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茄科蔬菜有哪些
茄科蔬菜有哪些
茄科蔬菜是指茄子之類的蔬菜,主要包括有茄子、土豆、西紅柿、龍葵、辣椒以及馬鈴薯等種類,這些蔬菜都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保護心血管,也能美白皮膚,而且茄科蔬菜在我們的生活中食用量也是比較大,這類蔬菜有一個共同特點,現蕾的同時會開花結果。
提起茄科蔬菜大家可能會比較陌生,但是提到番茄、茄子等等大家就會非常熟悉,其實茄科類蔬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十分的常見,這類蔬菜的共同特點是,一邊現蕾,一邊開花結果。
茄科蔬菜是指茄子之類的蔬菜,主要包括有茄子、土豆、西紅柿、龍葵、辣椒以及馬鈴薯等種類,這些蔬菜都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保護心血管,也能美白皮膚,而且茄科蔬菜在我們的生活中食用量也是比較大。
1、茄子
茄子是茄科茄屬的植物,結的果實可以食用,顏色為紫色,形狀呈圓形、長條形、橢圓形、梨形等,它喜溫暖、光照足的環境,生長期間對養分、水分的需求量大,要及時追肥、定期澆水,滿足需求,促使旺盛生長。
2、龍葵
龍葵的適應能力強,喜歡生長在田邊、荒地、村莊附近,它的葉片卵形,聚傘花序有花朵3-10朵,花冠白色,漿果球形,紫黑色,該植物的葯用價值高,多是用在醫葯方面。
3、辣椒
辣椒是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人工栽培品種多,常見菜椒、小米椒、朝天椒等,辣椒的生長對環境的要求並不高,但是栽培時若所用的土壤肥沃、透氣辣椒便可旺盛生長,它喜光,不耐水澇,栽培時要選光照足、方便排水的地塊才行。
4、馬鈴薯
馬鈴薯屬於茄科茄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塊莖可食用,屬於全球第四大重要糧食作物,它的塊莖多是長圓形的,外皮白色、淡紅色或者紫色,薯皮紅色、粉紅色、黃色、紫色、黑色,薯肉淡黃色、白色、黃色、青色等。
5、西紅柿
西紅柿是茄科番茄屬的植物,它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茄科蔬菜,果皮光滑有色澤,果實為橢圓形,捏起來很軟,顏色有黃色、紅色和白色三種,常見的做法是西紅柿炒蛋,美味且富含營養。
Ⅱ 東坡茄子是哪裡的菜茄子需要經過先煎炸再蒸制嗎
東坡茄子是蘇州的菜。澱粉適宜的東坡茄子參考的是「東坡肉」的做法。茄子經過油炸和蒸制過程,可以有效地減少油炸茄子對油脂的吸收。蒸過的茄子比較軟,包在湯和肉里,一口咬下來,真好吃啊!比肉還好吃!用一把刀在茄子墩側切網格,深度為茄子墩厚度的一半,用刀片每排幾把刀,使茄子墩表面出現小格子,形成網狀結構。
ps://iknow-pic.cdn.bcebos.com/0e2442a7d933c895f74a1fe8c31373f08202006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Ⅲ 寧波特有的長得像茄子的綠色蔬菜叫什麼
黃瓜
Ⅳ 茄科類蔬菜
茄科類蔬菜
茄科植物是經濟價值最大的植物類群之一。許多種類為人類提供了糧食(如土豆);葯用(如枸杞、天仙子、酸漿),蔬菜(如茄子、西紅柿、辣椒)觀賞(如碧冬茄、夜香樹)和工業原料(如菸草)等。
茄科
Solanaceae
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的一科。草本、灌木或小喬木。葉常為單葉,極少為復葉。花單生、簇生或聚傘花序,花為5基數,輻射對稱,極少兩側對稱,有時第五枚雄蕊退化,子房由2心皮合生而成,2心皮偏斜。漿果或蒴果。約85屬3000餘種。廣泛分布於全世界溫帶及熱帶地區,南美洲為最大的分布中心,種類最多。中國有24屬105種,全國普遍分布,但以南部亞熱帶及熱帶地區種類較多。
莨菪
該科許多植物具有較大的經濟意義,除著名的辣椒、馬鈴薯、番茄、菸草外,還有許多種類有葯用價值。如寧夏枸杞,其紅色漿果是良好的滋補葯,中葯稱枸杞子。性味甘平,有滋肝補腎、益精明目的作用。枸杞,葯用效能與寧夏枸杞相近,品質稍差;顛茄,原產歐洲南部和中部,中國有引種;根和葉含莨菪鹼、阿托品、東莨菪鹼、顛茄鹼等;葉作鎮痙及鎮痛葯,根治盜汗,並有散瞳的效能。該科中原產中國的含莨菪烷類生物鹼的植物很多,如賽莨菪屬、山莨菪屬、天蓬子屬、馬尿泡屬、天仙子屬、泡囊草屬、茄參屬和曼陀羅屬等。
瓜類茄科類蔬菜苗期主要有哪些病害
茄科蔬菜苗期病害 Seedling Diseases of Solanceous Fruits
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以及由低溫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漚根」。
症狀
猝倒病:幼苗出土前或出土後均能受害。幼苗出土後發病,莖基部初呈水漬狀,後病部變黃褐色,縊縮成線狀。病情發展迅速,常在子葉尚未凋萎幼苗即折倒貼伏地面,但幼苗仍呈青綠色,故稱之為「猝倒」。低溫高溼時,病苗及其附近的土壤上,長出一層白色棉絮狀絲狀物。
立枯病:患病幼苗莖基部產生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中午萎蔫,早晚恢復。病部逐漸凹陷、擴大繞莖一周,最後病部縊縮,植株枯死。由於病苗大多直立而枯死,故稱之為「立枯」。在溼潮的條件下,病部常有淡褐色的、稀疏的蛛絲網狀霉。
漚根:幼苗期或移栽後幼苗不發新根,根部表面初呈銹褐色,後逐漸變褐色腐爛,地上部葉片變黃,萎蔫,生長停滯,幼苗極易拔起。
病原
猝倒病:由多種腐黴菌引起,以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 Fitzp.為主,屬鞭毛菌亞門腐霉屬。
立枯病:由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侵染引起,屬於半知菌亞門絲核菌屬。菌絲體初期無色,後期逐漸變淡褐色,分枝處往往呈直角,分枝基部微縊縮,近分枝處有一隔膜。菌絲交錯糾結形成菌核,菌核無定形,大小不等,淡褐色至黑褐色,質地疏鬆,表面粗糙。病菌不產生無性孢子。
漚根:生理性病害。苗床土溫過低,高溼、光照不足是誘發該病的主要原因。
發病規律
猝倒病:病菌的腐生性很強,可在土壤中長期存活。
越冬: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絲體在土中的病殘體上越冬或腐殖質中營腐生生活,並產生孢子囊繼而產生游動孢子侵入寄主。
傳播:病菌主要借雨水、灌溉水、帶菌的堆肥和農具傳播。
立枯病:
越冬:以菌絲體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或病殘體中越冬,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菌絲直接侵入寄主危害。
傳播:病菌可通過雨水、灌溉水、農具轉移以及使用帶菌堆肥等傳播蔓延。
苗床低溫高溼,日照不足是導致苗期病害發生的重要因素。若天氣長期陰雨或下雪,苗床不透光,或保溫效能不好,則苗床溫度過低,容易發生猝倒病和漚根病。空氣溼度大,尤其是床土溼度大時,病害發生嚴重。若光照不足,幼苗生長衰弱,容易感病。苗床澆水過大,種植過密,通風不良等,病害極易發生。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應以加強苗床管理為主,葯劑保護為輔的措施。
1.加強苗床管理 苗床應設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且向陽的地塊,要選用無病新土作床土。如使用舊床,床士應進行消毒處理。播種不宜過密,播種後蓋土不要過厚,以利於出苗。苗床要做好保溫、通風換氣和透光工作,防止低溫或冷風侵襲,促進幼苗健壯生長,提高抗病力。避免低溫高溼條件出現,苗床灑水應看土壤溼度和天氣情況。陰雨天不要澆水,以晴天上午澆水最好,每次量不宜過多。
2.床土消毒處理 苗床消毒常用葯劑及處理方法:①福爾馬林。②五氯硝基苯等:70%五氯硝基苯與50%福美雙等量混合均勻,或70%五氯硝基苯與65%代森銨等量混合均勻,每平方米用葯量為8g,加10~15 kg細土拌勻成葯土。播種前一次澆透底水,待水滲下後,取1/3葯土撒在床面上作為墊土,另外2/3葯土均勻撒在種子上作覆土,下墊上覆,使種子夾在中間,預防病害發生。
3.種子處理 可選用下列可溼性殺菌劑拌種,如40%拌種雙或拌種靈,80%敵菌丹(大富丹),50%苯萊特等,用葯量均為種子重量的0.2%。此外,也可用25%甲霜靈與70%代森錳鋅以9:1混合,再加水1500倍液浸種,待風干後播種。
4.葯劑防治 如苗床已經發現少數病苗,應及時拔除,並噴葯保護,以防止病害蔓延。常用葯劑有:58%瑞毒霉•錳鋅、75%百菌清、70%代森錳鋅。苗期病害若以猝倒病為主,可用64%防毒礬或25%甲霜靈噴霧。苗床噴施葯後,往往造成溼度過大,可撒草木灰或細干土以降低溼度。
番茄灰霉病 Tomato Gray Mould
症狀
主要危害花、果實、葉片及莖。
果實:青果受害重,造成大量爛果。病菌多先從殘留的柱頭或花瓣侵染,後向果面或果柄擴充套件,呈灰白色腐爛,病部長出大量灰綠色霉層,果實失水後僵化。
葉片:多從葉緣呈「V」字形向內擴充套件,初水浸狀,淺褐色,邊緣不規則,具深淺相間輪紋,後病部產生灰霉,致葉片枯死。
莖:長橢圓形或長條形斑,溼度大時病斑上長出灰褐色霉層,嚴重時引起病部以上枯死。
病原
病原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屬半知菌亞門葡萄孢屬。孢子梗數根叢生,具隔,褐色,頂端呈1~2次分枝,分枝頂端稍膨大,呈棒頭狀,其上密生小柄並著生大量分生孢子。
發病規律
越冬: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絲塊及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
傳播:通過氣流、雨水或露珠及農事操作進行傳播。
侵入:從傷口或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組織上侵入。沾花是重要的人為傳播途徑。花期是侵染高峰期。該病菌為弱寄生菌,可在有機質上腐生。
發病條件:低溫高溼是影響灰霉病發生的主要因素。最宜溫度18~22℃。一般12月至翌年5月,如遇連續陰雨天氣,不能及時放風,特別是加溫溫室剛停火時,棚室內氣溫低,相對溼度持續90%以上,氣溫20℃左右,病害發生嚴重。密度過大,管理不當,通風不良,都會加快此病的擴充套件。
病害控制
1.生態防治 加強通風管理實施變溫管理法。即晴天上午晚放風,使棚溫迅速升高,當棚溫升至31~33℃,超過33℃再開始放頂風,31℃以上高溫可降低病菌孢子萌發速度,推遲產孢,降低產孢量。當棚溫降至25℃以上,中午繼續放風,使下午棚溫保持在20~25℃;棚溫降至20℃關閉通風口以減緩夜間棚溫下降,夜間棚溫保持15~17℃;陰天中午也要開啟通風口換氣。
2.加強栽培管理 定植時施足底肥,促進植株發育,增強抗病能力。發病後及時摘除病果、病葉和側枝,集中燒毀和深埋。
3.葯劑防治 嚴格掌握防治適期,發病初期開始噴葯。有效葯劑有40%施佳樂、65%萬霉靈、50%速克靈、50%撲海因。7~10d一次,連噴3~4次。保護地番茄灰霉病在始發期施用下列煙劑:疫霉凈、特克多、10%速克靈。
番茄晚疫病 Tomato Late Blight
番茄晚疫病是露地和保護地番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1847年在法國首次報道。該病發病後擴充套件迅速,流行性強,如遇7~8月多雨季節病害極易發生和流行。
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莖和果實,以葉片和青果受害最重。
葉片: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初為暗綠色或灰綠色水浸狀不規則病斑,邊緣不明顯,擴大後病斑變為褐色。溼度大時,葉背病健交界處長白黴。
莖:初呈水浸狀斑點,病斑呈暗褐色或黑褐色腐敗狀,很快繞莖及葉柄一周呈軟腐狀縊縮或凹陷。潮溼時表面生有稀疏霉層,引起病部以上枝葉萎蔫。
果實:主要危害青果,病斑呈不規則形的灰綠色水浸狀硬斑塊,後變成暗褐色至棕褐色雲紋狀,邊緣明顯,病果一般不變軟;溼度大時長少量白黴,迅速腐爛。
病原
病原為致病疫霉Phy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屬鞭毛菌亞門疫霉屬。菌絲在寄主間隙生長,以少量的絲狀吸器吸收寄主養分。孢囊梗無色,單根或多根成束從氣孔長出,具3~4個分枝。孢囊梗膨大呈節狀,頂端尖細。孢子囊單胞無色,卵圓形,頂端有乳狀突起。卵孢子不多見。菌絲生長最適溫度為20~23℃。孢子囊形成最適溫度為18~22℃。孢子囊萌發產生游動孢子的最適溫度為10~13℃。相對溼度達97%以上時易產生孢子囊,孢子囊及游動孢子都需要在水滴或水膜中才能萌發。病菌可危害番茄和馬鈴薯等多種茄科植物。
發病規律
越冬:主要以菌絲體在馬鈴薯塊莖中越冬,或在冬季棚室栽培的番茄上危害,為翌年發病的初侵染來源。
傳播:孢子囊借氣流或雨水傳播。
侵入:從氣孔或表皮直接侵入。
可進行多次再侵染,引起病害流行。
發病條件:低溫高溼是病害發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在相對溼度95%~100%且有水滴或水膜條件下,病害易流行。因此,降雨的早晚,雨日多少,雨量大小及持續時間長短是決定病害發生和流行的重要條件。田間地勢低窪,排灌不良,過度密植,行間郁蔽,導致田間溼度大,易誘發此病。凡與馬鈴薯連作或鄰茬地塊易發病。土壤瘠薄,追肥不及時,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長,或肥力不足,植株長勢衰弱,會降低寄主抗病力,均利於發病。此外,番茄品種間抗病性存在明顯差異。
病害控制
1.加強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氮、磷、鉀配合使用,避免植株徒長,提高寄主抗病性。及時整枝打杈和綁架,適當摘除底部老葉、病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雨季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溼度。保護地番茄從苗期開始嚴格控制生態條件,防治棚室高溼條件出現。
2.實行輪作 重病田與非茄科作物實行2~3年以上輪作,選擇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塊種植番茄。
3.選用抗病品種
4.葯劑防治 中心病株後,及時摘除、深埋或燒毀,並立即進行全田噴霧保護。保護地採用煙霧法和粉塵法防病,傍晚關閉大棚或溫室,施用45%百菌清煙劑,每hm2用葯1.5~1.8kg,第二天通風換氣。發病初期,噴施下列殺菌劑:百得富、72.2%普力克、40%疫霜靈、25%甲霜靈、58%雷多米爾-錳鋅、40%甲霜銅、72%克露等,注意保護植株中下部葉片和果實,隔7~10d噴1次,連續4~5次。保護地用葯掌握在上午10點以後,噴葯後通風散溼。
番茄病毒病 Tomato Virus Diseases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產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國分布十分廣泛,幾乎遍布所有番茄產區。春番茄每年因此病大約減產30%左右,夏、秋番茄損失更為嚴重,有的年份或有的地塊幾乎絕收,嚴重影響番茄生產。
症狀
常見的症狀型別有:花葉型、條斑型和蕨葉型3種,其中以條斑病對產量影響最大,其次為蕨葉病。
花葉型:輕型花葉和重花葉。
條斑型:可侵染莖、葉和果實。葉片發病,上部葉片呈現或不呈現深綠色或淺綠色相間的花葉症狀;莖部發病,莖桿上、中部初生暗綠色下陷的短條紋,後變為深褐色下陷的油浸狀壞死斑,逐漸蔓延擴大;果實發病,果面散布不規則形褐色下陷的油浸狀壞死斑,病果畸形。
蕨葉型:症狀多發生在植株上部,上部新葉細長呈線狀,生長緩慢,葉肉組織嚴重退化,甚至完全退化,僅剩下主脈。
病原
此病由多種病毒引起,我國報道的主要有6種:菸草花葉病毒Tobao mosaic virus(TMV)、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馬鈴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馬鈴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菸草蝕紋病毒Tobao etch virus(TEV)、和苜蓿花葉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也可能是多種病毒引起復合侵染。該病的毒源主要是TMV和CMV。
TMV性狀:寄主范圍很廣,有30科200多種植物都能被侵染。鈍化溫度為92~96℃,在乾燥病組織上可存活30年以上。傳播方式為汁液傳播,蚜蟲不傳毒。
CMV性狀:寄主范圍很廣,可侵染39科117種植物。鈍化溫度50~60℃,在番茄上主要症狀是花葉、畸形、蕨葉、叢枝與嚴重矮化。傳毒方式為汁液傳播與蚜蟲傳播,我國傳毒蚜蟲種類是桃蚜、籮卜蚜、棉蚜和甘藍蚜等。
病害迴圈
由於TMV寄主范圍很廣,可以在多種多年生的植物和宿根性雜草上越冬。病毒還可附著於番茄種子表面果肉殘屑上,少量可侵入種皮內和胚乳中越冬;此外,還可在多種植物病殘體中存活相當長的時期,如番茄病株的根,在深達75~95cm的土中,22個月後還有活的TMV,甚至可在乾燥的菸葉和捲菸中越冬。TMV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可接觸傳染,如:移栽、整枝、打杈、中耕、鋤草等農事操作人為傳播,蚜蟲不傳染。CMV由蚜蟲傳播,如桃蚜、棉蚜等多種蚜蟲,但以桃蚜為主,種子和土壤均未發現有傳病現象。CMV主要在多年生的植物和宿根性雜草上越冬,如鴨跖草、紫羅蘭、反枝莧、刺兒菜等,這些植物在春季發芽後蚜蟲隨即發生,通過蚜蟲的取食與遷飛,將病毒傳播到附近的番茄地里,引起番茄發病。
發病條件
病害的發生發展受氣溫影響,一般平均氣溫達20℃,病害開始發生,25℃時進入發病盛期。高溫低溼有利於蚜蟲的遷飛和傳毒,也有利於病毒的增殖和症狀表現,因此病毒病發生嚴重。氣候條件影響番茄寄主的生長發育,影響傳毒介體蚜蟲的發生與傳毒及病害發生的遲早和輕重。番茄花葉病和條斑病主要是由汁液傳染,農事操作導致病健植株的相互摩擦而增加傳毒的機會,發病嚴重。蕨葉病由蚜蟲傳播,特別是桃蚜,田間雜草多,病重。
病害控制
採用以農業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創造有利於植株生長健壯的條件。
1.選用抗(耐)病品種 是防治番茄病毒病的根本措施。目前國內先後培育出了許多抗耐TMV和CMV的品種,如強豐、麗春、中蔬4號、中蔬5號、佳紅、早豐、佳粉10號、毛粉802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
2.種子處理 用10%的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30min,然後清水沖洗干凈,催芽播種,可去除附著在種子表面的TMV。
3.加強栽培管理 適時播種,培育壯苗。育苗階段加強管理,定植前7~10d可用矮壯素灌根。定植後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實施根外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4.早期避蚜治蚜 用銀灰膜全畦或畦梗覆蓋,或用銀灰膜做成8~10cm的銀灰條拉在大棚架上,利用銀灰膜反光碟機避蚜蟲,以減少蚜傳CMV。從苗床期開始,尤其是在蚜蟲遷飛盛期,及時噴葯治蚜,以減少CMV的初侵染和再侵染。防治蕨葉病應抓好苗期滅蚜和避蚜工作。同時要及時清除田邊、地坎雜草,鄰作蔬菜也要及時噴葯滅蚜。。
5.弱病毒的利用 近年來,國內外在番茄病毒病的生物防治方面有了新的進展,如,弱毒株系N14、CMV衛星RNA S51、S52、S514等。
6.葯劑防治 發病初期噴施1.5%植病靈、20%病毒A、抗毒劑1號等,每隔10d噴1次,連續噴3次。
番茄葉霉病 Tomato Leaf Mould
番茄葉霉病俗稱「黑毛」,在我國大部分番茄種植區,如:吉林、河北、北京、湖北、湖南、浙江等地均有發生。
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可危害莖、花和果實。葉片發病,初期葉片正面出現不規則形或橢圓形淡黃色褪綠斑,邊緣不明顯,葉背面出現灰紫色至黑褐色茂密的霉層,溼度大時,葉片表面病斑也可長出霉層。隨病情擴充套件,葉片由下向上逐漸捲曲,病株下部葉片先發病,後逐漸向上蔓延,使整株葉片呈黃褐色乾枯,發病嚴重時可引起全株葉片捲曲。
病原
病原為Fulvia fulva (Cooke)Cif.,屬半知菌亞門褐孢霉屬,異名為黃枝孢菌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分生孢子梗成束從氣孔伸出,稍有分枝。其上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串生,孢子鏈通常分枝,分生孢子圓柱形或橢圓形,初無色,單孢,後變為褐色,中間長出一個隔膜,形成2個細胞。
病害迴圈
越冬:病菌以菌絲體或菌絲塊在病殘體內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或菌絲潛伏於種皮越冬。
傳播:氣流傳播引起初侵染,播種帶菌的種子也可引起初侵染。
侵入:氣孔侵入。病菌也可從萼片、花梗的氣孔侵入,並能進入子房,潛伏在種皮上。該病有多次再侵染
發病條件
溼度是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相對溼度高於90%,有利於病菌繁殖,發病重;氣溫低於10℃或高於30℃,病情發展可受到抑制。過於密植通風不良,溼度過大,發病嚴重。陰雨天氣或光照弱有利於病菌孢子的萌發和侵染。而光照充足,溫室內短期增溫至30~36℃,對病害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病害控制
1.選用抗病品種 番茄品種間對葉霉病的抗性具有明顯差異。如沈粉3號和佳紅等,抗病性較強。雙抗2號、佳粉3號對葉霉病菌的1、2號生理小種具有抗性。
2.選用無病種子及種子處理 從無病株上采種或進行種子處理,52℃浸種30min,晾乾播種;2%武夷黴素、硫酸銅浸種,或用種子重量0.4%的50%克菌丹拌種。
3.加強栽培管理 採用雙壟覆蓋地膜及膜下灌水的栽培方式,除可以增強土壤溼度外,還可明顯降低棚內空氣溼度,抑制番茄葉霉病的發生;對於棚室番茄採用生態防治法,如控制棚內溫溼度,適時通風,適當控制澆水,水後及時排溼,降低溫溼度;露地番茄要注意田間的通風透光,不宜種植過密,並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雨季要及時排水,以降低田間溼度;及時整枝打杈,摘除病葉老葉,增強通風;滴灌可降低棚室的相對溼度,不要大水漫灌等。
4.溫室或大棚的消毒 連年發病嚴重的溫室或大棚,在番茄定植前應進行消毒處理。用硫磺粉熏蒸大棚和溫室,每37m3空間,用硫磺0.13kg,鋸末0.25kg,混合後,分裝幾處,點燃後密閉大棚,薰24h。如果先密閉大棚使棚溫升至20℃以上處理,效果更好。
5.輪作 發病重的地區,應與其他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
6.葯劑防治 病害始發期,保護地番茄用45%百菌清煙劑3~3.75kg/hm2熏蒸,或噴撒7%葉霉凈粉塵劑,或5%百菌清粉塵劑,隔8~10d左右1次,連續或交替輪換施用。發病初期,摘除下部病葉片後及時噴葯保護,噴葯要噴在葉片背面。有效葯劑有:50%撲海因、2%武夷黴素、50%多•硫懸浮劑、70%甲基硫菌靈、60%防霉寶超微粉、75%百菌清、47%加瑞農、80%大生M-45等。隔7~10d噴1次,視病情連續噴施2~3次。
茄科蔬菜的分枝習性
1、這個你可以到新東方去培訓,應該專業些,
2、一般學這樣的技術的費用大概在5000-7000之間
3、這要看你所在的省份的,不同的省份價格也不同,
4、還是建議你親自去體驗一下,這樣會更好些
5、去考查一下,如果不錯,自己在決定。
6、一般學這個1-2個月,看你的上手能力。再自己決定。
希望能幫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茄科蔬菜育苗一畝能栽植多少畝
茄子一般前後左右30厘米一株,一畝地666平方米,自己換算,很有趣的一道數學題
茄科蔬菜維管束病害主要有哪些種類
蔬菜病蟲害種類很多,根據病害的病原菌可分為浸染性病害和非浸染性病害(生理病害)。土傳病害基本上屬浸染性病害,但也有部分是由土壤障礙因子引起的非浸染性生理病害。土傳病害主要有各種蔬菜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瓜、果、豆類蔬菜的枯萎病;茄子等的黃萎病;茄果類蔬菜的青枯病;黃瓜、芹菜、木耳菜的根結線蟲病;大白菜等的軟腐病;蘆筍的莖枯病等。這些病害除了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在幼苗期發生外,大部分苗期發生不明顯,一般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開花結果)時開始發生,直至生長後期,其受浸染後寄主在體內潛伏期較長。
如何鑒別番茄、辣椒、茄子三種茄科蔬菜種子?
1,按種子粒大小順序為辣椒,番茄,茄子辣椒粒最大
2,從外形看番茄籽外面有絨毛,辣椒籽扁平,心不鼓,種皮不光滑,有辣味,茄子籽接近圓形,心是鼓的,種皮光滑
大白菜軟腐病為什麼要避免與茄科蔬菜
大白菜軟腐病的防治應實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認真抓好農業、化學等綜合防治措施。
1、實行輪作,盡可能地選擇前茬種植小麥、玉米、水稻和豆科作物的田塊種植大白菜,避免與茄科、葫蘆科、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作物連作。
2、選用抗病品種。
3、起壟栽培,實行溝灌,嚴防大水漫灌。
4、實行直播栽培,注意噴灑除草劑,不行中耕,及時噴葯消滅地下和葉部害蟲,盡量減少根部和葉片傷口,防止病菌借傷口侵染。
採用以上措施,不但能有效地防治大白菜軟腐病及其它病害、蟲害,而且還可提高大白菜的抗旱、抗澇、抗病等抗逆效能,改善白菜品質,增產20%~40%。
十字花科類蔬菜是指什麼樣一些蔬菜呢?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的種類如下: 白菜類: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薹 、紅菜薹等;甘藍類:椰菜、椰菜花、芥 藍、青花菜、球莖甘藍等;芥菜類:葉芥 菜、莖芥菜(頭菜)、根芥菜(大頭菜)、榨菜 等;蘿卜類;水生蔬菜類。
茄科蔬菜青枯病的綜合防治有什麼啊?
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馬鈴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主要症狀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莖葉仍保持綠色。病莖的褐變部位用手擠壓,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溫高溼、重茬連作、地窪土黏、田間積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況下,該病容易發生。
1.實行輪作。有計劃地輪作,能有效降低土壤含菌量,減輕病害發生。
2.改良土壤。青枯病病菌喜偏酸性土壤,結合整地施基肥,每畝施熟石灰粉100公斤,使土壤呈中性或微酸性,能有效抑制該病的發生。
3.優化栽培方式。採用高壟或半高壟栽培方式,配套田間溝系,降低田間溼度,同時增施磷、鈣、鉀肥料,促進作物生長健壯,抗病能力提高,能減輕青枯病發生。
4.培育壯苗。採用營養缽、肥團、溫床育苗,培育矮壯苗,以增強作物抗病、耐病能力。
5.噴施微肥。噴施微肥可促進植株維管束生長發育,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從花期開始,每次每畝用多元素混合型高效硼肥100克加水40公斤噴霧,或者用0.1%—0.2%的硼酸、硫酸錳混合液50—60公斤噴霧,隔10—20天一次,共噴2—3次。為避免植株體內酸性物質增加,可在噴施硼、錳微肥的間隔期間噴施1—2次0.5%碳酸氫鈉溶液。
6.葯劑防治。栽培馬鈴薯,應選用無病種薯,用葯劑泡1.5—2小時,取出用清水沖洗後播種。對種薯切塊時,切刀要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
秋季大棚茄科蔬菜在種植時需要注意哪些
第一,底肥。一般都施用優質有機肥,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畜禽糞2000到2500公斤,配合施用磷肥30到40公斤,施肥時土壤要翻深度為40到45厘米。
第二,溫溼度。晴天時,如果大棚內的氣溫過高,要揭開大棚兩頭通風降溫。陰天只要在中午前後進行通風換氣就可以了,其他時間不用。在春秋低溫季節栽培時,除了用蓋地膜外,還可以用大棚內套小棚或者在小棚上加上草簾,加以保溫。秋冬茬栽培時,要適當減少通風次數,生長後期時採取多層覆蓋,以提高棚內溫度,防止低溫危害發生。需要注意的是通風與空氣溼度的調節。都必須在保證棚內溫度的前提下,進行溼度調節。
第三,澆水與追肥。作物第一批果實開始膨大後,再灌水追肥,促進開花結果,以保證作物良好成長的條件;到盛果期要增大澆水量和追肥量,防止脫水脫肥;要根據天氣具體情況,來確定澆水次數和澆水量的多少,追肥與澆水相結合,結果前期,每隔10到15天施一次肥,每畝尿素5到8公斤;盛果期每隔7到10天施肥一次,每畝施尿素10到15公斤,硫酸鉀8到10公斤。
第四,病蟲害防治。要注意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摘除病葉、病枝、病果,而且要將其帶出大田外,集中消毀;控制澆水量,溫度過高時加強通風透氣,降低棚內溫度;採用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葯劑防治以預防為主,在疫病發病初期噴葯時,可選用甲霜銅、可殺得、菌立停等葯劑,如果莖基部和根部發病可用粗噴頭噴;嫩莖或葉片發病採用噴霧,而且可以防治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防治白粉病可選用多菌靈、農抗120等葯劑。防治灰霉病可選用速克靈、灰克、撲海因等葯劑。
Ⅳ 上海話說的米渡茄菜真的學名怎麼說
上海話中所說的米渡茄菜學名叫芥菜頭,別稱大頭菜、芥辣、辣菜、芥菜頭、疙瘩菜、疙瘩頭、兒菜等,是芥菜的一個變種,為根用芥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芥菜頭像蘿卜一樣是長在地底下的,但其形狀為圓球,底下長了一個長須根,似蘿卜,樣子像個疙瘩,而且吃起來有一股辣味,故名之辣菜。最普遍的吃法是用鹽腌製成鹹菜吃,也有的地方將其做成辣菜、辣絲(山東諸城特產)等,吃起來有芥末的沖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