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石獅子,求鑒定.(有圖)
這個是石獅子!不過是民間版本的!
石獅子就是用石頭雕刻出來的獅子,是在中國傳統建築中經常使用的一種裝飾物。在中國的宮殿,寺廟,佛塔,橋梁,府邸,園林,陵墓,以及印鈕上都會看到它。但是更多的時候,「石獅」是專門指放在大門左右兩側的一對獅子。在漫長的歷史年代中,這些石獅子陪伴著滄桑巨變,目睹著朝代的興衰更替,已成為中國古建築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裝飾物。但是中國古代沒有野生的獅子,那麼這些石獅子雕刻藝術起源於何地、何時?又如何來到中國,成為中國的藝術的一部分的呢?
獅子的故鄉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不過獅子的形象卻早為我們祖先熟知:從宋清兩代搜集的周代銅器的精繪印本中,已有獅子的立體形象。據說獅子是從西域傳來的。相傳東漢年間,獅子被作為禮物送給中國的皇帝。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國,被佛教推崇的獅子在人們心目中成了高貴尊嚴的靈獸,中國很快從印度等地學到了石獅子的雕刻藝術,並且出現陳列墓前的現象。如四川雅安縣高頤墓前的石獅子,就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石獅子,是東漢時期的遺物。所以獅子在中國更多地是作為一種神話中的動物出現的,和麒麟一起成為中國的靈獸。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到唐代時,石獅子雕刻藝術達到了頂峰。由於採用傳神的創作方法,石獅子完全中國化了。中國的雕刻藝術大師將石獅子雕刻得異常壯麗,而且逼真:頭披捲毛,張嘴揚頸,四爪強勁有力,神態盛氣凌人……
明代後,石獅子雕刻藝術不僅比唐代更高,而且人們生活中使用的范圍也更加廣泛。宮殿、府第、陵寢、甚至一般市民住宅,都用石獅子守門;在門楣檐角、石欄桿等建築上也雕上石獅作為裝飾。如聞名中外的盧溝橋,其兩邊140個柱頭上,都雕刻著玲瓏活潑的石獅子。姿態多樣,神情豐富,大小不一,雕刻得活靈活現。清代,獅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揚州畫舫錄》中規定:「獅子分頭、臉、身、腿、牙、胯、綉帶、鈴鐺、旋螺紋、滾鑿綉珠、出鑿崽子。」石獅子通常以須彌座為基座,基座上有錦鋪。獅子的造型各異,在中國又經過了美化修飾,基本的形態都是滿頭卷發,威武雄壯。獅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徵:漢唐時通常強悍威猛;元朝時身軀瘦長有力;明清時較為溫順。
看門的石獅子的擺放是有規矩的。一般來說,都是一雄一雌,成雙成對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國傳統男左女右的陰陽哲學。放在門口左側的雄獅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綉球或者兩前爪之間方一個綉球;門口右側雌獅則雕成左前爪撫摸幼獅或者兩前爪之間卧一幼獅。
比較有名的獅子包括天安門前的獅子,中山公園社稷壇門外的獅子,北京大學門前的獅子,滄州鐵獅和盧溝橋望柱上的四百多隻獅子,俗話說「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不清」。北京天安門金水橋前後,各有一對點綴性的大石獅子,左雄右雌,雕刻得極為精美。右側石獅子的腹部有一塊傷痕。關於這道傷痕有兩個傳說:一是說,明代時的將領李國禎被著名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追擊,躲藏在石獅子的後面,李自成發現了,舉劍狠狠刺去,結果使石獅子受到誤傷;另一說,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石獅子被侵略軍所破壞。
除了石獅子,獅子對我國文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大家熟知的獅子舞,即「舞獅」最遲在唐代已風靡各地,至今不衰。
獅子在民間有辟邪的作用,常用來守門。獅子又是獸中之王,有顯示尊貴和威嚴的作用,按照傳統習俗,成對的獅子是左雄右雌,還可以從獅子所踩之物來辨別,蹄下為球,象徵統一寰宇和無上權利,必為雄獅。蹄下踩著幼獅,象徵子孫綿延,是雌獅。如果獅子所蹲之石刻著鳳凰和牡丹,鳥中之王,花中之王,就稱「三王之獅」。還有南獅北獅之分,北獅威嚴雄壯,南獅活潑有趣。
㈡ 求幾張霸氣點的老虎獅子圖片 可以做頭像最好
㈢ 獅子長什麼樣的圖片
獅子(學名:Panthera leo;英文名:Lion):簡稱獅,中國古稱狻猊。是一種生存在非洲與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是現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
雄性獅子的樣子:
㈣ 尋求一張圖片 原圖 高清 大獅子回頭望小獅子
1600*641
㈤ 獅子來自哪裡
你一定有很多問題!下面就讓科學隊長來為你揭曉答案!
圖片來源:Kevin Pluck - flickr, CCBY 2.0
獅子,是一類大型貓科動物,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大型動物園里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雌獅子蹲坐在地上觀察周圍情況。
圖片來源:Falense - Wikimedia Commons, CCBY-SA 3.0
在距今約2萬年前,一部分獅子開始走出非洲,成群的獅子開始分布在非洲以外的歐亞、北美大陸,最鼎盛的時候它們還一度來到了南美的中南部紮根、生活。這使得獅子成為現代貓科動物中進化得最為成功的種類。
圖片來源:Benh LIEU SONG - Wikimedia Commons, CCBY-SA 3.0
獅子地理分布圖(紅色為歷史分布,藍色為現在分布情況)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在了公元1世紀,由於人類的活動,歐洲獅逐漸滅絕了。曾經在亞洲地區廣泛分布的獅子,也因人類的獵殺和環境的破壞,幾乎走向了滅絕。在現在的北非,想找到野生的獅子已經是不可能了,只有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上才可以看到獅子的身影。從分支來看,現代獅子主要分成了三個分支,一支在非洲東部、南部,還有一隻在非洲中部、西部,印度的獅子雖然少得可憐,也勉強可以算為一支。
看我看我:
㈥ 獅子長什麼樣子的圖片
獅子的體型特徵有,圖片如下:
1、獅子的體型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
2、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
2、獅子的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尾較發達。有「草原之王」的稱號,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
4、野生非洲雄獅平均體重240千克,全長可達3.2米。獅子的毛發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6)哪裡可以找到高清獅子圖片擴展閱讀:
獅子是大型貓科動物,科學家根據其進化軌跡得出結論,該物種起源於約12萬年前。英國《BMC進化生物學》雜志刊登的這項最新成果由英國、美國、法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
研究人員從分布在世界各地博物館中的古代獅子標本中取樣,包括已經滅絕的北非巴巴里獅、伊朗獅等。研究人員對它們進行了基因測序,並將測序結果與現有的亞洲獅、非洲獅進行比對,得出了現代獅子的進化路線圖。
結果顯示,獅子起源於約12.4萬年前的非洲東部和南部,大約2.1萬年前,獅子才開始走出非洲,最遠抵達亞洲的印度等地。從分支來看,現代獅子主要分為非洲東部、南部的一支和非洲中部、西部及印度的一支。後者目前已處於瀕危狀態,這意味著獅子面臨著基因多樣性減損一半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