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膽汁酸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手機好多圖片 2025-02-02 09:48:56
日本哪個牙膏最好圖片 2025-02-02 09:46:41

膽汁酸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7-27 09:22:07

『壹』 膽汁產生和排出途徑

膽汁由肝臟產生,膽汁是由肝細胞分泌的分泌液。

排除途徑:膽汁由肝細胞分派消知泌後經膽小管的引流後到達左右肝管、肝總管,後貯存在膽囊。當人體進食後,體內括約肌舒張,十二指腸開口,膽汁進入小腸。膽汁可促進場內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膽汁分泌是持續不斷的,在非消化期,膽汁經肝管轉入膽囊內貯存;在消化期,膽汁可直接由肝臟和膽囊大量排到十二指腸,促進脂肪的消化分解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膽汁在十二指腸內可中和一部分胃酸。

(1)膽汁酸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膽汁的生理上形態及作用

由肝細胞分泌後,經肝管和膽總管流入十二指腸;或由肝管和膽囊管流入膽囊貯存,待消化需要時再由膽囊排出流入十二指腸。膽汁與胰液、腸液密切配合,對小腸內的食糜進行化學性消橋歲化。成年人每日約分泌800~1000毫升膽汁。

其分泌量與蛋白質的攝入量有關,高蛋白飲食可使其分泌量增加。膽汁中有與消化有關的分泌物,如膽鹽等;也有與消化無關的肝的排泄物,如膽色素等塵消。它是一種較濃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體。膽汁的顏色取決於其中膽色素的種類和濃度,可由金黃色變為深綠色。

由肝直接分泌的膽汁呈金黃色或橘棕色,而經膽囊貯存的膽汁則因濃縮而呈深綠色。膽汁呈弱鹼性,pH為7.4;膽囊中的膽汁則因磷酸氫鹽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為6.8。膽汁的成分極為復雜。除水分外,還有膽色素、膽鹽、膽固醇、脂肪酸、卵磷脂及無機鹽等。

一般認為其中沒有消化酶。膽色素是血紅蛋白的分解產物,包括膽紅素及其氧化物——膽綠質。膽鹽主要是由結合的膽汁酸所形成的鈉鹽,而膽固醇則是膽汁酸的前身。膽鹽排入小腸後,絕大部分仍可由小腸粘膜吸收入血液,再入肝臟組成膽汁,這叫膽鹽的腸肝循環。

『貳』 人的膽在什麼位置

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里,藉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長約7~9厘米,寬約2.2~3.5厘米,其容積為30~50毫升,分為底、體、頸三部。

底部游離,體部位於肝臟臟面的膽囊床內,頸部呈囊狀,結石常嵌頓於此。膽囊管長約2~4厘米,直徑約0.3厘米,其內有螺旋式粘膜皺襞,有調節膽汁出入作用。膽囊管及其開口處變異較多,手術時常易損傷此處。

(2)膽汁酸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膽囊的功能:

(1)儲存膽汁:一個飢餓的人(即非消化期間),膽汁儲存在膽囊內,當消化需要的時候,再由膽囊排出,所以膽囊被稱為「膽汁倉庫」。同時又起到緩沖膽道壓力的作用。

(2)濃縮膽汁:金黃色鹼性肝膽汁中的大部分水和電解質,由膽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膽汁中有效成分儲存在膽囊內,變成棕黃色或墨綠色呈弱酸性的膽囊膽汁。

(3)分泌粘液:膽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護膽道黏膜,不受濃縮膽汁的侵蝕和溶解。

(4)排空:進食3~5min後,食物經十二指腸,刺激十二指腸黏膜,產生一種激素叫縮膽囊素,使膽囊收縮,將膽囊內膽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腸,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膽汁同時,也將膽道內的細菌與膽汁一起排出體外。一般講,進食脂肪半小時,膽囊即可排空。

『叄』 膽在人體的位置具體在什麼部位

如圖所示:膽位於右季肋部肝右葉下面的膽囊窩內,其上面借結締組織與肝結合,下面游離由腹姿姿膜覆被,並與十二指腸上曲和結腸右曲相接觸。膽囊呈梨形,容量40--60毫升,有貯存、濃縮膽汁以及調節膽道納枝壓力的作用。

(3)膽汁酸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在消化期間,通過神經調節,使膽總管括約肌收縮,膽囊擴張,膽道內產生壓力梯度。膽汁分泌壓為2.933KPa(22毫米汞柱)。

膽總管靜水壓1.46KPa(11毫米汞柱),膽囊內壓0.400~0。933KPa(3~7毫米汞柱)。肝膽汁因壓力差進入膽囊。膽汁儲存主要發生在夜間空腹時,但括約肌的關閉不完全,仍有部分膽汁進入小腸。據報道,空腹時僅有50%的膽汁進入膽囊。

膽囊容積約50毫升,它藉助其濃洞冊敏縮功能,增加了膽汁的儲存。通過吸收膽汁中的90%的水分,約可儲存500毫升膽汁,將大部分膽汁酸池儲存其中。研究表明,膽囊粘膜逆電化學梯度吸收氯化鈉是鈉泵的作用,繼而產生滲透壓力差,吸收水分,由此使膽汁濃縮5~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