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食道從哪裡開始圖片
擴展閱讀
可愛的動態卡通圖片 2024-12-27 21:43:13
手機發九格圖片 2024-12-27 21:34:24

食道從哪裡開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1-06 01:54:48

㈠ 人體吞下的食物經過消化道的順序是

一、食物經過消化道的順序為:

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腸、空腸及回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肛門。最後排出體外。

二、消化道有哪些器官及其功能

1、口腔:由口唇、頰、齶、牙、舌和口腔腺組成。口腔受到食物的刺激後,口腔內腺體即分泌唾液,嚼碎後的食物與唾液攪和,借唾液的滑潤作用通過食管,唾液中的澱粉酶能部分分解碳水化合物。

2、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咽依據與鼻腔、口腔和喉等的通路,可分為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三部。咽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吞咽這一復雜的反射動作。

3、食管:食管是一長條形的肌性管道,全長約25~30厘米。食管有三個狹窄部,這三個狹窄部易滯留異物,也是食管癌的好發部位。食管的主要功能是運送食物入胃,其次有防止呼吸時空氣進入食管,以及阻止胃內容物逆流入食管的作用。

4、胃:分胃賁門、胃底、胃體和胃竇四部分,胃的總容量約1000~3000毫升。胃壁粘膜中含大量腺體,可以分泌胃液,胃液呈酸性,其主要成分有鹽酸、鈉、鉀的氯化物、消化酶、粘蛋白等,胃液的作用很多,其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殺滅食物中的細菌、保護胃粘膜以及潤滑食物,使食物在胃內易於通過等。胃的主要功能是容納和消化食物。

5、十二指腸:為小腸的起始段。長度相當於本人十二個手指的指幅(約25~30厘米),因此而得名。十二指腸呈C型彎曲,包繞胰頭,可分為上部、降部、下部和升部四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粘液、刺激胰消化酶和膽汁的分泌,為蛋白質的重要消化場所等。

6、空腸、回腸:空腸起自十二指腸空腸曲,下連回腸,回腸連接盲腸。空腸、回腸無明顯界限,空腸的長度佔全長的2/5,回腸佔3/5,兩者均屬小腸。空腸、回腸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

7、大腸:大腸為消化道的下段,包括盲腸、闌尾、結腸和直腸四部分。成人大腸全長1.5米,起自回腸,全程形似方框,圍繞在空腸、回腸的周圍。大腸的主要功能是進一步吸收水分和電解質,形成、貯存和排泄糞便。

(1)食道從哪裡開始圖片擴展閱讀:

食物吸收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需要通過消化系統各個器官的協調合作來完成的。

1、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主要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六大人體生存必須物質),除了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可直接吸收外,蛋白質、脂肪和糖類都是復雜的大分子有機物(Macromolecule),均不能直接吸收,必須先在消化道內經過分解(Break Down),分解成結構簡單的小分子物質,才能通過消化道的粘膜進入血液,送到身體各處供組織細胞利用。

2、食物在消化道內的這種分解過程稱為「消化」 。食物經過消化後,通過消化管粘膜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循環的過程叫「吸收」。消化和吸收是兩個緊密相連的過程。

3、消化又包括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機械性消化是通過消化管壁肌肉的收縮活動,將食物磨碎,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並使消化了的食物成分與消化管壁緊密接觸而便於吸收,使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由消化道末端排出體外。

4、化學性消化是通過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對食物進行化學分解,使之成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在正常情況下,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是同時進行、互相配合的。

㈡ 食道在什麼位置

食道位於身體上半身脊椎前方,上部連接咽喉,沿脊柱椎體下行,下部胃的賁門相連,全長約25厘米,其直徑平均為2cm。是輸送食物的扁圓形肌性管道,由環節肌層和縱行肌層組成,食管的粘膜濕潤而光滑,呈粉紅色,下段食管粘膜略呈淺灰色。

食管依照行程可分為頸部、胸部、腹部三段。食管主要。由於這兩種肌肉的收縮蠕動,迫使食物進入胃,所以它的主要作用是向胃內推進食物。

(2)食道從哪裡開始圖片擴展閱讀:

食管作為運輸食物的器官,對人體營養吸收有著重要作用,為保護食管,在日常飲食中,需注意避免以下行為:

一、趁熱吃喝

食道黏膜正常耐受溫度在40℃~50℃,超過這一范圍就容易發生損傷,造成破損、潰爛等機械損傷。雖然黏膜上皮有增生和修復功能,損傷後會自行恢復,但長期反復刺激會導致黏膜慢性損傷,可能誘發癌變。

二、喜食腌制、熏制、燒烤食品

腌制會使食品中的亞硝酸鹽明顯增高,亞硝酸鹽含量越高,致癌性越大。此外,燒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等也含有很多亞硝酸鹽。

三、無辣不歡

有研究表明,過量吃辣椒與癌症風險增加相關,過於辛辣的食物容易損傷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細胞變性,造成黏膜炎症,影響細胞核酸代謝,增加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發生癌變。

四、吃飯太快

吃太快會使食物不能進行充分咀嚼,顆粒粗糙的飯菜容易損傷食管黏膜上皮,引發急性炎症。久而久之,急性炎症很可能形成慢性炎症,增加食道癌風險。

㈢ 胃在哪個位置圖片

胃位於膈下,位置大約位於人體的左上腹,肋骨以下,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腸。胃的上口為賁門,下口為幽門。

胃是人和脊椎動物消化系統的一部分,是貯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胃主要將大塊食物研磨成小塊,將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成較小的分子,以便進一步吸收。

胃腸道主要受中樞神經系統(CNS)、腸神經系統(ENS)雙重支配,腸神經系統雖然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控,但它有獨立的反射弧,具有整合功能,可直接接受胃腸道內的各種信息。

可以說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參與調控胃腸的功能;同時,消化道壁內的神經細胞數量僅次於大腦,所以ENS被稱為腸之腦。

(3)食道從哪裡開始圖片擴展閱讀

食物入胃後,胃內壓逐漸升高,把食糜間斷的推進幽門。酸性食糜進入幽門後刺激腸黏膜,通過神經、體液途徑抑制胃運動,排放中止。

當酸性食糜被十二指腸內鹼性液體中和後,抑制胃運動的作用解除。排空過程中,幽門括約肌限制每次排出食物的量,防止小腸內容物逆流入胃。

一般水只需10分鍾就從人胃排空,糖類食物需2小時以上,蛋白質排空較慢,脂肪更慢,混合性食物需4~5小時。

㈣ 吃的食物是先進入哪裡在靠什麼消化在什麼什麼的,一步步都是怎樣在怎樣的呢

胃腸是人體最大的吸收器官人的消化道長約8-10米依次順序為口腔、咽、食管、胃、小腸、結腸和肛門

胃乾的都是體力活

把大塊食物研磨成小塊

大分子降解成小分子

便於進一步吸收

他只吸收少量水

和酒精

還有很少的無機鹽

十二指腸

他就像蓋房子時

把水泥,混凝土經過攪拌機進行攪拌

然後輸送到工地

只是十二指腸攪拌的是食物和消化液

並像下一道工序空腸輸送

主要負責提取脂肪

脂溶性維生素

鈣鎂鐵及糖類物質

脂類物質提取主要通過淋巴道進行

然後匯入血液管道

輸送到全身各器官,糖類

鐵鈣鎂及脂溶性維生素的提取主要通過血液傳送帶傳送至全身各器官

小腸

最龐大的營養加工提取部門

長達5-6米

分為空腸和回腸

空腸佔五分之二

快速吸收營養

回腸,是空腸的好幫手

食物在它的九曲十八彎中會被再次篩選一遍

得到進一步的消化吸收

在此經過3-8小時的耐心努力工作

富含營養的食糜就成了一團團的初級便便

送入下一道工序

大腸

對人體內的「食物殘渣」進行最後一道工序加工

提取部分水分及電解質等

最終將廢物加工成便便運輸出體外

該環節主要的執行器官為「大腸」

也即「人體內的食物殘渣處理中心」

它亦是整個工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因此

我們說「胃腸」主宰著我們的生命

它在我們一生中任勞任怨、貢獻卓越

它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朋友

有了它

我們可以用最自然

最健康的方式為我們的身體攝取營養和能量

有了它

全身各個部件才能夠正常運轉

我們才得以擁有整個生命

其中一步出現問題

亦會影響其他器官工作質量

所以關注胃腸健康

從現在做起

不要讓30歲的你

擁有60歲的胃腸

㈤ 人體的發聲道和進食道

通過觀察下面的圖片基本上就比較清晰了。我們靠前面的是氣管,而食道是氣管後面的。

聲帶是在氣管結構中的,不會有食物碰到。

㈥ 人體器官圖 人的食道到胃部有多少公分

從牙齒到食道起始部為15厘米,自牙齒到達胃入口處為40厘米。

所以自食道起始部到胃入口的距離是25厘米。



鋇餐透視顯示正常食管有4處生理性狹窄,均為鄰近結構受壓所致。第一個狹窄位於食道起始處,距中切牙約15厘米,是由環咽肌壓迫形成的,臨床上稱為食道上括約肌。

第二狹窄位於食管與主動脈弓的交界處,距中切牙約22.5cm。第三狹窄位於食管與左主支氣管的交界處,距中切牙約27.5cm。

第四個狹窄位於食管膈部,距中切牙約40厘米。食管周圍的橫膈膜纖維臨床上稱為食管下括約肌。了解以上數據對通過食道將器械插入胃內非常重要。食道的腹段很短,從橫膈膜到胃的賁門。食道的作用是把食物從咽部輸送到胃。

(6)食道從哪裡開始圖片擴展閱讀:

食道粘膜潮濕光滑,呈粉紅色,下食道粘膜呈淺灰色。粘膜上有7~10個縱向皺襞,向內腔突出,有助於液體向下流動。

食道粘膜下層由疏鬆的結締組織構成,結締組織位於粘膜和肌肉層之間。有大血管,神經,淋巴管和食道腺。

食道肌層分為內環和外縱層,厚度約為2毫米。彈性纖維夾在兩層之間。食道上部肌層為橫紋肌,後部無縱行肌纖維。在食道的兩端,環狀肌肉發達,類似於括約肌。食管中部是橫紋肌和平滑肌混合的區域,食管下部是由平滑肌組成的。

食管外膜由疏鬆的結締組織組成,富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經。運動時間不當、飲食不規律、劇烈運動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更常見於籃球和跑步。

分泌物和纖毛(鼻孔、咽壁和聲帶粘膜除外)分布在整個呼吸道的內表面,能使吸入的空氣溫暖(或涼爽)、濕潤和凈化,對呼吸器官和人體有保護作用。

㈦ 食道解剖的正面圖

http://www.39kf.com/cooperate/tu/yx/Dissection/2007-07-02-386410.shtml
這個合用嗎?

㈧ 魚刺噎在食道處三個月,隨食物移動,並未刺入食道,胃鏡檢查找不到吃飯噎,很痛苦!魚刺會在哪

你確定是魚刺問題嗎?可能是食道周圍其他組織長東西比如說(瘤子)之類的壓迫食道造成你有食道不暢快的感覺吧。雖好是到腫瘤方面的門診透視下吧。如果是魚刺,這么長的時間每天喝醋一小口也將魚刺腐蝕的差不多了,所以幾乎可以排除是魚刺作祟的可能。

㈨ 胃在哪裡圖片

胃是食道的擴大部分,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

胃的形狀與動物體形有關:魚類、有尾兩棲類和蛇類,因其身體細長,胃呈紡錘形;哺乳類動物因身體粗短,胃則呈袋狀彎曲,橫卧於腹腔內。

此外,胃的形態和結構還可因為貯存食物的需要、食物的性質、攝食的頻率而發生改變。在靈長類、大多數食肉類和許多食蟲目動物中,胃往往是單腔器官,其前端與食管連接的部位叫做賁門,後端與十二指腸連接的部位稱為幽門。

胃的位置圖如下:

(9)食道從哪裡開始圖片擴展閱讀:

胃近賁門的部分叫賁門部,近幽門的部分叫幽門部或幽門竇,這兩者的中間部分叫做胃體部。在反芻類(牛、山羊和綿羊)胃分成四室,分別叫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見反芻胃)。

鳥類的食管在鎖骨水平膨大成嗉囊。嗉囊壁薄,內表面由復層鱗狀上皮覆蓋,囊內存在由食管和唾液腺分泌的消化酶,嗉囊有類似胃的功能,能貯存食物並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

鳥胃分成兩部分,前為腺胃,能分泌消化液;後為肌胃,也叫砂囊,砂囊可藉助吞食的砂粒來研碎食物。有些動物沒有胃,如鴨嘴獸,針鼴以及無胃魚等,其食管直接與十二指腸相連。脊索動物如文昌魚及圓口類等,也沒有真正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