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螺旋藻是什麼樣子有圖片嗎
螺旋藻(學名:Spirulina)是一類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的絲狀體,體長200-500μm,寬5-10μm,圓柱形,呈疏鬆或緊密的有規則的螺旋旋形彎曲,形如鍾表發條,故而得名。具有減輕癌症放療、化療的毒副反應,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
螺旋藻,亦稱 「節旋藻」。藍藻綱,顫藻科。藻體為單列細胞組成的不分枝絲狀體,膠質鞘無或只有極薄的鞘,並有規則螺旋狀,以形成藻殖段繁殖。無異形胞和後壁孢子。
約38種,多數生長在鹼性鹽湖。目前國內外均有大規模人工培育,主要為鈍頂螺旋藻、極大螺旋藻和印度螺旋藻三種。可食用,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60%-70%。在自然水域,其大量繁殖會形成水華 。
圖片如下:
(1)螺旋藻在哪裡生長圖片擴展閱讀:
1、生長環境
螺旋藻的最佳生長溫度是35-37℃,具有較好的耐熱性。最佳生長pH范圍是3-11.0,當pH高於11.0時將不利於生長。在營養和溫度正常的情況下,光照就成為影響螺旋藻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室外培養,光源主要是太陽;
在實驗中,一般使用冷白光源,生長培養所需光強度約為3700-4000 lx,維持培養時為1100 lx左右。螺旋藻的生長不僅受到光強度的影響,而且因光的色值不同,反應各異。
2、分布情況
生長於各種淡水和海水中,常浮游生長於中、低潮帶海水中或附生於其他藻類和附著物上形成青綠色的被覆物。世界天然能夠自然生長螺旋藻的四大湖泊,非洲的查德湖(Tchad Lake)、墨西哥的特斯科科湖(TexcocoLake)、中國雲南麗江的程海湖和鄂爾多斯的哈馬太鹼湖。已人工培養並大面積機械化生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螺旋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