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盲腸炎和闌尾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取件碼在哪個位置圖片 2025-02-07 10:06:47
臨沂批發市場大全圖片 2025-02-07 09:39:58

盲腸炎和闌尾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6-08 13:13:26

Ⅰ 闌尾的具體位置在哪兒

闌尾的具體位置在腹部的右下方,位於盲腸與回腸之間,它的根部連於盲腸的後內側壁,遠端游離並閉鎖,活動范圍位置因人而異,變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響,闌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闌尾在腹部的右下方,位於盲腸與回腸之間,它是細長而彎曲的盲管,遠端閉鎖。

31例屍體標本闌尾顯示率為100%。所見闌尾根部27例(27/31,87.1%)位於盲腸後內,4例(4/31,12.9%)位於盲腸尖端。闌尾至盲腸尖端的距離頻數多數集中在1-4cm,平均2.5cm,很少超過4.2cm。

(1)盲腸炎和闌尾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闌尾的作用:

沃爾特伊莉莎醫學研究所分子免疫學專家加布里埃爾 貝爾茨發現,闌尾中的固有淋巴細胞能幫助闌尾儲備有益菌群,這對維持人體內菌落平衡至關重要。

當人體腸胃感染甚至食物中毒時,人體內有益菌的平衡對於病菌病毒能起到很好的抵禦作用,闌尾中的有益菌群不僅能夠幫助維持這種平衡,也能在腸胃免疫細胞不足時予以補充,猶如防衛人體健康的「預備役戰士」。

貝爾茨博士指出,闌尾對人體腸胃健康尤為重要。但在澳大利亞,闌尾摘除手術十分常見,每年實施超過7萬例。她呼籲大家重新審視闌尾的作用,它理應受到更多贊譽,而非可有可無。

Ⅱ 闌尾在哪個部位

位置: 右下腹部
致病原因:因為闌尾是腸的一個盲端,所以易殘留東西,細菌容易繁殖導致

多運動,增加腸蠕動,注意飲食衛生即可避免。

闌尾炎(appendicitis)是一種常見病。臨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體溫升高、嘔吐和中性粒細胞增多等表現。

病因和發病機制

細菌感染和闌尾腔的阻塞是闌尾炎發病的二個主要因素。闌尾是一條細長的盲管,管腔狹小,易瀦留來自腸腔的糞便及細菌。闌尾壁富於神經裝置(如肌神經叢等),闌尾根部並有類似括約肌的結構,故受刺激時易於收縮使管腔更為狹窄。闌尾動脈為回結腸動脈的終末分支,是一條終動脈,故因刺激發生攣縮或有阻塞時,常招致闌尾的缺血甚至壞死。

闌尾炎因細菌感染引起,但無特定的病原菌。通常在闌尾腔內能找到大腸桿菌、腸球菌及鏈球菌等,但必須在闌尾粘膜發生損害之後,這些細菌才能侵入引起闌尾炎。闌尾腔可因糞石、寄生蟲等造成機械性阻塞,也可因各種刺激引起闌尾痙攣,引起闌尾壁的血液循環障礙造成粘膜損害,有利於細菌感染而引起闌尾炎。

病變

1.急性闌尾炎,有3種主要類型

(1)急性單純性闌尾炎(acute simple appendicitis):為早期的闌尾炎,病變多隻限於闌尾粘膜或粘膜下層。肉眼觀,闌尾輕度腫脹、漿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澤。鏡下,粘膜上皮可見一個或多個缺損,並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和纖維素滲出(圖10-20)。粘膜下各層則有炎性水腫。

圖10-20 急性單純性闌尾炎

闌尾隱窩處粘膜上皮壞死脫落,該處有大量中性白細胞浸潤 ×94

(2)急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acute phlegmonous appendicitis):或稱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常由單純性闌尾炎發展而來。肉眼觀,闌尾顯著腫脹,漿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纖維素性滲出物。鏡下,可見炎性病變呈扇面形由表淺層向深層擴延,直達肌層及漿膜層(圖10-21)。闌尾壁各層皆為大量中性粒細胞彌漫浸潤,並有炎性水腫及纖維素滲出。闌尾漿膜面為滲出的纖維素和中性粒細胞組成的薄膜所覆蓋,即有闌尾周圍炎及局限性腹膜炎表現。

圖10-21 急性蜂窩織炎性

闌尾炎的發展過程模式圖 圖中點狀區示炎性細胞浸潤

(3)急性壞疽性闌尾炎(acute gangrenous appendicitis):是一種重型的闌尾炎。闌尾因內腔阻塞、積膿、腔內壓力增高及闌尾系膜靜脈受炎症波及而發生血栓性靜脈炎等,均可引起闌尾壁血液循環障礙,以至闌尾壁發生壞死。此時,闌尾拾島焐?蚝諫??5賈麓┛祝??鵜致?願鼓ぱ諄蚶晃倉芪?е住?

結局及合並症

急性闌尾炎經過外科治療,預後良好。只有少數病例因治療不及時或機體抵抗力過低,出現合並症或轉變為慢性闌尾炎。

合並症中主要有因闌尾穿孔引起的急性彌漫性腹膜炎和闌尾周圍膿腫。有時因並發闌尾系膜靜脈的血栓靜脈炎,細菌或脫落的含菌血栓可循門靜脈血流入肝而形成轉移性肝膿腫。如果闌尾近端發生阻塞,遠端常高度膨脹,形成囊腫。其內容物可為膿汁(闌尾積膿)或為粘液(闌尾粘液囊腫,mucocele)。粘液囊腫破裂,粘液進入腹腔,可在腹膜上形成假粘液瘤(pseudomyxoma)。

2.慢性闌尾炎多為急性闌尾炎轉變而來,也可開始即呈慢性經過。主要病變為闌尾壁的不同程度纖維化及慢性炎細胞浸潤等。臨床上時有右下腹疼痛。
闌尾炎
闌尾炎是指闌尾的化膿性疾病,但有急慢性之分。若有下腹固定壓痛對急性闌尾炎具有重要診斷意義;若是慢性闌尾炎則多有急性闌尾炎史,僅有右下腹不適感或隱痛,可因活動、飲食不節而誘發。本病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大黃10克,芒硝9克,連翹、銀花各12克,紅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清熱通腑,行氣活血,適用於濕熱瘀滯所致的闌尾炎,其主要症狀如右小腹隱痛拒按,持續或陣發,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繞臍疼痛,隨後轉移至右天樞穴附近,可伴腹皮攣急,脘脹納呆,惡心噯氣,微熱,大便正常或秘結。舌苔薄白或黃白相兼,脈弦滑、弦滑數或細澀。
[方二]
金銀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黃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清熱解毒,化瘀消痛,適用於熱蘊所致闌尾炎,其主要症狀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壓痛較明顯,有反跳痛,腹皮攣急,或可捫及包塊,伴身熱口渴食少脘痞,惡心嘔吐,大便秘結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黃少津或厚膩,脈弦數或滑數。
[方三]
銀花10克,連翹12克,黃芩、生地、玄參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黃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清熱解毒,通腑排膿,適用於膿毒潰散所致的闌尾炎,主要症狀如:腹痛自右下腹擴展至全腹,痛勢劇烈,腹皮緊急,全腹壓痛,反跳痛,高熱不退或往來寒熱,面紅目赤,唇乾口臭,惡心嘔吐,腹脹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穢臭不爽,小便頻數似淋,舌質紅降而干,苔黃糙起刺或黃厚而膩,脈弦滑數或細數。
[方四]
鮮野菊花60克,敗醬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選其中1種,水煎;分3--4次服,每日—劑。
本方可用於急性闌尾炎。
[方五]
白芍18--45克,甘草、柴胡各6—12各,枳殼、丹皮、黃柏各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重者加倍服。
本方適用於急、慢性闌尾炎。
[方六]
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蓮15克,甘草3克,鮮生地30克,連根蔥20根。
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劑。
本方適用於急性闌尾炎。
[方七]
大蒜60克,芒硝、大黃各刃克。先將大蒜、芒硝合搗如泥狀敷腹部最痛處(局部先塗上一層凡士林,以防皮膚損傷)2小時後去葯,再取大黃粉醋調外,敷6---8小時,共為一次,必要時數小時後可重復一次。
本方用於急性闌尾炎。
[方八]
新鮮馬齒莧120克(於者30克),綠豆30--60克。煎湯,分2--3次服下。
本方對急性闌尾炎有效。
[方九]
苡米50--100克。清水煮爛為粥,稀稠適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劑。
本方用於急性闌尾炎恢復期及慢性闌尾炎。
[方十]
甜瓜子30克,白糖適量。將其搗爛研細,用開水沖服。
本方適用於急性闌尾炎。

Ⅲ 闌尾具體在人體的哪個部位初期闌尾炎有哪些症狀如何自己判斷

闌尾在腹部的右下方,位於盲腸與回腸之間,它的根部連於盲腸的後內側壁,遠端游離並閉鎖,活動范圍位置因人而異,變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響,闌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闌尾在腹部的右下方,位於盲腸與回腸之間,它是細長而彎曲的盲管,遠端閉鎖。

闌尾炎發作時有一個明顯的特徵,病人常痛在中上腹或臍周,數小時後才轉移到右下腹,並引起持續性疼痛。這種轉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闌尾炎最重要的特徵,當用手觸壓麥氏點時,就會有局部壓痛和反跳痛。除右下腹痛這一症狀外,還可能伴有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症狀。

(3)盲腸炎和闌尾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並非所有急性闌尾炎都會有典型症狀,小兒闌尾炎時,常表達不清,易被忽視。因此,對於小兒突然出現的腹痛或不能解釋的哭吵、嘔吐、腹瀉等情況,家長應多留一個心眼,警惕是否患了急性闌尾炎;老年人患闌尾炎也不易辨認,而且常會突然惡化。

老年人由於反應性差,闌尾梗阻和發炎後,常無轉移性右下腹痛的規律。當患急性闌尾炎時,闌尾腔極易穿孔,穿孔後又極易發展成彌漫性腹膜炎而危及生命。

因此,對老年人任何輕微的腹痛主訴及其他腹部症狀和畏寒、發熱等表現,都應仔細檢查和觀察;懷孕的婦女得闌尾炎時也不容易判斷,且容易穿孔,很容易發展成腹膜炎,還會導致流產和早產。因此,對妊娠婦女的腹痛和消化道症狀,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Ⅳ 闌尾炎在哪邊的位置

闌尾炎 就是盲腸炎。由於闌尾緊緊挨著盲腸,所以許多人把闌尾炎與盲腸炎混為一談。那麼你知道闌尾炎在哪邊,你清楚闌尾的具體位置嗎?現在,我來告訴你闌尾炎的准確位置圖。

闌尾炎的位置

有轉性右下腹疼,開始上腹或臍周數小時或24小時固定右下腹部,並由按疼和反跳疼及腹肌緊張,之後開始有乏力, 發燒 ,頭疼全身不適。一般用保手法治療不必手術治療。

闌尾的解剖位置在右髂前上脊與肚臍的中外1/3連線處,也就是說在右下腹部下面點。

闌尾,闌尾炎的發生部位,是人體的一種退化器官(食草 動物 的闌尾很發達),長約7-9厘米,直徑約0.5厘米,位於腹部的右下方,盲腸內側,近端與盲腸相通,遠端閉鎖。由於闌尾腔細小,又是盲管。食物殘渣和糞石等容易掉入腔內,堵塞管腔引起發炎。體表投影叫麥氏(MacBurney)點,位置在右髂前上棘至臍連線的外、中1/3交界處,闌尾炎時該點有壓痛。

闌尾的組織形態

闌尾尖端可指向各個方向,根據國內體質調查資料,闌尾一般以回腸後位和盲腸後位最多,盆位次之,再次為盲腸下位和回腸前位。此外,還可有肝下位和左下腹位等。闌尾的長度平均7~9厘米,也可變動於2~20厘米之間,上端開口於盲腸,開口處也有不太明顯的半月形粘膜皺襞,闌尾外徑介於0.5~1.0厘米,管腔的內徑狹小,靜止時僅有0.2厘米。

闌尾在腹腔內的位置 決定 於盲腸的位置,附於其後內側壁,隨盲腸位置而變異,通常位於右下腹。其基底部位置一般固定於盲腸三條結腸帶的匯合處,其體表投影約在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界處,稱為麥氏點(McBurney點)。有時也以左、右骼前上棘連線的中、右1/3交點(Lanz點)表示。

闌尾的血運來自闌尾動脈,它是一個無側支的終末動脈,是腸系膜上動脈所屬回結腸動脈的分支。因此,一旦發生 血液 循環障礙,易使闌尾發生壞死。闌尾靜脈迴流是經闌尾靜脈、回結腸靜脈、腸系膜上靜脈、門靜脈入肝。因此,當闌尾發生化膿性感染時,細菌栓子可引起門靜脈炎和肝膿腫。

闌尾是一個淋巴器官,其淋巴液迴流方向與靜脈血迴流相一致,可達回結腸淋巴結。闌尾的淋巴組織在出生後就開始出現,12~20歲達高峰,以後漸減少,55歲—65歲漸消失,因此成人切除闌尾,無損於機體的免疫功能。

闌尾的 神經 由交感神經纖維經腹腔叢和內臟小神經傳入,因其傳入的脊髓節段在第10、11胸節,所以急性闌尾炎發病開始時,常有第10脊神經所分布的臍周圍牽涉痛。

闌尾炎的臨床表現

1.急性闌尾炎

(1) 腹痛 典型的急性闌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後腹痛轉移並固定於右下腹。當炎症波及漿膜層和壁腹膜時,疼痛即固定於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因此,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並不能除外急性闌尾炎。

單純性闌尾炎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和鈍痛,持續性劇痛往往提示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持續劇痛波及中下腹或兩側下腹,常為闌尾壞疽穿孔的徵象。

(2)胃腸道症狀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症狀並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於反射性胃痙攣而有惡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數增多。

(3)發熱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亦不超過38℃。高熱多見於闌尾壞疽、穿孔或已並發腹膜炎。

(4)壓痛和反跳痛腹部壓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於麥氏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反跳痛也稱Blumberg征。在肥胖或盲腸後位闌尾炎的患者,壓痛可能較輕,但有明顯的反跳痛。

(5)腹肌緊張闌尾化膿即有此體征,壞疽穿孔並發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顯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較弱,須同時檢查對側腹肌進行對比。

(6)皮膚感覺過敏在早期,尤其在闌尾腔有梗阻時,可出現右下腹皮膚感覺過敏現象,范圍相當於第10~12胸髓節段神經支配區,位於右髂嵴最高點、右恥骨嵴及臍構成的三角區,也稱Sherren三角,它並不因闌尾位置不同而改變,如闌尾壞疽穿孔則在此三角區的皮膚感覺過敏現象即消失。

2.慢性闌尾炎

(1)腹痛右下腹部疼痛,其特點是間斷性隱痛或脹痛,時重時輕,部位比較固定。多數患者在飽餐,運動,勞累,受涼和長期站立後,誘發腹痛發生。

(2)胃腸道反應患者常有輕重不等的 消化 不良、食慾下降。病程較長者可出現消瘦、體重下降。一般無惡心和嘔吐,也無腹脹,但老年患者可伴有 便秘 。

(3)腹部壓痛壓痛是惟一的體征,主要位於右下腹部,一般范圍較小,位置恆定,重壓時才能出現。無肌緊張和反跳痛,一般無腹部包塊。

(4)體征各種特定的壓痛點如麥氏點、蘭氏點及腰大肌征、羅氏征陽性。

猜你喜歡:

1. 闌尾炎形成的原因

2. 闌尾炎吃什麼

3. 身體發生疼痛的原因

4. 闌尾炎手術後吃什麼補品好

5. 身 體的左小腹隱痛是怎麼回事

Ⅳ 闌尾的位置

闌尾在腹部的右下方。

闌尾又稱蠕突,是一個細長彎曲的盲管。它位於腹部的右下方,盲腸和回腸之間。根與盲腸後內側壁相連,遠端游離鎖定。其活動范圍的位置因人而異。

受腸系膜的影響,闌尾可以延伸到腹腔的任何位置。闌尾位於腹部右下方盲腸和回腸之間。這是一個長,薄,彎曲的盲管與遠端閉鎖。

(5)盲腸炎和闌尾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闌尾的走形變化比較復雜,分為闌尾根部、近側部分、遠側部分。闌尾根部27例位於盲腸後內側壁時,其中闌尾近側部分14例位於回腸末端前,12例位於回腸末端後,1例位於盲腸後的漿膜下,自左下向右上走形。

4例闌尾根部位於盲腸尖端時,其中闌尾的近側部分3例位於回腸末端前盲腸下,1例位於回腸末端後。闌尾遠側部分變異較多,18例向左、7例向右、3例向左上、1例向右上、1例向左折疊呈M型,1例位於左側盆腔。

Ⅵ 女性闌尾炎的位置圖解有哪些

相信很多的女性都會有闌尾炎的症狀,這時候應該要知道女性闌尾炎在什麼位置。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女性闌尾炎的位置圖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女性闌尾炎的位置圖解

女性闌尾炎的位置

闌尾炎的位置一般都是在腹部右下處,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在這一邊。導致患上闌尾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就是一些食物殘渣、糞石、毛發團塊進入到闌尾當中導致的感染。現在治療闌尾炎一般都是採用手術的方法,把闌尾徹底切除,修養一段時間就可以恢復健康了。

闌尾炎治療的方法

用生薑、芋頭等量,芋頭削皮切碎,搗爛如泥,生薑搗爛絞汁,同攪拌再加入適量麵粉,攪如糊狀,依患部大小攤於布上貼患部。1日更換2次,3天後即可除痛。

取通腑闌尾方一付,將方中一半的飲片先置入砂鍋中,放入葯粉包後,再將另一半飲片放入,使飲片包裹住葯粉包。清水浸泡,大火煮至沸騰,然後調為小火繼續煎煮一段時間。濾出葯湯,分3次服用。

薏米50克,冬瓜籽25克,丹皮,桃仁,紫花地丁各15克加水300毫升(6兩),煎到100毫升。煎2次混合後分兩次服,每日1劑。

銀花,公英各50克,丹皮25克,大黃15克,赤芍12克,川楝子,桃仁,甘草各9克,每天l~2劑,水煎後分2,4次服。

闌尾炎治療手術

麻醉:一般採用硬脊膜外麻醉,也可採用局部麻醉。

切口選擇:一般情況下宜採用右下腹麥氏切口(McBurney切口)或橫切口。如診斷不明確或腹膜炎較廣泛應採用右下腹經腹直肌探查切口,以便術中進一步探查和清除膿液。切口應加以保護,防止被污染。

尋找闌尾:部分病人闌尾就在切口下,容易顯露。沿結腸帶向盲腸頂端追蹤,即能找到闌尾。如仍未找到闌尾,應考慮可能為盲腸後位闌尾,用手指探查盲腸後方,或者剪開盲腸外側腹膜,將盲腸向內翻即可顯露盲腸後方的闌尾。

處理闌尾系膜:用闌尾鉗鉗夾闌尾系膜,不要直接鉗夾闌尾,將闌尾提起顯露系膜。如系膜菲薄,可用血管鉗貼闌尾根部戳孔帶線一次集束結扎闌尾系膜,包括闌尾血管在內,再剪斷系膜;如闌尾系膜肥厚或較寬,一般應分次鉗夾、切斷結扎或縫扎系膜。闌尾系膜結扎要確實。

處理闌尾根部:在距盲腸0. 5 cm處用鉗輕輕鉗夾闌尾後用絲線或腸線結扎闌尾,再於結扎線遠側0. 5 cm處切斷闌尾,殘端用碘酒、酒精塗擦處理。於盲腸壁上縫荷包線將闌尾殘端埋入。荷包線縫合要點:距闌尾根部結扎線1 cm左右,勿將闌尾系膜縫入在內,針距約2-3 mm,縫在結腸帶上。荷包縫合不宜過大,防止腸壁內翻過多,形成死腔。也可做8字縫合,將闌尾殘端埋入同時結扎。最後,在無張力下再將系膜綁扎在盲腸端縫線下覆蓋加固。近年來也有主張闌尾根部單純結扎,不作荷包埋入縫合。

女性闌尾治療的注意事項

少吃生冷食物

生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加重病勢

少吃腌制食物

腌制類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可加重患者的脫水症狀?且慢性闌尾炎患者的免疫保護功能本就減弱?由此更會增加患上癌症的機會?實在不宜多吃。

少吃油炸食物

油炸類食物不容易被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使慢性闌尾炎患者本就有的胃腸道症狀加重?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少吃刺激性食物

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可刺激慢性闌尾炎患者的消化道粘膜?引起消化道收縮紊亂?令患者更感不適。

合理進食一日三餐

有規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利於消化,也不容易患上消化系統系疾病。此外,還需要注意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要知道,對食物充分咀嚼的次數愈多,分泌的唾液也就愈多,對腸胃黏膜的保護作用就越大。

飲水要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