵園,命名為華龍皇家陵園。並與溥儀的第五位妻子李淑賢聯系,商議將溥儀骨灰遷葬於陵園內,李淑賢女士為了完成溥儀的遺願表示同意,同時,李淑賢女士還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希望自己逝後能與溥儀合葬一處,張世義當即應允並,表示完成這些事的一切費用由他支付。兩廂情願並簽署協議書。李淑賢返京後即到八寶山辦理遷葬溥儀骨灰的手續,並確定在1995年1月26日將溥儀安葬清西陵。
溥儀選妃時,一共看了四個人的照片,他覺得「每位都有個像紙糊的筒子似的身段......實在也分不出俊丑來」。婉容成為皇後,把文綉擠成妃子,是皇太妃斗爭的結果。婉容猜嫉、排擠、詛咒文綉,雖然得逞,卻使溥儀心生反感。其後婉容與下人李體育、祁繼忠私通並生下一女,此令溥儀大為惱怒,讓人將新生兒填進鍋爐燒化。後來,婉容由於吸毒導致病弱不堪,於日本投降的第二年病死在長春。
文綉不到十四歲就來到溥儀身邊當「宮妃」,後來文綉沖破禁錮,歷經艱難,與溥儀實現離婚。這種「休夫」的膽氣和行為,在中國封建史上恐怕是唯一的例子。《我的前半生(全本)》中首次披露「文綉離婚與清室立約」的圖片。
溥儀為了懲罰婉容,把新「貴人」譚玉齡「像一隻鳥似的養在宮里」。後譚玉齡因其天真直率的性格,贏得溥儀好感。譚玉齡的突然病死,到底是得傷寒而死,還是為關東軍所害,至今還是個謎。《我的全半生(全本)》中披露了溥儀在譚玉齡照片背後的題字「我的最親愛的玉齡」。
「福貴人」李玉琴,是溥儀堅決不要日本血統妻子的產物。李玉琴曾經在關東軍大崩潰時,與溥儀一起共同逃亡。後來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期間,李玉琴曾多次探望溥儀,通了許多信件。最後,李玉琴還是向溥儀提出了離婚。
婉容、文綉是合法而有名份的皇後、皇妃,且同時入宮,生活內容交叉。譚玉玲和李玉琴是溥儀在偽滿當「康德皇帝」時期冊封的偽貴人,我們雖然不能承認她倆在偽宮中的名份,卻不能不把這兩位女士看作是溥儀的妻子。還有溥儀特赦後戀愛結
婚的妻子李淑賢.這幾位女士,卻共同經歷了溥儀生平中那一段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
作為清朝的皇後和皇妃,作為按清朝禮儀制度冊立的偽貴人,她們的婚姻家庭生活不能不表現清朝的遺風,不能不留有愛新覺羅皇族的深深印痕,婉容、文綉和譚玉齡都出身名門望族,在清朝是被認為具有「高貴血族」的女性;李玉琴雖然生在平民之家,卻曾長期生活在破落的皇族家庭里,她們是在中國興旺了將近三百年而終於走向衰亡的愛新覺羅皇族的最後一批代表人物,我們研究皇族的敗落,她們可以提供有力的佐證。
作為具有皇帝身份的男人的妻子,她們都有自己的政治理想,為了幫助丈夫實現「大清王朝」的中興而做了種種努力,同時也在實踐中逐步認清了日本軍閥的嘴臉。婉容在鬼域中掙扎過,文綉因政治裂痕而跟溥儀分手,譚玉齡在枕邊給丈夫講述日寇的殘暴,李玉琴在溥儀受日本窩囊氣的時候給他唱歌、講故事……她們生活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下和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在她們的生命的日歷上寫下了日本導演偽滿的事實。
作為中國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後、皇妃、「貴人」和妻子,她們各自的生平道路都交叉在溥儀人生途程的最本質、最深刻的一段上,所以從她們的經歷中不但能找到最真實、最可靠、與普通人一樣食人間煙火的溥儀,而且能找到擅於在復雜形勢中變幻臉譜的溥儀的真正政治面妃。因此,研究溥儀的生平也離不開他的五位妻子的生平。
作為具有某方面典型意義的婦女界名人,她們的喜悅和哀怨,她們的理想和結局,無不可以歸放到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當中,婉容、文綉和譚玉齡都是從血淚中走過來的,一個瘋了,一個跑了,一個死了。她們的悲劇既是由封建社會道德觀念釀成,也是外來侵略勢力刺激、催化的結果,因此不能說這只是一些弱女子的個人悲劇而是民族歷史上一幕軟弱怯懦、任人宰割的悲劇。李玉琴因與溥儀保持婚姻關系的十二年橫跨兩個時代,她才在經歷痛苦與坎坷之後被新中國改變了命運;李淑賢則是作為公民的妻子而給溥儀送終的,他們夫婦間溫馨的感情構成一幕永恆的喜劇,被這喜劇折射著的,當然是全新的時代、全新的社會和全新的觀念溥儀被特赦之後,作為普通公民的溥儀與普通公民李淑賢結婚。這是溥儀最後一位夫人,這段婚姻一直延續到了溥儀去世。
⑤ 大故宮的創作背景
大故宮的創作背景是:
之所以筆耕不輟地寫大故宮,閻崇年說是因為他從小就與故宮有特殊的緣分,「這可能是命中註定的吧。」
自1949年4月從山東移居北京,閻崇年參觀故宮的次數超過了1000次。他曾在南長街上過學,體育課就在天安門廣場,晚飯後也常在天安門散步。
工作後,閻崇年工作和居住的地點也圍繞著故宮。他在北京史研究會、滿學會擔任過職務,開會、研討都圍繞著故宮那些事兒。
(5)養心殿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大故宮》出自資深歷史學家之手,卻像小說一樣好看,像帶懸疑的電視連續劇一樣引人入勝,數百張故宮獨家珍稀圖片帶來類似動漫效果和閱讀的不斷驚喜。
《大故宮》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融歷史、文學、文化、博物於一爐,一卷在手,數百年明清風雲盡收眼底。
真實歷史人物的悲歡離合,虛構的宮戲更可觀可信、更耐人尋味、帶來對天下興亡、歷史人生的反思。
⑥ 關於的圓明園資料
⑦ 王詢《伯遠帖》的原文和譯文誰知道
原文:
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 志在優游。
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翻譯:
在兄弟倆職業生涯一周年之際, 英力勛再次崇拜兄弟倆的兄弟, 他受到了兄弟們的尊敬, 他們雖然體弱多病, 但一直希望過上自由、不受約束的生活。當事業剛剛收到時, 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 一個願望還沒有實現。而他的分離似乎是昨天的事情, 他永遠是古人, 遠在山路對面, 從來沒有來看過我。
(7)養心殿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伯遠帖》被普遍學者認為是現今傳世唯一的東晉名家法書真跡,與《快雪時晴帖》《中秋帖》並稱為「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首的「三希寶帖」,亦被列為「天下十大行書」之一,排行第四。
《伯遠帖》是一件簡札,是王珣懷著痛切心情與人傾訴,它的書寫保持了書法家的自然、隨意狀態,是一些尋常話語,沒有太大的意義可言,但其書法藝術和文物歷史價值卻難以估量。
它經常被後人認為是導致永恆動人的心和脾臟的 "沈雲曉散" 金代風罕見的路徑。同時, 它也成為了後人效仿的典範, 對王宇來說, 當時只是一個把握表現形式的機會, 而對於後人來說, 這個抓住機會的機會, 只有這個機會才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書法不容忽視, 它奠定了王宇在書法史上的地位, 也樹立了不同的風格。
《伯遠帖》曾經北宋內府收藏,故著錄於《宣和書譜》。明代董其昌曾收藏此帖,故帖上有董其昌題記:「晉人真跡惟二王尚有存者,然米南宮時大令已罕,謂一紙可當右軍五帖,況王珣書,視大令不尤難覯耶!既幸予得見王珣,又幸珣書不盡湮沒得見吾也。
」清朝乾隆年間,《伯遠帖》收入內府,乾隆皇帝將此稀世珍寶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一同珍藏於養心殿西暖閣,並將此閣命名為「三希堂」。
清帝退位後,《伯遠帖》從皇宮中流出,險遭不幸,其遭遇之險厄,令人心驚。據說末帝溥儀攜珍貴文物出逃時,《伯遠》、《中秋》二帖亦在其內,後被古玩商郭葆昌購得。抗戰勝利後郭葆昌之子郭昭俊欲以「二希」行賄國民黨某高官,此事被上海《新民晚報》副刊揭露,那個高官「畏物議」,這才沒敢收。
北平解放前夕,郭昭俊攜「二希」至台灣,《新民晚報》又報道說:「王珣、王獻之二帖,今由郭昭俊自中南銀行取出,攜至台北,將求善價。此種國寶竟容私人如此匿逃,又竟無人管,怪極!」
新中國成立後郭昭俊居香港,「二希」押於英國某銀行,流落海外幾成定局。人民政府不惜一切代價,終以重金將這兩件稀世國寶重新收回。
⑧ 故宮養心殿的歷史意義
1、故宮養心殿的真實全面的保存並延續歷史價值,通過圖片介紹了古代精細化勘察的過程,並展示了傳統木構建築技藝,使人們直觀地感受到了傳統工藝的精湛。
2、以時間順序為軸線,故宮養心殿可以從明代中後期至民國時期的不同建築特點進行了對比,體現了明清民國的文化差異變遷,通過建築了解當時時代的文化背景。
3、故宮養心殿是故宮古建築群中最具典範意義的代表。它的主體建築是明代官式建築的遺存,殿內裝修則引入了滿族文化,並利用自西方傳入的繪畫,展現清廷獨有的藝術形式「通景畫」。
(8)養心殿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故宮養心殿局部構造:
養心殿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宮殿建築,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
養心殿為工字形殿,前殿面闊三間,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明間、西次間接卷棚抱廈。皇帝的寶座設在明間正中,上懸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
明間東側的「東暖閣」內設寶座,向西,曾經是慈禧、慈安兩太後垂簾聽政處。
明間西側的西暖閣則分隔為數室,有皇帝看閱奏摺、與大臣秘談的小室,曰「勤政親賢」,有乾隆皇帝的讀書處三希堂,還有小佛堂、梅塢,是專為皇帝供佛、休息的地方。
養心殿的後殿是皇帝的寢宮,共有五間,東西稍間為寢室,各設有床,皇帝可隨意居住。
⑨ 宣統皇帝的一生
宣統帝
[身份]
-我國前朝遜清末代皇帝.
-遜清醇親王之子.
-日軍中尉溥傑長兄.
-愍皇帝.愍,悲傷.
[生平]
-天資尚算聰慧,幼時待其長輩和善.
-有傳其行龍陽之道,難以查證.
-對太監深痛惡絕,對其他下屬以力相待.
[政治]
-前清時期,由其父載灃任攝政王,不問政事.
-張勛復辟時期,曾頒布十餘條詔書,但不被軍閥所承認.
-滿洲國時期,由日本人擬政,名義上卻是康德皇帝裁決.
-一生中三次登基,三次退位.(前清登基,張勛復辟,滿洲國執政)
[軍事]
-民國時期,曾翻閱前朝奏章,力主海軍建設.
-民國時期,沿用前清帶刀侍衛駐扎禁宮.
-滿洲國時期,曾組織三百人以上的護軍,後被解散.
[文化]
-不拘泥儒家學說,卻喜好西洋文化.
-擬文多章.
[輿論]
-民國時期,活動頻密,為熱點之人物.
-張勛曾誇耀幼帝"謙遜有禮,廣識大體"等若干.
-滿洲國時期,曾希望藉助國聯擺脫日本人控制,不果.
[婚姻]
溥儀先後共有5位妻子:
(1)「皇後」郭博勒氏(又作郭布羅氏),名婉容,達斡爾族。民國十一年(1922年),溥儀18歲時同婉容結婚。婉容結婚前住在北京東城鼓樓南帽兒胡同今35、37號院。溥儀在退位後結婚,但根據《優待條件》,其尊號仍不廢。故其結婚仍稱「大婚」,婉容仍稱「皇後」。而實際上此時溥儀已經不是皇帝,郭布羅·婉容也就不成其為皇後。
(2)「淑妃」額爾德特·文綉,與婉容同日和溥儀結婚。後來文綉在天津與溥儀離婚。
(3)「祥貴人」他他拉氏,後改姓譚,名玉齡,與溥儀在長春結婚。譚玉齡於1942年死。
(4)「福貴人」李玉琴,1943年與溥儀在長春結婚,1957年離異。李於2001年病逝。
(5)夫人李淑賢,1924年生,於1962年「五一」同溥儀結婚,則屬平民婚姻。李於1997年病死。
愛新覺羅·溥儀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於北京什剎海邊的醇親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勢,終年61歲。著有自轉《我的前半生》。
宣統帝即位三年,孫中山倡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條件日趨成熟,清王朝的敗亡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清庭只得以光緒帝的未亡人隆裕皇太後和末代皇帝宣統的名義頒發退位詔書。
1931年溥儀在侵華日軍策劃下被挾持至東北。1932年3月出任日本傀儡政權「滿洲國」執政。日軍戰敗後被服,經改造,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協委員。
http://ke..com/view/32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