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關於英國教育的ppt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演唱會卡通圖片 2024-11-27 15:31:28
搜索中粘圖片 2024-11-27 15:03:20
發送一張圖片用多少流量 2024-11-27 14:57:04

關於英國教育的ppt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4-11-27 13:39:35

① 求這張圖片的背景和故事

他們是清政府設立的船政學堂的學生,嚴復也是其中的一員,並是這批學生中的第一名。鄧世昌也是這批學生中的一員。該學堂學生在畢業後都前往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留學,歸國後成為中國近代海軍骨幹,擔任北洋艦隊各主力艦的艦長。
你可以參考馮小寧導演的電影:1984·甲午大海戰

② 英國頂級貴族私校,九大公學到底是哪幾所

英國教育體系中,有一種極具特色的學校叫Public School,中文稱為公學。它的名字雖然帶著"Public公共"一詞,但它並不是公立學校,英國的公立學校是指State-Funded School,辦學經費主要靠國家和地方政府撥款。Public School公學,實際上是英國私立教育軌道上的一種學校類型,並且是私立學校中的佼佼者,有自己雄厚的資金來源,不依靠國家和地方政府撥款。從14世紀誕生至今,英國的公學已經歷了六個世紀的發展與演變,在英國教育和社會中久有盛名,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 來~九大公學,了解一下! 》中,我們介紹了公學的歷史背景和九大公學的來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這九所傳奇學校的魅力吧。

以下排序不分先後

漢普郡 | 1382年建校 | 全寄宿型 | 男校 13至18歲

溫徹斯特公學是由溫切斯特主教William of Wykeham於1382年創建,是英國第一所培養神職和公職人員的學校,最初只有70名接受免費教育的"Scholars"和2名教員,開創了英國公學教育的歷史。主教在創辦公學的同時也建立了牛津大學新學院,讓公學畢業生能夠進入大學深造,兩者之間至今還保留著特殊的關系:溫徹斯特學校主管機構的11名成員中,3名由新學院指派,其中包括新學院的院長。

伯克郡 | 1440年建校 | 全寄宿型 | 男校 13至18歲

伊頓公學位於伯克郡溫莎小鎮,坐落在著名的溫莎城堡旁,與皇室淵源甚深。1440年,亨利六世創立伊頓之初,是一所為七十名貧窮學生提供免費教育的平民學校(這種模式正是受到了溫徹斯特公學的影響),17世紀以後學校逐漸貴族化,旨在培養精英紳士,成為英國皇室、政治界、經濟界精英的搖籃。大家所熟知的威廉王子、哈里王子、前任首相卡梅倫和現任首相鮑里斯都是伊頓校友。

倫敦市中心 | 1560年建校 | 寄宿 + 走讀 | 男女混校 7至18歲

其全稱是威斯敏斯特聖彼得皇家書院,校史最早可追溯到14世紀早期,從建校起就位於繁華的倫敦市中心,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緊鄰威斯敏斯特教堂和議會大廈。學校設立有Under School和Great School,Under School設立於1943年,為7歲至13歲的男孩提供教育,而Great School則招收13歲至18歲的男生和16歲至18歲的女生。

倫敦哈羅區 | 1572年建校 | 全寄宿型 | 男校 13至18歲

哈羅公學位於倫敦哈羅區一座小山的山頂,創始人John Lyon來自哈羅當地一個富裕的家族,校徽上的獅子便是他們家族徽章的一部分。哈羅公學最初是為本地男童提供受教育機會的學校,後來越來越多來自外地的富家子弟前來入讀,逐漸成為最負盛名的公學之一。哈羅可以說是九大公學中最具國際化視野的一所學校,除了位於倫敦的哈羅公學,他們還在曼谷、香港、北京、上海設立了哈羅國際學校。

華威郡 | 1567年建校 | 寄宿 + 走讀 | 男女混校 13至18歲

拉格比公學最初是一所為本地男孩提供教育的免費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在建校的前100年相對是默默無聞的。1828年至1841年,教育和歷史學家Thomas Arnold擔任校長期間,對學校進行了治理換新,使得它成為維多利亞時期公學的先驅和佼佼者,後來成為九所「克拉倫登學校」之一。拉格比公學是橄欖球運動的誕生地,因此橄欖球一詞的英文正是以Rugby命名的。

什羅普郡 | 1552年建校 | 寄宿 + 走讀 | 男女混校 13至18歲

什魯斯伯里小鎮是達爾文的故鄉,而什魯斯伯里公學(又譯舒茲伯利公學)正是達爾文的母校,它是一所傳統的寄宿男校,1552年在愛德華六世國王統治下通過特許而成立,所以也被稱為King Edward VI School at Shrewsbury。直到2007年,它還是一所完全的男校,2008年學校開始接收13歲的女孩入學,並在2014年完全成為男女混校。

薩里郡 | 1611年建校 | 寄宿 + 走讀 | 男女混校 13至18歲

查特豪斯公學1611年建校時位於倫敦,在一所古老的加爾都西會修道院里,後於1872年遷址到薩里郡的Godalming(現在是倫敦的衛星城市之一)。查特豪斯最初只招收男生,後來轉變為男女混校,其中只招收16歲至18歲的女生,不過學校已經決定步入全年段混校制,學校的第一批13歲女生即將於2021年9月入學。

赫特福德郡 | 1561年建校 | 走讀 | 男校 11至18歲

麥錢特泰勒斯公學,由來自Merchant Taylors' Company的Sir Thomas White於1561年創建的日間學校(走讀制),從那時起就和同樣也是由Thomas創立的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有著密切的關系。學校最初位於倫敦市中心,1933年遷址到離倫敦並不遠的赫特福德郡Sandy Lodge,現在是一所完全走讀制的男子學校。

倫敦市 | 1509年建校 | 走讀 + 寄宿 | 男校 7至18歲

聖保羅公學的創始人John Colet,是信仰人文主義的學者兼聖保羅大教堂教長。1505年,John從身份顯赫的父親那裡繼承了一筆可觀的財富,正值文藝復興時期,他帶著所有的財產投身於創建聖保羅公學,使其成為英格蘭最大的學校。如今的聖保羅公學坐落於泰晤士河南岸的哈默史密斯橋旁,地理位置優越,大多數學生是走讀生,但也提供寄宿選擇。

九大公學作為英國最頂尖的私立學校,現在也接納優秀的國際生入學就讀,未來我們將推出「名校推薦」系列欄目,逐一展開介紹九大公學的歷史與個性、如今的風貌與特色,以及入學申請、教學成果等相關內容,敬請關注。

編輯 | 英倫少年派

圖片 | 學校官網

什麼是教育

什麼是教育?

一切教育都是通過個人參與人類的社會意識而進行的。

這個過程幾乎是在出生時就在無意識中開始了。它不斷地發展個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識,形成他的習慣,鍛煉他的思想,並激發他的感情和情緒。由於這種不知不覺的教育,個人便漸漸分享人類曾經積累下來的智慧和道德的財富。他就成為一個固有文化資本的繼承者。世界上最形式的、最專門的教育確是不能離開這個普遍的過程。教育只能按照某種特定的方向,把這個過程組織起來或者區分出來。

惟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過對於兒童的能力的剌激而來的,這種刺激是兒童自己感覺到所在的社會情境的各種要求引起的,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體的一個成員去行動,使他從自己行動和感情的原有的狹隘范圍里顯現出來;而且使他從自己所屬的集體利益來設想自己。通過別人對他自己的各種活動所做的反應,他便知道這些活動用社會語言來說是什麼意義。這些活動所具有的價值又反映到社會語言中去。例如,兒童由於別人對他的呀呀的聲音的反應,便漸漸明白那呀呀的聲音是什麼意思,這種呀呀的聲音又逐漸變化為音節清晰的語言,於是兒童就被引導到現在用語言總結起來的統一的豐富的觀念和情緒中去。

這個教育過程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心理學的,一個是社會學的。它們是平列並重的,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廢。否則,不良的後果將隨之而來。這兩者,心理學方面是基礎的。兒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並指出了起點。除了教育者的努力是同兒童不依賴教育者而自己主動進行的一些活動聯系的以外,教育便變成外來的壓力。這樣的教育固然可能產生一些表面的效果,但實在不能稱它為教育。因此,如果對於個人的心理結構和活動缺乏深入的觀察,教育的過程將會變成偶然性的、獨斷的。如果它碰巧的兒童的活動相一致,便可以起到作用;如果不是,那麼它將會遇到阻力、不協調,或者束縛了兒童的天性。

為了正確地說明兒童的能力,我們必須具有關於社會狀況和文明現狀的知識。兒童具有自己的本能和傾向,在我們能夠把這些本能和傾向轉化為與他們的社會相當的事物之前,我們不知道它們所指的是什麼。我們必須能夠把它們帶到過去的社會中去,並且把它們看作是前代人類活動的遺傳。我們還必須能把它們投射到將來,以視他們的結果會是什麼。在前一個例子中,正是這樣能夠在兒童的呀呀的聲音里,看出他將來的社會交往和會話的希望和能力,使人們能夠正確地對待這種本能。

心理的和社會的兩個方面是有機地聯系著的,而且不能把教育看作是二者之間的折中或其中之一凌駕於另一個之上而成的。有人說從心理學方面對教育所下的定義是空洞的、形式的——它只給我們以一個發展一切心能的觀念,卻沒有給我們以怎樣利用這些心能的觀念。另一方面,又有人堅決認為,教育的社會方面的定義(即把教育理解為與文明相適應)會使得教育成為一個強迫的、外在的過程,結果把個人的自由隸屬於一個預定的社會和政治狀態之下。

假如把一個方面看作是與另一個方面孤立不相關而加以反對的話,那麼這兩種反對的論調都是對的。我們為了要知道能力究竟是什麼,我們就必須知道它的目的、用途或功能是什麼;而這些,是無法知道的,除非我們認為個人是在社會關系中活動的。但在另一方面,在現在情況下,我們能給予兒童的唯一適應,便是由於使他們充分發揮其能力而得的適應。由於民主和現代工業的出現,我們不可能明確地預言20年後的文化是什麼樣子,因此也不能准備兒童去適合某種定型的狀況。

准備兒童使其適應未來生活,那意思便是要使他能管理自己;要訓練他能充分和隨時運用他的全部能量;他的眼、耳和手都成為隨時聽命令的工具,他的判斷力能理解它必須在其中起作用的周圍情況,他的動作能力被訓練能達到經濟和有效果地進行活動的程度。除非我們不斷地注意到個人的能力、愛好和興趣,——也就是說,除非我們把教育不斷地變成心理學的名詞,這種適應是不可能達到的。

總之,我相信,受教育的個人是社會的個人,而社會便是許多個人的有機結合。如果從兒童身上捨去社會的因素,我們便只剩下一個抽象的東西。如果我們從社會方面捨去個人的因素,我們便只剩下一個死板的沒有生命力的集體。因此,教育必須從心理學上探索兒童的能力、興趣和習慣開始。它的每個方面,都必須參照這些考慮加以掌握。這些能力、興趣和習慣必須不斷地加以闡明——我們必須明白它們的意義是什麼。必須用和它們相當的社會的事物的用語來加以解釋——用他們在社會事務中能做些什麼的用語來加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