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雞耳朵長哪兒(圖片)
雞的耳朵位於眼睛後面,頸椎以上,表面有片狀羽毛覆蓋。這就是雞的耳道了。
雞的聽力基本依靠耳朵完成,它的皮膚或足感受聲波的能力很弱,如果沒有耳朵,它基本什麼都聽不見。
雞的耳朵是雞的感知聲音器官,另外可以保持雞的身體平衡,減小盧內壓力;鳥類的腦袋小,耳朵當然小,不像哺乳動物有外部耳聒,但是貓頭鷹除外。
(1)哪裡朵的圖片擴展閱讀
雞的生物特性
1.體溫,在40.9度與41.9度之間,平均體溫是41.5度。雛雞,但養殖時,雛雞舍溫要求高,一般在三十四五度。
2.心跳,160到170次每分鍾,就日齡而言,雛雞高於成雞。就性別而言,母雞高於公雞。
3.產蛋,一隻母雞年平均產蛋300枚左右,平均出雛率70%以上。
4.其它,料肉比,一般在1.50~2.00:1;料蛋比,一般在2.0-2.5:1.0。
5.雞的一般最長存活13年(飼養環境)。
6.蛋雞:一般在110天左右開產(工廠化養殖),到72周淘汰、淘汰時體重為2千克左右。
Ⅱ 鳥有沒有耳朵在哪裡
有耳朵。
鳥類並非沒有耳朵,只是不同於哺乳動物,鳥類沒有外耳廓而已。鳥類,為了飛行時減少空氣的阻力,其形態呈流線形,頭部亦平滑,沒有耳殼。因為不能經由耳殼集中音波,或察知音源位置,所以鳥類需要不時向各方向搖動其頭部和頸部,以彌補沒有耳殼之缺點。
獸類之中,如海豹、鯨魚等,為了在水中游泳之時、減少水的阻力,也是沒有耳殼。 鳥類,因沒有耳殼,所以多數人不知其耳朵之位置。一般來講,位於眼睛之下後方,外披羽毛。
(2)哪裡朵的圖片擴展閱讀:
鳥的食物多種多樣,包括花蜜、種子、昆蟲、魚、腐肉或其他鳥。大多數鳥是日間活動,也有一些鳥(例如貓頭鷹)是夜間或者黃昏的時候活動。許多鳥都會進行長距離遷徙以尋找最佳棲息地(例如北極燕鷗),也有一些鳥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例如信天翁)。
飛行大多數鳥類都會飛行,少數平胸類鳥不會飛,特別是生活在島上的鳥,基本上也失去了飛行的能力。不能飛的鳥包括企鵝、鴕鳥、幾維(一種紐西蘭產的無翼鳥)、以及絕種的渡渡鳥。 當人類或其他的哺乳動物侵入到他們的棲息地時,這些不能飛的鳥類將更容易遭受滅絕,比如:很大的海雀、紐西蘭的恐鳥等。
每年春天和秋天,鳥類都成群結隊,遮天蔽日地在天空中飛行,這種在不同季節要更換棲息地區,或是從營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從越冬地返回營巢地的季節性現象稱為鳥類遷徙。每年大地回春,鳥類就開始進行求偶、生殖、營巢、孵卵和育雛等一連串的活動。
Ⅲ 鵝耳朵長哪兒圖片
在它的腦袋兩側有倆小孔,那就是耳朵 ,有的可能被毛擋住了,一般的就能直接看見
Ⅳ 想找一張 太陽給雲朵澆水的卡通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