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葯材哪裡來圖片解說
擴展閱讀
咽炎在哪個部點陣圖片 2025-04-16 08:49:44
萬物浪漫唯美圖片 2025-04-16 08:46:35
女嬰什麼發型好看圖片 2025-04-16 08:45:04

葯材哪裡來圖片解說

發布時間: 2025-04-15 12:08:51

㈠ 天麻圖片

http://hi..com/%CF%C8%BF%AA%C1%C1

天麻,多年生寄生草本,高60-100cm,全株不含葉綠素。塊莖肥厚,肉質,長圓形,長約10cm,直徑3-4.5cm,有不甚明顯的環節。莖圓柱形,黃赤色。葉呈鱗片狀,膜質,長1-2cm,具細脈,下部短鞘狀抱莖。總狀花序頂生,長10-30cm,花黃赤色;花梗短,長2-3mm;苞片膜質,狹披針形或線狀長橢圓形,長約1cm;花被管歪壺狀,口部斜形,基部下側稍膨大,先端5裂,裂片小,三角形;唇瓣高於花被管的2/3,具3裂片,中央裂片較大,其基部在花管內呈短柄狀;合蕊柱長5-6mm,先端具2個小的附屬物;子房倒卵形,子房柄扭轉。蒴果長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約15mm,具短梗。種子多而細小,呈粉末狀,花期6-7月。果期7-8月。

http://hi..com/%CF%C8%BF%AA%C1%C1

㈡ 名貴中草葯原色圖譜內容簡介

《名貴中草葯原色圖譜》內容簡介如下

  • 主要內容:該書收錄了我國265種名貴中草葯,通過真實自然環境下拍攝的彩色照片和初加工葯材的照片,結合中文字面描述,全面展示了這些中草葯的形態與特性。

  • 詳細解說

    • 圖文並茂:書中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詳細講述了每種中草葯的來源、原植物形態、栽培技巧、採收加工方法、葯材的外觀特徵、性味功能以及治療應用。
    • 彩色圖片:每一種中草葯都配有一幅植物和葯材的彩色圖片,直觀展示了其真實形態,便於讀者識別和了解。
    • 索引詳盡:書後附有詳細的索引,包括葯材、原植物的中文名、植物名以及拉丁學名,極大地方便了讀者的查閱和研究。
  • 適用人群:該書不僅為中醫葯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了一本全面的參考書,同時也對廣大中醫葯愛好者和研究者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 文化價值:通過本書,讀者可以近距離接觸到中國悠久的醫葯文化,領略到中草葯的獨特魅力。它不僅是一本關於葯物的指南,更是一扇通往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結合的門戶。

㈢ 考研充電大餐,邊學習邊看影片

2017考研奮進群:517560474
暑期復習實在辛苦,學習之餘不妨觀賞一些優秀的紀錄片,不但可以拓展知識面,還可以換一個角度來了解對口的專業知識,得到不一樣的啟發。
中醫學:《本草中國》
《本草中國》以"本草"為切入口,以溫暖真實的視覺力量挖掘和記錄隱遁的中醫葯故事,深度解密中醫葯文化的奧妙精髓和悠遠歷史。
紀錄片每集都圍繞一個既定主題展開,從現代人生活角度出發,尋找符合內涵的相關中葯材,挖掘與之相關的葯工、葯農、葯師和醫師的故事,並通過質朴的鏡頭語言、輕快的畫面節奏呈現出來。
而在涉及到專業知識的部分,比如對中葯材的解說,會採取在葯材的圖片旁引入《本草綱目》注釋的手法,但絕不是繁復的"掉書袋",而是用最精練的字句來描述中葯的用途,之後再以簡潔的語言講明葯材從生長、採摘到炮製入葯的全過程。這不但可以讓觀眾了解相關信息,還可以幫助中醫學學生技巧性的記憶專業知識。
考古學:《我在故宮修文物》
考古學本身是一個相對冷門又神秘的專業,其中對於文物的修復領域,更是少有人理解。《我在故宮修文物》向大眾解密了這一冷僻的專業和職業,並且出乎意料的受到了廣泛歡迎,吸引了眾多好奇的目光,說是為大家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不為過。
紀錄片不但重點紀錄了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鍾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綉等世界頂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更是近距離展現了文物修復專家的內心世界和日常生活。通過對文物修復領域"廟堂"與"江湖"互動,展現的是傳統中國四大階層"士農工商"中唯一傳承有序的"工"的階層的傳承密碼,以及他們的信仰與變革。
文學:《先生》
先生,一個稱謂,一種修為,一份崇敬,一種精神。一百多年來,國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傳,有賴先生。
紀錄片《先生》是以十位民國大家的個性經歷為經,中國社會變革為緯,將其莫不傳奇的性格性情、命運經歷和學術作為,在點滴中漸次呈現,讓觀眾走進那個時代,了解我們這個民族的風骨,了解我們這個民族的傳承。
面對這些民國先賢,不僅有緬懷,更多的是由內而發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對國學文化更是深有感觸。先生都學貫中西,不僅有深厚的國學根基,又對西方的民主科學獨有見解。他們生於亂世,顛沛流離於戰火,卻不求苟全性命、不求聞達,為國傳承與擔當。他們既清貧又富有,不僅有激情,還有理性,點滴努力推動著國家的進步。他們的背影,卻是我們民族的脊樑。
地理學:《美麗中國》
《美麗中國》是第一部表現中國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觀的大型紀錄片。影片從長江以南的稻米之鄉開始,到酷熱的西雙版納雨林,極寒的珠穆朗瑪峰,中國的標志長城,中華文化發源地黃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萬公裏海岸線,拍攝了中國五十多個國家級野生動植物和風景保護區、86種中國珍奇野生動植物和30多個民族生活故事,展現中國自然人文景觀。
這是一部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於一體的綜合性介紹,包含的專業知識不僅涉及地質地理學、還有人文社會等多種學科知識。此外,這還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和英國廣播公司(BBC)聯合攝制的作品,因此旁白字幕等都有英文版本,對於想要用來充電的學生來說,注意借用其英文語音練習聽力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現在考生們是不是覺得復習有意思的呢?為了幫助考生更好地復習,獵考考研為廣大學子推出2017考研秋季集訓營、專業課一對一、精品網課系列備考 專題,針對每一個科目要點進行深入的指導分析,還會根據每年的考研大綱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哦~歡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詢。同時,獵考考研一直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課堂,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考研夢想助力!
推薦閱讀》》》
抓住暑假的尾巴,你還可以做這些!
考研各科這樣復習,無縫鏈接考研大綱

考研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考研考點內容、不清楚考研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㈣ 茜草是什麼樣子的有圖片嗎

茜 草 Radix Rudix
茜草科
(英) India Madder Root
別名 四輪草、拉拉蔓、小活血、過山藤、紅根仔草、紅藤仔草、過山龍、金草、蒨草、染緋草、茹藘、茅蒐、地血、血見愁、風車草、牛蔓
來源 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 的根和根莖。
植物形態 多年生攀援草本。莖四棱形,有的沿棱有倒刺。葉4片輪生,其中1對較大而具長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6cm或更長,寬1~3cm或更寬;葉緣和背脈有源小倒刺。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萼齒不明顯,花冠綠色或白色,5裂,有緣毛。果肉質,小形,熟時紫黑色。花果期9~10月。
生於山坡岩石旁或溝邊草叢中。主產安徽、河北、陝西、河南、山東。
採制 春、秋季採挖,除去泥沙,曬干。
性狀 根莖呈不規則結節狀,上側有莖基,下側叢生粗細不等的根。根呈圓柱子形,波狀彎曲,長工10~25cm,直徑0.2~1cm,表面紅棕色或暗棕色,具細縱紋及少數細根痕。質脆,斷面平坦,皮部紫紅色,木部淺黃紅色。氣微。味微苦。
化學成分 根含多種羥基蒽醌衍生物,如茜草素(alizarin)、異茜草素(purpuro-xanthin)、羥基茜草素(purpurin)、偽羥基茜草素(pseudopurpurin)、茜草酸(munjistin)、茜草甙(rubia,ruberythric acid)、大黃素甲醚等,又分離得升白活性成分茜草萘酸甙Ⅰ及Ⅱ,其甙元為茜草萘酸。
性味 性寒,味苦。
【英文名】 RADIX RUBIAE
【來源】本品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 的乾燥根及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
【製法】
茜草: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或段,乾燥。
茜草炭:取茜草片或段,照炒炭法(附錄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狀】本品根莖呈結節狀,叢生粗細不等的根。根呈圓柱形,略彎曲,長10~25cm,直徑0.2~1cm;表面紅棕色或暗棕色,具細縱皺紋及少數細根痕;皮部脫落處呈黃紅色。質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皮部狹,紫紅色,木部寬廣,淺黃紅色,導管孔多數。無臭,味微苦,久嚼刺舌。
【鑒別】
(1) 本品根橫切面:木栓細胞6~12 列,含棕色物。皮層薄壁細胞有的含紅棕色顆粒。韌皮部細胞較小。形成層不甚明顯。木質部占根的主要部分,全部木化,射線不明顯。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束。
(2) 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醚5ml,振搖數分鍾,濾過。濾液加氫氧化鈉試液1ml,振搖,靜置使分層,水層顯紅色;醚層無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觀察,顯天藍色熒光。
(3) 取本品粉末0.5g,置錐形瓶中,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30分鍾,濾過,濾液濃縮至約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茜草對照葯材0.5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再取大葉茜草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水-四氫呋喃(310:90:3)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0nm。理論板數按大葉茜草素峰計算應不低於4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大葉茜草素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製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約0.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甲醇25ml,稱定重量,浸泡過夜,超聲處理30分鍾,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計算,含大葉茜草素(C17H15O4)不得少於0.40%。
【性味歸經】苦,寒。歸肝經。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祛瘀,通經,鎮咳,祛痰。用於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痹痛,跌撲腫痛。 現代醫學臨床研究:可以治療出血性疾患,慢性氣管炎,慢性腹瀉,風濕性關節炎,治療軟組織損傷,治療白細胞減少症。
【用法用量】 6~9g。
【染料作用】茜草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染料,自古有之。染料使用部位:根 (含蒽酮類、紫茜素、茜素等)。
相關歷史記載:茜草為人類最早使用的紅色染料之一,古文獻中早有記述,《詩經》有「縞衣茹藘,聊可與娛」「東門之墠茹藘在阪」等句。《漢官儀》記有「染園出卮茜,供染御服」之句。《史記�6�4貨殖傳》中亦有「千畝卮茜,其人與千戶侯等」的記載,可見當時栽植茜草可享有厚利,茜草染紅在周朝以前即受到相當的重視。《本草綱目》雲:「陶隱居本草言:東方有而少,不如西方多,則西草為茜,……」時珍曰:「茜草十二月生苗,蔓廷數尺,方甚中空有勱,外有細刺,數寸一節,每節五葉,葉如烏葯葉而糙澀,面青背綠,七八月開花結實,如小椒大,中有細子。……可以染絳……。」清代《物理小識�6�4卷之六》中亦有「茜草染紫」、「茜紅以烏梅湯,退紅以石灰水,退後茜不失銖兩。」等句,《植物名實圖考》一書對茜草也有許多解說。台早期志書中也屢有記載,像康熙五十六年本《諸羅縣志》記曰「茜草染絳之草,一名茅搜……,土番多用此以染獸毛,兼以染藤;然秘而不傳,莫知所生之處漢人鮮有識者。」《重修?山縣志�6�4卷十一》中附錄《瀛壖百?》:「番婦自織布,以狗毛、薴麻為線,染以茜草,錯雜成文,朱殷奪目,名達戈紋。達戈紋番以被體。漢以為衣包,頗堅致。」其後各地誌書中屢見轉摘本文,如《淡水廳志》、《嘉義縣志》、《台灣府葛瑪蘭廳志》、《台灣通史》等內容,都與前文相當一致。六十多年前,杜燕孫氏在《國產植物染料染色法》一書中,對茜草的染色有詳細的解說,對色素成分也有說明「茜草根中之色素為茜素、茜紫素、贗茜紫素三種,茜素為主要者。此物含於根中成配醣體,若用硝酸沸煮之,則在根內發酵,而成素。茜素之體,存在於新鮮之茜草根中,微溶於冷水,易溶熱水、酒精及醚中,溶於咸性液內呈血紅色…。」
茜草可以概分為東洋茜及西洋茜兩類,東洋茜又因產地不同,而有印度茜、中國茜、日本茜等名稱。就染紅的的效果來說,西洋茜和印度茜皆遠優於中國茜。中國、台灣及日本等所產的東洋茜,染色時其紅色素較薄而橙色味較強,不若西洋茜與印度茜的鮮紅。茜草染色時可用新採集的生鮮茜根,也可以使用中葯店所購買的干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