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跌倒了讓孩子自己站起來」這句話說明了什麼呢
1、自立不是不理。我們都知道嬰幼兒最重要的學習手段就是模仿,他在蹣跚學步時,摔倒了,沒人管他,他又從什麼地方能學習到關心人呢?他模仿什麼呢?那就是「不管」啊!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影響著孩子性格的形成,當孩子跌倒或被碰撞而哭泣的時候,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他,就會造就他相應的性格特點。所以,孩子摔倒了不扶是對的,但不理就不對了。而站起來一定要理,因為從頭到尾都不理就會出現以下幾種後果:第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呵呵!說了叫你別跑,這下好了吧!摔了!舒服了吧!下次看你還敢亂跑!」此態度會打造出一個遇到困難就逃避放棄的消極孩子,因為你總在灌輸「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理念。第二種:「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咬牙切齒式)。「叫你別跑,你就是不聽!自己摔倒的還哭什麼!」 有的家長居然還不許孩子哭,打擊他,壓抑他,這樣很容易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人格扭曲,會打造出一個「忍者神龜」:懦弱、前怕狼後怕虎、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第三種:置之不理,假裝沒看見。家長的邏輯就是:你不理他他自己一會就爬起來了,你一理麻煩就來了,又哭又撒嬌的,還是不理為妙!這種教育下的孩子大多缺乏愛心、冷漠。因為他遭遇挫折時,沒有得到愛和安慰,而是面對冷漠,那他也只會用這招來應付別人和你!不客氣一點說,你也有不小心磕磕碰碰的時候,也會疼和難受,這個時候,當你也需要他來關心的時候,請你放心,他是不會來做的,因為他不會!不是他不做,而是他真的不會!
2、及時安慰與鼓勵。孩子摔倒了是應該讓他自己站起來,但在他站起來後,我們必須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安慰:及時給予擁抱和鼓勵。「啊!寶寶真勇敢!疼嗎?來讓媽媽看看!嗯,抱抱!親親!」家人的懷抱是最安全、最溫暖的發泄場所,能使心靈很快獲得撫慰。如果孩子哭了,就讓他趴在我們的懷里哭,輕拍或撫摩他;適當的哭泣,可以釋放心中的壓力和不快。 「哦,一定是很疼,要不我們家寶寶是不會哭的,來,到媽媽懷里來,好了,很快就好了!」第二件事就是總結並鼓勵重試:當他放鬆了緊張的情緒,就立刻跟他一起總結摔倒的原因:是沒有看到有障礙物(台階)還是腳沒站穩,「我們來看看剛才為什麼會摔呢,是不是沒踩穩,沒事,待會陪著你再試試,我們是勇敢的孩子,來再試試!加油……」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理由。我們要引導孩子去學會找成功地保護自己的方法!這樣能夠造就孩子「從哪裡摔倒就從哪裡站起來」的精神!
❷ 跌倒了爬起來的勵志說說有哪些
1、不要生氣要爭氣,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嫉妒要欣賞,不要拖延要積極,不要心動要行動。
2、寧願跑起來被拌倒無數次,也不願規規矩矩走一輩子。就算跌倒也要豪邁的笑。
3、人生在於努力。不怕風雨。勇往直前。跌倒要勇敢站起來。不為別的。只為我愛的人。
4、一場游戲一場夢境,接受挫敗接受跌倒,就算失敗不怕跌倒,要繼續掀起風暴。
5、人生不怕跌倒,跌倒後勇於站起來,繼續前進,就會成功!遇「見」行動派,我們一直堅持前進。
6、就算我看不到終點在哪,就算有很多人跌倒受傷,在精疲力竭之前讓我享受光芒,照在我的路上。
7、一個男人總會經歷一些挫折,跌倒了不怕,爬起來繼續向前,你就是真男人。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❸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是誰說的
這是句古話,咱們老祖宗說的,意思就是不要害怕失敗,正視失敗,從哪裡摔倒就從哪裡站起來,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