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杠桿原理解釋扳手腕
其實人的前臂相當於費力杠桿。
【分析】在扳手腕時,支點在肘關節(如圖)處,動力(F1)是上臂上與前臂相連的肱二頭肌收縮時產生拉(動)力實現曲臂的動作,阻力(F2)是在扳手腕時由對方施加手腕上的力。
【力臂】從支點(肘關節)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即為該力的力臂L。
【如圖】可以看出:動力F1到支點(肘關節)的距離小於作用在手上阻力F2到支點(肘關節)的距離,即:動力臂L1<阻力臂L2;再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那麼力和力臂成反比。也就是說動力臂越短動力越大,也就越費力,所以人的前臂是一個費力的杠桿。但人的前臂長成費力杠桿有個好處:人的手(前臂)變得很靈活,因為費力的杠桿它省距離,只要上臂上與前臂相連的肌肉收縮一點點,人的手(前)臂就可以活動較大的范圍。
ps://iknow-pic.cdn.bcebos.com/14ce36d3d539b600c7936421e950352ac75cb7c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