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胡同的由來
「胡同」,這兩個字原是蒙古語的譯音。《析津志》載稱「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襲下來的,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所以,北京胡同是久遠歷史的產物,它反映了北京歷史的面貌,是有豐富內容的。「胡同」一詞出現在《三國志》,胡漢同居一巷之意。
為保護古都風貌,維護傳統特色,北京城區劃定了二十餘條胡同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像南鑼鼓巷、西四北一條至八條等就被定為四合院平房保護區。
自元大都以來形成的老北京胡同成棋盤式格局。胡同的形成和發展,在其名稱上也留下了歷史變遷的痕跡,並反映出社會風情。
每條胡同一形成,人們自然會給它起個名,這個名稱一旦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叫開了,就確確實實地代表了這條胡同在整個城市中的方位,成為人們交往、通信等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標志。這是胡同名稱的實用指代作用。
由於胡同名稱從元朝開始形成胡同起,一直都只是靠人們口頭相傳,至於用文字寫在標牌上掛在胡同口上,只是民國後才有的。
(1)四合院ppt背景圖片素材介紹擴展閱讀
北京的胡同名稱實際上是以人為中心的,直接以人名、姓氏、命名的胡同就有百十來條。既有以人們所敬仰的民族英雄的名字來命名的,也有幾個朝代的歷史名人、達官貴人的名字來命名的。
然而數量最多的還是以平民百姓、小商小販、小手工業者的姓名來命名的,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與胡同里居住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為接近。這類胡同名稱充分體現出人文傾向。
B. 四合院的文化意蘊 詳細的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底蘊
夕陽西下,一抹殘淡的陽光柔和的灑在京城幽深的小胡同里。精緻的四合院,黝黑的宅門,鋥亮的門鈸,槐蔭下扯閑篇兒的老人,追逐頑戲的孩子,還有那遠處傳來漸近的略帶沙啞的吆喝聲.....
當您陶醉於靜謐與愜意之中時,您是否想到了這其中的文化底蘊?您是否知道這小小的四合院在封建社會是以家族的倫理道德、宗法觀念、等級禮制、堪輿風水、對幸福人生的追求、嚮往和藝術美學為藍圖建築起來的呢!
一. 宗族觀念
在整個社會結構中,宗族、等級、階級等是其中的組成部分。在古代社會,等級結構最為重要,它把人們分為皇帝、貴族、官僚、紳衿、平民、准賤民、賤民等等級。 在平民以上的社會集團中,等級結構和宗族結構的成分是完全一致的,上層宗族成為等級社會政權的統治基幹,這就是宗族制度與封建政治相結合的基礎。
「天下之本在家」(《申鑒》漢·荀悅)。歷史上,先有父系家長制,在此基礎上才擴延為封建君主制。與之相應,在倫理上也是先有父為子綱,然後才有君為臣綱。社會的生產關系、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家族的基礎上。他一方面延伸了社會制度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也發揮著社會他種文化所無能為力的特殊功能,是封建社會的基本細胞,是社會結構的基礎,是支撐整個國家的強有力的基石。
家庭又是家族的組成部分,甚至我們可以說家庭是縮小了的國家,先齊家而後才治國、平天下,正所謂「正家而天下定矣」(《易經》)。 所以統治者對家庭的安定和家禮的實施十分重視。家庭是禮制的主要對象,是建立在以「三綱五常」為基礎,通過祖訓、家禮、家范、家規來約束每個家庭成員;強調男尊女卑、長幼有序、嫡庶有別、家庭生活自給自足。「生於斯,養於斯,葬於斯」,導致十分明顯的自我封閉的結果。
家庭的倫理道德和宗法觀念在四合院中有充分的體現,早在周代,住宅建築的功能就與禮制融為一體。北京的四合院,包括較大規模的由多個四合院組套而成的王府,甚至故宮,都是禮制的反映,是禮制最充分的體現。
我們可以看出,四合院內外宅的劃分體現了尊卑有別的等級觀念,四合院的那種「北屋為尊,兩廂次之,倒座為賓,雜屋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完全是父慈子孝、夫唱婦隨、事兄以悌、朋交以義的人生道德倫理觀念的現實轉化。故宮的朝廷於前,宮寢為後,文左武右的規劃布局也正合天地之道,陰陽之理。從這一點上來看,四合院不愧是封建社會的縮影。
中國古代的家庭是封閉式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而四合院也是封閉式的,無論府邸宅第多麼深邃,多麼廣闊,僅只有一個正門,惟以此正
門為出入孔道。其開角門、後門、旁門者,全都是因為特殊情況,不屬正規。住
宅里的設施一應齊備,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從倉庫、廁所、廚房,到寢室、
起居等等,
應有盡有。
院門從來都是緊閉,
形成一個安全、
舒適、
寧靜的小天地。
因此,走街串巷的行販,要扯著桑子吆喝,手裡擊著響器,目的就是要深宅大院
里的人不用出門就知道自己賣的是什麼。
封閉式的家庭觀念,
造就了封閉式的住
宅,而反過來封閉式的住宅,又起到了維護這種觀念的作用,兩者相輔相成。
封建家庭關系在結構上是將家庭成員一分為二,
即家長與家屬。
盡管在不同
時代、
不同地區家庭的結構、
規模各有差異,
但是無論什麼樣的家庭都有一位家
長,這是普遍存在的。其目的都是為了要保持、鞏固、發展祖宗家業,培育、造
就出揚名顯親、
光宗耀祖的子孫後代。
歷代儒人也都在竭力論證和維護家長權利
的絕對性,宣揚著「家無二主,尊無二上」的思想(《禮記·場記》)。家長制
是隨著私有制和階級對立的出現而產生的,
也是自然經濟和自給自足家庭生活方
式的必然產物。
這種家長制呈金字塔狀的等級格局以四合院為舞台體現的淋漓盡致。
家庭關系象
其他社會關系一樣是一種尊卑分殊、
等級森嚴的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關系。
家長
住在北房,即正房,一般是在正房的東屋,西屋或者是姨太太住,或者是用作書
房。兒女子孫住在東西廂房。而西廂房的高度及寬度,都比東廂房略矮小。正房
是全院中最高,面積最大的房屋,以基台柱石增加其高度,以使重心突出,主次
分明,井然有序,藉以體現人倫關系和輩分。
二
社會等級
在封建社會,
衣食住行均有著嚴格的等級規制,
其中尤
「以建築形式來明辨
居者身份等級是最簡易而又收效顯著的方法」。所以都城、宮殿、宅第、陵墓等
均是以禮為准則設計建造出來的,布局、規模、形式、色彩、裝修等處處都體現
著禮的制度。
同時這些建築物也就不再單純的具有使用功能了,
更多的是表現出
秩序和等級的社會功能。
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也建築在四合院的一磚一瓦之中。例如對大門的規定,可
以分為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如意門、蠻子門、鷹不落等。這不同種
類的大門不僅是建築形式上的區別,
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森嚴的等級觀念。
以至於
外人只要看一眼大門、戧檐、門釘、影壁或門板等,就可以知道這家主人的身份
和地位,是文官,還是武將,是殷富之家,還是一般百姓。於此一斑可窺全豹,
所謂門當戶對,
門第相當,
正是反映了住宅大門與主人身份地位之間的一種密切
關系。
北京古代建築的屋面上都要安置吻獸,這原是道教符籙派中的一種鎮壓法物,
以避禽獸、鬼魅、盜賊等的侵害。吻獸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呈不同的形象,有的
近乎魚形,有的似魚非魚,有的似鳥非鳥,發展到封建社會後期,漸呈龍形,並
被列為龍的九子之一。吻獸是安在古建築屋頂的正脊、垂脊、戧脊、圍脊等各屋
脊的盡頭或轉折處的,被稱作鴟吻、殿吻、龍吻或螭頭等,但這些都是帝王宮殿
的專用飾件或名詞,
而一般老百姓的住宅則不敢安裝吻獸。
但在四合院的正脊的
端頭,也會有向斜上方揚起的構件,俗稱「蠍子尾兒」。皇上家的稱作頭稱作吻,而老百姓的則要稱作尾兒,這也是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的反映。
下面筆者試以門釘為例,闡述等級制度之繁細。
門釘之始,原是專為實用而設計的。門板的構造,是集通肘版、副肘版、身口版等而成。當將數塊板材拼成一整塊門板時,必加幅以系之,用釘加以鞏固,但在扉面就顯露釘子的痕跡來,影響觀瞻,所以便將釘帽作成泡頭形狀,由結構而變為裝飾之物。明清以後,才作為分別尊卑的標示。
門釘之制,最早見於記載是《洛陽伽藍記》之「永寧寺浮屠」。其言曰:「魏靈太後起永寧浮屠,有四面,面有三戶六窗,戶皆朱漆,扉上有五行金釘,合五千四百枚,復不金環鋪首。」到了宋代門釘制度,據營造法式所載:「每徑一寸,即高七分五厘。 每徑三寸,每二十枚一功。每增減五分,各加減二枚。」 明太祖光復華夏,刻意復古,曾經命張籌等考證門釘制度,但沒有結果。所以明初對於門飾的規定,如首面擺環,均極嚴格,唯獨門釘,語焉不詳。
門釘數目之有嚴格規定,據文獻所載,實始於清。如乾隆大清會典載:
宮殿門廡皆崇基,上覆黃琉璃,門設金釘。
壇廟圜丘(土遣)外內垣門四,皆朱扉金釘,縱橫各九。
親王府制正門五間,門釘縱九橫七。
世子府制正門五間,金釘減親王七之二。
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與世子府同。
公門釘縱橫皆七。侯以下至男遞減至五五,均以鐵。
又《光緒大清會典事例》中記載:
順治九年,定親王府制,每門金釘六十有三。世子府制減親王七之二。郡王府制及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同。
於此繁繁瑣瑣之中,可見制度繁縟,等級森嚴之一斑。
在四合院中房頂上的瓦也有講究,筒瓦只有皇上王公貴族才能使用,在民居中比較少見,最常見的是合瓦,從遠處望去猶如一片灰色的魚鱗。
嚴格的等級制度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它在北京四合院中的遺跡卻依然存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北京四合院就是一部由磚石寫就的史書,可以讀出許多東西來。
三
堪輿
對建築與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關系的認識在古代稱為「堪輿之學」,亦稱「風
水」之學。綜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在有著數千年文明的中國卻沒有專職的建
築師,
從事建築施工的人稱為匠人,
而這些人的技術在過去只是雕蟲小技,
為君
子所不屑,但卻有一部分人負責選址相地,在民間人們稱之為風水先生。
「所謂
風者,取其山勢之藏納,土色之堅厚,不沖冒四面之風與無所謂地風者也。所謂
水者,取其地勢之高燥,無使水進夫親膚而已。」而堪輿,乃是應天地之道,合
陰陽之理。它雖然有迷信色彩,但它是「探討、解釋自然現象與規律和人類生存
空間關系的一門古代實用學術」,是集地質地理學、生態學、景觀學、建築學、
倫理學、美學、巫術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系統性很強的古代建築規劃設計理論,
不失為我國古代建築中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
一所宅院的營建與施工,
是屬於傳承性、
程式化的,
是採用圖樣或依憑經驗
營建的。
而擇宅相地則是創造性的工作,
主要包括擇地
(地形地勢、
環境關系)
、
定方位(中線、宅門、各房位)、調整(避讓、符鎮、改造)。一般是以羅盤校
方位,
首先是定院落的方位,
在定大門的方位,
然後是根據大門的位置定出各房
的關系、凶吉,最後是確定各房門的位置,門窗大小,以及排水方向。
堪輿之學有八句口訣,
是定下大門的方位後,
以確定其他建築的凶吉的。
每
句八個字,第一個字是代表方向,以下按順時針序列。例如:一所宅院的大門在
東南方位,
則是
「巽天五六禍生絕延」
,
巽是大門開在東南方向;
天,
正南離位,
代表天乙巨門,屬土,吉位;五,西南坤位,代表五鬼廉貞,屬火,凶位;六,
正西兌位,代表六煞文曲,屬水,凶位;禍,西北乾位,代表禍害祿存,屬土,
凶位;生,正北坎位,代表生氣貪婪,屬木,吉位;絕,東北艮位,代表絕命破
軍,屬金,凶位;延,正東震位,代表延年武曲,屬金,吉位。因此這所宅院的
倒座、正房、東廂房是屬於吉位,所以廁所要放在西南位,廚房要放在東北或東
南部。如果這所宅院的大門開在了西北角,則口訣是「乾六天五禍絕延生」,依
上類推,正北(六),凶位;東北(天),吉位;正東(五),凶位;等等,不
一一列舉。
此外還有許多規矩和講究,
如住宅中各房的房門不可正對,
大門不能對著道
路要沖,不能對著獸頭,不能對著不利方向,不能對著煙囪、屋角,還要設影壁
遮敝或置一面鏡子,把邪氣反射回去。等等。
規矩的四合院應該是座北朝南,
呈南北長,
東西短矩形大門開在東南角的
宅院。按照八卦方位,即所謂的「坎宅巽門」。「坎」為正北,在五行中主水,
宅院建在水位上,可以避開火災;巽即東南方位,孔穎達的《周易正義》上說:
「
《說卦》
雲:
『巽入也』
,
蓋以巽是象風之卦,
風行無所不入,
故以入為訓„„
然巽之為義以卑順為體,
以容入為用,
故受巽名矣。
」
大門的方位既有容納之意,
又討個出入平安的彩頭,圖個吉利。
元初興建大都,是依據既定規劃進行的,以皇城為中軸,兩側對稱分布,城
內的主幹道為南北走向,而小街和胡同皆為東西走向。路北的四合院座北朝南,
符合規制,那麼在路南建房的,門開在哪兒呢?如果路南的這些位置不好的房基,地皮稍有富裕,老北京人就不怕費事,在西側讓出一條小過道,在盡頭折而東,門設在東南角,這樣這個四合院又是座北朝南了。如果地兒小,又不願費事的,就把大門開在西北角,即八卦方位中的「乾」位,仍是吉利的。北京還有許多南北走向的街巷,兩邊的路東、路西的院落又如何符合規制呢?講究點的,就得在宅院的南側引出一條過道,門開在東南角,站在院中,就又是座北朝南的了。四合院以垂花門為中線分前後院,前即南方,從火,主光大,故在待客生活之所;後即北方,從水,主藏,故作寢居之處。
在四合院中,使用色彩還有許多的講究,除了不同等級使用不同顏色的硬性規定外,其由五行(木、火、土、金、水)的思想,以及派生出來的五色(青、赤、黃、白、黑)、四時,對我國古代建築的布局、規劃、設計、實施都起著很大的影響。用全國最大的四合院──故宮作例子,如皇子生活所居的南三所,不但地處皇宮東側,而且連瓦頂也是綠色。東方,為青色,從木,從春,用以表示青少年成長和蓬勃向上。紫禁城的宮殿、垣牆大多用紅色和黃色,而文淵閣,卻用黑瓦,灰色青磚。因為黑色代表水,水克火,用以表示圖書免於火災。
四 祈福
走進四合院,一抬頭,戧檐上鑲著「平安如意」的磚雕,門簪上刻著「吉祥」二字,抱鼓石上的小獅子栩栩如生,迎面的影壁中心斗大的福字,看著就舒坦。拐彎順右手走,垂花門上繪著各種吉祥紋樣的彩繪,窗戶上貼著「年年有餘」的剪紙。這些裝飾物大都具有吉利、祥瑞、祈福的含意,一般來說,它有兩種功能,一是裝飾性,二是實用性。
裝飾物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氏族生活時的圖騰,如龍、鳳、麒麟等紋樣。我國歷代的藝術品,尤其是各種工藝美術品,從殷商時期的玉器,到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以至「秦磚漢瓦」、石雕壁畫等等,從紋樣到造型和題材內容,如果仔細品味,可以發現,大多具有頌祝吉祥,祈求幸福的含意。裝飾物的紋樣,又叫民俗圖案,或吉祥圖案,它的發展是在兩宋時期,到了明清這種寓意吉祥的圖案和圖譜,已經滲透到衣、食、住、行等各個領域,並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對中國繪畫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日常生活中的民間藝術,是以實用性為主、以四合院中的布局和陳設為主體的美的造物。門樓、牌匾、門楣、花窗、雕牆等部位的鏤刻書畫內容,把傳統藝術文化直接形象地在四合院中表述出來,這些內容實際上是中國人所固守的家風、居德。「萬世其昌」、「四代同堂」、「吉祥瑞慶」、「子孫萬代」、「耕讀傳家」「忠厚傳家」、「詩書繼世」等等,都昭示出主人的願望和理想。不難看出,他們所追求的目標正是儒家文化所涵蓋的傳統的吉祥內容,是對人生美好未來的祈盼。
裝飾物的紋樣從表現手法上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象徵,例如龍象徵天子,祥瑞;獅子象徵避邪,護福等等。
二是諧音,以蝙蝠的蝠與福、以魚與余、瓶與平等音同,取其意。
三是文字,直接用文字,主要是篆書。
此外,還採用其他比擬、借喻、會意等手法,創造出豐富的裝修造型,圖案及雕飾題材。
在北京傳統的四合院住宅裝修中有一種最普通、最常見的圖案就是「步步錦」,這種圖案的基本線條是橫線和豎線,按一定的規律組合在一起,周圍嵌以簡單的雕飾。將這種裝修花紋冠以「步步錦」的美稱,反映出人們渴望不斷進取,一步步走上錦綉前程的美好願望。
以八角或六角幾何圖形為基調的裝修欞條圖案,稱為「龜錦紋」或「龜背錦」。龜在古代是長壽的象徵,用龜背紋作裝修圖案,有希冀健康長壽之寓意。
墀頭是硬山房山牆腿子的總稱,其上部由冰盤檐、戧檐等部件組成,這是重點裝飾的部位之一,常飾以精美的雕刻。磚雕的題材有鶴鹿同春、子孫萬代、玩器博古、文房四寶、富貴牡丹、梅蘭竹菊、麒麟卧松等等 。戧檐下依次設盤頭、梟混、爐口等線腳及荷葉墩,這組雕花盤部常用一個花藍墊花作為結束。
吉祥的裝飾圖案,在北京的四合院中比比皆是,而且形式更加多樣,寓意更加豐富,人們用壽字或桃子圖案寓意長壽,用罄的圖形寓意喜慶或慶祝,用梅、蘭、竹、菊圖案借喻清高和超凡脫俗,用牡丹、玉蘭表現高雅富貴„„等等。
裝飾物在四合院建築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極其豐富、強烈的反映出人們對人生的祈求與嚮往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同時它也是幸福、長壽、富貴、志向的化身。而整個四合院也正是因為它的存在,更加顯示出智慧、樸素和民風習俗的美。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是北京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四合院》一書這樣闡述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它包涵著廣義和狹義兩方面的內容:狹義的北京四合院文化指傳統居住的本體,它的存在不僅可以提供體驗故都風情的場所,還為人們研究明清北京居住建築的布局、造型、結構、施工等提供可信的實證;廣義的北京四合院文化涉及了與四合院有關的政治、宗教、民俗、藝術等諸多內容,它不僅有益於地方史研究,還可為電影、電視、文學、美術等提供豐富的創作素材。」
來自: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
C. 古建築四合院圖片
古建築四合院圖片 :
古建築四合院簡介:
四合院,又稱四合房, 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門房的屋舍來封閉。若呈「口」字形的稱為一進院落;「日」字形的稱為二進院落;「目」字形的稱為三進院落。 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進為門屋,第二進是廳堂,第三進或後進為私室或閨房,是婦女或眷屬的活動空間,一般人不得隨意進入,難怪古人有詩雲:「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越深,越不得窺其堂奧。
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各地有多種類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為典型。四合院通常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對外界比較隱密的庭院空間,其建築和格局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尊卑等級思想以及陰陽五行學說。
在現代,隨著家庭結構和社會觀念的變遷,傳統四合院的宜居性受到了挑戰。而在城市規劃過程中,傳統四合院也面臨著保護和發展的矛盾,一些四合院被列為了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有一些被拆除。
D. 適合《紅樓夢》這個主題的PPT 背景圖片。要做一個紅樓夢為主題的PPT,找不到合適的背景,求助
可以以大觀園或者清代的四合院為背景,深深庭院,象徵著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