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泰山哪裡看日出
泰山觀日出最佳位置是日觀峰。日出一般在早上五點,提前看好天氣預報。
日觀峰位於泰山玉皇頂東南,與玉皇頂相距不遠,兩者中間為一較低的山樑。日觀峰古稱介丘岩,因可觀日出而名。每天早上都有成千上萬的觀日大軍蜂擁至此。如今已成泰山的重要標志之一。
宋代著名學者范成大在《日觀峰》一詩中有「岱嶽東南第一觀,青天高聳碧碧巑」來贊美泰山日觀峰的高聳挺拔。
(1)拱北石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門票:包含在泰山景區門票內。
地址:山東省泰安市泰山風景區岱頂妙區玉皇頂東南。
交通 :
鐵路
京滬鐵路泰山站每天到發列車多達86趟。此外,泰山與青島之間每天還有1趟快速列車對開。
公路
京滬、泰徐(往徐州)、泰博(往淄博)三條高速公路在此交匯。從泰安到濟南僅63公里,到曲阜也只有68公里,無論是乘火車還是坐汽車,1小時內皆可到達。泰安到青島,汽車438公里,5小時內可達。到淄博汽車142公里,車程2小時。
公交車
泰安市內公交3路:天外村(泰山西路登山起點)-大眾橋-醫學院-五金站-前進飯店-中心醫院-龍潭賓館-火車站-泰山商場-財源街-下河橋-百貨大樓-岱廟-市委-岱宗坊-紅門(泰山中路登山起點)。
泰山旅遊巴士1線:火車站-天外村-中天門,上山票價:13元,下山票價11元。
泰山旅遊巴士2線:火車站-桃花峪-桃花源索道,上山票價:13元,下山票價11元。
計程車
起步價5元,2公里後1.5元/公里
網路-日觀峰
B. 那年,我登上泰山
打開網路APP看高清圖片
一九八七年的盛夏,借公出機會,我第一次登上了被世人稱之為「五嶽之尊」的東岳一一泰山。
這次登泰山,是名副其實地「登」泰山。全程完全是憑兩只腳,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完六千三百三十一級石階,攀上了海撥一千五百三十二點七米的泰山主峰一一玉皇頂。
這次公出是與礦保健食堂管理員老付一起,去山東辦理礦「招弟」手續的。行程至泰安市,下午四時許辦完了住店手續,我便約老付出門隨便走走。這時,夕陽西下,已不是那麼暑氣逼人了。
老付是一個比我年長幾歲,喜靜不喜動,又很喜歡喝酒的人。一路上,他像一個被押送的俘虜,垂頭喪氣地跟我一起隨便走著。不知不覺間便走到了天外村泰山山門。山腳下一巨石上鐫刻著「泰山」兩個飽滿雄勁的朱紅大字,像兩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心緊緊地抓住了。
早就聽說有句老話,「泰山歸來不看山」,可見泰山非同凡響。這時,身邊有幾位遊客對話說,「現在正是上山的最佳時機,在山上住一宿,明早看日出,再從東路下山,東西兩路的主要景點便大致看全了」。
在我的極力勸說下,老付最終還是很不情願地勉強與我一起,從西路開始了登山之旅。
游覽了普照寺與馮玉祥墓兩個景點,前行不遠,便傳來「轟隆隆」的磅礴濤聲。隨著腳步加快,濤聲越來越大,震耳欲聾。大有「黃河之水天上來,長江一去不回頭」的宏偉氣勢。
穿過一片松林,眼前便呈現出一處絕佳勝景。百餘丈懸崖峭壁上,一寬約十數米瀑布咆哮如雷,「轟隆隆」以雷霆萬鈞之勢直砸崖下石坑,形成深不見底的一汪黑潭,故稱黑龍潭。深潭濺起的水花猶如噴珠濺玉,涼氣襲人,令人心曠神怡。
黑龍潭四周,有千年古松翠柏環繞,為遊客灑下了一地綠蔭。不遠處又有古色古香的西溪亭,雲水亭及長壽橋,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使遊客如置身於人間仙境。
長壽橋下,澗底平緩,溪水涌著層層浪花悠然流過,又驟然縱身一躍,直落萬丈絕壁,猶如一匹銀色緞帶飄然而下。轟然濤聲回盪在群山深壑之中,使人不禁想起詩仙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絕句。
一路走過黑龍潭,扇子崖,傲徠峰等幾處景點,路便越來越陡。時間雖已近下午五時,山上的太陽依然明晃晃的掛得很高,像一盆熊熊炭火烘烤著遊客。這時,我和老付早已汗流浹背了。
曾經在畫報上見過「泰山挑夫」的偉岸形象。大特寫彩照逼真地反映出他們那獨有的,令人震撼的與命運抗爭的不屈精神。面前親眼見到的「泰山挑夫」,與畫報上的「泰山挑夫"相比,更顯偉岸如山,更令人肅然起敬。
與我們擦身而過的五六位泰山挑夫,各挑著約一百多斤的重擔,如沙漠中負重的駱駝,正在陡峭的山路上跋涉著。他們僅穿一件短褲,打著赤腳,全身呈紫紅色。身子骨雖算不上強壯,但胸部,胳膊,肩膀上仍有突出的肌肉塊,如刀雕斧鑿。尤其是脖子後的肌肉更為突出,猶如一峰高聳著的駝峰。他們邁出的每一步,五個腳趾都分得很開,像古樹老根,牢牢地抓緊腳下的石板路。
汗水,似無數條蚯蚓,從他們身上不停地向下蠕動著,匯聚成銅錢大的汗珠滾落在燙腳的石板路上。瞬間,就被石板烘乾。在他們走過的路上,隨風飄過一股汗水的酸味兒。
曾聽人說過一句很浪漫的話,「泰山挑夫也是泰山一景」。但我無論如何卻不敢把「泰山挑夫」當作「一景」去欣賞,去品味。也無法將泰山挑夫與綠樹紅花,青山碧水等美景相聯系。
過了雲步橋,便遠遠看見好客的「五大夫松」,在習習晚風中正向我們招手致意。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登封泰山,中途遇雨,避於一棵大松樹下,因大樹護駕有功,遂封為「五大夫松」。明萬曆年間,古松遭雷擊毀。清雍正年間重修泰山,補栽五棵松樹,現存兩棵,虯枝盤曲,古拙蒼勁,自古被譽為「泰山挺秀」,為 泰安古八景之一。
「五大夫松」以西不遠處的一片蒼翠的迎客松林,嫵媚多姿,如詩如畫。一棵棵迎客松虯枝下伸,如彎腰招手,畢恭畢敬地迎接遊客,故被人們稱之為迎客松,並早已成為泰山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我喜歡迎客松,喜歡它婀娜嫵媚的身姿,喜歡它彬彬有禮的紳士風度,更喜歡它紮根岩層,不畏貧瘠的抗爭精神。但眼前的景象卻讓我五味雜陳,浮想聯翩,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許多棵迎客松的樹枝上,先大後小依次壓滿了一排排石頭。樹梢處又掉掛著一塊大石頭更顯沉重。人們試圖用重力壓迫它彎腰曲膝,低頭垂臂,迫使其低眉順眼地向遊人曲意逢迎。後來人們又強加給它一個「迎客松」青樓女子般曖昧且俗氣的名稱。
我這才知道,「迎客松」向遊人展現的並不是它的天然姿態,而是人們按照自已的審美觀,以強大的外力重塑了它,改造了它,致使它面目全非,甚至連它原本的名稱也早已被世人淡忘。我心中不免泛起一陣對迎客松的憐憫與凄楚,一下子便沒了欣賞的興致。
走過無極廟,拾級而上,很快便到了中天門。六千六百多級石階從這里向南天門延伸。抬頭向被片片白雲纏繞著的南天門放眼望去,猶如仰望神話中的神聖天堂。攀爬在陡峭的「十八盤」石階上的點點人影,隱隱約約地在慢慢蠕動著,顯得那麼遙遠,那麼高不可擎。我不由生出些膽怯和愁緒,心想猴年馬月能爬到山頂啊!
圖片
在摩肩接踵,遊人如織的「十八盤」石階路上,忽見一位年齡很高的老大娘正吃力地攀爬著。我問老大娘高壽,老大娘回說,「還小呢,才六十八歲。」我又問,「上山觀光呢?」老大娘說,「不價,上山朝香哩。」我便對老大娘肅然起敬起來。又走一程,又遇一位年齡更大的老大娘,問其年齡,說是七十六歲,也是上山朝香。與兩位老大娘相比,自覺一下子便矮了下來,羞愧之情油然而生。
聽路人介紹,這些老人上山朝香,為表示虔誠,都是從山下一步一步走進玉皇廟的,並且一年一趟,堅持進香。從兩位老大娘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待爬上南天門,天便黑透了。草草吃了碗清水素麵,便在一家掛著「公安旅館」招牌的旅店安頓下來。
之所以選擇這家旅店,完全是沖著「公安」二字。那幾年,社會秩序不很清明,常聽說有歹人幹些攔路搶劫,殺人越貨的勾當。老付給我說,「公安」二字可以「避邪」,有著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的功效。
待進到房間,才知道住宿條件十分簡陋。幾間空盪盪偌大的房子,立一排用鋼筋焊成的雙層簡易大通鋪。一溜幾十號人躺下,你擁我擠。直到半夜,仍是一窩蜂鬧哄哄的。一人翻身,整個鐵架子便「喀吱喀吱」地一陣亂響,哪裡能讓人睡得著覺。
盛夏的泰山,晝夜溫差大,山上還是冷颼颼的。約凌晨兩點,我和老付便隨大溜起了床,各自租了件棉大衣,隨人群興沖沖地趕往玉皇頂日觀峰,去觀看想像中的那一輪紅日,從雲海中冉冉升起,光芒萬丈的磅礴盛景。
到了玉皇頂東南不遠的日觀峰,一望無際起伏不平的山坡,早已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堪。連那高若數米,長約七八米,傾斜度極大的「拱北石」上,也站滿了人。我和老付便在人群邊沿隨便坐了,坐等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從凌晨三點開始,千等萬等,一直等到九點。太陽,仍像個含羞待嫁的新娘,遲遲不肯露面。突然,有人醒悟過來,大聲說,「肯定是陰天,要不,太陽早該出來了!」一句話,把成千上萬的人群從美好地期盼中驚醒過來,「呼啦」一聲,黑壓壓的人群便很不情願地站了起來,帶著無限的遺憾哄然散去。
日觀峰上,「拱北石」像一隻報曉的雄雞,氣宇軒昂地立於泰山之巔,成為一處泰山的重要標志。因其形猶如起身探海,故又名「探海石」。我以「拱北石」為背景,請攝影師為自己照了紀念照。這是登泰山留下的唯一一張相片。
因為上山時天已經黑透,山上的美景全部藏在了厚重的夜幕之下。早晨,夜幕開啟,雲開霧散,便豁然開朗,把人一下子置身於一個神話般的絕妙世界。碧霞祠,日觀峰,天燭峰,瞻魯台,天街等五光十色的景點一覽無余,令人嘆為觀止。
站在南天門,意味著自己已步入「天界」,將一路景色盡收眼底。放眼望去,千峰萬壑,紫氣祥雲,群鳥嘻戲……,一派蓬勃景象,猶如一幅波瀾壯闊的絢麗山水畫卷,一覽無餘地呈現在面前,使人飄飄欲仙。只有此時此景,才能真正體驗到詩聖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游覽泰山,摩崖石刻不可錯過。據資料顯示,泰山石刻現存一千六百多處,為全國名山之最。
泰山精華石刻,主要分布在紅門,中天門,南天門至玉皇頂這段峰巒險峻,絕壁如削,也最考驗遊人體力與意志的路段。這里,山谷幽深,奇松怪石遍布,山泉,溪水,瀑布隨處可見,充滿了自然的原生野趣,堪稱泰山的「十里畫廊」。
「十里畫廊」中,有著一處處上自嬴秦,下迄當代,數不勝數的文人墨客留下的重重疊疊的各色題刻,楷隸行草彖,精彩紛呈,與山泉瀑布,奇松怪石,相映成趣,成為登山途中一道絢麗的風景線。
沿玉皇頂盤路而下,先觀賞了「大觀峰」上高若十數米,氣勢恢宏的唐玄宗東封泰山的紀事碑,御制《紀泰山銘》,俗稱唐摩岩碑。據說曾多次貼金,使之金光奪目,蔚為壯觀。
再往前走,我們依次欣嘗了大觀峰上的清康熙帝「雲峰」兩個筆力遒勁的大字和乾隆詩刻《夜宿岱頂作》詩二首,以及道光年間的「曲徑通幽」,光緒年間的「五嶽獨尊」,以及明朝的「高山流水」等各式書法,令人大開眼界。
圖片
「萬仙樓」盤山道西側的泰山摩崖石刻中的「蟲二」兩個大字,作為泰山刻石中的佼佼者,成為妙趣橫生,遊人喜聞樂見的佳品。據傳,這是清光緒年間,山東名士劉廷桂題鐫的。「蟲二」,作為「風月無邊」的謎面,意境深遠,令人生出無邊無際風光的無限遐想。
一路游覽過高山流水亭,萬仙樓,岱宗坊等景點,走出岱廟,便結束了本次泰山之旅。雖因山高路陡,杵得兩條大腿疼痛難忍,但走出山門,還是依依不捨地一步一回頭,再看看被彩雲托起的南天門,看看高入雲端的十八盤,看看絕壁如削的一座座險峻峰巒,還有那奇松,怪石,山泉和瀑布……
作者簡介:袁海善,網名:白頭醉翁,退休職工,愛好文學。
C. 第五套人民幣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紙幣的背面圖案分別是哪裡的風景
1元背面的背面圖案為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風景
100元背景照片
人民大會堂為建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築之一,也是北京的地標性建築。它由1958年10月動工,1959年9月建成,僅用了10個多月的時間就建成了。創造了中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創舉。它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側,西長安街南側。是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地點;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辦公場所;是黨、國家和各人民團體舉行政治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中國國家領導人和人民群眾舉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動的場所。整體建築坐西朝東,南北長336米,東西寬206米,高46.5米,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18萬平方米。
拓展資料
第五套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於1999年10月1日起發行,至2002年底,紙幣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和硬幣1角、1元、5角已經陸續問世。第二、三、四套人民幣的彩稿設計,是聘請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專家羅工柳、侯一民、周令釗等為主完成的。第五套人民幣的彩稿設計工作則全部是由印鈔造幣企業的專業設計人員承擔完成的,這標志著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完全能夠獨立完成人民幣從設計到生產的全過程的所有工作,將躋身國際印鈔造幣先進行列。2015年11月12日,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正式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