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體經絡按摩的時候,最重要的穴位在什麼地方啊
穴位按摩健身法
來源:急救快車;添加日期:2002-11-14;編輯:北京健康促進會
北京體育大學 呂韶鈞
今天我向老年朋友介紹的是一種穴位按摩的健身方法。穴位按摩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祖國醫學理論為指導,以經絡腧穴學說為基礎,以按摩為主要施治,用來防病治病的一種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激發人的經絡之氣,以達到通經活絡、調整人的機能、祛邪扶正的目的。這里向老年朋友推薦三個最常用的穴位。即:合谷、內關、足三里。
第一個穴位是合谷穴。合谷穴的取穴是這樣的: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按摩合谷穴有什麼作用呢?根據經絡理論以及實踐證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屬的大腸經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的疾病減輕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證。由於大腸經從手走頭,凡是頭面上的病,象頭痛、發熱、口乾、流鼻血、脖子腫、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緩解和治療。在按摩時,兩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緊一松的按壓,頻率為每2秒鍾一次,即每分鍾30次左右。重要的是按壓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強度,穴位下面要出現酸、麻、脹的感覺,即有「得氣」現象為好,這樣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第二個穴位是內關。內關穴的取穴是這樣的:位於腕橫紋上兩寸,在掌長肌腱和橈側屈腕肌腱之間,就是從手腕橫紋向後量三橫指,在兩筋之間取穴。內關穴屬心包經,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心系實則心痛」。所以古典的經絡學說早就把心臟病和心包經的內關穴聯系起來,千百年來無數的例證證明針刺和按摩心包經的內關可以治療和預防心臟病的發生。另外,由於心包經起於胸中,所以針刺和按摩內關穴對呼吸系統的疾病,如:哮喘、肺氣腫、肺心病等疑難病都有一定的療效。和按摩合谷穴一樣,我們建議,按壓內關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內關穴上,指甲的方向要豎向,和兩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節奏地按壓並配合一些揉的動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內關穴產生一定的得氣感覺,最好要使酸、麻、脹的感覺下傳到中指,上傳到肘部,這樣才有較好的效果。
這里要介紹的第三個穴位是足三里。足三里穴的取穴是這樣的:可以在膝蓋外側的凹陷處向下四指並在脛骨外側的交點處就是此穴。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胃經與脾經互為表裡,凡脾胃失調等消化系統的疾病,通過按摩足三里都會起到十分顯著的效果。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人出生之後,成長和健康的維持與脾胃的消化營養功能密切相關,而胃經又屬於多氣多血的經脈,這條經脈受到激發,氣血旺盛,必將影響五臟六腑與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從而達到保健長壽的效果,因此歷來足三里穴被認為是一個醫療和保健的重要穴位。那麼,怎樣按摩足三里才容易得起你?這里我向大家介紹一種推拿與按摩相結合的方法。如果按摩右側足三里,就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他四指握住脛骨,然後以拇指垂直下鞍,頻率和前面談的兩個穴位一樣,但力度要大,由於足三里下面的肌肉較為豐富,有時按摩可能達不到一定的效果,這時也可以運用一些輔助器械和別人的幫助,這樣就容易達到得氣的效果。
以上向大家介紹了按摩合谷、內關和足三里三個穴位的具體方法,老年朋友可以長期進行穴位按摩鍛煉,它對於調節全身的氣血通暢,防病治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從而給您的醫療保健設下了第一道防線。
2. 中脘、足三里、合谷、中平穴、內關穴這些穴位都在哪裡啊求具體具體 可配圖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屬任脈。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屬胃經。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屬大腸經。
中平穴在針灸書上沒有記載。據說新發現,在足三里下1寸處左右,偏於腓側,也叫肩痛穴,
內關穴位於腕橫紋正中直上2寸、兩盤之間。屬心包經。
3. 請問內關穴,大椎,足三里,合谷,曲池各在什麼位置最好有圖!各治療什麼病
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現代常用於治療心絞痛、心肌炎、心律不齊、胃炎、癔病等。
4.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足三里穴歸屬足陽明胃經,是大部分的人都喲聽過的一個穴位,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常按足三里也有很多好處,以下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1
足三里是中醫概念所指的一處重要穴位,位於足陽明胃經,左右腿各一個。足三里的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三寸,距脛骨前嵴一橫指。取穴的時候,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脛骨外側邊緣向旁量1橫指(中指),就是足三里穴。
1、足三里的位置
足三里在小腿的前外側,脛骨與腓骨之間,犢鼻穴下方三寸的位置。犢鼻穴也就是外膝眼的中心處。如果要找到足三里,就要知道外膝眼的位置。順著自己膝蓋前正中線往下摸,可以摸到髕韌帶,髕韌帶的兩側有兩個凹陷的地方,內側的凹陷叫做內膝眼,外側的凹陷就叫做外膝眼。
2、取穴方法
(1)找到外膝眼後,用自己的手掌往下量四橫指,脛骨外側邊沿就是足三里穴,按壓有酸脹感。所謂四橫指就是除掉大拇指外,用其它四指並攏。然後進行測量,即為同身寸的三寸。
(2)取坐位,膝關節呈90度,用手掌心按住同側的膝蓋頂部,五指自然朝下。定好中指指尖的位置,往外側一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
(3)取站位,腿要綳直,彎腰,用同側手的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除了大拇指外,其餘四指頭垂直向下,中指指尖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
3、足三里的功效與作用
足三里穴有調節機體免疫力、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等功效,常用於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胃腸虛弱、腹瀉、便秘、急慢性胃腸炎、肥胖等問題。由於足三里有出色的養生功效,民間素有「每天按摩足三里,勝吃一隻老母雞」的說法。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2
足三里簡介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操作方法為直刺1~2寸。
足三里的功效與作用
足三里穴是保健大穴,已經深入人心!今天上午門診來一奶奶89歲,精神不錯,步履穩健,只是訴牙疼。
張嘴一看,滿口牙齒,整整齊齊!
滿屋病人及家屬均在唏噓老奶奶身子骨硬朗。
扎針止痛後,都禁不住向老奶奶取健康經!
「30多年前,我50幾歲,鬧胃病,村裡有個老教師幫我扎了足三里穴,從那以後,我按照老師說的`,自己采艾葉,捲成艾條,每天灸足三里,後來我胃病沒了。
可是,灸足三里已經成習慣了。
現在孩子孝順,我也不用自己采艾葉了,孩子們每年給買現成的艾條,我每天堅持灸足三里,渾身有勁兒,基本沒鬧過毛病,沒給孩子找過麻煩!」
下面我們來揭開足三里的神秘面紗!
足三里又名,下陵穴,胃管穴,為足陽明胃經的下合穴。
一、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為足部,別於手三里穴之名也。
三里,指穴內物質作用的范圍。
意指胃經氣血物質在此形成較大的范圍,通常本穴物質為犢鼻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足三里穴後,散於本穴的開闊之地,經水大量氣化上行於天,形成一個較大氣血場范圍,如三里方圓之地。
二、下陵。
下,下部。
陵,土丘也。
指本穴為胃經氣血物質中的脾土微粒沉積之處。
沉積後堆積如土丘。
三、胃管。
胃,土也。
管,管道也。
胃管名意指本穴為脾土微粒運送的通道。
四、胃經合穴。
因胃經自厲兌穴起,足三里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氣皆匯合於此,故為胃經合穴。
氣血物質為地部的稀濕脾土及天部的氣態物。
氣血的主要變化是地部經水氣化於天,變為天部經氣,物質的運動,只有土的長養特性,故本穴屬土。
脾屬土,故本穴能燥化脾濕,生發胃氣。
因為足陽明經多氣多血,足三里穴又是胃經的合穴,所以他的功能強大,治療范圍廣泛。
消化系統疾病,惡心嘔吐、呃逆反酸、腹痛拉肚、便秘調理都是他的強項;神經系統疾病,「治萎獨取陽明」腦卒中急性期、恢復期的調理、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周圍神經系統疾病、脊柱相關疾病、脊髓損傷等都會得到更多氣血的濡養,以促功能恢復;更年期的調理,膝關節病,下肢疼痛、麻木等等都有可喜療效;
而且足三里穴保健、強壯功能強大,羨慕開頭的奶奶,那就一起做起來。
灸足三里,走起!
足三里的作用
足三里能有些夠治療胃部的疾病的作用,腹脹、腹痛通過艾灸足三里都可以得到緩解。建議患者應當要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同時也需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能夠有效的緩解症狀。同時還是要注意適當的多鍛煉一下身體。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3
常按足三里比吃老母雞還管用
補腎固元穴:關元
肚臍以下3寸(約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並攏的寬度)處就是關元穴。按揉關元穴可補充腎氣,延緩衰老。對男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掉發等問題。對女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病。按揉關元穴前,要先搓熱手掌,將掌心對准腹部的關元穴做搓揉的動作,由輕到重,直到感覺發熱。
養護心臟穴:內關
伸開手臂,掌心向上,握拳並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離手腕距離兩個手指寬的兩條筋之間。按揉內關穴有助於血氣暢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鍾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護心臟,內關穴還是個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發心臟病時,先讓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間,配合按揉內關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內關穴還能緩解頭疼、口乾、嗓子疼、頸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清熱止痛穴:合谷
合谷穴又稱虎口,位於拇指和食指合攏後,隆起肌肉最高處。合谷穴有清熱解表、鎮靜止痛的作用,對頭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由於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上火牙疼,吃了葯不能馬上見效,均可通過指壓合谷穴來緩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脹為宜。如果伴有發燒,可用瓷湯勺刮頸後部皮膚或用手指揪拉周圍皮膚,直到發紅發紫,有助於排出熱毒,較快退燒。
養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按壓時會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壓10秒,松開,再壓,如此反復,三五分鍾就可緩解症狀;慢性胃不適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輕揉,可促進消化;急性胃腸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時,還可以按揉天樞穴(位於肚臍旁2寸處)、大巨穴(位於臍下2寸旁開2寸)配合治療。
明目醒腦穴:風池
中醫講「頭目風池主」,就是因為風池穴能治療大部分風病。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處,與耳垂齊平,常與攢竹穴、太陽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療眼部疾病,緩解眼部症狀。按揉以上穴位,同時配合頸椎矯治,對治療近視眼有很好的療效。此外,按揉風池穴和周圍肌肉,可以有效地緩解頸椎病、外感風寒、內外風邪引發的頭痛,以及長時間低頭工作導致的頸部疲勞。
工作間隙,輕叩風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
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委中穴位於膝內窩腘窩處中點。中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按揉委中穴時,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一般可連續按壓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還是要以補腎為本。
舒筋活絡穴:陽陵泉
陽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時候要端坐不動,用手摸腿,膝關節外下方有一個突起,叫腓骨小頭,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陽陵泉的位置。平時按揉陽陵泉,再配合活動肩膀,可以緩解肩膀周圍的疼痛。此外,陽陵泉還對乳房脹痛、兩肋脹痛,肋間神經痛有緩解作用。
「全能」穴:足三里
民間一直有「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蓋窩下方3寸。中醫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訣,說的是,如果我們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另外,足三里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出血、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白領和亞健康人群,每天按壓足三里10分鍾,能減輕工作壓力,緩解疲勞。
滋陰養顏穴:三陰交
三陰交被稱為女人的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按揉三陰交,有助於打通人體淤塞,保養子宮和卵巢,還有調月經、除斑、祛皺、祛痘,治療皮膚過敏、皮炎、濕疹的作用。從經期前三天開始,每天按揉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按揉時,將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壓再揉,每次1分鍾左右,停歇後再揉。因為按揉三陰交有調暢人體氣血運轉的作用,所以不適合孕婦。
安神健體穴:湧泉
湧泉穴為腎經之首,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1/3、彎屈腳趾時的凹陷處。民間有「三里湧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說法。每天洗腳後,用雙手大拇指摩搓兩足底湧泉穴10分鍾左右,有助睡眠。神經衰弱的人,可將時間延長為半個小時。天氣轉暖後,可赤腳或穿襪在鵝卵石路上散步,刺激湧泉穴。
平常按揉穴位可以治療和緩解疾病,有養生保健的作用,但並不意味著包治百病。除了局部按揉外,還要調整全身的狀況。值得注意的是,穴位按揉雖然簡單有效,也並不是人人適合,尤其是孕產婦和體弱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要隨意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