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頭頸的淋巴結在哪個地方用手能摸到么
自我檢查頸部包塊的方法 分類頸部腫塊是指頸部淋巴結異常腫大,或頸部出現異常的包塊。頸部是人體的腫塊多發區。據國內文獻報道,送作病理切片檢查的腫塊中,頸部腫塊佔8.07%。頸部容易發生腫塊,是因為頸部是頭和全身各處淋巴的匯總處;是呼吸道、消化道的樞紐 ;也是堵截細菌等有害微生物進入機體的重要門戶 。此外,頸部是由三胚層組織發育而成,是先天性畸形、腫瘤的好發部位.因此,了解頸部腫塊的檢查方法和可能的病因,對早期發現疾病,維護健康,十分有益。 其方法是:通過觀察和觸摸檢查有無腫塊或異 常。如何觀察呢?被檢查者應選擇光線充足、均勻 的地方,解開領扣,使頸部充分暴露,端坐或站立於鏡子前,抬頭,仔細觀察頸部有無異常突起的腫塊,注意頸部兩側是否對稱。正常者頸上正中有甲狀軟骨凸起,稱喉結;兩側各有一條自外上方斜向內下方的肌肉,稱為胸鎖乳突肌。而後,將頭轉向左側檢查頸右側,將頭轉向右側檢查頸左側。最後用一面小鏡子置於頭後,對著大鏡子檢查頸後部。 如何觸摸檢查呢?被檢查者可用雙手手指的掌面按前後上下的一定程序觸摸頸部各區域。發現腫塊後,應注意腫塊的部位、深淺、皮膚色澤、活動 度、形狀、質地、大小、數量、壓痛感等。當被檢查者觀察或觸摸到頸部有腫塊時,接著 就可根據腫塊的大小、性質對疾病作出初步判斷, 以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到醫院作詳細檢查。頸部淋巴結分區 淋巴結分布示意圖 頸部的腫物 例如: 當你摸到頜下,頦下或頸側,呈扁圓形,質中等,表面光滑,可活動,時大時小,有輕度壓痛或不痛(同時在口腔、咽、喉等處往往有炎症)的腫塊時,常為慢性淋巴結炎。如腫塊紅、腫,熱、痛 明顯,常為急性淋巴結炎。當原發病灶消失後,急、慢性淋巴結炎都會隨之消失。 當你發現起初是淋巴結無痛性腫大,漸漸破潰 ,形成累累的疤痕,並不斷向周圍蔓延(就像老鼠打洞一樣,不斷在皮下形成多處毯管、竇道及潰瘍 ),這就是淋巴結核。此病多見於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30歲以上者很少發生。 當你摸到位於頸前下方氣管兩側,大多為單個、邊界清楚、表面光滑(其特點是能隨吞咽而上下活動)的腫塊時,多為甲狀腺腺瘤。 當你摸到一側甲狀腺增大、變硬,表面高低不平,附近還摸到腫大的淋巴結時,就要警惕甲狀腺癌的可能性。 當你摸到位於頸部正中,喉結上方,多呈圓形、光滑(主要特點是伸舌時常隨之上移)的腫塊時 ,這多為甲狀舌骨囊腫。 當你摸到位於頜下圓形、光滑而柔軟(特點是 用手壓迫能使變形,但放鬆壓迫後會逐漸恢復原狀)的腫塊時,這多為頜下皮樣囊腫。 當你摸到位於耳垂下部,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的堅韌腫塊時,這常為腮腺混合瘤,這是一種良性腫瘤,但有惡變可能。 當你摸到頸部有多組腫大的無痛性淋巴結, 而且表麵皮膚正常時,就要警惕淋巴瘤的可能性。 當你摸到頸部有無痛性的淋巴結腫大,往往合並有發燒,肝脾腫大,皮膚有出血點、牙齦出血等,就要警惕白血病的可能性。 當你摸到頸側上方、鎖骨上窩,腫塊質地堅硬,開始為單個,無壓痛,可活動;隨著腫塊增大,可多個腫塊成團、成串、固定,腫塊表面摸不到確切的血管搏動時,應警惕惡性腫瘤轉移性淋巴結腫大的可能性。 頸部自我檢查的目的是早期發現腫塊,一般人可每3個月認真檢查一次。中老年人不妨養成這樣的習慣:每天起床後,用雙手按摩臉部和脖子,既可以清醒頭腦,增加臉部血液循環,又等於作了一次簡單的自我檢查。最初,檢查者對頸部的正常情況可能不了解,但日久熟悉後,一出現異常腫塊就能很敏感地察覺,及時請醫生診冶。 經自我檢查懷疑有頸部腫塊,不必驚慌失措 ,可去醫院找專科醫生診治。 據文獻報道,頸部腫塊可由60多種疾病引起,即使是腫瘤引起,也有很多是屬於良性的。但是,那種把頸部腫塊輕描淡寫地看成是淋巴結炎而視為無關緊要者,其態度也是不正確的。
⑵ 頸部在哪裡
頭下面,俗稱脖子。
⑶ 頸椎到底在脖子的哪個部位
在 脖子的後方,在後面能摸到有硬的骨樣東西就是 頸椎棘突了。
⑷ 頸部又分為哪兩個部位
頸前區、胸鎖乳突肌區、頸外側區
(一)頸部邊界
頸部上部以下頜下緣、乳突至枕外粗隆的連線與頭面部分界,下部以胸骨頸靜脈切跡、胸鎖關節、鎖骨與肩峰的連線與胸部、上肢、背部分界。
(二)頸部分區:頸部以胸鎖乳突肌前後緣為標志可分為頸前區、胸鎖乳突肌區、頸外側區。
1、頸前區:以舌骨為界分舌骨上區、舌骨下區。外界為胸鎖乳突肌前緣,內界為頸正中線,上界為下頜骨下緣。舌骨上區包括單一的頦下三角和兩側的下頜下三角。舌骨下區包括頸動脈三角和肌三角。
2、胸鎖乳突肌區:胸鎖乳突肌起於胸骨柄前面、鎖骨上緣內1/3向後止於乳突外側面,此區所佔據部位的淺、深面的結構均屬胸鎖乳突肌區。
淺層為皮膚、頸闊肌、頸筋膜淺層、頸外靜脈、頸前靜脈等。在胸鎖乳突肌後緣中點有枕小神經、耳大神經、頸橫神經、鎖骨上神經,依次由深筋膜伸出,向肌的前上或前下行,分布於相應的淺層結構。深層有頸動脈鞘、膈神經、頸袢、頸叢及交感神經。頸動脈鞘內有頸總動脈,頸內、外動脈,頸內靜脈及迷走神經。在鞘的下段頸總動脈位於後內側,頸內靜脈位於前外側,迷走神經位於兩者之間的後方;鞘的上段頸內動脈位於前內,頸內靜脈位於後外,迷走神經位於兩者之間的後內方。膈神經由第三至第五頸神經前支組成,為椎前筋膜所覆蓋,向下內行,經鎖骨下動、靜脈之間入縱隔。找膈神經時,於胸鎖乳突肌後緣中部,前斜角肌前面,可見其斜向下內行。
3、頸外側區:前界為胸鎖乳突肌後緣,後界為斜方肌前緣,下為鎖骨中1/3的上緣。此區包括枕三角和鎖骨上三角。
(三)頸筋膜及其間隙
位於淺筋膜及頸闊肌的深面,各部分厚薄不一,圍繞頸項部諸肌肉及器官的結構,並在血管、神經周圍形成筋膜鞘及筋膜間隙。
(四)頸部淋巴結
頸部淋巴結數日較多,由淋巴管連成網鏈。一般分淺及深淋巴結,淺結沿淺靜脈排列,深結沿深血管及神經排列。為適宜臨床應用按部位將分為頸上部、頸前區及頸外側區淋巴結三部分。
頸部的作用就是把頭部和軀幹部聯系起來。
頸部的作用就是把頭部和軀幹部聯系起來。而所謂砍頭就是在頸部將頭部和軀幹部分開。
由於頸部的聯系作用,腦發出的各種指令得以傳輸到軀乾和四肢,身體感受到的各種刺激以神經沖動的方式也可以傳送到腦。在頸部,神經活動的傳輸通道是脊髓。
頸部對於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也起著通道作用。其通道分別為食道、氣管和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