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黨報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女人下部大全圖片 2024-10-28 08:06:17
播放卡通小丫子的圖片 2024-10-28 07:58:23

黨報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2-14 05:07:40

『壹』 12371的手機黨報

12371手機黨報指的是重慶市委組織部與中共大渡口區委、移動公司聯合,將重要的黨建信息、時政要聞、相關圖片信息、黨的知識等摘編成刊,每周一期免費發送給黨員的手機彩信。實現增進黨員學習的趣味性、實用性和便捷性,同時增強黨員的黨性意識。

『貳』 《人民日報》圖形版是哪個公司提供的技術

由人民日報社網路中心(人民網)、金報電子出版中心聯合編輯製作!
1.人民日報社網路中心
人民網是世界十大報紙之一《人民日報》建設的以新聞為主的大型網上信息發布平台,是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也是互聯網上最大的中文新聞網站之一。從創辦的第一天起,人民網就以向世界傳播中國的聲音為己任,在保持人民日報權威性的同時,充分發揮互聯網特性,增強吸引力、可讀性、親和力。經過6年多的努力,人民網以新聞報道的權威性、及時性、多樣性和評論性等特色,在網民中樹立起了「權威媒體、大眾網站」的形象。
2.金報電子出版中心
金報電子出版中心是經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准成立,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並主辦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注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幣。 金報電子出版中心的經營優勢:●金報的母體是在中國擁有崇高威望的《人民日報》,在新聞界有巨大的影響,可以為電子出版物的宣傳提供強大的媒體支持;●金報背靠國內著名媒體網站--人民網www.people.com.cn,擁有層次很高,十分穩定的用戶群(其中包括大量外國訪問者);●金報擁有電子商務網站--《光碟世界》www.edisc.com.cn,可為電子音像出版單位提供網上銷售與宣傳渠道;●金報擁有人民日報報系13報7刊的電子化版權,有巨大的信息資源;●金報有明確的企業發展方向與運行模式,有規范化的企業管理;●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金報在報刊數據光碟和多媒體軟體的研發、製作和出版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目前,金報的主要業務有:互動式多媒體光碟、觸摸屏多媒體軟體、三維數字動畫、網路交互多媒體、互聯網建設、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數字化樓宇系統等十餘個項目的設計製作。 得益於人民日報深厚的背景優勢和人民日報社網路中心雄厚的技術力量,金報電子出版中心成立伊始就與民政部聯合編制出版了'98抗洪救災紀實光碟《我們萬眾一心》。緊接著,金報又承接了中宣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聯合確定的國家重點出版工程《輝煌五十年》(綜合部分)多媒體光碟的編制出版任務。隨後,金報相繼編制出版了1998年、2000年《人民日報》電子版、《INTERNET 教室2000》、《走進奧運》、《百萬知本家》、《北京工業年鑒》(2000年版)、《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法律法規匯編》、《歷屆兩會資料匯編》等光碟。朝陽產業,必將有她燦爛的明天。我們真誠希望與您攜手開展「平等互利、不拘形式、共同發展」的合作,為繁榮我國電子出版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叄』 中共建黨初期的黨報特點

1. 簡述《向導》、《中國青年》等報刊的創辦經過及其作用與影響。 I、《向導》《向導》是中共中央第一個政治機關報,1922年創刊於上海,首任主編是蔡和森,繼任者是瞿秋白等人。該刊一創刊就集中全力闡釋中共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宣傳和實現以國共合作為中心的統一戰線政策,批駁與此對立的敵對宣傳和各種錯誤的思想。《向》作用: ① 用大量的典型事實報道和馬列主義理論分析,揭露各國帝國主義競相控制中國政治、經濟命脈,操縱軍閥內戰,壓榨中國人民的真相。 ② 在進行反帝主義的宣傳中,還十分注意和帝國主義在華的報和通訊社進行斗爭,對他們的反華叫囂給予堅決的回擊。 ③ 以極大的努力同時進行了打倒封建軍閥的宣傳。 ④ 大力宣傳了各個革命階級建立統一戰線的主張。 ⑤ 反對中共民主革命綱領的各種錯誤思想和反動宣傳進行了斗爭。 ⑥ 《向》在反對帝國主義、反封建軍閥的宣傳,幫助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認清了民主革命的正確道路,有力地推進了中國大革命運動。 II、《中國青年》《中國青年》是大革命時期最出色的刊物之一。它的發刊詞中寫道「為中國的一般青年服務的」要引導青年到活動的、強健的、切實的路上。他的主要宣傳內容有三個方面: ① 它熱情關心青年的成長,引導青年正確對待學習、工作和生活。 ② 它報道評述國內外政治時事。 ③ 它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批判各種侵蝕青年的反動、錯誤思想。《中》為32開本,每期16頁,從內容到形式,注意適合青年的特點,編排生動活潑,稿件內容要求「有益而又味」,《中》很重視同讀者的聯系,除發表讀者來信來稿外,還經常徵求讀者的意見,改進編輯工作。廣大青年把該刊看作是良師益友,很多進步教師把它作為教材。 2. 中共建黨初期黨報有何特點? ① 把黨的報刊作為黨的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貫徹黨性原則,在黨中央和各級黨委領導下開展新聞宣傳工作。 ② 繼承與發揚五四時期報刊的革命精神,以宣傳馬列主義和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指導革命斗爭作為基本任務。 ③ 在文風上,黨的報刊也堅持了「五四」時期倡導白話文的正確方向。 ④ 在以廣大工人為讀者對象的同時,要面向群眾,面向社會,擴大影響范圍,這也是中共早期報刊的一個主要特點。 ⑤ 中共報刊的出現,在中國新聞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未開多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邁出了第一步。 3. 國共合作之後革命報刊有哪些重要發展? I、統一戰線報刊的活躍國共合作實現之後,國民黨實際上已經成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資組成的統一戰線組織。此時,在中共的幫助下,國民黨的報刊也漸漸發展起來。表性的報刊: ① 政治周報:1925年創刊於廣州,由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主辦,是國民黨中央機關報。由毛澤東、沈雁冰等人先後擔任主編。該報創刊時,國民黨的西山會議剛剛確立了進行反共、反統一戰線活動的計劃,開除了李大釗、毛澤東等人國民黨黨籍,所以,該報內容除了開在國民黨中央和廣東革命政府的宣言,報告和決議之外,還辟有《反攻》專欄,刊登了許多抨擊國民黨右派的文章。 ② 中央日報:1927年,創辦於漢口。是國民黨政府的機關報,也是國民黨中央黨報。曾經出色的報道了北伐軍勝利的消息,積極報道大革命的形勢。它的副刊《中央副刊》由孫伏園主編,相當有特色。 II、共產黨報刊、共青團報刊逐步形成網路國共合作後,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中共青年團都獨立地出版報刊,公開發行。他們一方面加強中央報刊,使之成為革命輿論的領導者及中堅力量,另一方面建立地方報刊,出現一個粗具規模的從中央到地方的黨報團報報刊網路。從整體上看,中國共產黨是先辦中央報刊,然後在加強中央報刊的同時創辦地方報刊。趙世炎、周恩來先後任主編。在黨的報刊網路出現的同時,團的報刊網路也形成了。《中國青年》很快就成為全國青年中具有巨大影響的刊物。在國外,旅歐支部早在1922年就在Paris籌辦了油印的《少年》月刊, III、工農群眾運動中的報刊國共合作後,工農群眾運動在全國蓬勃開展,工人、農民、婦女報刊也隨之迅速發展起來,成為這一歷史時期新聞事業前進的一個重要方向。工人報刊經過一年左右的沉寂之後,於1924年開始復刊。在工人報刊中,最重要的是《中國工人》。1924年10月創刊於上海,是中共中央主辦的指導職工運動的刊物,1925年5月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後改為全總的機關報。農民報刊的特點是通俗、活潑,從內容到標題都適應農民的需求,文字明白如畫。隨著婦女運動的開展,婦女報刊也逐漸增多。學生報刊也在各地很快的出現。 IV、五卅運動中的新聞斗爭 1925年,6月,中共中央為指導「五卅運動」,在上海創辦《熱血報紙》,這是中共歷史上的第一分日報。瞿秋白擔任主編,該報大部分社論都是由他撰寫的。《熱》以大量篇幅披露了「五卅慘案」的真相,揭露了帝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的事實;發表社論抨擊封建軍閥對外妥協,對內鎮壓的罪行;同時對大資產階級的動搖妥協言論和背叛行為也給予了深刻的批判。該報出版之後深受歡迎,產生了深刻社會影響。《熱》有副刊《呼聲》,以戰斗的姿態受到讀者熱烈歡迎和支持,遭到了反動政府的忌恨,出版20多天後就被迫停刊。 V、軍隊報刊的出現 北伐戰爭前後,涌現出一批軍隊報,它同農民報的興起一樣,是這一時期新聞事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現象,也是中國新聞史上前所未有的景象。國民革命軍的報刊大致有幾類: ① 國民黨中央軍事機關出版的 ② 各軍政治部出版的 ③ 黃浦軍官學校出版的 ④ 李大釗在北方組織了一批進步青年,參加馮玉祥的國民革命軍(西北)許多共產黨員參加了軍隊的政治工作,除了周恩來擔任黃埔軍官學校政治部主任外,各軍黨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大多數也是共產黨員。在軍隊報刊的主編和主要撰稿人中,也有不少是共產黨員。因此,多數軍隊報刊都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能夠按照國共合作的宗旨開展工作。其中影響較大的是《中國軍人》和《軍人報》。 4. 評述蔡和森、瞿秋白、惲代英、肖楚女、邵飄萍等的報刊活動與貢獻 5. 簡述新記《大公報》的辦報方針不黨 不私 不賣 不盲強調:完全全中立張季鸞對「四不方針」的解釋是:「曰不黨:純以公民之地位,發表意見,此外無成見,無背景。凡其行為利於國者,擁護之;其害國者,糾彈之。曰不賣:聲明不以言論作交易,不受一切帶有政治性質之金錢補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入股投資,是以吾人之言論,或不免囿於智識及感情,而斷不以金錢所左右。曰不私:本社同人,除願忠於報紙固有之職務外,並無它圖。易言之,對於報紙並無私用,願向全國開放,使為公眾喉舌。曰不盲:夫隨聲附和,是為盲動,評詆激烈,昧於事實,是謂盲爭,吾人誠不明,而不願限於盲。」《大公報》的「四不方針」其時已經跟現代的新聞專業理論十分接近了。《大公報》之所以日後取得那麼輝煌的成就,是跟它有先進的新聞理念作指導密不可分的。其一,《大公報》的報道和評論盡可能做到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其二,《大公報》不畏強權,也不被高官厚祿所收買。其三,《大公報》的影響力十分巨大,受到各方重視。其四,《大公報》培養了一大批名記者名編輯。張季鸞、胡政之、王芸生等主筆自不必說,范長江、蕭乾、查良鏞(金庸)、彭子岡、徐盈、楊剛、李純青、孟秋江等都曾是《大公報》的記者、編輯。其五,《大公報》贏得了國際榮譽,獲得了世界認可。1941年,美國著名的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將其最優異貢獻獎授予《大公報》,後來聯合國又推選《大公報》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中文報紙之一。其六,《大公報》的運作模式也有可供今人借鑒之處。 http://www.mediaundo.com/blog/A9869-7/index.html 6. 中國廣播事業是怎樣產生的

『肆』 有沒有人有我國黨報副刊歷史背景的資料阿,急!!!

1.王韜
是我國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國新聞史上第一個報刊政論家。王韜早年游歷歐洲,是我國最早提倡學習西方、變法自強的先進知識分子之一。1874年在香港創辦了我國第一家政論報刊《循環日報》。王韜在《循環日報》撰寫了大量政論文章,鼓吹變法自強,創立了報刊政論文體,確立了不拘一格的文章報風。他的部分政論文章後收編為《弢園文錄外編》,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報刊政論文集。
·系統的提出了辦報主張:
1辦報目的是為了「立言」。即通過報紙來宣傳變法自強的主張。該思想成為中國報刊的傳統特色之一。
2報紙的功用是一個「通」字。即使國政民情上通下達。
3呼籲言論自由。
4主張報紙的文風要直抒胸臆。
5報紙的編輯人員要慎重選擇。
他關於辦報的言論代表了維新變法前報刊理論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報刊理論的基石。
2.鄭觀應
早期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在其著作《盛世危言》中提出與王韜類似的觀點:
1報紙的功用要「通民隱,達民情」。
2創辦報紙是實行民主政治的樞紐。
3辦報是中國變法自強的重要手段。
4呼籲政府允許國人辦報。
3.康有為
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思想家、理論家和政治家之一,是戊戍變法運動中著名領袖,也是清末民初中國資產階級報業的先驅。
·1895年康有為聯合進京參加會試的1300多名舉人,舉行「公車上書」,要求朝廷變法維新。
·1895.8參與維新派第一家報紙《萬國公報》。
·1895.11中國資產階級改良派的第一個具有政黨性質的團體,京師強學會成立,康為實際組織者。作為京師強學會的機關報,《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
·1895.11康有為在上海,與友人共同成立上海強學會。其機關報《強學報》應運而生。
在維新變法中,康有為十分重視報紙的宣傳作用,並認為報刊是維新變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他所創辦的報紙,都是重政論、重宣傳、輕新聞,使報紙成為了他們推行變法新政、開展維新運動的重要基地。他認為報紙的作用有「匡不逮」、「達民隱」、「鑒敵情」、「知新政」四個方面。
4.梁啟超

5.唐才常(1867~1900)
字佛塵,湖南瀏陽人,是戊戌時期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和宣傳家,與譚嗣同合稱「瀏陽二傑」。唐才常先後於1897、1898年任《湘學新報》和《湘報》主筆。他在兩報上發表大量文章,向讀者宣傳資產階級民權思想,鼓吹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度,發展民族工商業,走資本主義道路,在湖南知識界有很大影響。
6.譚嗣同(1865~1898)
維新時期重要的政治活動家和報刊政論家,與唐才常合稱「瀏陽二傑」。譚嗣同是南學會的主要組織者,是《湘報》的核心領導人物。在《湘報》工作的半年間,發表了25篇政論文章,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各個方面。1898年,戊戌政變發生後,英勇就義。
譚嗣同的辦報思想主要有兩點:一是報紙要「求新」,成為「助新之具」。他認為,中國要想擺脫落後的局面,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而報紙的時效性最強,是最早的助新之具。二是,他認為報紙要代民立言,成為「民史」、「民口」。這些思想具有明顯的反封建的民主主義意識。
7.嚴復(1854~1921)
我國近代著名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報刊政論家,維新運動知名人士。1895年,嚴復在天津《直報》上發表文章,抨擊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宣傳西方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闡述了變法圖強、挽救國家危亡的主張,在當時起了振聾發聵的作用。
1897年,嚴復與友人創辦了《國聞報》和《國聞匯編》,大力鼓吹變法維新。他在《國聞匯編》上署名發表了《天演論》等譯作,系統介紹了西方資產階級文化,呼籲國人思想救亡,在思想界引起震動,為維新變法提供了思想理論依據。但嚴復並不贊成維新派倡民權、開議院的主張,屬於維新派中的右翼。晚年思想漸趨保守。

8.章士釗
字行嚴,湖南長沙人。我國近代新聞史上著名的報刊活動家。清末任上海《蘇報》主筆。1911年辛亥革命後,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農業學校校長,南北議和南方代表。1924年任段祺瑞執政府司法總長。1925年兼署教育總長。曾參與鎮壓學生愛國運動,造成三一八慘案。他是甲寅派代表人物,所辦《甲寅周刊》反對以魯迅為代表的新文化運動。1949年任南京國民黨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成員。同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委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等職。著有《柳文指要》等。
9.章太炎
章太炎是中國近代著名國學家和報刊政論家。戊戌變法時期,參加強學會,曾為《時務報》撰述。1900年在《中國日報》等報紙發表文章排滿,反對保皇立憲。1902年後,為《蘇報》撰稿,宣傳革命,在《蘇報》案中被捕入獄,成為舉國聞名的革命志士。1906年刑滿出獄後赴日本任《民報》主編,繼續宣傳排滿和保存國粹,成為《民報》最主要的政論作者和革命宣傳家。他的政論邏輯嚴密,氣勢充足,陳古論今,在當時產生重大影響。但他好用古奧字句和文言語法,傳播效果不如梁啟超的文章。五四運動後潛心治學,反對新文化運動,思想倒退。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支持抗日救亡。著有《章氏叢書》、《章氏叢書續編》等傳世。
10.於右任(1879~1964)
辛亥革命時期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報刊活動家和政論家。1907年在上海創辦同盟會第一家大型日報《神州日報》,1909年在上海創辦《民呼日報》、《民吁日報》,1910年在上海創辦《民立報》。《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民立報》都用「民」字打頭,創辦時間相銜接,風格和基調協同,被人稱為「豎三民」。 他所創辦的報紙揭發貪官污吏,披露帝國主義侵華陰謀,宣傳民主革命思想,很受讀者歡迎。他還為報刊寫了不少評論和詩詞,感情熾烈,文辭豐腴,名噪一時。著述有《右任文存》等。

11.遠生(1885~1915)
民國初年出現的名記者中最傑出的代表,是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個因采寫新聞通訊而負盛名的記者,被譽為中國新聞通訊的奠基人。戈公振在《中國報學史》中稱其為「報界之奇才」。他先後編輯過《少年中國》、《庸言》等刊物,曾任《申報》、《時報》駐京特派記者,並為《東方雜志》等刊撰稿。
·通訊特點:
1題材務求重大。
2針砭時弊,不畏權貴。
3生動具體,善於捕捉細節。
4通俗自然,文風不拘一格。
·發明了「新聞日記」體裁,用日記形式報道評論當日新聞事件。
·其新聞思想方面,提出「四能」說:「腦筋能想,腿腳能奔走,耳能聽,手能寫」
·政治上,黃遠生的基本態度是擁袁反孫的,1915年被人認作帝黨刺殺於舊金山。黃遠生的文集《遠生遺著》,以新聞通訊作品為主,是我國第一部報刊通訊集。
12邵飄萍(1886~1926)(07)
·中國新聞事業史上的著名報人,被譽為新聞全才。
·早年被《申報》聘為通訊員,參加南社。
·1911辛亥革命爆發,任《漢民日報》主編,開始職業報人生涯。後接辦該報,抨擊軍閥、揭露貪官污吏的罪行。後被逮捕入獄,漢民日報被封。
·1914出獄後東渡日本留學,1915創辦東京通訊社。專門為京、滬報紙提供東京通訊。曾首先報道了袁世凱政府和日本政府簽訂的「二十一條密約」,對國內反袁斗爭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
·1918在北京創辦新聞編譯社。以消息迅捷聞名,有本社采寫+翻譯的外電。開展有聲有色的新聞采訪報道活動,對北洋政府的內政外交、國會動態等做出翔實的報道。
·1918在北京創辦大型日報《京報》。1919因揭露政府賣國政策被封,邵再次流亡。1920回國復刊,使該報成為北方一份有影響的大報。

·業務上,既辦通訊社又辦報紙,既精通采寫業務又善於經營管理,既從事新聞實踐又從事新聞教育,是中國新聞事業史上的新聞全才。尤其善於新聞采訪,其撰寫的《實際應用新聞學》是我國最早的新聞采訪學專著之一。

·政治上,緊隨時代步伐,不斷進步,1925在北京秘密加入中共。1926年3.18慘案全力揭露真相,抨擊軍閥當局罪惡,被列入通緝黑名單,後被槍殺,為共產主義事業獻身。
13林白水
民國初期的著名記者。曾兩度留學日本,攻讀法律,兼學新聞。回國後先後擔任上海《中國白話報》、《俄事警聞》、《警鍾日報》,北京《公言報》、《新社會報》、《社會日報》等報紙的編輯、記者、主任和社長。1926年8月因所寫《官僚之運氣》一文觸犯當局,被奉系軍閥張宗昌殺害。
林白水撰寫的新聞和評論,揮灑自如,辛辣尖刻,好議個人短長,或揭人隱事,故積怨於軍閥,他的文章通俗淺顯,頗能吸引讀者。
14劉少少(1870~1929)
民國初年著名的新聞記者,與黃遠生、徐彬彬一起,被譽為「民初三大名記者」。青年時代就學於嶽麓書院,1905年留學日本,曾協助楊度創辦《中國新報》。1909年回國,任北京《帝國日報》編輯,開始用「少少」筆名,取「少年中國之少年」之意,撰寫政論鼓吹立憲,在新聞界嶄露頭角。
武昌起義後,先後擔任《湖南公報》、《公言》、《中華》等報刊的編輯、記者、主筆。袁世凱辦的《亞細亞日報》創刊時,曾應聘擔任主筆。
1918年後,受聘為北京大學講師,研究老莊哲學。劉少少一生在政治上趨於保守,無大作為,但他為文獨辟蹊徑,庄諧雜出,時有新意,有報界「怪傑」之稱。
5.徐凌霄(1888~1961)
筆名彬彬,他與黃遠生、劉少少一起,被譽為「民初三大名記者」。1916年起,徐彬彬繼黃遠生之後任上海《時報》和《申報》駐京特派記者,長期為兩報撰寫北京通訊。他長於文學,嫻於經史,熟悉歷史掌故,因而他撰寫的通訊文筆優美而又富於情趣,深受讀者歡迎。他對中國傳統戲曲也很有研究,是民初著名的報刊劇評專欄作家。
16胡政之(1889~1949)
民國初期的著名記者。曾任上海《大共和報》翻譯、編輯、主筆,1915年任該報駐京特派記者,以消息快捷受到報界關注。
1916年,擔任王郅隆主辦時期的天津《大公報》的經理兼總編輯,曾親自采訪段祺瑞「馬廠誓師」等重大新聞,蜚聲於時。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赴歐采訪,是采訪巴黎和會的惟一的中國記者。
後在上海組織國聞通訊社,1926年在天津任新記公司《大公報》經理兼副總編輯,成為報界名人。
17張季鸞(1888~1941)
民國時期的著名新聞記者。1905年他官費留學日本,任《夏聲》雜志編輯,開始走上「言論救國」的道路,1910年任上海《民立報》記者。1913年,張季鸞受命北上創辦北京《民立報》,最先在報紙上披露袁世凱政府與五國銀行團簽訂的「善後大借款」合同全文,引起軒然大波,並因此而被逮捕。
出獄後,他回上海《大共和日報》主持國際版,後又任《民信日報》總編輯,積極進行反袁宣傳。
袁世凱死後,張季鸞任上海《新聞報》駐京特派記者和《中華新報》總編輯,1918年因揭露段祺瑞政府賣國借款的消息再次入獄。1926年,任新記《大公報》總編輯兼副總經理,在新聞界開始享有盛名。

18.陳獨秀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03年陳獨秀參加編輯由章士釗創辦的《國民明報》,1904年與人合辦《安徽俗話報》,1914年在日本協助章士釗創辦《甲寅雜志》。
1915年創辦《新青年》雜志,舉起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在《新青年》創刊號上發表了《敬告青年》,向青年提出了6點希望:(1)自主的而非奴隸的;(2)進步的而非保守的;(3)進取的而非退隱的;(4)世界的而非鎖國的;(5)實利的而非虛文的;(6)科學的而非想像的。1916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18年和李大釗創辦《每周評論》,提倡新文化,宣傳馬克思主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李大釗
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中國最早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卓越宣傳家,中國無產階級新聞活動的先驅。「五四」時期,他曾廣泛從事報刊活動,撰寫大量政論。
他曾任《言志》月刊的編輯,為《甲寅》月刊寫稿。積極參與《新青年》的編撰工作,還與陳獨秀等創辦《每周評論》。他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第一次比較完整地向中國民眾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中國共產黨成立和大革命時期,指導創辦《工人周刊》、《政治生活》、《國民新報》等報刊。此外還指導過多家報紙雜志的編撰工作。1927年,在北京犧牲。
20徐寶璜
民國初年著名的新聞學家和教育家,1912年赴美學習經濟和新聞學,1916年回國,擔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校長室秘書、北京《晨報》編輯,先後在北京民國大學、朝陽大學、中國大學、平民大學等校任教,主講新聞、經濟方面的課程。
1918年與蔡元培等發起成立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被推為副會長、新聞學導師和會刊《新聞周刊》編輯主任,定期為會員講授新聞學基本知識,是最先在國內開設新聞學課程的大學教授。
所著的《新聞學》是中國學者撰寫的第一本新聞學專著,蔡元培為該書作序,稱贊它「在我國新聞界實為『破天荒』之作」。黃天鵬《新聞學綱要序》中則稱徐寶璜為「新聞教育第一位大師」、「新聞學界最初的開山祖」。

21蔡和森
湖南人,1915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范。1918年同毛澤東在長沙組織新民學會,五四運動後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回國,加入中國共產黨,主持黨中央的宣傳工作。曾負責《先驅》半月刊、《向導》周報。蔡和森有很高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他的文章涉及面非常廣泛,既有理論深刻的長篇大論,又有一針見血的短文,分析精闢,邏輯性強,富有戰斗性和說服力,在當時有很大影響。1931年,在香港被捕遇害。
22.惲代英
我國著名青年運動活動家、傑出的宣傳家和報刊政論家,是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早在學生時代,他就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是武漢地區五四運動主要領導人之一。1921年參加共產黨,1923任團中央宣傳部長兼任《中國青年》主編,一生從事報刊宣傳活動16年,主編或參與報刊10餘種,先後編輯過《新建設》、《紅旗》等刊物。他的文章既洋溢著革命熱情,又有理論分析,深入淺出,親切感人,培養和影響了整整一代青年,在青年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多年的辦報實踐使得惲代英積累了豐富的報刊工作經驗,他注意理論探索和總結,對早期中共黨報思想建設作出了貢獻。1930年5月被捕,次年在南京被殺害。
23.蕭楚女
中國青年運動傑出領導者,卓越的無產階級政治家和宣傳家。五四前夕,任漢口《大漢報》副主編。1922年後任重慶《新蜀報》主筆。1923年到上海編輯《中國青年》。1925年赴廣州協助毛澤東編輯《政治周報》。他自學成材,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他的文章情理並融,分析深刻,常能出其不意擊中論敵要害。1927年在廣州「四一二」反革命中被害。
24.成舍我
民國時期著名報人與新聞教育家。原名成勛,後名成平,筆名舍我。早年在《益世報》擔任記者、主筆、總編輯。1924年至1925年在北京創辦《世界晚報》、《世界日報》、《世界畫報》,形成「世界」報系。他還在北京創辦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培養新聞人才。1927年在南京創辦《民生報》,1934年被國民黨當局查封。1935年赴上海創辦《立報》。抗日戰爭時期,在香港和重慶相繼主持《香港立報》和《世界日報》。抗戰勝利後恢復出版上海《立報》和北平(今北京)《世界日報》。
1952年由香港去台灣,在台灣各大學任教。後在台北創辦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後任世界書局董事長。1988年在台北創辦《台灣立報》。1991年在台灣去世。
25張竹平
·原任職申報,後自立門戶。
·1926與人合股購進上海《時事新報》。
·1928,將早年經營的 申時電訊社擴建為 申時通訊社,後成為國內很有影響的通訊社之一。
·1931任英文《大陸報》經理。
·1932與人創辦《大晚報》。
·後張 將以上三報一社合並,成立四社聯合辦事處。在國民黨壓力下,財閥孔祥熙強行收買。

26史量才
進步的愛國民族資本家、報業家。1912年接辦《申報》,自任經理,在他的經營下,《申報》在企業化經營方面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效。1929年,又陸續購進《新聞報》和《時事新報》等大部分股權,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報業資本家。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史量才深深認識到民族危亡的嚴酷事實和蔣介石對日妥協「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危害,毅然贊同團結抗日的主張,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他組織上海各家日報同時刊載《宋慶齡為鄧演達被害宣言》,還發表時評,矛頭直指蔣介石。「一二八」淞滬抗戰時,史量才發起成立上海市民地方維持會,並被選為會長,積極募集救國捐款,支持十九路軍抗戰。同時,史量才還對《申報》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量才和《申報》的一系列改變為國民黨當局所不容,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遭特務槍擊,當場死亡。
27.鄒韜奮
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傑出的新聞記者、報刊活動家、政論家和出版家。從事新聞出版工作近20年之久,前後創辦和主編過6報1刊,創辦了著名的「生活書店」。
1926年10月鄒韜奮擔任《生活》周刊主編,開始了他的報刊生涯。「九•一八」事變後,鄒韜奮從一個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轉變為一個堅決反帝的愛國者,最終成為共產主義戰士。《生活》周刊被反動當局查封後,鄒韜奮繼續創辦了《大眾生活》、《生活日報》、《生活日報星期增刊》、《生活星期刊》、《抗戰》、《全民抗戰》等報刊,積累了豐富的報刊工作經驗。
他寫的通訊和評論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在編輯、出版及經營管理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許多卓有見地的辦報主張,特別是主編《生活》的一系列論述,構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具有鮮明特色的報刊思想,即「韜奮精神」:①堅定不移的政治立場和高尚氣節;②密切聯系群眾,反映人民呼聲;③熱心服務讀者的辦報作風;④強烈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
鄒韜奮的報刊活動
鄒韜奮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傑出的新聞記者、報刊活動家、政論家和出版家。從事新聞出版工作近20年之久,前後創辦和主編過7個報刊。
(1)《生活》周刊
1925年10月由上海職教社創辦的機關刊物。創刊之初以「傳布職業教育的消息」為宗旨。1926年10月,鄒韜奮接任主編,不斷充實內容、革新版面,逐步發展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刊物之一。
「九一八」事變之前,該刊以力求政治清明與事業振興為目標;「九一八」事變後,鄒韜奮迅速走出改良主義幻想,投入抗日救亡洪流,《生活》周刊也轉而以宣傳抗日救亡為中心,反對國民黨當局的不抵抗政策,發起為抗日軍隊捐款的活動。此外該刊還發表文章系統介紹社會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該刊十分重視讀者意見,開辟「讀者信箱」專欄,徵求讀者意見,積極開展為讀者服務的工作;該刊的「小言論」專欄也很受讀者歡迎。在新聞業務上,《生活》重視選材的趣味性和價值性,主張文風要明顯暢快,深得讀者好評。
在鄒韜奮的主持下,《生活》周刊銷數增至15萬份,成為當時全國發行量最大的刊物。1933年12月,被國民黨當局查封。
(2)《大眾生活》
1935年,鄒韜奮在上海創辦了《大眾生活》周刊。在發刊詞里,韜奮提出要把實現民族解放,鏟除封建殘余,克服個人主義」為三大目標。一二九運動爆發後,《大眾生活》竭其全力報道了這一偉大運動的過程,並發表了許多態度鮮明的評論,給學生的愛國運動以熱烈的聲援。這個時期,發行量達20萬份,又創全國期刊發行的最高紀錄。1936年2月29日,國民黨政府查封了《大眾生活》周刊。
(3)《生活日報》
1936年在香港創刊,這是他一生中主編的惟一一張日報。該報出至7月31日自動停刊。
(4)《生活日報星期增刊》
1936年在香港創刊,後改名為《生活日報周刊》。8月,移到上海出版,改名為《生活星期刊》。
(5)《抗戰》3日刊和《全民抗戰》
1937年8月在上海創辦。第二年7月,與李公朴辦的《全民》周刊合並,改名為《全民抗戰》,在漢口出版,韜奮主編。1941年2月被查封。
(6)香港《大眾生活》
1941年 5月17日,《大眾生活》在香港復刊。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停刊。
鄒韜奮的報刊理論
韜奮在長期的報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辦報刊的經驗,並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理論見解:
(1)關於新聞言論自由問題
接辦《生活》周刊之初,他認為辦報刊應該「心目中全無黨派」,報刊應「成為社會上人人的一個好朋友」。在《生活》周刊一再遭受迫害,尤其是在他考察歐美許多國家之後,他對新聞自由的理解發生了深刻變化。認識到:「在資本主義的國家和資本帝國主義所侵略的殖民地,只有少數人享到言論自由的權利」,「在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裡,卻有多數人享到言論自由的權利」。
(2)密切聯系讀者,熱忱為讀者服務
①他接辦《生活》以後,就開辟了讀者《信箱》專欄,他十分重視這個欄目,稱讀者來信為「本刊真正的維他命」,熱心為讀者解答各種疑難問題。
②在報刊文風上,強調內容精煉,篇幅短小,提倡「明顯暢達」的平民文風。
③在經營上,他認為「報紙上面登載廣告,不應該專為了報紙的營業收入,而應該同時顧到多數讀者的利益」。盡量減低報刊售價,並堅決拒絕不義之財。
(3)報刊要有特點和個性
他強調新聞工作者要有「創造的精神」。他辦的報刊,每一個都有獨特的風格,這也是他的報刊為讀者歡迎,經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之一。
(4)新聞記者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
鄒韜奮熱愛新聞出版工作,為新聞事業奮斗終生。他曾經提出,理想的編輯至少應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大公無私;二是敏銳的觀察和卓越的識見;三是文字暢達;四是至少精通一種外文。他還提出過新聞工作者應該有廣博的知識、健全的體格,懂一些自然科學知識。
【「鄒韜奮新聞獎」(94)
為了鼓勵廣大新聞工作者繼承和發揚鄒韜奮同志真誠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德和思想作風而設立的。1993年設立,每兩年評獎一次,寧缺毋濫,獎勵新聞編輯(如負責通聯工作、寫新聞評論的、從事新聞研究的人員)的最高獎。】
28.范長江
中國著名記者,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35年7月,他以《大公報》特約記者身份從成都出發,沿著紅軍長征的路線,考察川、陝、青、甘、內蒙等地,撰寫了大量旅行通訊,匯成《中國的西北角》一書。
西安事變後,他深入西安采訪周恩來,隨後進入延安采訪了毛澤東,在國內第一次披露了西安事變真相。他發表的通訊《西北近影》和《陝北之行》輯入通訊集《塞上行》。范長江是第一位從白區進入延安,向全國報道陝北革命根據地情況的中國記者。
抗戰爆發後,范長江深入前線采寫大量通訊。1938年發動創辦「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後又於1938年10月20日在長沙與胡愈之等創辦國際新聞社。
1939年5月,范長江經周恩來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無產階級新聞工作者。
「范長江新聞獎」(92)
(1)是中國記協和范長江新聞基金會聯合設立的優秀中青年記者(包括新聞節目主持人、新聞播音員)的最高榮譽獎,也是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常設的全國性新聞獎。該獎1991年開始評選,每兩年評選一次。這項獎要求參評者德才兼備,堅持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基本路線,在新聞工作中有突出貢獻,人品、文品俱佳,並對參評者的綜合業務成果和思想作風、職業道德、社會反應各項進行綜合考察和評選。
(2)該獎項以中國傑出的新聞工作者范長江的名字命名,旨在表彰和鼓勵廣大新聞工作者學習和繼承范長江同志獻身人民新聞事業的崇高精神,推動新聞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檢閱和提高我國新聞工作者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新聞隊伍,培養和造就更多的優秀新聞工作者。

『伍』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雷霆戰將》到底有多雷

「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如果這句話是《亮劍》里最經典的台詞的話,那麼在號稱「青春版《亮劍》」的抗戰劇《雷霆戰將》里,得換成下面這句話了。

而對於「戰地護士穿裙子,有刻意扮美之嫌」的爭議,劇方方面提供了一張老照片:黃埔軍校里訓練的女學生也是穿著裙裝參加軍訓,另一張照片也顯示抗戰時期的國軍女兵也是穿著裙子。劇方表示「戰地護士的服裝造型不僅完全符合當時的女學生穿著,也很契合人物的身份特徵。青春是美麗的年華,女孩穿裙子,是愛美的天性使然。」

「從這部電視劇看,用一些「偶像劇」套路,意在吸引年輕人觀看,提高收視率。但正因為年輕觀眾多,更需要尊重事實、尊重歷史,否則就容易誤導青少年,使他們無法洞悉歷史真相,無法真正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 「《雷霆戰將》被質疑,提醒有關從業人員,在創作中必須堅守文藝創作的原則和責任,特別是對革命歷史題材,應當對歷史充滿溫情和敬意,而不能是輕佻和兒戲。只有心懷敬畏,尊重歷史、尊重觀眾才能拍出真正接地氣的影視作品。」

『陸』 黃揚略的求索黨報

黃揚略同志1982年中山大學畢業後筆耕南粵26年,其中17年效力新華社,1999年至今耕耘於深圳這片熱土的黨報事業。歷任新華社深圳支社社長、分社副社長、深圳商報社長、深圳報業集團總編輯兼《深圳特區報》總編輯,現任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兼任《香港商報》社長。 以黃揚略同志為班長的集團黨組重視采編人才培養。作為集團主要領導,他以德才用人,在集團內部營造一個人盡其才、寬松民主的氛圍。他認為,黨報新聞工作者的修為,除了作為一名公民,一名中共黨員的修養要求外,還需三方面的特殊素質:政治素質方面,要有大局意識,即把新聞報道放在大背景中去考察,服從並服務大局的能力;思想素質方面,要有辯證思維,即以聯系的觀點、發展的眼光、辯證的角度來分析並解決問題;個人學識方面,要求做到博學多思,即眼裡有群眾、腹內有詩書、落筆有觀點、身邊有朋友。 他提出"陽光報業、和諧報業、效益報業"的奮斗目標,以此作為報業文化的重要價值觀,注重改善內部考核機制和人才競爭機制,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年輕采編人員已成長為各報的業務骨幹。為進一步提高學術研究能力,他整合了所屬各報新聞研究力量,積極向國家人事部申報博士後流動站。2007年他率集團和深圳大學傳媒學院聯合團隊,取得一項廣東重大新聞課題,項目正在順利推進中。

『柒』 黨報和都市報消息寫作的區別是什麼

消息指報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講述詳細的經過和細節,以簡要的語言文字迅速傳播新近事實的新聞體裁,也是最廣泛、最經常採用的新聞基本體裁。

[編輯本段]消息的結構
(一)標題(1)單行題(2)多行題 1.引題(眉題、肩題):交代背景。 2.主標題:概括主要新聞或消息。 3.副標題:補充說明主標題。(二)導語:一般是對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三)主體:承接導語,扣住中心,對導語所概括事實作比較具體的敘述,是導語內容的具體化。(四)背景:說明原因、條件、環境等。(五)結語:或小結,或指出事情發展方向等。

[編輯本段]消息的三個特點 真實性 實效性 傳播性

[編輯本段]消息的例子
蘄春「扶智」計劃 資助35名貧困生
漢網消息(記者 喻敏 通訊員 余立鵬 曾恩學)5日,蘄春縣一中高一(8)班程蘇佩等35名學生每人高興地領到了本學期1000元的助學金。 今年2月,蘄春團縣委在全社會發起了「扶貧先扶智,扶智才能脫貧」的倡議,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廣東東莞、北京、上海等地的「蘄春同鄉會」成員慷 慨解囊,募集30餘萬元資金用於建設希望小學、資助貧困大學生和捐資助學活動。

黨報則更注重於為政黨服務,發表的東西受政治政策影響很大,而且多是在內部流傳。

『捌』 黨報如何「走市場」

(編輯配圖;圖片來源於網路)改革開放之前,黨報不必走市場,一邊承擔黨的喉舌功能,一邊接受黨的全額補貼。上世紀80年代開始,黨報也要「事業屬性、企業化運作」,於是,必須走市場,做廣告、辦活動、搞經營。時至今日,不少省級黨報基本實現了「自負盈虧」,少數黨報年廣告收入過億,利潤也上千萬。表面上看,這些黨報「走市場」比較成功,深究起來卻仍有很多耐人尋味的行政色彩。一則,攤派發行給黨報提供基本收入。少數幾份中央級黨報,在全國范圍內行政訂閱,保證了基本的發行收入,生存自然不必擔憂。省級黨報,在省內可依據指標和任務,層層分解給各級政府進行公費訂閱,大體有30-50萬左右的發行量。筆者曾聽說,中原某省省委書記上任後,到該省省級黨報視察,社長趁機提出:作為人口大省,黨報發行量才20多萬份,實在令人不堪,而A省某報、B省某報都有50萬發行量……書記一聽,當即指示:明年征訂,也要搞到這個數字。次年,宣傳部門下達的征訂任務邊「翻番」,全報社「歡欣鼓舞、奔走相告」。二則,政府並沒有完全給黨報「斷奶」。既然你在替黨和政府做宣傳,黨和政府自然要給你些實際的好處。一般,宣傳部門會給省級黨報補貼每年2000萬左右的錢。最近,聽說某北方重要,嗯非常重要的城市的一份黨報,年補貼經費超過一億元……如果確然的話,不難理解近年來這份黨報在維護主流意識形態、堅決批判美帝普世價值觀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三則,收入結構中來自政府仍佔主導。黨報的收入結構中,除發行賺錢外,廣告收入中,不少都來自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比如,刊登各級政府部門的公告(如國土局的土地招標廣告、電力局的停電通知等),帶來直接的廣告收入;各級政府部門投放的「軟文版面」,一般以「專題」形式來進行呈現,圖文並茂、熱情洋溢地宣傳政府改革的亮點和成就,不少黨報地方站的負責人往往肩負「正面報道+軟文合作」的雙重任務。這類政府的軟文廣告,本質上並非是面向公眾的「廣而告之」,而是面向上級領導的「政績匯報」,希望讓省委領導了解基層政府「執政為民」的成就。此類「廣告」的最佳營銷時機是每年的「兩會」,借「省委書記可能會看到」的春風,來向各級政府推銷版面。筆者聽說的一份省級黨報的「兩會」報價是,30萬元/版,3個整版+1個頭版新聞(可能只出個標題和導語,其餘文字部分要轉版)=100萬元「打包價」。另一個數字是,某縣級黨報僅跟下屬鄉鎮街道的合作費,一年就有200萬元穩定的收入。一些黨報還專門成立輿情服務的業務部門,或者依託其網站提供輿情監測服務,其主要的服務對象還是各級政府部門或領導。主要提供的產品包括輿情專報、輿情動態、輿情分析及應對策略建議等。此外,黨報網站也跟各級政府(尤其縣級政府)合作,提供政府網站建設、運營、管理服務,每年有數百萬元收入。比如,替縣政府建設子站,可有數十萬元費用,然後將改子站「嵌入」黨報主營的重點新聞網站,每年再收取10-20萬的運營費用。由於這些縣級網站並沒有獨立采編資格,跟省級重點新聞網站合作,掛靠在其下作為子頻道,可變相獲得「采編權」,於是,黨報網站可每年徵收10萬左右的管理費,可謂「無本萬利」。四則,經營活動背後仍依託行政資源。這些來,為拓展多元業務收入,黨報開始組織大量活動,跟各級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合作,藉助「整合營銷」來創收。比如,組織一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論壇,邀請高級別領導、知名人士出席,替地方政府做宣傳,從而收取活動合作費用,同時在配之以專版報道服務;幫助地方政府部門組織培訓活動,以報社跟政府合作的名義聯合主辦,既可以節約邀請名家的課酬,又可以在課後進行新聞報道,由此將政府的「培訓費用」轉變成黨報的「業務收入」。策劃和實施一些網路問政、榜單排行、行業巡禮、博覽會等活動,邀請相關政府部門擔任「指導單位」,省委高級領導擔任「組委會主任」,請一些知名學者或專家掛名「專家評審」,在活動組織活動中向政府或國有企業巧妙營銷。如果在專刊上投放廣告或在黨報上投放專題版面,則一般都多少能「回報」若干個重要獎項……總之,花樣繁多的「評選」「頒獎」「展會」背後,政府贊助、領導拿獎、黨報賺錢,各自歡喜。五則,產業投資和延伸業務多靠政府。很多人擔心「報紙將死」,顯然是不了解中國國情,黨報基本上不用擔心「生死」問題。若單純靠廣告和發行收入,黨報的日子並不會太寬裕,但在「傳媒轉型」的大背景下,黨報的延伸業務開發、多元業務投資正在「開花結果」,獲利頗豐。其主要途徑包括:在相對偏遠的地方找塊地,建設新的「報業大樓」,將采編人員全體遷移進入,將地處鬧市地段的大樓改造成「文化地產」或者商務酒店,靠樓盤出租或酒店運營的費用邊足以支撐黨報的采編成本;通過游說省委領導或市委書記,拿到一些黃金地段的土地,建設「文化綜合體」或者「文化創意園」,實際上則是發展房地產,從中賺取比較高額的利潤;依託行政資源,拿到高速公路「高炮」廣告、戶外廣告大屏幕等項目的獨家經營權,獲得穩定且豐厚的業務收入等。根據上述現象,有人說,黨報「走市場」,歸根結底還是「走政府」。也有人說,既然政府就是最大的「老闆」,那麼「走政府」也是「走市場」的絕佳途徑。相比黨報在「壟斷市場」中的安穩日子,都市報在「自由市場」中則走得越來越艱難。曾經,他們在最賺錢的時候,是黨報報業集團的利潤支柱,如今,他們逐漸面臨最艱難的時刻,黨報會不會「反哺」都市報?還真是個問題。

『玖』 求證《南方周末》是不是黨報

不是。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出版很多的報紙、雜志,其中旗下的《南方日報》是廣東黨報;《南方周末》是旗下的另一份報紙,貼近民生。

『拾』 大家認為目前中國最好的報紙是什麼是不是《人民日報》

你多看看中國青年報,你一定會喜歡的,人民日報政論性太強,而中國青年報寫的既實際而又具政治指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