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天河水穴位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你有哪些珍藏的圖片 2025-02-01 14:49:42
旅遊遊客背景圖片 2025-02-01 14:47:59
唯美桃心圖片大全 2025-02-01 14:45:46

天河水穴位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8-20 12:44:10

㈠ 【芳香小兒推拿穴位.天河水】

名稱:天河水  出自《針灸大成·小兒按摩經》

位置: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總筋)至肘橫紋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功能:清熱解表、瀉心火、除煩躁、潤燥結。

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書中記載天河水,性微涼,具有清熱解表、瀉心火、除煩躁、潤燥結之功,可用於一切熱症。也就是說天河水不僅僅作用在解熱,對於心經有熱的所有疾病都有療:比如孩子晚上睡眠不好、口舌生瘡等。

操作:也叫「推天河水」,直推法,用左手托住孩子的前臂和手腕,孩子的手掌心向上,然後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並攏,從腕橫紋中點單向直推至肘橫紋中點。(見上圖)

次數:推法100~300次。

精油使用:使用退燒三寶精油(薰衣草、茶樹、薄荷)稀釋後按摩效果更佳

天河水得位置在心包經上,清天河水的操作是逆著心包經的走向,心包經在前臂是從肘部到手部,根據「順經為補,逆經為瀉」的經絡規律,逆推心包經是能夠瀉熱的,而「心包代心受邪」,疾病如果要影響到心,首先要突破心包的「保護」,如果突破不了心包的「保護」,就不會對心產生影響,當心足夠強大的時候,疾病也就只能影響到心包了,所以說,清心包經的熱,也就能瀉心經的熱。

古代醫家對幼兒疾病總結得最為精道,「小兒之患,非肝即脾」。

推天河水,為什麼會功效卓著呢?讓我們來看看天河水的位置,是從勞宮穴一直到曲澤穴,這正好是心包經的位置,逆推心包經,即可瀉肝經之火,又可補脾經之血,肝火得瀉,心裡自然清涼,脾經得補,胃口必會大開。所以對於那些夜裡手腳心發熱,汗出燒不退,煩躁難眠,夜咳不止等熱性病症,最為有效。但若是畏冷怕風,神倦易困的虛寒性體質,則萬不可用。

現代醫學研究得出通過清天河水能調節小兒肢體靜脈微循環,使血液重新分配,從而激發小兒內在的免疫系統和抗病能力而恢復健康,還發現清天河水退熱的機理可能與抑制下丘腦中發熱介質前列腺素E2、環磷酸腺苷的分泌有關。

㈡ 清天河水是什麼水

推天河水。

清天河水也叫推天河水,是推拿穴位名。天河水指的是前臂正中腕橫紋到肘橫紋的一條直線。從腕橫紋推到肘橫紋,名清天河水;如果從掌心勞宮推到肘橫紋,則叫大推天河水。

小清天河水和大清天河水區別是大清天河水,風早返寒發燒,風寒感冒時使用,辛溫解表。小清天河水,實熱,陰虛時使用,滋陰清熱。大清天河水,解表發汗,退熱透邪。所以一切無汗的發燒及表症都可以用清天河水,比如我們說的風寒引起的發燒用大清天河水。

含義

天河水五行算命中年命的一種,在六十甲子納音中,對應丙午,丁未年,即生於丙午,丁未年的人,都是天河水命。六十甲子是最古老紀年方法,這樣紀年是根據長期生活總結,發現在這個年命的人都有共同的情況。

六十甲子在我國夏代已有,發掘出來的大量甲骨卜辭都寫有戊迅稿午等字。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三道九流中的陰陽道將歷代陰陽五行,風水相術作為學派研究的主要內容,因為秦代焚燒坑儒畝睜孝,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㈢ 小孩發燒推拿哪些穴位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①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②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內側正中至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次、

注意事項

  • 由於小兒的體質不同,病情變化比較復雜,故小兒推拿必須結合時令、氣候和癥候表現的差異加以辨別和處理。另外小兒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以防感冒發燒。現在正好是春季,天氣變化較大,日溫差也較大,家長一定要適時給小兒加減衣服,預防感冒。注重合理喂養,不可過食肥膩食物,以免傷食積滯,從而引起發燒。發燒時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
    一般來說急性發燒需要1至3天痊癒,長期低熱而用葯效果不佳的患兒相對治療時間長些,因為長期低熱患兒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從發病的本因入手。

    推拿治療效果較好,但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㈣ 小兒推拿清天河水詳解天河水的推拿手法及選用

小兒推拿清天河水
天河水是小兒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也是小兒推拿手法的亮點所在,其退燒作用之神奇,讓很多西醫同行瞠目結舌,也因此而受到很多媽媽的推崇。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的線性穴位。
【作用】這是一個涼性的穴位,可以用於一切熱證。比如,感冒發熱、內火—煩躁、夜睡不寧、臉紅、舌頭口唇紅、口乾口渴、鼻涕黃、痰黃、小便黃、大便臭等都是有內熱的表現。
【手法】
1、取天河水——從肘推至腕,推法100~300次。
2、清天河水——也叫「推天河水」,從手腕推至肘彎,推法100~300次。
3、大推天河水——從肘推至掌心,推法100~300次。
4、引水上天河——蘸水,從掌心推至肘彎,推法100~300次。
5、打馬過天河——從腕至肘,跳躍式拍打或者點拿,推法100~300次,彈打法3~7次。
這五種手法,常用的就是前兩種,由於流派不同,有的主張用清法,有的主張用取法,若不屬於任何流派,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用。

㈤ 清天河水的穴位退燒法對幼兒退燒能起多大作用具體的操作方法是怎樣的詳細越詳細越好

天河水是手闕陰心包經的一段,起於中指以下的勞宮穴,止於手臂肘橫紋凹陷處的曲澤穴。小孩發燒時,推天河水確有退燒作用,不過是在不方便。因為第 一,時間長;第 二,對無名低燒不管用;第 三,小孩皮膚薄,易蹭破皮。所以,可以使用,但建議有病還是就醫,別拿小孩的生命當實驗品···········

㈥ 清天河水右手還是左手 清天河水手法圖

1

清天河水右手還是左手

清天河水一般推的是患者的左手,一般清天河水的作用是退內熱,泄實火,一般在左側肢體操作效果比較明顯,搜枝左右結合也是可以的,因為人體的穴位是相互對稱的,比如先在左上肢進行,第二次到右上肢進行操作。

2

清天河水手法圖

清天河水位置在前臂正中,腕橫紋至肘橫紋,醫生或是家長一般會用左手握住患兒手腕背側,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中點,只能朝一個方向推,不能來回推。若是邊推邊拍打前臂掌側,這叫打馬過天河。

3

清天河水和取天河水的區別

兩者的手法和功效是不一樣的。

清天河水是從腕橫紋推到肘橫紋,有辛缺拆溫解表,退熱透邪的功效,伏漏棗用於無汗的發燒級表症等;取天河水是由肘橫紋下推至勞宮,有滋陰降火的功效,比如內熱症,盜汗,手腳潮熱等。

4

推天河水的注意事項

小兒發燒不要隨便推天河水,因為推天河水是會泄陽氣的,發燒通常是正氣在退邪,發燒時候的熱是身體的正氣,想要正氣退邪就要協助身體發熱,泄氣退了正氣就會收,急於降溫就相當於放棄抵抗,一般發燒的身體免疫能力較強的話,還是可以自行處理的。

㈦ 小兒推拿穴位:天河水的作用機理探究

《幼科推拿秘書·推拿手法》:「天河穴,在膀膊中,從坎宮小天心處,一直到手彎曲池。」從腕橫紋推到肘橫紋,名清天河水;從掌心勞宮推至肘橫紋,名大推天河水;由肘橫紋下推至勞宮,名取天河水;…

1、清天河水:一手拇指按於內勞宮,另一手拇指或食中二指,從腕橫紋推至肘橫紋。

2、大推天河水:從內勞宮向上推至肘橫紋。

3、取天河水:從曲澤向掌心方向推,推至掌心內勞宮處,向上一拂而起。

4、打馬過天河:先運內勞宮數遍,後以一手拇指按於內勞宮,一手食、中二指交替並攏從腕橫紋向上拍打至肘橫紋。推3~5分鍾,拍打至局部紅赤。

功效

清熱,瀉火,除煩,

應用

1.清法代表。治療各種熱症,邪在衛分,見發熱,惡風,汗出;邪在氣分之高熱、煩躁、大汗;陰虛火旺之潮熱、盜汗、五心煩熱。

2.推法不同,適應症不同。清天河水多用於外感,以透發為主;大推天河水清熱力量,較前者強,但弱於打馬過天河,打馬過天河的清熱效果是最強的,二者均用於氣營熱盛;取天河水用於虛熱。

3功效:清熱解表,安神除煩,瀉心火,利小便。 

4臨床應用:本法性微涼,清熱力平和,善清衛、氣分熱,清熱而不傷陰。治一切熱症,多用於五心煩熱,口燥咽干,唇舌生瘡,夜啼等症,常與清心經、退六腑同用。清天河水主治惡寒發熱,流清鼻涕;取天河水主治陰虛低熱等一切熱症,取天河水是離心方向的。(網摘)

通過各位老師對天河水穴位作用和運用的探索。我們知道了,清天河水是向心的,是往外透發的,是清熱解表的。取天河水,是離心的,是滋陰的。

熟悉經絡的我們知道,天河水其實是處於手厥陰心包經的位置上。

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靈樞》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心包經的常見問題和心中熱有關。離心推拿之時,心包經內在的熱能外泄,於是心中之熱亦減。心火不亢,則腎水自養。向心推拿時,心火偏亢,脈氣有餘,循環增強,故可解表或者透發熱度。

心包和三焦又是表裡關系。心包氣動則三焦隨之。心中熱取之三焦之氣降之化水。假如三焦有虛熱,則亦隨之而去。假如三焦有實熱,則上中二焦火勢更旺!取天河水能清心火並降水於下焦。清天河水能補心氣並升三焦氣於上、中二焦以解表,透發!當外邪初襲擊肺衛,尤其適宜。補心心生火,用之解表散寒可也!用之解表散熱則有添心炎之游,注意透發的同時,滋陰涼血,方可。配合六腑,大清內熱,再透發熱毒或可。

一家之言,供大家參考!

中醫許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