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語發音中齒齦和齒背分別在哪裡
齒齦吧 你這么體會啊,你的舌尖舔著你的上牙往上舔,先碰到上牙對吧,那就是齒背,然後就碰到肉了,然後舌尖完全脫離牙齒的時候,那就是齒齦了。
❷ 什麼叫齒齦 什麼叫齒背
上齒齦就是門牙沖著口腔裡面的那面,在牙齒上面的那部分肉;下齒齦就是下牙沖著口腔裡面的那面,在牙齒下面的那部分肉.
❸ 齒音的圖式
現在用《韻鏡》的《外轉第二十三開》圖舉例說明(圖 1)。「開」表示沒有 u類介音,「合」表示有。後代音韻學家合起來叫呼。這個字原來只不過當現代話發音或者「念」講,後來「呼」也變成術語,成了開口呼和「合口呼」的總名稱。整個圖橫著有6大格,豎著有5大格。頂上的6個大格是作圖的人用來說明開頭輔音(字母)的性質的。從右往左第 1格里是「唇音」,第2格是「舌音」,第3格是「牙音」,第4格是「齒音」,第5格是「喉音」,這5組總名「五音」。《通志·七音略》用宮、商、角、徵、羽,是借用音樂術語(C、D、E、G、А),沒什麼道理。第6格是「舌齒音」,包括「半舌音」、「半齒音」。《韻鏡》卷首的《調韻指微》說:「若來字則先舌後齒,謂之舌齒;日字則先齒後舌,謂之齒舌。」《七音略》叫「半徵、半商」。唇、舌、牙、齒、喉、半舌、半齒總名叫「七音」。一共得36字母,排列為23豎行。在《調韻指微》後頭有一張《三十六字母》表:幫滂並明端透定泥見溪群疑精清從心邪影曉匣喻來日非敷奉微知徹澄娘
照穿床審禪這里「唇音」有兩組。一組叫「唇音重」(後來習慣叫「重唇」),包括幫滂並明。據現代人擬測,大概作書的時候發「雙唇音」。另一組叫唇音輕(後來叫「輕唇」)包括非敷奉微,大概發「唇齒音」。「舌音」也有兩組。一組叫「舌頭音」,包括端透定泥。這就是用舌尖在齒背發塞音,另一組叫「舌上音」,包括知徹澄娘,羅常培說就是用舌尖在齒齦後發音。「齒音」也有兩組,一組叫「齒頭音」包括精清從心邪,這就是舌尖在齒背發塞擦音和擦音。另一組叫正齒音,包括照穿床審禪,大概用舌葉(或舌尖)在齒齦或齒齦後發音。「牙音」包括見溪群疑,是舌根塞音和同部位鼻音。喉音包括影曉匣喻,是舌根擦音、喉塞音和半母音。半舌音指來母,是邊音。半齒音指日母,一般認為是舌面前鼻音加擦音。梵文的「摩多」m╣ta或m╣t╱k╣原來當母親講,以後用來指14個母音再加大空、涅盤兩個點,大致就是母音。再用來稱開頭輔音是借用,因為梵文偶然也用m╣ta泛指一切字母表。
頂上的每一個大格里在「唇音」、「牙音」等總名下還有「清」、「次清」、「濁」、「清濁」各種注釋。「清」和「濁」從先秦就用作音樂的術語。《韓非子·十過》就提到過「清商」、「清角」等等樂曲。孔穎達《禮記·樂記·正義》說:「黃鍾至仲呂為濁,長者濁也。蕤賓至應鍾為清,短者清也。」長短是指律管說的。管子長,音就低;管子短,音就高;這是管樂器的規律。因為輔音,特別是塞輔音的聲帶顫動一般地說是低頻的,那麼梵文的n╣da╪、gho▄a╪譯成「濁」是最自然的。▂v╣sa╪、agho▄a╪ 自然要譯成「清」。輔音影響字調。全國大多數分清(陰)濁(陽)平的方言,絕大多數都是清高濁低。廣州方音是最典型的。它的四聲分裂後每一種都是清高濁低。日本釋明覺《悉曇要訣》一說:「初低終昂之音可為上聲之重。」(2706號507頁)說明唐代輸入日本的音濁上聲是開頭低的。日本釋了尊《悉曇輪略圖抄》一說:「上聲重,初低後昂;上聲輕,初後俱昂。」(2709號657頁)也可以作證。釋安然《悉曇藏》三引義凈《南海寄歸內法傳》說:「右腳等廿五字並下八字,總有卅三字,名『初章』;皆須上聲讀之,不可著其字而為平去入也。」(2702號380頁)這就是說,念梵文ka……等輔音字母必得用高平調(ud╣tta),不該光執著漢字改念別的調。從這里看,「清」就是聲帶不顫動,影響得字調高。梵文比聲第1個字叫prathama,第2個叫dvitīya,漢譯「次清」,不過是第2個清音的意思。誤以為「次」是「較差」,從而給「清」上加「全(清)」等字是望文生訓。鼻、邊音叫「清濁」是因為分析不精密。
從上文所引釋了尊的話來看,他用輕重代替「清濁」。裴氏《涅盤文字》(2702號412頁)在ka下注「稍輕呼之」、 kha 下注 「稍重聲呼之」。可見「輕」指alpapr╣╯a)(小氣),「重」指mah╣pr╣╯a(大氣)。等韻書里不都遵從這個正確定義,有不少用得不正確。
豎著第 2大格是平聲字,第3是上聲字;第4是去聲字,第 5是入聲字。平、上、去、入總名「四聲」。每圖最左邊末一格里的大字是《廣韻》或《禮部韻略》的韻目,圖里有音沒字的就劃圈兒。在一個大格里,字排成4個小橫行。第1行叫一等,第2行叫二等,第3行叫三等,第4行叫四等。「等韻」這個名字就從這里興起。「等」代表什麼呢?清代江永《音學辨微》說:「音韻有四等。一等洪大、 二等次大,三四皆細,而四尤細。」從這個話看,「等」是說主母音的開口度。拿《韻鏡》外轉第二十三開看,盡左邊格子里寫「寒、刪、仙、先」4個韻目,正對著一、二、三、四等。據瑞典高本漢等人擬測,唐代人念一等用姙 【ɑ】母音。念二等用【奃】類母音。念三等用【ε】母音,並且有i類性質的介音。念四等用【e】母音。既然分 4個韻,那主母音肯定不能一樣。江永的話可信。不過因為有些開頭輔音(字母、紐)只和某一「等」的韻拼,比方非、敷、奉、微一般地說只和三等韻拼,人們就也叫它們「三等紐」。這是術語借用。要是有一些紐,只拼一、四等韻,如精、清等紐,又有些紐,只拼二、三等韻,如照、穿等紐,人們就可以把它們合寫在一個大格里了。由於聲母和「等」有固定的配合關系,所以江永又說:辨等之法,須於字母辨之,就是利用聲母逆推韻屬於哪一等。有韻圖的人可以不必費這個事。
等韻家用術語,並不劃一。《韻鏡》齊韻列在外轉第十三開;是四等韻。「雞」字「古奚切」,跟一等咍韻「該」字「古哀切」用同一個切上字。內轉第五合的支韻規字也填在四等,可是居隨切,並不用「古」作切上字。據高本漢等人研究,《切韻》的古、「居」不是一類:那麼四等就有兩種了。陸志韋把齊、先、蕭……和一等用相同切上字的叫「純」四等韻,把支、脂、祭、真、仙、宵、侵、鹽等既有三等字又有四等字的韻叫「三、四等合韻」。把這類三、四等合韻里喉牙唇音既有三等又有四等的叫重出喉牙唇音,董同龢叫「重紐」。陸的解釋是純四等沒介音,三、四等合韻的三等用I介音,四等用i介音。日本釋明覺《悉曇要訣》二說:「 i……玄奘雲『壹』……。」(2706號527 頁)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廿五把╱捤注成「乙上乙去聲」(2128號 470頁)。這兩種材料可能顯示唐音重紐三等介音是╱,四等介音是半母音 y。從這兒往下推,他念╱用╱i音,跟印度、歐洲大多數人一樣。他的「乙」念【*夿rid】,「一」念【*夿yid】。「乙」是質韻重紐三等字,「一」是重紐四等字。
❹ 請問漢語拼音中『您nin』字發音時舌尖抵在哪裡是抵在上顎,上齒齦,上齒背,下齒背還是下齒齦謝謝
漢語拼音中『您nin』字發音時舌尖抵在上牙床。全
n:發音時,舌尖抵住上牙床,氣流從鼻腔通過,同時沖開舌尖的阻礙,聲帶顫動。
i:發音時,嘴微張成扁平狀,舌尖抵住下齒齦,舌面抬高,靠近上硬齶,聲帶顫動。
in:發音時,先發 i 的音,然後舌尖抵住下門齒背,舌面漸至硬齶,氣流從鼻腔泄出,發n的音。
❺ 何為齒背在牙齒的哪個部位
就是牙齒的背面(靠口腔裡面的那面)
❻ 上齒背面和上齒後面分別在哪裡
舌齶面和遠中面
❼ 英語發音中,有個舌尖輕觸上齒背,上齒背到底是指的哪裡,是牙齒向下的面,還是牙齒向里的一面,上齒齦...
最好的方法是,你把所有的英語發音可能性都練出來然後錄制好,發給我,我可以為你指出哪一個是正確的發音。
❽ 1:硬齶在哪裡 2:上齒和上齒背有什麼區別 3:口腔上層有一個突出部位是什麼 4:舌
硬齶hard palate位於齶的前2/3,其骨性基礎是上頜骨的齶突及齶骨的水平板,表面覆蓋粘膜。齶為口腔上壁,可分軟齶和硬齶兩部分,硬齶是以骨質作為基礎表面覆以粘膜而成;軟齶連於硬齶之後,由肌和粘膜組成,其後緣中央有一向下垂的突起,稱為齶垂(懸雍垂)。
上齒是指整個上齒,上齒背指上齒背面也就是後面的部分。
舌尖並沒有詳細的前後之分,如果說與英語發音有關,也是指發音舌頭所處位置的不同。舌尖前音,就是利用舌尖抵住上門齒背這樣的阻礙發出的輔音。上門齒背比起上齒齦來,位置靠前,(靠近雙唇),因此相比於利用舌尖抵住上齒齦的舌尖中音,這類音就叫舌尖前音。舌尖中音 由舌尖和上齒齦對發音氣流構成阻礙而形成的發音。 有d, t, n, l 4個聲母。舌尖後音指舌間後移與齒齦後部接觸構成阻礙後發出的一種輔音。
❾ 有些發音是舌尖抵住上齒背 上齒背是哪個部位
上門牙的背面,象the的發音就需要用到
❿ th上齒背
發這個音,舌尖要稍伸出牙齒外,牙齒可以咬到舌尖.
但美國的播音員聯系時是咬著牙簽發音的,所以抵到上齒背也是能發出來這個音的,關鍵是要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