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營造一個禪意滿滿的家-色調篇
什麼是一個禪意空間?讓人放慢腳步,思維清空,最終起到身心放鬆和治癒的功能的空間都應該帶著禪的種子。
上一期介紹了天然泥灰類(plaster)室內塗料,通過那種不規則,老舊和寂滅感來營造那種「逝者如斯」的悠悠禪意。事實上,不用泥灰塗料,如果用對了色調和注意空間留白,禪意一樣能被營造出來。
縱觀世界不同地區,禪的意境通過不同的文化性格,示現出不同的樣貌。這一期我們就來一起試圖探討一下不同文化背景所營造禪意空間的色調。
二十世紀極簡主義
崇尚「少即是多」的西方極簡主義和東方禪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現代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認為建築是一種語言,如果能把不必要的元素剔除再剔除,那精煉後的空間就能成為一首詩,意味深遠,令人品後口齒留香。東方禪修通過靜坐法門去除雜念,一層層深入自我的本來面目,直至明心見性。
這其中的「少」並不是真正的少,而是去除糟粕後進一步去品細微中的美;而「多」則指的是當你真正打開那扇隱形的大門後,發現原來浮在表面的只是冰山一角。
比如這張潔白的棉花糖照片,經過提煉後,同樣的白色在不同位置受到不同光線的作用,反映出不同調子的白色(右邊色塊)。
同樣,看上去一片白色的極簡風格室內,細細觀察後,發現牆壁,地板,地毯,窗簾,吧台的白色又不盡相同。設計師刻意運用不同材質和不同調子的白色,營造出不同層次,令空間顯得寧靜且不乏味。
極簡主義風格配色善於從平凡/樸素的中性色系中提煉出有趣而細膩的色彩搭配,並且善用材料天然紋理來增加顏色的層次感。
中性色又稱為無彩色,基色由黑白灰,卡其色,咖啡色組成。中性色在上世紀50年被中古風格擁抱,直至今日流行未減,可謂是「不會錯」的選擇。原因其一,中性色調性中庸,即使大多數人不喜歡也不會太討厭;其二是這些顏色無論是搭配在一起或是和其他鮮艷的色彩搭配都不會有違和感。
上圖這個空間整體採用了棕灰色為主色調,靈星點綴配上紋理豐富的深棕色的門和幾。地板灰色和高腳餐桌相呼應。整體色彩調和,清爽而古樸。
這個餐廳用了現代都市感極強的黑色和不同灰色調子為主色,和前一個例子不同的是,為了中和灰黑冷酷的感覺,設計中加入了原木材質的椅子,一亮一暗,形成對比色,空間也顯得活潑起來。
北歐設計的中庸之道
極簡主義的美學需要懷著斷舍離的心境後才能細細品味,而北歐的美學觀「lagom」則更加有人情味:這是一種追求適當、平衡的生活方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剛剛好才是最好。北歐設計相比美國盛行的極簡風,融入了更多的色彩,而禪意絲毫不減。
北歐室內牆面塗料色彩讓我聯想到了近年來國人非常追捧的莫蘭迪色系。莫蘭迪是上世紀義大利一位靜物畫畫家。他用低純度低飽和度色彩詮釋的日用器物,好像被時光披上了一層外衣。
有意思的是,莫蘭迪是當時一位非常與眾不同的隱士畫家。在那個人人標榜個性與標新立異的時代,莫蘭迪的作品與世無爭,彌散著一股操著異國口音的禪味。
上面這三幅莫蘭迪的作品對應的室內分別是北歐著名塗料品牌佐敦塗料(Jotun)效果圖和北歐禪意大師Axel Vervoordt的作品。
以前的文章中曾經介紹過佐敦塗料(Jotun),他家的中性色高雅中透著人情味;其他冷暖色的純度、飽和度都偏低,暗合了莫蘭迪的用色特點。下面這幾幅用色相對鮮艷,禪味還在。
東方禪境之色
△ 中式禪茶室
最後再來回眸一望我們自己的東方文化。如果說西方人熱情直接,那東方人則含蓄內斂;西方人勤於改造外在世界,求新求變,東方人則喜好追求內在的圓滿和永恆;西方的現代建築注重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東方建築則偏向自然而注重意境,材料方面以木為主。色彩可清新淡雅,亦可老成穩重。一般建築是這樣,更加註重留白的禪意空間亦如此。
大道至簡,中國傳統建築用木材這一個簡單的材料,和陰陽虛實的手法,營造出千變萬化的內在建築空間。而東方禪意空間的顏色就像是一幅用木頭打起來的水墨畫。正如道德經里所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把木頭切條切塊後再拼制起來,可做屏風也可做窗格。透和不透之間引導人從物質世界進入意識境界。
陰陽虛實觀也同樣可以運用在室內和室外的關繫上。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裝飾:色,香,聲,味俱全,還能養神悟道,所以要通過借景,把它們引入室內。如果有條件能夠坐擁一個院子,即使再小,也要精心營造。
即使窗外一片高樓大廈或是市井街巷,在屋內養些形態各異的盆景,透過一絲綠意,真理也能以小見大。
日式禪境則喜歡擺放些枯枝,中式茶房多喜引入枯枝老木作為茶桌,象徵著永恆的寂滅和歲月的張力,禪味更加簡單粗暴。
最後,光線也是室內色彩的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東方禪境陰翳內省。一般空間也不喜陽光直射而喜間接光。禪房則更加,從角落射入的一線陽光似乎象徵著世間煩惱困頓中的一絲解脫。
哪種禪的顏色和你的禪心相合?
本回答來自好好住用戶治癒家,更多裝修攻略,居家經驗,歡迎登陸好好住APP查看
㈡ 禪意茶道人物意境圖片欣賞(2)
禪意茶道的理念 1.天人合一
中國茶道吸收了儒、道思想精華。道家的學說則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道的靈魂。同時,還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
2.道法自然
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質、行為、精神三個層次。中國茶道認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賜的“珍木靈芽”。中國茶道講究在茶事活動中,一切要以自然為美,以朴實為美,動則行雲流水,靜如山嶽磐石,笑則如春花自開,言則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發自自然,任由心性,絕無造作。
3.尊人貴生
中國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現形式上常見於對茶具的命名以及對茶的認識上。茶人們習慣於把有托盤的蓋杯稱為“三才杯”。杯托 為“地”,杯蓋為“天”,杯子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連杯子、托盤、杯蓋一同端起來品茗,這種拿杯手法稱為“三才合一”。貴生是指注重茶的保健養生以及怡情養性的功能。
4.坐忘
“坐忘”是道家為了要在茶道達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靜法門。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把“靜”視為“四諦”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時心境達到“一私不留、一塵不染,一妄不存”的空靈境界呢?道家也為茶道提供了入靜的法門,這稱之為“坐忘”, 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聰明。
5.無幾
道家所說的"無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無我"。無我,並非是從肉體上消滅自我,而是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無我”是中國茶道對心境的最高追求。
禪與茶道的歷史
西漢公元前52年,吳理真在四川蒙頂山種下七株茶樹開創了世界上人工 種植 茶葉的先河,吳理真因此被敬為茶祖。公元前4年,佛教傳入中國後,吳理真在蒙頂山脫發修行,亦佛亦茶,首創“佛茶一家”,被尊稱為甘露禪師。唐代人封演在《封氏見聞錄》中記錄北宗禪習茶的情景“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 飲茶 。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唐人陸羽被世人尊稱為茶聖,寺院出身,三歲時就[4]被禪師收養,從小練得一手採制、煮茶的高超技藝。他撰寫的《茶經》記述了茶的歷史、種植、加工以及茶具、品茶習俗等。
唐代南禪宗系統禪僧也注重飲茶。唐末五代,河北趙州禪師以“吃茶去”的機鋒接引弟子。據《景德傳燈錄》卷十記載,趙州問新到僧:“曾到此間么?”僧答:“曾到”。趙州曰:“吃茶去。”又問僧,僧答:“不曾到”。趙州曰:“吃茶去”。這就是禪宗歷史上著名的“趙州吃茶去”公案。
宋代著名禪師圓悟克勤,在湖南夾山著就禪宗第一書《碧岩錄》並悟出禪茶一味之道。曾手書“茶禪一味”四字,將其饋贈參學的日本弟子榮西。至今圓悟手書原跡仍被 收藏 在日本奈良大德寺,日本茶道因此也有“茶禪一味”的說法。唐宋禪寺中專門設有“茶寮”,以供僧人吃茶;在諸寮舍司煎點茶的設有專門的職位,稱為“茶頭”。叢林規則要求每日在佛前、祖前、靈前供茶;新住持晉山,也有點茶、點湯儀式;甚至還有專門以茶湯開筵的,美名其曰“茶湯會”。
日本禪寺的庭院也有“茶亭”、“茶寮 ”茶亭建築雅緻,環境清幽,是我國禪寺“茶堂”“茶寮”在日本的發展。可以說中國品茶之風始於寺院,盛行於寺院,唐宋之後,品茶之風更盛。然後普及到文人、士大夫、皇宮貴族,直至廣泛的社會大眾。
禪與茶道的關系
相傳神農嘗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葯效。史傳記載,東晉僧人,已於廬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飲茶蘇(將茶與姜、桂、桔、棗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湯)助修。隨著華夏文明之發展,演至唐代,而茶 文化 興起。制茶法由唐餅茶、宋團茶、明葉茶、至清工夫茶;飲茶法從唐煮茶、宋點茶、明泡茶、而清沏茶。茶由葯用而飲用、而藝用、而禪用;由上層社會“雅玩”入俗為民間“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事。
茶滲透於文化生活而產生茶具、茶廠、茶行、茶室、茶館、茶經、茶書、茶詩、茶畫、茶歌以至茶道,不一而足。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定親,以茶饋禮,以茶貿易,民情風俗,均與茶不可分離。茶文化為中國 傳統文化 的重要組成部分。
釋迦牟尼佛拈花示眾,迦葉微笑,遂有以心傳心之教外別傳,南北朝時由達摩傳來中國。 傳說 達摩少林面壁,揭眼皮墮地而成茶樹,其事近誕,而其所寓禪茶不離生活之旨,則有甚深意義。嗣後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禪僧以茶當飯,資養清修,以茶饗客,廣結善緣,漸修頓悟,明心見性,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演至唐代,而禪文化興起。禪滲透於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於語言歷史而有禪話、禪史、語錄、燈錄;於文學藝術而有禪文、禪詩、禪樂、禪畫;於建築工藝而有禪寺、禪塔、禪室、禪具;於學術思想而有禪理、禪學、禪道、禪風。禪是中國佛教的特質之一,禪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茶一禪,兩種文化,有同有別,非一非異。一物一心,兩種法數,有相無相,不即不離。茶文化與禪文化同興於唐,其使茶由飲而藝而道,融茶禪一味者,則始自唐代禪僧撫養、禪寺成長之茶聖陸羽。其所著《茶經》,開演一代茶藝新風。佛教禪寺多在高山叢林,得天獨厚,雲里霧里,極宜茶樹生長。農禪並重為佛教優良傳統。禪僧務農,大都植樹造林,種地栽茶。制茶飲茶,相沿成習。許多名茶,最初皆出於禪僧之手。如佛茶、鐵觀音,即禪僧所命名。其於茶之種植、采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創造。中國佛教不僅開創了自身特有的禪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國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禪融為一體而成為中國的茶禪文化。茶不僅為助修之資、養生之術,而且成為悟禪之機,顯道表法之具。蓋水為天下至清之物,茶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與禪家之淡泊自然、遠離執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飲,甘露潤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茶禪文化之潛移默化,其增益於世道人心者多矣。
中國茶禪文化傳入日本,於是而有日本之“茶道”;傳入英國,於是而有倫敦“午後茶”;傳至歐美,竟有所謂“基督禪”者。茶禪文化影響世界文明,實深廣遠。茶禪是文化之縮影,“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可見各國不同文化之內涵與時代精神。茶禪又是文化之泉源,儒家以茶規范儀禮道德;佛家以茶思惟悟道;藝術家以茶書畫詩文;評鑒家以茶審美鑒賞。茶使人類精湛思想與完美藝術得以萌發創造。茶禪文化可以興、觀、群、怨,小至怡情養性、應對進退,大至國際往來、文化交流,誠目前改革開放、凈化人心、啟迪智慧之所必需,亦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之所當務。
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大德,生前素心淡泊,好茶樂道,觀世界文明發展之趣勢,感祖國茶禪文化之漸替,念我祖本師之慈懷,闡茶禪一味之真諦,爰倡茶禪學會,以期聯絡同道,致力於新中華的精神文明建設,弘揚茶禪文化於新時期,啟迪理想,護持道德,開發文化,綱維紀律,蓋亦為經濟建設中心添磚增瓦、搭橋鋪路之一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趙朴老希望廣大“茶人”與有志“茶文化”之士,能將已瀕湮沒的中國茶道,發掘整理,恢復繼承,發揚光大。中國茶禪學會遵循趙朴老的遺願,也正為此而努力。
茶禪文化是一個容量很大、范圍很廣、內容非常豐富的大文化圈。它並不局限於佛教文化,但它的主流確實是中國佛教的茶道。它由禪而興起,繼由禪而成熟,終因禪而成就。它雖然也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但它的脈絡卻由佛教茶道而一以貫之。
人體有色息心三大要素之分支,生活有飲食、呼吸、睡眠三大活動之需要(儒家謂為食息眠,道家謂為精氣神,佛家謂為色息心,藏密謂為脈氣明點,實質一也),法門即有如來禪、秘密禪、祖師禪三大體系之類別。禪定有種種分類,此種分類,是從色息心上分,色息心三者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但修持有所側重。如來禪著重息法,斷惑證真,轉識成智;秘密禪著重色法,入我我入,即身成佛;祖師禪著重心法,明心見性,即心成佛。禪定亦因三大法系而展開。茶與佛家這三種禪定都結下不解之緣,賦予了茶禪文化極為豐富的內涵,使世俗間的飲茶活動逐步升華為佛門的茶道。
中國佛教最先推行的禪定大都是四禪八定的如來禪,如來禪是坐禪,講究安般守意的息法息道,與後來祖師禪的參禪、行住坐卧都是禪是不同的。坐禪需要靜慮專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發”等等葯性葯效,其功用正好有助於攝心入定,所以茶與禪修結合,乃極自然而必然之事。坐禪用茶的最早記載,見於《晉書?藝術傳》:僧人單道開坐禪,晝夜不卧,“日服鎮守葯數丸,大如梧子,葯有松蜜薑桂茯苓之氣,時飲茶蘇一二升而已”。僧人坐禪修定,須持“過午不食”之齋戒,蓋由戒生定,由定證慧也。故叢林不作夕食,但許飲茶以助修。唐代茶道,多與佛教食法相關,稱為“吃茶飯”。唐用茶餅,故需煮飲,如煮飯然。叢林謂過午之後飲食為小葯,故茶又謂為茶湯,如葯湯然。所以趙州公案說“吃茶去”。
唐代寺院飲茶助修,逐漸普及,唐封演《封氏聞見錄》載:“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舉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從此可見由僧人坐禪飲茶助修以致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俗。而宗門亦將坐禪飲茶列為宗門規式,寫入《百丈清規》。佛教叢林制度,由唐百丈禪師立《百丈清規》而創定。《百丈清規法器章》及“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等條文中明文規定叢林茶禪及其作法次第。其“請新住持”文中記有“鳴僧堂鍾集眾,三門下釘掛帳設,向里設位,講茶湯禮。……揖坐燒香,揖香歸位,相伴吃茶。……”即於法堂設兩鼓:居東北角者稱“法鼓”,居西北角者稱“茶鼓”。講座說法擂法鼓,集眾飲茶敲茶鼓。“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參、普說,入室並擊之,上堂時二通。……茶鼓長擊一通……召集眾僧飲茶。
又每坐禪一炷香後,寺院監值都要供僧眾飲茶,稱“打茶”,多至“行茶四五匝”。茶院中還專設“茶堂”,供寺僧坐而論道,辯說佛理,或招待施主、同參之用;有“茶頭”執事,專事燒水煮茶,獻茶酬賓;專門有“施茶僧”,為行人惠施茶水;寺院所植茶樹,專稱“寺院茶”;上供諸佛菩薩及歷代祖師之茶,稱“奠茶”;寺院一年一度的掛單,依“戒臘”年限的長短,先後奉茶,稱“戒臘茶”;住持或施主請全寺僧眾飲茶稱“普茶”。茶會成為佛事活動內容。凡此種種均來源於坐禪飲茶,目的還是為了幫助禪修,而後相沿成習,潛移默化,成為佛教叢林的法門規式。百丈禪師有:“吃茶、珍重、歇”三訣,唐皎然飲茶詩有“三飲便得道”之語,劉珍亮謂飲茶具“十德”,《五燈會元》載有所謂飯後三碗茶的和尚家風。可見茶在唐代,已為僧伽生活中所不可或缺。以茶敬客,更是寺院常規。自宋至清,舉辦茶宴,已成寺院常規活動。如浙江徑山寺即有近千年的茶宴史。藏傳佛寺,一般都舉行茶會。十九世紀中葉,大喇嘛寺曾舉辦過數千喇嘛參加的法會,有時持續數日之久。由此可見茶不但與顯教,而且與密教;不但與漢傳佛教,而且與藏傳佛教都有密切關系。總之,上說這些都是坐禪飲茶的茶道,也可說是修如來禪的“坐禪”茶道。
就在坐禪飲茶的茶道盛行之時,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從印度來到中國首都長安傳播密教。密教修的是即身成佛的秘密禪,一切修法都可說是供養法。而茶成為最佳供品之一,一開始就與密教修供又結下了不解之緣。大唐歷代皇帝賞賜高僧大德,多用茶供。如金剛智忌辰,舉行千僧供,玄宗賜茶一百一十串(唐代系餅茶,故可用線貫串),以供齋用。大興善寺文殊閣上樑,代宗敕賜千僧飯,賞上樑赤錢二百貫,蒸餅二千顆,胡餅二千枚,茶二百串。
惠果大師於貞元六年(760)入宮,於長生殿為國持念七十餘日,歸時,每人賜絹三十匹,茶二十串。貞元十四年,惠果入內道場,賜絹一匹,茶十串。惠果常以所賜之茶換購丹青原料畫曼荼羅,可見唐代皇帝即以供養茶賜茶為供佛施僧的高級禮遇。法門寺地宮供奉物中,有唐代系列茶具一套,系唐僖宗自用以供佛和大阿贄黎者(僖宗排輩第五,乳名“小五”,茶具墨書有“五”字略號,是最珍貴的皇室茶具,也是世界上現存唯一最古老的茶具。現存法門寺博物館)。日本文獻記載,台密宗祖最澄及永忠和尚,遣唐回國,帶茶種植於比?山麓。永忠和尚獻茶於嵯峨天皇,天皇稱贊並命當地(宇治縣等地)普遍種茶,是為日本最早傳茶之記載。奈良宇治所產之宇治茶,至今還為日本茶道常用之茶。又廣東江門傳說密宗一行大阿贄黎曾在江門白水暫住,日種山茶,夜觀天象(一行為中國大天文學家),進士陳吾道建茶庵寺,並為一行塑像立碑。凡此均可證明茶與密宗的法緣關系。
日本台密六祖智證大師圓珍《行歷抄》記其初至長安面見法全(唐密祖師惠果和尚之法孫),引至“青龍寺西南角凈土院上房,與茶飯吃。”後三日,圓珍“到青龍寺禮拜和尚,入道場,隨喜禮後,便於院中吃茶飯”,由此可見茶與密寺及密宗行人之關系。法門寺地宮八重寶函中有葯師曼荼羅,其葯師像與東密《覺禪鈔》心覺的左手持缽右手持錫杖的唐本葯師像完全一樣,說明地宮也已用茶供養葯師。葯師法為中國早期密法,唐代弘揚最盛。盡管顯密詳略不同,但傳承迄今不絕。葯師法是了生脫死,以葯物為體、以性空為性來認識人生而改造人生現前腳下立地起修之大法。葯師法的本質就是修葯師定。修葯師定,就是教人明於自己色息心之所由具以及如何用此色息心之所具而做頂天立地之人。亦即教人如何在生活中了生死而又在了生死中生活也。葯師定者,秘密禪之禪定也。它融秘密禪修色之要,會如來禪修息之奧,通祖師禪修心之妙,以大食法(消化生理)修色,解決食色問題;以安般法(循環生理)修息,解決呼吸問題;以入寤法(大腦生理)修心,解決睡眠精神問題,實為現前做人做事之生活禪也。用葯師法茶供、茶施、茶會,則是秘密禪茶供之善巧方便之運用。因為茶禪一味,禪密一體。茶作供品,作空性觀,既易悟緣起性空之理,更顯實相不空之法。密教用茶作供,可表如來口、如來味、如來意,這是修密供茶的茶道,也可說是修秘密禪的“密禪”茶道。
由於人身色息心是一個完全的整體,因此如來禪的坐禪、秘密禪的密禪與祖師禪的參禪是相互聯系,從三個不同的層面而逐漸開顯的。所以在坐禪飲茶、密禪供茶、參禪茶味三者既有彼此相聯的共同點,又有先後不同的差別層。修祖師禪的“茶禪”(即茶禪一味)的茶道是到宋朝禪宗發展過程中最後形成的。也就是說,茶由禪興,茶由坐禪飲茶到茶事融入佛事,列進宗門法規,乃至以茶作為密教供品,用以供佛齋僧。法門寺的茶供養、圓珍的“吃茶飯”,甚至趙州三呼的“吃茶去”,以茶作為妙傳心印的載體,茶修禪修一體,茶味禪味一味,茶密禪密一體,這就完成了中國佛教三個層面,色息心三法相即、空假中三諦圓融的中國茶道。也就是坐禪飲茶的茶道、修密供茶的茶道和用茶印心茶禪一味的茶道。飲茶的茶道,主要是飲茶調息,攝心入定,心息相依,安般守意,進而止住自心流注,臻於住息息住,心一境性。供茶的茶道,主要供茶作觀,作空性觀,周遍明了,入本不生際,乃至離邊大中觀,常樂我凈。印心的茶道,主要是味茶凈心,自心現量,遠離四句,甚至念住無念,見本來面目。
“茶禪一味”是由宋朝臨濟宗大師圓悟克勤提出的,他在湖南夾山寺編著的《碧岩集》在禪門影響甚大,被韓國稱為“天下第一奇書”。他手書“茶禪一味”四字真訣,由日本 留學 生輾轉傳至日本高僧一休宗純手中,成為日本代代相傳的國寶。日本臨濟宗榮西禪師遣宋留學回國後,將茶種植於禪寺,並著《吃茶養生記》。之後大應國師又將中國寺院飲茶方式傳至日本。大應之後繼有幾位禪僧至中國習茶道並成為茶師。後大德寺一休和尚將茶道之法傳弟子珠光,乃融日本文化之特色,創出富有東瀛風味的日本茶道,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後千利休改良而普行於民間,稱為千家流,倡導“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即日本現在的里千家茶道。現在日本茶道已有數流矣。
山上宗二之茶書《山上宗二記》謂“茶道是從禪宗而來的,同時以禪宗為歸依。”澤庵宗彭《茶禪同一味》說:“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即不知茶味。”珠光禪師說:“茶道的根本在於清心,這也是禪道的中心。”“一味清凈(清心),法喜禪悅,趙州知此,陸羽未曾至此。人入茶室,外卻人我之相,內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間,謹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心國)太平。”傳說珠光禪師捧茶擬飲,老師一休舉鐵如意一聲斷喝,將其手中茶碗打得粉碎,珠光猛然有省。一休再問禪意若何,珠光答謂“柳綠花紅”,一休印可。珠光專以茶道保任所得,並最終提出“佛法存於茶湯”的見地。千利休也在《南方錄》中寫道:“佛之教即茶之本意。汲水、拾薪、燒水、點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皆為習佛修行之行為”,而“茶道之秘事在於打碎了山水、草木、茶庵、主客、諸具、法則、規矩的,無一物之念的,無事安心的一片 白露 地。”這一片白露地,就某些茶道已經明顯表露出來的境界,也還只是淺層次的般若境界,還未臻於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境界,還只是“緣起性空”的中觀見,還不是離邊的大中觀見。提高來說,這一片白露地,就是大圓滿的如來藏,就是原始覺性、內在光明、本來面目,就是“如來藏中有如來”的“本始基”,就是法爾清凈的“本不生際”,也就是脫離任何邊執的“常樂我凈”。這就不是世俗諦中“茶即禪,禪即茶”的“茶禪一味”,而是勝義諦中無修無證、非茶非禪、非不茶不禪、不可言詮、不可思議的本際明相的“茶禪”了。入難入之楞伽,住無住之本際,達摩的二入四行,曹溪的一花五葉;祖師西來意,將心與汝安,欲了此中味,請你“吃茶去”。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藝)。道無器不現,器無道不明,所以茶道也不完全離開茶藝。
㈢ 禪意雅韻拈花灣
來源:海外網
俯瞰拈花灣景區 資料圖片
拈花灣璀璨夜景 資料圖片
走進江蘇無錫,在雲水相接的太湖之濱,有一處心靈度假目的地——拈花灣。禪,是拈花灣的核心文化,這禪,不是苦行禪,而是生活禪。置身此地,放鬆身體,放空心靈,享受簡單、 健康 、快樂的東方度假生活。
清雅畫卷
「湖不深而遼闊,山不高而清秀」,太湖煙波浩渺,氣勢磅礴,湖岸線曲折蜿蜒,大小水灣串連套合,山重水復與縹緲浩瀚相得益彰,構成一幅幅天然山水畫。古時,文人雅士對太湖有著濃厚的審美情結。而今,太湖成為遊客鍾愛的 旅遊 勝地。
深秋時節,我從無錫碩放機場驅車一小時,沿崎嶇的湖岸線前往太湖的西北方向,靠山面湖、毗鄰靈山勝境的拈花灣景區躍入眼前。據介紹,拈花灣的命名,一方面源於靈山會上佛祖拈花、迦葉微笑的經典故事,同時也緣於它所在的山水形似五葉蓮花。當地友人告訴我:「至此處,就放下工作中的緊張和煩惱吧,靜心體驗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門一窗、一杯一盞,殊不知在哪個瞬間,你就悟出了禪意。」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快瞧,明艷的秋日陽光灑向望不到盡頭的梵天花海。格桑花、硫華菊、向日葵……花開漫山,隨風搖曳。身著漢服的遊人徜徉在花海中,臨風舞霓裳,舒袖藏暗香。
拈花灣因太湖水,才更加有了靈氣。雲樹帆影生態濕地連接著西太湖與拈花灣,形成天然的景緻過渡,花鳥蟲鳴,流水潺潺,草木幽異。有人說,濕地沒什麼可看的特別景色。殊不知,濕地可貴之處是它呈現出大自然本真的樣子。我認為,走進濕地不僅僅是賞景,更重要的是感知。一櫓、一篙、一扁舟,樂哉悠哉,閑然自得。水流花開,清風徐徐,歲月靜好,於閑心中體悟禪意的清新。
唐風古韻
遠處,一座別致的塔,躍入眼簾。那造型不同於我平日在寺廟中見到的形制。不少到過拈花灣的遊客以為這是日式風格。其實不然,這座拈花塔是純正十足的中國風,為唐代木結構樓閣式,盡顯唐風的古樸典雅。
漫步在拈花灣小鎮的街巷,身旁不時走過身著唐衫半臂的姑娘,彷彿是從唐代仕女圖中走出來的。一幢幢米色白色的木屋上覆蓋著青瓦,屋頂舒展平遠,門窗朴實無華,顯得簡約莊重。中國現存較完好的唐代木結構建築屈指可數,而拈花灣大規模再現了唐代市鎮的古風古韻,確實難得。
小鎮都是仿唐建築,不但可觀賞,更吸引人的是大部分可供遊客居住。27家主題客棧每一家都有一個禪意主題,這也成為拈花灣吸引遊客的重要原因。「吃茶去、一池荷葉、草鞋山廬、坐看雲起、方寸間……」這些頗具意蘊的客棧名字或源於禪宗公案,或禪詩。禪居拈花客棧,體驗的不僅是住宿,更是與一段禪意生活的邂逅。白天,清新如畫,一派詩意;傍晚,落日斜陽,一幅畫卷。客棧營造出輕松愜意的氛圍,傳達著生活的極簡美學。
「平常居」的庭院由竹籬笆、少量綠植、白砂、青苔構成,是禪意枯山水風格。某個不經意的轉角藏著盤膝而坐的小沙彌雕塑,曲徑通幽處安置了形態各異的石燈籠和翩然舞動的蘆葦。庭院的廊道是盛唐時期的風格。止住腳步,眼前一方庭院山水,容千山萬水景象,簡約無盡,禪意萌生。
在生態濕地中掩映而落的「雲水間」,是基於太湖傳統漁港文化而建,甲板、船槳、纜繩、油燈、漁網、魚簍等物品,都成為獨特的裝飾和宜居宜用的生活元素。落腳雲水間,返璞歸真,盡情體會東方禪意的靜謐安寧。
禪意體驗
我自拈花笑,清風徐徐來。從客棧出來,走在小鎮的香月花街,兩旁分布著茶道、花道、香道、禪修會館、文創產品店鋪和特色體驗工坊,不知不覺間,我的腳步便慢了下來。
拈花灣的禪意是生活禪,讓生活回歸本質,簡單而輕松。小鎮里提供多種禪意體驗。比如抄經,聞禪樂、聆鳥語、撫微風,於自然之中書寫一篇佛經,修身凈心,自我沉澱,筆起筆落間,享受那一刻的法喜安然。花道,一種古樸的美學主張,去繁從簡,用最簡單的方式創造意境,讓心靈走進一個感受自然與生命變化的平和境界。烹茶飲茶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更是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承禪義,禪存茶中,用一顆清凈心,品悟茶之香、禪之深,達到禪茶一味、明心見性的人生境界。
夜幕降臨,禪樂飄繞,鈴鐸妙音,拈花塔逐層亮起,更增意境。一場禪文化主題夜間演藝《禪行》在拈花湖、五燈湖、拈花塔等多處上演。不同於傳統的劇場式演出,《禪行》沒有固定的舞台和座位,融觀賞、互動、體驗、巡遊於一體,觀眾在小鎮漫步間就可置身其中,感受禪修儀式與禪意表演。流水之上,是流淌的音樂;音樂之中,是流淌的光;光線之後,是流淌的風情。一派華美端莊、優雅大方的盛唐氣象落於五燈湖上,光影變化,光落入水,五朵大型水蓮花在白蓮花周圍次第綻放,噴泉伴著空靈舒雅的旋律,變幻無窮,令觀眾久久沉浸其中。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1月06日 第 12 版)
㈣ 裝修房子,如何打造一個禪意的家居空間呢
其實我們的中式風格就有點類似禪意這個主題,而真正的禪意意思就是說比較佛系的感覺,讓人已進入就有種安靜,放鬆,沉澱的感覺。
那麼到底該怎麼去打造一個禪意的家居空間呢?可以從兩種裝修風格來打造,一種是中式,以山水潑墨為主題,另一種就是日式的裝修風格,日式的更偏向於自然素描的風格。如果光看錶面的話,看似一樣,其實本質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他們起源都是來自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二者都是以人文環境,文化底蘊,沉穩大氣。
一般選擇這種裝修風格的人,都是喜歡安靜,比較佛系的人,禪意的裝修風格很適合現在的年輕人,因為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是比較浮躁的。進入這樣的空間,會把一天所有的疲勞,壓力統統打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