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黨旗的背景圖片豎版
擴展閱讀
淘寶代收圖片在哪裡看 2025-01-15 17:06:46
47寸圖片是多少乘多少 2025-01-15 16:35:13
亂山殘照的唯美圖片大全 2025-01-15 16:03:59

黨旗的背景圖片豎版

發布時間: 2024-06-14 04:42:42

Ⅰ 黨旗圖片鐮刀斧頭的顏色

黃色,中國共產黨黨旗底色為紅色,上有由黃色的錘子、鐮刀交叉組成的圖案。紅色象徵革命,黃色的錘子、鐮刀代表工人和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徵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黨旗是代表一個政黨的旗幟。中國共產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

中國共產黨的黨旗黨徽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黨的各級組織和每一個黨員,都應當尊重和愛護黨旗黨徽。中國共產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

黨旗和用於懸掛的黨徽,由中央組織部從生產國旗國徽的企業中指定企業,按照本規定所附的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製法說明製作。

Ⅱ 愛國旗,黨旗,隊旗,團旗,軍旗手抄報

1、首先在手抄報的頂部寫上主題,在主題的下方畫上天安門城樓,注意畫出天安門的細節,如下圖所示。

Ⅲ 共產黨黨徽圖片、含義

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錘頭是工人的勞動工具,象徵著工人階級;鐮刀是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徵著農民階級。

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製作和使用的若干規定》。《規定》指出,黨旗黨徽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規定》還就黨旗、黨徽的使用范圍及黨旗、黨徽的製作作出明確規定。

(3)黨旗的背景圖片豎版擴展閱讀:

在戰爭年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黨徽圖案一直處在變動的、不規范的狀態中。中共中央及各級組織有過多次明確黨徽圖案為「鐮刀斧頭」的規定和決議。但同時又受蘇聯國旗的影響,黨徽圖案既出現過「鐮刀斧頭」,也出現過「鐮刀錘頭」。從地域上看,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許多會議等正式場合多使用「鐮刀錘頭」,閩西、湘鄂西、鄂豫皖、川陝、陝北等革命根據地則多為「鐮刀斧頭」。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舉行,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使用的印信標志,更多地體現為「鐮刀錘頭」圖案。

1943年4月28日,毛澤東在延安楊家嶺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中國共產黨黨旗樣式並作出決定:「中共黨旗式樣,寬闊為三與二之比,左角上有斧頭鐮刀,無五角星,委託中央辦公廳制一批標准黨旗,分發各主要機關。」

1945年4月至6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七大會場上第一次懸掛了黨旗。在七大會場上及在此前後各抗日根據地所出現的黨旗黨徽圖案,基本上都統一於「錘頭鐮刀」,已經鮮見「斧頭鐮刀」圖案。

1950年,中央組織部擬定黨旗製作方案,規定「旗面為紅色,長方形,其長與高為三與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綴黃色鐮刀斧頭。旗桿套為白色。」

1952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黨旗問題的批復》指出:「黨旗上只有錘頭鐮刀,並無五星(蘇聯國旗上有五星),此點請注意。」這兩個文件的發布,「鐮刀錘頭」的說法從此才固定下來。

「鐮刀錘頭」的圖案,或可從兩個角度理解:一方面,鐵錘是大工業的象徵物,錘頭更多地代表著當時的先進生產力,「鐮刀錘頭」組合才更能體現出中國共產黨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無產階級政黨;另一方面,從美學角度考慮,「鐮刀錘頭」的圖案更美觀大方。

1982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場主席台後部幕布中央第一次懸掛中國共產黨黨徽,黨徽兩邊分別斜插五面紅旗。這樣的會場布置成為此後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標配。但這次大會懸掛的黨徽是方柄鐮刀與方柄錘頭的組合。

198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三大,會場懸掛的黨徽造型有了新的變化:鐮刀柄由方形改為圓形,錘頭也由方形改為缺角形狀,整體更加美觀。

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會場懸掛的黨徽與現行的黨徽基本一致,但同年發行的紀念郵票仍是方柄鐮刀的黨徽圖案。

1996年9月21日,經中央批准,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製作和使用的若干規定》,指出:「中國共產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規定》對黨旗黨徽的性質、式樣、規格、製作和使用等都作出明確而具體的規定,並附有標准圖案和製法說明。在中國共產黨成立75年後,黨旗黨徽有了統一而明確的規范。

Ⅳ 國民黨旗,黨徽圖片

國民黨旗:辛亥革命時期制定的第一面旗幟。由興中會會員陸皓東設計。後來由繼承興中會的中國國民黨沿用為黨旗至今。旗面作藍色,以示青天;旗中置一射出叉光的白日圖案。「青天白日」是中國國民黨黨徽。1925年後國民政府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中華民國國旗。

1895年興中會為發動廣州起義,曾議決以此旗取代清政府的黃龍旗。因廣州起義在爆發前遭清政府破壞,旗未使用。1900年惠州起義首用此旗為標幟。其後尢列在南洋創立中和堂,各會所均懸此旗。當時旗上所列叉光多少不一。後經孫中山解釋,稱叉光代表地支之數,應排作十二,以代十二時辰。自此成為定製。

1914年孫中山組織中華革命黨後將此旗作為黨旗。國民黨沿用至今。

中國國民黨黨徽圖片為革命黨人陸皓東於1893年所設計(原創稿),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民族+民權+民生之三民主義。青天象徵中華民族 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白日象徵光明坦白、大公無私的純正心地與思想。 十二個時辰,比喻「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即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四維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