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伏羲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ps圖片切入另一個圖 2024-06-27 00:57:46
老師上課卡通圖片素材 2024-06-27 00:43:32
電腦關機圖片設置 2024-06-27 00:39:20

伏羲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1-06 03:36:30

A. 伏羲故里在哪

甘肅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位於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之稱,是中華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B. 伏羲氏在哪裡觀天象的

伏羲是天水人.

伏羲又作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史記中稱伏犧。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相傳為中國醫葯鼻祖之一。

相傳其人首蛇身,與其妹女媧成婚,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又相傳他是古代華夏部落的傑出首領。伏羲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制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

俗稱人祖廟,位於天水市西關伏羲路西端,是全國最大最早的伏羲廟。相傳天水為羲皇故里,伏羲廟便是伏羲皇的祭祠。
黃帝是陝西人!
黃帝的誕生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伏羲、女媧的誕生地也是今甘肅省天水,所以天水被國家命名為「羲皇故里」。所以說伏羲是天水人.

C. 伏羲大帝照片|

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風姓,又名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史記中稱伏犧,在後世與太昊、青帝等諸神合並,在後世被朝廷官方稱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東方上帝)一說。燧人氏之子,[1]生於成紀,定都在陳地。[2]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傳說中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葯鼻祖之一。
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伏羲稱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

D. 請問伏羲家鄉在哪裡

上古時代傳說中的伏羲又作宓羲,《史記》中稱伏犧。己故考古家王獻唐先生考證,伏羲出生在閬中。又據部分古籍記載,伏羲出生於讎夷。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生活在水邊,因好奇踩了雷神的大腳印而懷了伏羲,十二年後,在讎夷生下伏羲。

所以制訂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禮儀制度,定下同姓族人不得隨意婚配。從而避免了血親通婚,實現優生繁衍。他的智慧,得到了後人的肯定。亦被後人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但對於他是哪裡人,卻一直都有爭議,主要集中認為在甘肅天水,閬中和山東濟寧,但大多數人認為,應該是甘肅天水。因為天水被國家命名為。羲皇故里,所以伏羲的故鄉應該是天水無疑!

E. 遠古傳說的人物,伏羲故里到底在哪裡

一、伏羲故里為甘肅省天水市,位於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之稱,是中華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二、太昊和伏羲是兩個人。

1、太昊(公元前4354—前4239年在位),是上古東夷的祖先和首領,是東方祖神,也是東方天帝青帝。亦作大嗥、太皞、大皥,以木德王,是為春皇。漢朝後有時與楚帛書創世神伏羲氏合並。

在位115年,定都汶上,後遷都宛丘(今河南淮陽)。死後葬於淮陽太昊陵。

2、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

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風姓,又名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史記中稱伏犧,在後世與太昊、青帝等諸神合並,在後世被朝廷官方稱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東方上帝)一說。

燧人氏之子,生於成紀,定都在陳地。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傳說中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葯鼻祖之一。


(5)伏羲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伏羲主要成就:

一、創立八卦,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蘊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原點。

二、教民作網用於漁獵,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

三、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四、始造文字,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形式。

五、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

六、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鑒。

七、根據《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的記載可以伏羲時期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蕪,於是伏羲娶妻,生子四,命名萬物。

F. 伏羲故里到底在那裡

伏羲故里在甘肅省天水市,太昊伏羲是兩個人。

甘肅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位於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之稱,是中華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1992年8 月,江澤民同志視察天水時親筆題詞羲皇故里。甘肅省天水市作為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境內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遺存。

太昊:

太昊,是上古東夷的祖先和首領,是東方祖神,也是東方天帝青帝。亦作大嗥、太皞、大皥,以木德王,是為春皇。在位115年,定都汶上,後遷都宛丘。死後葬於淮陽太昊陵。

(6)伏羲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太昊執政時期,其活動區域主要在太行山以東和山東半島的山地,《淮南子、時則訓》記載:「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貫大人國。

東至日出之次,樽木之地,青土樹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這里清楚地說明,當時伏羲女媧政權所統治的區域在中國的北方和東部。

而在長江流域和嶺南地區及西部高原,同時還活動著其它部族的中華人,他們分屬於不同的氏族聯盟政權。

G. 伏羲是哪裡人簡單介紹

伏羲是中華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 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一說伏羲即太昊,本姓風。傳說他有聖德,像日月之明,故稱太昊。神話中華夏民族的始祖。又傳他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始畫八卦,造書契、都陳。在位15年。 相傳其人首蛇身,與其妹女媧成婚,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又相傳他是古代東夷部落的傑出首領。伏羲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制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此外,他還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製成網罟,用於捕漁打獵。關於太昊伏羲氏的記載在古籍中常見,但又說法不一。 像中伏羲氏散發披肩,身披鹿皮,一派遠古風范。遠古時期,人們以石器加工獸皮,再以骨針等工具進行縫制,用以禦寒。圖中左下角畫有八卦圖形表明他創制八卦的功績,而伏羲氏的目光顯得深沉、睿智,無愧於古代智者的形象。 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大人的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東晉王嘉《拾遺記》說:「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說:「太暤包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 伏羲氏是中國文獻記載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伏羲氏對事物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時他又擁有著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將他觀察到的一切,用一種數學符號(這種二進制數學模式成為當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基石)描述了下來,這就是八卦。 上古時期,孟津東部有一條圖河與黃河相接,龍馬負圖出於此河,伏羲氏依龍馬之圖畫出了干、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後人稱為伏羲八卦圖。伏羲氏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伏羲氏造書契、正婚姻、教漁獵,結束了人們茹毛飲血、結繩記事的蒙昧歷史,開創了中華文明。龍馬負圖寺遂成為「河圖之源」,伏羲氏則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漢書·孔安國傳》曰:「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馬身而龍鱗,故謂之龍馬,龍馬赤紋綠色,高八尺五寸,類駱有翼,蹈水不沒,聖人在位,負圖出於孟河之中焉。」 [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犧、庖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神話傳說中人類的始祖,由他和女媧氏兄妹相婚而產生人類。他教民漁獵畜牧,又傳說八卦也出於他製作。一說伏羲即太昊。 相傳說中的「三皇」之一。據說伏羲乃雷神之子。《山海經》說:「雷澤中有雷神羲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太平御覽》引《詩含神霧》說:「華胥氏因踏雷神足跡,感而有孕,生伏犧。傳說伏羲蛇身人首,有聖德。」

H. 伏羲古墓在那裡

記得去年在市迎賓館召開的「華夏文明與濮陽」研討會上,李伯謙先生談到,濮陽要重現兩項研究,一是考古研究,二是歷史文化研究。這說明我們在這兩方面還做得不夠。為什麼要將此兩者分開呢?考古研究,是指濮陽的歷史文化遺址發現不夠,目前的發現在許多方面還帶序幕性質。歷史文化研究,是指將目前的考古發現價值解讀不夠。打個比方,考古發現者如同農民,種糧種菜養殖,其職責是發現食品的優質原料,優質糧、優質菜、優質肉等;歷史文化研究者如同廚師,將這些優質食品製作成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我們這次的研討會,其主要職能為後者。考古發現要求真,「不見棺材不落淚」,不能想像和推理;而歷史文化研究則可以想像和推理;考古研究必須「小心求證」,而歷史文化研究則可以「大膽假設」。在濮陽歷史文化研究中,這次研討會具有開創性。我們一些年來也不斷開西水坡遺址文化研討會,都是請外來專家「念經」,我們本地的研究者只是列席和旁聽,常常無權表達意見。鞋穿著舒服不舒服,自己的腳感覺不算,要別人說了算。這次研討會,與會者以我們本地的研究者為主,讓我們本地的專家學者走向前台,研討會還開誠布公將研究主題指向墓主,開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先例,它牽動了兩個重大問題,一是國家民族層面的,即我們中華文明的祖根及其模樣;二是我們濮陽的,濮陽在中華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濮陽的歷史文化資源該怎樣正確弘揚開發?

(二)

伏羲,在中華文明的發祥史上被稱作「三皇」中的人皇。「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三皇」人為貴。伏羲畫八卦,作甲歷,是中華民族文明人文文化的肇始者,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說到中華民族祖先,有個流行說法叫炎、黃二帝,中華民族為炎黃子孫。可有些民族不認同,如苗族等,他們就認為他們的祖先不是炎黃,而是蚩尤。河北涿鹿為歷史上黃帝戰勝蚩尤之地,原來建有「始祖堂」,又稱「二祖堂」,奉祀炎黃二帝,後在這些民族及一些專家學者強烈主張下改成了「三祖堂」,將蚩尤增加了進去。但說到伏羲為中華民族始祖,這些民族都認同,乃至朝鮮、蒙古、越南等國也認同。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一元祖先。

伏羲生在哪裡,葬在哪裡?歷史記載與現在地理名稱對接莫衷一是。國內原來一些傳為伏羲的遺跡記念地,都是後人的演繹指證,都不是那個時代的遺址,都無法證明伏羲其人其事是歷史的真實。再加上傳說伏羲為人首蛇身的荒誕,由此引發了在中國歷史上伏羲是否實有其人的爭論,既使主張有者也無法證明。

濮陽45號墓的發現,將伏羲的傳說變成了歷史。2015年,我赴北京參加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主辦的會議,帶去了我主編的《濮陽西水坡遺址——伏羲時代的社會畫卷》,這部書在會上引起了很大轟動,被推薦到中國作家世紀論壇評為一等獎,我也因此被特增為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理事。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時任會長賈斌先生高度評價,認為濮陽遺址是目前發現的那個時代第一個能全面反映伏羲文化的遺址。他激動地對我說,濮陽真正找到了人祖伏羲為歷史人物的依據,伏羲文化原來植根於神話傳說中,現在才算落根在大地上。

(三)

45號墓原件,現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擺放在首要位置,顯要位置,在國家博物館收藏的中華民族始祖遺骸中,45號墓主是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具。國家文物局1991年編的《中國文物地圖集》寫道:濮陽西水坡遺址「是國內新石器時代考古的最重要發現」:。大家知道,新石器時代是中華文明的發端時代,「最重要的發現」很明顯是針對的這個時代國內所有發現而言的。這些都說明著45號墓和墓主國家認可的唯一性和文明肇始性。

(四)

一些年來,我們不斷研討「中華第一龍」文化,「中華第一龍」文化的精髓是什麼呢?是《易經》文化。

1.三個樣式

說到「中華第一龍」,許多人都認為只是鱷魚蜥蜴狀。其實,鱷魚蜥蜴狀僅是其中一種,即第一組蚌塑在45號墓中陪護墓主人的那種。除這種外還有兩種,即第二組蚌塑的鹿頭蟒蛇狀和第三組蚌塑的登天狀。就是說,「中華第一龍」不是一個樣式,而是三個樣式,它們共同組成了「中華第一龍」本體和文化特徵的復合內涵。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寫道:「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第一組中的蚌塑龍說明龍能潛淵、能巨、能屈等特點;第二組中的蚌塑龍和虎鹿等蟬聯,身尾隱聯於群體蚌塑組合之間,說明它能伸、能細、能幽、能長;第三組中的蚌塑龍說明它能騰飛登天。

在中華本源文化中,「三生萬物」,三是生數。生,從而生生不息,這是《易經》的坐標指向。

2.天地人的合一

這三種「中華第一龍」樣式實際上演示著地、人、天三界的形態,如果將蚌殼組塑的編號順序倒過來,那就是天、地、人三界合一的形態。45號墓中龍又可代表天,虎代表地,45號墓本身也演示著天、地、人的合一。現在,我們不是在熱談中華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嗎?「天人合一」是「天地人合一」的簡稱,原創的源頭就在濮陽。

3.中華第一龍與變

天上龍、地上龍、人間龍,三個龍樣式不一樣,但都叫龍,在龍這個名稱下合一了。但合中又有分,又有變,「中華第一龍」在天、地、人三種不同環境中,變化成不同的樣式,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具有著不同的使命。在地,它是天上蒼龍星圖的復印件,呼應著天象變化的自然;在人間,它團結聯合虎、鹿、鳳等,共同為石斧代表的國家政權服務,並甘願墊底;在天,它駕馭風雲,助人騰飛。「中華第一龍」會變,會與時演進地變!

變,這是《易經》最本質的真諦。

「中華第一龍」,是中華民族演繹時變哲學真諦的鼻祖。

4.中華第一龍與《乾卦》

《易經》的本卦為《乾卦》,《乾卦》有七個卦象:(一)潛龍勿用;(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四)或躍在淵,無咎;(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六)亢龍,有悔;(七)見群龍無首,吉。

這七個卦相實際上是在演示「君子當自強不息」的過程。「潛龍,勿用」,君子就是龍,在他年幼體能無力介入社會時,就是「潛龍」,就要甘為「潛龍」,不要不自量力強出頭。「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長大了,介入社會獨立擔當了,要想干成事,就必須讓有權勢的人提攜保護,請本事大的賢才輔助,有了這些大人「利見」,就有了資本。但僅此還不行,「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君子自身還要具有一個好的素質,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時時刻刻謙虛謹慎,只有這樣的君子,在「利見大人」之後,才能「厲,無咎」。不但在平常情況下無咎,即使「或躍在淵」,就是躍入大風大浪之中,也「無咎」。事業就是這樣興旺發達起來。「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事業達到了鼎盛,大大超越了同類,在此情況下怎麼發展?又一個「利見大人」,就是說要依靠更高層次或新領域里的權勢人物提攜保護,要有在此層次或領域的專家學者賢才輔助。否則,「亢龍有悔」,如果自以為了不起,剛愎自用,就會將事情辦砸,就會「有悔」。「見群龍無首,吉」,將天下一切俊傑都團結在了自己周圍,誰也不比誰水平高多少,遇事集體商量,民主決策,就一切皆「吉」。

稍加分析就可看出,《乾卦》這七個卦象主脈是以龍形象來演示的,可以分為三組;第一組為第一卦,是「潛龍」,第二組為第二、三、四卦,是人間龍,第三組為第五、六、七卦,是「在天」龍。這和「中華第一龍」的三組蚌塑非常契合,其卦象內涵也同「中華第一龍」三組蚌塑內涵極為一致。我們可以說,「中華第一龍」的三組蚌塑內涵就是《乾卦》的實物演示,是對「君子以自強不息」幹事創業方略與時演進而變化的哲理性演示,《乾卦》就是對「中華第一龍」三組蚌塑的文字解讀。「中華第一龍」遺址的三組擺塑,就是《易經》肇始最古老的沙盤。

5.以人為本與中華第一龍

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原創理論其積極一面不僅是崇尚自然,更有改造自然為人服務的另一面。這種理論將天、地、人稱為「三才」,「三才」人居中,人為貴。這就是以人為本的中國先哲說法。

於此,「中華第一龍」在6500年前就作出了形象演示。

在45號墓組塑中,人居中,體長1.84米;龍居東側,長1.78米;虎居西側,長1.39米。天龍、地虎、和人,被稱為「三才」,「三才」人居中,龍虎護佑,人為貴。在第二組蚌塑中,龍蟬聯虎、鹿等為一大聯合整體,中間聳立表示王權的石斧,說明著人是它們的統治者,它們都在為人服務。第三組人騎龍在天,虎和鳳等護佑。這樣的三組擺塑,將人本理論演示到如此范圍,這在人本理論的發展史上絕無僅有。

當然,三組擺塑中的人身份是王,是帝、皇,不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公民大眾,其以人為本的內涵和現代以人為本的理念無法完全等同。但在天、地、人三界中,他是人的代表,於此,就和那些鼓吹「順天承命」的抱瓮灌園庸腐的「大師」劃清了界限。

(五)

西水坡遺址的《易經》文化不僅體現在「中華第一龍」身上,更整體體現在這一墓葬擺塑中。45號墓中的天、地、人內涵詮釋著「三生萬物」,也同時標示著「太極生兩儀」,東南西北的四個殉童被稱「四季神」,又標示著「兩儀生四象」。第三組蚌塑人、龍、虎、鳳組合又是一個「四象」演示。《易經》八卦文化在歷史上有一個發展過程,第一階段為「太極生兩儀」,第二階段為「兩儀生四象」,第三階段為「四象」生「八卦」。45號墓的擺塑和四季神形象共同演示著墓主時代「八卦」已演進到了「四象」階段。

(六)

45號墓中的龍、虎蚌塑經馮時研究員論定為當時極為精確的天象圖,是天上的蒼龍星座和白虎星座復制圖,而墓主腳踏的又為北斗星座。這項論定已被史學界、科技界共同認可,被載入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和盧嘉錫主編的《中國科技史•天文學卷》。

歷史經典告訴我們,「觀象授時」,我們的祖先觀天象的目的是了「分四時(季)、定歷法」,用以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蒼龍星座、白虎星座、北斗星座都是我們先祖用以定時的標準星。45號墓中擺塑的天象圖證明著墓主對天象觀測水平的成熟,也說明著伏羲作甲歷是歷史的真實。

(七)

關於墓主的認證,在「2000年龍文化與現代文明」研討會上,許順湛先生在《學術討論小結》中寫道:「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45號墓主人是一代伏羲,因為文獻記載伏羲十六世,此墓屬於某一世的伏羲墓,可以稱為伏羲氏皇陵,古代第一皇陵。三組蚌塑反映了帝王的葬儀,第一組蚌塑是伏羲太乙的歸天圖,第二組蚌塑是伏羲靈魂回歸圖,第三組蚌塑是伏羲乘龍周遊圖,三組蚌塑反映了百王之王的伏羲氏的隆重葬儀。第二種說法,認為45號墓的墓壙為渾天、蓋天地平四方綜合圖形,證明它是蚩尤真身王陵,並認為蚩尤是伏羲、女媧上元太初歷的嫡傳者。第三種說法認為他是顓頊族的某一代領袖,可以說是顓頊墓」;「但是這三種說法有一個共同點,即都認為是六千年前『王』一類人物的墓,稱為『王陵』或『皇陵』;『皇陵』說法言之成理,把45號墓提高到『皇陵』的地位,的確是值得重視的新見解」。

我是當屆會議參加者,也是「皇陵」說法的提出者,墓主為一代伏羲的力主者之一。當屆會議的代表有50人,主張墓主為蚩尤的僅一人,王大有先生,他後來也贊同伏羲說,主張為顓頊的6人;其他大部贊同伏羲說,我記得約略有26人,其他人員無表態。所以許順湛先生在歸結三種說法後又講:「『皇陵』說法言之成理」,這是與會專家學者多數人的說法,是會議的傾向性說法。皇陵說法就是墓主為一代伏羲說法。

這三種說法,從歷史年代看,蚩尤說,顓頊說都無法立足,蚩尤與黃帝是同時代人,顓頊是黃帝之孫,他們都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先祖,其遺骨怎麼也不會進入6500年時的墓葬。只有伏羲說言之成理,從墓葬擺塑演示的《易經》文化內涵和天象圖文化內涵來看,也同伏羲的兩大人文貢獻極為一致。

(八)

濮陽伏羲墓葬擺塑為什麼用蚌殼?

於此,我在《帝王文明》一書的《用經典解讀西水坡》文中作了具體論述,這里不再重復。

(九)

關於濮陽伏羲墓或稱中華第一王陵的復建建議。(略)

I. 相傳伏羲是在哪個地方畫的八卦圖啊

上古時期,孟津東部有一條圖河與黃河相接,龍馬負圖出於此河,伏羲氏依龍馬之圖畫出了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後人稱為伏羲八卦圖。伏羲氏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伏羲氏取火種、正婚姻、教漁獵,結束了人們茹毛飲血的歷史。龍馬負圖寺遂成為「河圖之源」,伏羲氏則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漢書·孔安國傳》曰:「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馬身而龍鱗,故謂之龍馬,龍馬赤紋綠色,高八尺五寸,類駱有翼,蹈水不沒,聖人在位,負圖出於孟河之中焉。」

J. 伏羲出生在哪裡

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

燧人氏之子,生於成紀,定都在陳地。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