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腿上有幾條筋絡,它們分別對應的位置
6條3陽3陰 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人體腿部常用穴位:
膝眼穴、血海穴、足三里、百里穴、委中穴、三陰交、陽陵泉、復溜穴、解溪穴、陰陵泉、陰谷穴、梁丘穴、承山穴。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系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穴位學名腧穴。也叫穴、穴道。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
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它們的循行方向均由足部經過下肢內側、腹部抵止於胸部。
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它們的循行方向均由頭部經過軀幹部、下肢外側抵止於足部。以及奇經八脈中的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
(1)站立後腿筋是哪裡的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經絡學說是古老中國醫學的一部分,在中醫理論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該學說認為人體經絡分為經脈、絡脈,以及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
經脈又分為正經(十二條,稱為『十二經脈』)和奇經(八條,稱為『奇經八脈』)。
絡脈又分為浮絡(體表部位的脈絡);別絡(較大,共十五條,其中『十二經脈』與任,督二脈各一支別絡,再加上脾之大絡,共十五支,合稱『十五別絡』);孫絡(絡脈最細小的分支)。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醫書中就有關於經絡系統的詳細記載,其中尤以《內經》為最。古代醫學一般把經絡看作運行血氣通道,維系體表之間、內臟之間以及體表與內臟之間的樞紐,人體內外溝通的渠道。
但至於經絡究竟是人體的什麼結構,它的本質又是什麼等問題,千百年來,盡管歷代無數醫家對此窮究細考,卻始終沒有作出令人滿意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