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艾灸可以減肥嗎
中醫有個講法:「寒則凝,熱則散。」我們某個部位受寒,脂肪就會在這里積聚。因為我們的皮下脂肪它是游離的,你哪裡寒它就往哪裡跑。
01
腹部肥胖
腹部肥胖,就是我們常說的啤酒肚,尤其是到了夏天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喝一些冰鎮的飲料。冷飲喝多了,那麼就會導致我們的胃寒,其實我們的胃是怕寒的,而且胃部受寒也會影響到腹部。
這個時候,腹部就會需要保暖,所以就會形成一層厚厚的「脂肪」,這些脂肪游離到腹部,從而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
還有許多人,在夏天的時候喜歡穿著涼拖鞋,腳後跟全部露在外面,這個時候寒氣是非常容易侵入我們身體的。尤其是我們的三陰交(腳內踝往上三寸的地方,肝腎脾三根陰經相交的位置就是三陰交)。
好了,介紹這么多,
想必你是非常想一試究竟~
不妨試試....
❷ 泥灸用於減肥應該敷在哪
泥灸是一種在人體特定部位通過用泥葯熱灼和熨燙刺激,以達到治病防病的治療方法,其涵義是熱灼和熨燙。泥灸是傳統蠟灸的基礎上加上礦物泥和藏紅花、雪蓮花、當歸、川芎、雞血藤、狗脊、杜仲、桑寄生、透骨草、伸筋草等十多種中草葯粉配置而成;因其形狀如泥,固名泥灸。泥灸具有很強柔韌性,可隨意貼敷身體的任何部位,療效好,見效快,具有活血、抗炎、祛風除濕的多重功效,能迅速打通人體經絡,將人體內的風寒濕邪驅出體外,達到快速治癒頑疾的目的;安全、對皮膚無副作用,標本兼治。
4、泥灸後如果身體不適,出現發熱、頭暈等症狀,可以適當活動身體,也可以用香灸、針刺等方式緩解;
5、糖尿病患者做泥灸溫度不宜太高,時間不能超過30分鍾,如果長期使用一定要定期查血糖。
❸ 按揉什麼穴位可以瘦肚子
大橫穴
大橫穴位於腹中部,和肚臍眼在同一水平線上,在乳頭的正下方,左右兩側各一個。若能夠每天都採用打圈圈式的手法來進行按摩的話,一來可以起到促進腸胃蠕動,使體內的垃圾和毒素盡快排出的作用,二來有利於腹痛和便秘,三來若長期堅持的話,便能夠看到一定的瘦身效果,即腹部的脂肪會由最初的鬆散變得稍微緊致一些,具體的效果如何還是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切記不可操之過急。
❹ 減肥艾灸什麼穴位好
艾灸減肥灸哪些穴位?
一般的艾灸減肥主要取穴:大椎、腰陽關、中脘、關元、居髎。下面為你介紹艾灸減肥取穴的定位及其主治功能。
艾灸減肥灸的穴位:
1、大椎:
定位:第七頸椎棘突下。
主治:清熱涼血,消炎解毒,對血燥瘀絡不通或血液過於黏稠,而造成面部疾患有卓效。
2、腰陽關: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
主治:婦科月經失調,內分泌不平衡,臂部過於肥大及男陽痿、遺精等。
3、中脘: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四寸。
主治:可增強胃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還可治療胃痛、胃酸、哎吐等。
4、關元:
定位:臍下三寸。
具有強壯和保健身體作用,可增強腹部肌纖維的彈性,可調節女性內分泌平衡,治療月經不調、帶下、不孕等。
5、居髎:
定位:在髖部,當髖前上棘於股骨大轉子凸點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對臂部和大腿部深層脂肪代謝有促進作用,可提高肌纖維的活力,同時要治療腰痛和下肢痿痹。
操作:使用艾灸儀或艾絨作用在以上穴位上,艾灸時間:15-30分鍾/次,每天或隔天次,10次為一療程。
艾灸正確減肥的灸法?
可用艾條溫和灸,每穴灸10~15分鍾,每日1次,連續灸20次;或用溫灸器灸,把溫灸盒置於腹部和背部穴位上施灸30分鍾,背部和腹部穴位交替使用,每日灸1次,連續灸20次;還可以用隔姜灸,取棗核大的艾炷施灸,每穴灸3~5壯,隔日灸1次,連續灸20次,也可用隔附子餅灸,取棗核大的艾炷施灸,每穴灸5~7壯。
注意:
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後的艾條選酒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是一種中醫治療身體疾病的方法。合理科學地使用艾灸減肥不僅能夠保持身體健康,而且能夠擁有迷人的魔鬼身材。
❺ 人體上有沒有什麼穴位可以用艾灸熏著減肥的
中醫艾灸之所以能夠走入尋常百姓家,與其簡便的操作、顯著的治療功效、經濟實惠是分不開的。艾灸除了治病的同時,還能夠起到養生保健作用,並且無副作用。正因為如此,成為廣大患者亞健康人群選擇,深受百姓喜愛。
人們對於身體上的十二條經脈眾多穴位很是頭疼,為了更好的掌握穴位,本編結合穴位、取穴方法和主治病症等方面相互結合,取身上的重要的30個重要穴位,供各位艾灸朋友們學習了解。了解並運用好這30個重要的穴位,便能夠解決身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症。
[百會穴]:百會穴位於背部,後發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取穴方法:腳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縫間,往上1寸(約一個拇指橫寬)處。
主治疾病:頭痛、眩暈、月經不調、遺尿、脅痛、腹脹、咽痛嗌干、目赤腫痛、下肢痿痹等。
[隱白穴]:位於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處。
取穴方法:取穴時正坐,足著地,在足大趾甲內側緣線與基底部線之交點處,按壓有痛感。
主治疾病:腹脹、便血、尿血、月經過多、崩漏、多夢、驚風。
[湧泉穴]: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取穴方法:取穴時你用力彎曲腳趾,腳底凹陷的那個地方就是湧泉穴。
主治疾病:高血壓病、神經性頭痛、急性扁桃體炎、過敏性鼻炎、子宮脫垂、下肢痙攣、下肢癱瘓、失眠、音啞、咳嗽、風疹、小兒驚風、心肌炎、糖尿病、怕冷、陽萎、遺精、更年期綜合征等。
❻ 艾灸什麼穴位可以減肥
身體胖瘦取決於體內脂肪細胞的數目和脂肪細胞內脂質含量的多少,成年後開始肥胖的人多數是細胞肥大而數目無明顯增加。
遺傳、內分泌功能紊亂、營養過剩,運動減少和錯誤的飲食方式是造成身體肥胖的主要原因。
單純性肥胖一般是指除了前兩種因素以外的肥胖,大多數肥胖者屬於此類。一般女性脂肪占體重的22%左右,多分布在乳房、腹部、臀部和大腿。
艾灸刺激穴位,調整全身經絡氣血、臟腑功能的平衡,促進胃腸蠕動、減少脂肪的吸收、增加其排泄、達到瘦身功效。
一、單純性肥胖減肥取穴:
1、 大椎。定位:第七頸椎棘突下。主治:清熱涼血,消炎解毒,對血燥瘀絡不通或血液過於粘稠,而造成面部疾患有卓效。
2、 腰陽關。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主治:婦科月經失調,內分泌不平衡,臂部過於肥大及男陽痿、遺精等。
3、 中脘。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四寸。主治:可增強胃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還可治療胃痛、胃酸、哎吐等。
4、 關元。定位:臍下三寸。具有強壯和保健身體作用,可增強腹部肌纖維的彈性,可調節女性內分泌平衡,治療月經不調、帶下、不孕等。
5、 居髎。定位:在髖部,當髖前上棘於股骨大轉子凸點連線的中點處。主治:對臂部和大腿部深層脂肪代謝有促進作用,可提高肌纖維的活力,同時要治療腰痛和下肢痿痹。
操作:使用艾灸儀或艾絨作用在以上穴位上,艾灸時間:15-30分鍾/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為一療程。
二、實胖型減肥取穴:
1、 關元。定位:臍下三寸。具有強壯和保健身體作用,可增強腹部肌纖維的彈性,可調節女性內分泌平衡,治療月經不調、帶下、不孕等。
2、 大橫。定位:肚臍各旁開四寸。主治:便泌、泄瀉、腹痛
3、 脾俞。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各旁開1.5寸。可增強肌體對營養的吸收能力,使新陳代謝的機能旺盛,促進血液循環的加快和造血機能的提高。同時對腹脹、便血、哎吐、水腫等有效。
4、 三陰交。定位:在內踝上三寸,脛骨內側後緣。可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對內分泌失調而出現的各種症狀,均有平衡作用,是女性的常用穴,對月經不調、帶下、不孕、遺精、陽痿等有效。
5、豐隆。定位: 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二橫指(中指)處。內與條口相平,當外膝眼(犢鼻)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主治: 氣逆,喉痹卒暗,狂癲,足不收,脛枯,胸腹痛,嘔吐,便秘,腳氣,厥頭痛,眩暈,煩心,面浮腫,四肢腫,身重,經久閉,忽大崩,婦人心痛,諸痰為病,頭風喘嗽,大小便澀難。
操作:使用艾灸儀或艾絨作用在以上穴位上,艾灸時間:15-30分鍾/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為一療程。
艾灸關元和三陰交.關元在肚臍下3寸左右的地方,我們把自己的手四指並擾,其寬度基本3寸了.具有強壯和保健身體作用,是人體元氣的樞紐,它能通過激活腎氣激活全身的活力.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定位:在內踝上三寸,脛骨內側後緣是肝、脾、腎3條經脈的交點,對肝、脾、腎3個臟器都有調節作用.肝屬木、脾屬土,腎屬水,灸這個穴,就好比用艾灸的溫暖陽光,照著土地和草木,使草木生長起來,把根扎進土地,土地變得溫暖了,也變得松軟了,水的活力也增強了,於是一部分被吸收進土壤里,另一部分悄悄地流走.宇宙人體運行之理,息息相通,我們完全可以這樣類比.
把艾條點燃,靠近穴位,以使皮膚略微有灼熱感為宜,適工夫調整艾條和皮膚的距離,每個穴位就6--8分鍾.同時注意不要好逸惡勞,要早睡早起,並適當進行一些體育鍛煉.需要節食嗎?不用,而且早餐午餐,一餐都不能少.當然,晚餐要盡量少吃,這是為了健脾.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為一療程,堅持一個月,能收到艾炙配方--腹部塑型,腰肌減肥
生活的平淡,身材的走樣,讓30歲的女人有了最大的曲線遺憾——下腹部的隆起。
1、關元:
定位:臍下3寸。腹中線上。
主治:有強壯和保健的作用,可增強腹部肌纖維的彈性,更可調節女性內分泌平衡,治療月經不調、遺尿,小便頻數,尿閉,月經不調,帶下不孕等。
2、大腸腧:
定位:距後中線第四腰椎旁開1。5寸。
主治:增加腰、背、腹部肌肉彈性,治療便秘、腹脹、腹瀉等。
3、中腕:
定位:臍上4寸。
主治:增強胃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可治療胃痛,嘔吐,吞酸,腹脹等。
操作:使用艾灸儀或艾絨作用在以上穴位上,艾灸時間:15-30分鍾/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為一療程。
對女性來說,16-46歲之間有三次明顯的體型變化,其中變化最劇烈的是38歲前後的三年,這時,肌肉開始下垂,腰間的脂肪贅肉增加,小肚子突出。
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肌肉老化、荷爾蒙平衡遭到破壞以及疲勞等等。
腰肌減肥取穴:
1、 天樞
定位:臍旁開2寸
主治:腹脹腸鳴、繞臍痛、便秘、月經不調等。
2、 太乙:
定位:上腹部距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增強腰部肌纖維的彈性,對斷裂彈力纖維有修復和再生能力,同時可治療胃痛、嘔吐等。
3、帶脈:
定位:臍旁開直線與腋下垂線相交點。
主治:婦女內分泌不平橫而導致的月經不調,閉經、帶下及過度肥胖。
4、腎腧: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內分泌失調而造成的身體過於肥胖或過於消瘦,肌肉鬆弛,四肢不溫或月經不調。腰痛、遺尿,遺精,白帶,水腫、耳鳴等。
操作:使用艾灸儀或艾絨作用在以上穴位上,艾灸時間:15-30分鍾/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為一療程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