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肝膽在什麼位置
1.人的肝臟位於右季肋部及上腹部,上部緊貼膈肌,與右肺和心臟相鄰;。就是肋骨彎彎的地方偏左偏右都有一部分。
2.膽囊在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里,藉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平時是觸摸不到的。
2. 膽在那圖
如圖所示:膽位於右季肋部肝右葉下面的膽囊窩內,其上面借結締組織與肝結合,下面游離由腹膜覆被,並與十二指腸上曲和結腸右曲相接觸。膽囊呈梨形,容量40--60毫升,有貯存、濃縮膽汁以及調節膽道壓力的作用。
(2)女性膽的位置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在消化期間,通過神經調節,使膽總管括約肌收縮,膽囊擴張,膽道內產生壓力梯度。膽汁分泌壓為2.933KPa(22毫米汞柱)。
膽總管靜水壓1.46KPa(11毫米汞柱),膽囊內壓0.400~0。933KPa(3~7毫米汞柱)。肝膽汁因壓力差進入膽囊。膽汁儲存主要發生在夜間空腹時,但括約肌的關閉不完全,仍有部分膽汁進入小腸。據報道,空腹時僅有50%的膽汁進入膽囊。
膽囊容積約50毫升,它藉助其濃縮功能,增加了膽汁的儲存。通過吸收膽汁中的90%的水分,約可儲存500毫升膽汁,將大部分膽汁酸池儲存其中。研究表明,膽囊粘膜逆電化學梯度吸收氯化鈉是鈉泵的作用,繼而產生滲透壓力差,吸收水分,由此使膽汁濃縮5~20倍。
3. 膽囊炎疼痛位置在哪
膽囊炎痛的位置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急性膽囊炎,不少患者在進油膩晚餐後半夜發病,因高脂飲食能使膽囊加強收縮,而平卧又易於小膽石滑入並嵌頓膽囊管。主要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發熱、惡心嘔吐,但寒戰少見,黃疸輕。腹部檢查發現右上腹飽滿,膽囊區腹肌緊張、明顯壓痛、反跳痛。第二種是慢性膽囊炎,體征不典型。多數表現為膽源性消化不良,厭油膩食物、上腹部悶脹、噯氣、胃部灼熱等,與潰瘍病或慢性闌尾炎近似;有時因結石梗阻膽囊管,可呈急性發作,但當結石移動、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轉。體查,膽囊區可有輕度壓痛或叩擊痛;若膽囊積水,常能捫及圓形、光滑的囊性腫塊。具體還是去看醫生。
4. 人體內臟部點陣圖
人是一個具有生命活動功能的整體。不同的部位,有著不同的名稱。頭頸部的名稱:頭、頸;軀幹部的名稱: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稱: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稱:臀、大腿、小腿、足。
1.人體常用方位的術語為了便於學習和研究人體各部位及其結構的位置變化,規定以身體直立、兩眼向正前方平視,兩腳跟靠攏,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於軀干兩側,手掌向前為人體標准解剖姿勢,並以上述姿勢為依據,定出一些常用人體方位的術語。
上——接近頭部稱為上;
下——接近足底稱為下;
前——接近腹側的稱為前;
後——接近背側的稱為後;
內側——接近身體正中線的稱為內側;
外側——遠離身體正中線的稱為外側;
近側——接近肢體根部的稱為近側;
遠側——遠離肢體恨部的稱為遠側;
尺側——前臂的內側稱為尺側;
橈側——前臂的外側稱為橈側;
脛側——小腿的內側稱為脛側;
腓側——小腿的外側稱為腓側;
淺——接近皮膚表面的稱為淺;
深——遠離皮膚表面的稱為深。
2.人體的切面
(1)矢狀面沿人體的前後徑與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狀面。當矢狀面位於正中而將人體分為左右兩半,該切面稱為正中矢狀面。
(2)水平面(橫切面) 與地面平行,將人體分為上、下兩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額狀面(冠狀面) 沿人體的左右徑,將人體分為前後兩部所作的切面叫額狀面。
5. 肝長在什麼地方具體在右乳房的什麼位置
肝臟位於人體右上腹部的橫隔膜之下,大部分為肋弓所覆蓋,小部分位於左上腹。 肝上界的位置是沿著右側乳頭下方4~5厘米左右,也就是第四、五、六肋骨的後面,肝下界與肝前緣一致,沿右肋弓下緣左行。
6. 肝膽在什麼位置圖
人的肝臟大部分位於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於左季肋區,上界在右鎖骨中線平第5肋,上部緊貼膈肌,與右肺和心臟相鄰;下面與胃、十二指腸,結腸右曲相鄰;後面接觸右腎、腎上腺和食管賁門部。
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里,藉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膽的解剖位置:膽與肝相連,附於肝之短葉間,肝與膽又有經脈相互絡屬。
具體圖示見下:
(6)女性膽的位置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人的肝臟是人體最大腺體,紅褐色,質軟而脆,呈楔形,右端圓鈍,左端扁薄,可分為上、下兩面,前後兩緣,左右兩葉,一般重約1200~1600g,約占成人體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臟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兒和新生兒的肝臟相對較大,可達體重的1/20。正常肝臟外觀呈紅褐色,質軟而脆。
肝臟形態呈一不規則楔形,右側鈍厚而左側偏窄,一般左右徑(長)約25cm,前後徑(寬)約15cm,上下徑(厚)約6cm。上面突起渾圓,與膈肌接觸,下面較扁平,與胃、十二指腸、膽囊和結腸相鄰。肝上界與膈肌的位置一致,約在右側第五肋間,肝臟有一定的活動度,可隨體位的改變和呼吸而上下移動;肝下界一般不超過肋弓,正常情況下在肋緣下摸不到,有時在劍突下可觸及,但一般不超過3cm,而小兒多可在肋緣下觸及。
膽的的外型呈梨形,長約7~9厘米,寬約2.2~3.5厘米,其容積為30~50毫升,分為底、體、頸三部。底部游離,體部位於肝臟臟面的膽囊床內,頸部呈囊狀,結石常嵌頓於此。膽囊管長約2~4厘米,直徑約0.3厘米,其內有螺旋式粘膜皺襞,有調節膽汁出入作用。膽囊管及其開口處變異較多,手術時常易損傷此處。
參考鏈接:網路-肝
7. 人的膽在什麼位置
膽悉清囊位於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里,藉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長約7~9厘米,寬約2.2~3.5厘米,其容積為30~50毫升,分為底、體、頸三部。
底部游離,體部位於肝臟臟面的膽囊床內,頸部呈囊狀,結石常嵌頓於此。膽囊管長約2~4厘米,直徑約0.3厘米,其內有螺旋式粘膜皺襞,有調節膽汁出入作用。膽囊管及其開口處變異較多,手術時常易損傷此處。
(7)女性膽的位置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膽囊的功能:
(1)儲存膽汁:一個飢餓的人(即非消化期間),膽汁儲存在膽囊內,當游陸中消化需要的時候,再由膽囊排出,所以膽囊被稱為「膽汁倉庫」。同時又起到緩沖膽道壓力的作用。
(2)濃縮膽汁:金黃色鹼性肝膽汁中的大部分水和電解質,由膽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膽汁中有效成分儲存在膽囊內,變成棕黃色或墨綠色呈弱酸性的膽囊膽汁。
(3)分泌粘液:膽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護膽道黏膜,不受濃縮膽汁的侵蝕和溶解。
(4)排空:進食3~5min後,食物經十二指腸,刺激十二指腸黏膜,產生一種激素叫縮膽囊素,使膽囊收縮,將膽囊神山內膽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腸,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膽汁同時,也將膽道內的細菌與膽汁一起排出體外。一般講,進食脂肪半小時,膽囊即可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