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學者們給我分析一下圖片里的是什麼意思 這種是哪種人
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范圍有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
1、人格心理學
四大特徵
第一,人格大體上仍然是對自我印象的研究。這是針對人格研究方法而言。它仍以自我報告為主。
第二,當前的人格研究仍然基本上只涉及意識的或認知的變數。
第三,人格研究遠未成為一門日益積累的科學,而只是眾多分散工作的總稱。
感覺與知覺心理學:研究人類怎樣感知周圍世界,如正在研究人類是如何識別面孔的。
2、認知心理學
研究特點
認知心理學家所用的方法是從可觀察到的現象來推測觀察不到的心理過程。有人把這種方法稱為會聚性證明法,即把不同性質的數據會聚到一起,而得出結論。
而認知心理學研究通常要實驗、認知神經科學、認知神經心理學和計算機模擬等多方面的證據的共同支持,而這種多方位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青睞。
認知心理學家們通過研究腦本身,想來揭示認知活動的本質過程,而非僅僅推測其過程。最常用的就是研究腦損傷病人的認知與正常人的區別來證明認知加工過程的存在及具體模式。
3、臨床心理學
學科特點
首先,臨床心理學注重對人類個體的能力和特點的測量和評估。這種測量和評估通常是針對個人的,有時也針對大樣本群體。根據所收集的資料對個體進行分析,以支持其所得的有關結論。
其次,臨床心理學家與其他心理學家一樣都關注對人類的心理和行為的研究和理解。雖然有時也會進行動物試驗,但臨床心理學家只有在不能使用人類被試,或動物試驗也能推論出人類行為時才會這么做。
第三,以上這些特點並不是臨床心理學所獨有的,真正體現臨床心理學獨特性的是科欽。所謂的『臨床態度』或『臨床取向』即臨床心理學工作者要綜合來自臨床實踐和其他研究中的知識,努力去對某一個體進行評估,並最終理解和幫助他。
臨床心理學工作者雖然也對一般性的心理規律以及行為問題感興趣,但他們更關心這些一般性的原則如何塑造和影響一個人的生活,以及如何進行治療和干預。
同時,臨床心理學家在對心理困擾進行干預時更注重理論研究和系統的評估結果的作用,而不像精神病學家和社會工作者那樣直接關注治療。
行為心理學:研究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
4、犯罪心理學
學科特點
第一,犯罪心理學既是一門交叉性學科,也是一門邊緣性學科。
第二,犯罪心理學也是一門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學科。
第三,犯罪心理學是一門或然性學科。
5、比較心理學
特點
比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動物行為演化的基本規律以及處於不同進化水平的動物的各種行為特點。
它和動物心理學一樣,以動物行為為研究對象;而研究目的之一又都是從動物心理的研究中求得對人類心理發展的某種認識。因此,有的學者將二者視為心理學的同一分支,並和習性學(動物行為學)一起統稱為動物行為研究。
比較心理學運用有控制的實驗室方法,並通過野外觀察,來研究動物行為模式及其功能、動物行為的機制、動物的學習行為和動物行為起源等,並對動物的行為進行分類、描述和分析。
(1)光看這個圖片就能猜到我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心理學是研究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學科。
一、起源
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靈魂在希臘文中也有氣體或呼吸的意思,因為古代人們認為生命依賴於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結了。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
二、研究對象
1、動態性維度
(1)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指一個人心理現象的動態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反映正常個體心理現象的共同性一面。
(2)個性心理(indivial mind)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各種心理現象的總合。包括個性傾向、個性特徵和個性調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現象的個別性一面。
2、意識
(1)意識(consciousness)是指現時正被個人覺知到的心理現象。從意識對象上可以把其分為:
客體意識,指個人對於周圍世界的意識。
自我意識,指個人對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圍關系的意識。
(2)無意識(unconsciousness)是指現時未被個人覺知到的心理現象。
以記憶為例,有時我們並沒有某方面內容的記憶目的,也沒有想著要記住它,卻在不知不覺中記住了,甚至還很牢固。有時自己也不知道從哪裡獲得的以及是否有某方面的記憶。在記憶心理學中,前者是無意識記憶,後者是內隱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