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古董都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漂亮的門簾圖片大全 2025-02-05 23:02:09
華為手機圖片加密 2025-02-05 23:01:14
咋樣ps合成圖片 2025-02-05 23:00:58

古董都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6-26 05:27:35

Ⅰ 中國各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什麼你知道嗎

遼寧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是摹顧愷之《洛神賦圖》,該文物是宋代的摹本,主要有三部分,該圖以曹植的《洛神賦》為基礎的繪畫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黑龍江省博館鎮館之寶是金代銅坐龍和黑龍江滿洲龍化石,該文物是研究金代歷史和文化最重要的依據,不論是工藝水平和紋飾樣式非常進展。黑龍江滿洲龍是我國境內發現的第一尊恐龍化石。

四川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是青銅立人像,縱目面具,青銅神樹。這三個文物全部出土於三星堆,屬於三星堆文化中的祭祀品,對研究三星堆文明具有重要的意義。

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是後母戊大方鼎,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是清明上河圖,上海市博物館鎮館之寶是大克鼎。

Ⅱ 圓明園中有哪些文物現在在哪裡

1、猴首銅像

原屬圓明園海晏堂前大水法銅像,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世碼掠奪並流失海外,後被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購回,現收藏於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0年5月前後,香港文物拍賣會上公開拍賣幾件圓明園文物,其搜頌哪中三件是西洋樓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上的牛、猴、虎生肖銅頭像。

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是按照我國十二生肖設計的噴泉時鍾,每到一個時辰,屬於刻時辰的生肖鍾就會自動噴水,正午十二點時,十二生肖則同時噴水。

設計極為精巧。當年英法聯據搶劫時,也是將其作為最珍貴的寶物對待的。得到它的,也是有特殊身份的人。

在拍賣會上,最終銅虎首以1400萬、銅牛首以700萬、銅猴首以740萬成交。令人稍感欣慰的是,這三件圓明園珍寶均被中國兩家公司買下。

豬首和馬首銅像是澳門特區著名愛國實業家何鴻燊博士出資600多萬及6000多萬購回,並將其捐獻給保利藝術博物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猴首銅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豬首銅像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圓明園里的文物:它們現在何處

Ⅲ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18件國寶都有哪些

分別是:鑲金獸首瑪瑙杯、旟鼎、五祀衛鼎、多友鼎、皇後之璽、鎏金銀竹節熏爐、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客使圖、闕樓儀仗圖。

馬球圖、宮女圖、鴛鴦蓮瓣紋金碗、鎏金鸚鵡紋提梁壺、三彩載樂駝、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黑釉油滴碗、狩獵出行圖、鴛鴦蓮瓣紋金碗有兩件,所以共計18件。

1、黑釉油滴碗

黒釉碗大口小足,胎質灰白,通體施黑釉。油層表面布滿了大小不一,稱金屬光澤的小圓點,這些圓點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樣,因此被成為」油滴釉「。油滴釉是黒釉中一個特殊的種類,屬於結晶釉。這件是迄今所見同類器物中體量最大的一件。

古籍記載黑釉油滴碗「盛茶閃金光,盛水閃迄今所見銀光。映日透視,光彩奪目。

2、青釉提梁倒注提壺

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高18.3厘米,腹徑14.3厘米。1968年陝西彬縣出土。這件造型獨特、構思巧妙的倒灌壺,壺身呈圓形,蓋、梁、身連為一體。

象徵性的壺蓋為柿蒂形,提梁是一隻伏卧著、圓眼短嘴的鳳凰。壺嘴為一張口側卧的母獅,一隻幼獅正在腹下吮吸乳汁,非常生動,活潑可愛。

壺身一周飾有凸雕的纏枝牡丹花,下飾一周仰蓮瓣,紋飾簡潔明快。因為鳳凰、獅子和牡丹分別為百鳥之王,百獸之王和百花之王,這件壺也被稱作「三王壺」。

3、唐鴛鴦蓮瓣紋金碗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共出土兩件。一件高5.5厘米,口徑13.7厘米,足徑6.8厘米,重392克;另一件高5.6厘米,口徑13.5厘米,足徑6.8厘米,重391克。

兩碗造型、紋飾均相同。純金質,錘碟成形,鏨刻為紋,造型飽滿莊重。侈口,弧腹,圜底,喇叭形圈足。器壁捶作出上下兩層向外凸鼓的蓮花瓣紋,每層十片,上下輪廓相合。每一個蓮瓣單元里都鏨刻有裝飾圖案,上層主題是動物紋,有鴛鴦、野鴨、鸚鵡、狐狸等。

下層是單一的忍冬花裝飾圖案。蓮瓣上空白處裝飾飛禽和雲紋。魚子紋底。兩碗內壁分別墨書「九兩半」、「九兩三」,應是碗的重量。墨書標重顯示兩碗重量略有差異,但天平實測重量相同。

4、唐舞馬銜杯紋銀壺

壺的造型採用的是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形狀,壺身為扁圓形,一端開有豎筒狀的小口,上面置有覆蓮瓣式的壺蓋,壺頂有銀鏈和弓形的壺柄相連,這種形制,既便於外出騎獵攜帶,又便於日常生活使用,表現了唐代工匠在設計上的獨具匠心。

銀壺的兩側採用凸紋工藝各塑造出一匹奮首鼓尾、躍然起舞的駿馬。壺上的駿馬就是唐代有名的舞馬形象,《明皇雜錄》記載,玄宗曾在宮中馴養舞馬400匹,每年8月初,玄宗生日時,則給這些舞馬披上錦綉衣服。

按著「傾杯樂」的節拍,跳舞祝壽,高潮時,舞馬躍上三層高的板床旋轉如飛,有時還讓壯士把床舉起,讓馬在床上表演,而少年樂工則站在周圍為馬伴奏。

亦有詩描寫舞馬完成表演後的神態:「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棹尾醉如泥。」此壺的舞馬形象正好與書中記載相互印證,是十分難得的文物珍品。

5、唐獸首瑪瑙杯

唐獸首瑪瑙杯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選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紋理雕琢而成。杯體為角狀獸首形,獸雙角為杯柄。嘴部鑲金帽,眼、耳、鼻皆刻畫細微精確,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

唐獸首瑪瑙杯上口近圓形,下部為獸首形,獸頭圓瞪著大眼,目視前方,似乎在尋找和窺探著什麼,獸頭上有兩只彎曲的羚羊角,而面部卻似牛,所以不能認為造型完全出自寫實的手法。

但看上去安詳典雅,並無造作感。獸首的口鼻部有類似籠嘴狀的金冒,能夠卸下,突出了獸首的色彩和造型美。

Ⅳ 中國古代文物名稱及圖片、介紹。

1、名稱:雙面神人青銅頭像,如下圖

介紹:

(1)中國古代大型鑄鐵建築物之一。位於湖北省當陽縣玉泉寺山門外。

(2)據塔身銘文記載建於宋嘉祐六年(1061),耗鐵七萬六千六百斤。塔高17.9米,塔身現稍向東北方傾斜。鐵塔底座和13層塔身是宋代鑄成;銅塔剎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後鑄的。

(4)古董都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當陽鐵塔塔身結構

(1)塔為八角形仿木結構,外為鐵殼,內為磚牆,塔心中空。底座基部周長9.6米;塔身從下至上每層周長和高度逐漸減小,到第十三層塔檐處,周長減至4.3米。

(2)底座和塔壁鑄有花紋和儀態不同的大小佛像。有八尊鐵金剛(現存六尊)鑄接在底座的八個拐角處。

(3)鐵金剛的頭頂有鋼柱插入上面的鑄件中。鐵塔共由44塊鑄件組成:底座為四塊,第一層分塔身、塔檐二塊,第二層以上每層各有平座、塔身、塔檐三塊,頂為蓮花盆和塔剎二塊。

(4)塔系麻口鐵鑄成,經取樣化驗,鐵塔的化學成分為:碳3.66%,硅0.05%,錳0.05%,硫0.022%,磷 0.29%。



Ⅳ 有些文物和三星堆的文物撞臉,你知道有哪些嗎

雖然我們生活在現代,但是我們對於古代生活的探索,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我們對於古代的生活是非常的好奇的,所以說考古學家們從未過探索。考古學家在三星堆發現了幾個祭祀坑,在祭祀坑中打撈了上來非常多的文物,這些文物都是十分的珍貴,十分的有價值,根據現場曝光的圖片來看,很多新三星堆的文物,既然和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撞臉,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卡通游戲形象

大型堆祭祀坑中打撈出來的很多文物,其中一些文物還十分的酷似我們日常的生活用品,比如說這個銅太陽形器,就很像我們汽車的方向盤,還有這個陶豬,和我們現在使用的火鍋鍋具基本上一模一樣。難道是這些物品穿越了嗎?還是冥冥中自有緣分呢?你知道還有哪些物品和三星堆的人物撞臉的呢?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