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秋天的變化有哪些變化
1、秋天,地上的小草漸漸枯黃,落葉樹的葉子也開始變紅或變黃,並隨風飄落下來。桂花飄香,菊花爭艷,一串紅、雞冠花、木芙蓉等一些花兒也開放了。蒲公英結出了白絨毛似的「小傘兵」,隨風飄散,大地呈現出美麗的秋色。
2、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紅紅的蘋果,紫紫的葡萄,香香的橘子,甜甜的柿子……還有核桃、栗子、紅棗等許多水果和乾果都成熟了。田野里,稻子黃,棉花白,大豆、高粱、玉米、番薯、向日葵、花生、芝麻等許多農作物都已成熟,果園和田野里一片豐收的景象。
(1)建秋的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從我國秋始日期分布圖上可以看出,東北地區是我國東部秋始來得最早的地方。進入秋季,北方冷空氣不斷侵入,但勢力不是很強,常在我國北方形成秋高氣爽的天氣,華西常有綿綿秋雨出現。秋季的氣溫會逐漸下降,但是一般較冬季緩慢。
由於干濕狀況的差異,不同地區會出現陰冷多雨,或乾燥涼爽的氣象狀況。在較冷的深秋,由於晝夜溫差大,白天蒸騰的水汽會在夜間凝結,或為露,或為霜。
秋季太陽直射點從北半球逐漸南移,秋分之後越過赤道,太陽直射南半球。從北半球看來,太陽的角度漸漸變低,晝夜長短差距變小。秋分時晝夜等長。在秋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由遠漸近。從黃道平面看來,太陽位於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的背景上。
涼爽的秋意慢慢來臨,但健身運動是一年四季都不能停歇的。運動專家建議,健身者可根據自己的體質和愛好,選擇慢跑、爬山、球類運動等比較適合在秋冬進行的運動。秋冬運動量與夏季相比可適當增大,運動時間可加長,但要注意循序漸進。
❷ 毛澤東詩詞 採桑子 重陽的歷史背景
背景:《採桑子·重陽》作於1929年的重陽節(10月11日)。毛澤東在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落選前委書記職務,受到輕視和排擠,同時身染瘧疾。紅四軍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卻沒有恢復前委書記的職務。毛澤東在上杭養病,又值重陽,毛澤東的夢想和現實再一次發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詞。
出處:現代 毛澤東《採桑子·重陽》
原文: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譯文: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蒼天卻不老,重陽節年年都會來到。
今天又逢重陽,戰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樣明媚。
卻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美,如宇宙般廣闊的江面天空泛著白霜。
(2)建秋的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賞析:
整首詞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詩情畫意、野趣、哲理於一爐,形成生機盎然的詩境,既歌頌了土地革命戰爭,又顯示了作者詩人兼戰士的豪邁曠放的情懷。以壯闊絢麗的詩境、昂揚振奮的豪情,喚起人們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
此詞以極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難老」開篇,起勢突兀,氣勢恢宏。「人生易老」是將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當努力進取,建功立業,莫讓年華付流水。「天難老」卻是將宇宙人格化。寒來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