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雙龍洞里的石鍾乳和石筍是怎樣形成的(圖片)
1、鍾乳石(stalactite)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或幾十萬年時間。由於形成時間漫長,鍾乳石對遠古地質考察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在石灰岩裡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滲入石灰岩隙縫中。
與碳酸鈣反應生成可溶於水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洞頂上滴下來時,分解反應生成碳酸鈣,二氧化碳 ,水。被溶解的碳酸氫鈣又變成固體(稱為固化)。由上而下逐漸增長而成的。
(1)方解石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一、鍾乳石形成過程
每一個鍾乳石開始於一滴載有礦物的水滴。當水滴落下,留下了很薄的一點方解石圈。接下來的水滴繼續留下新的方解石圈。最終,這些方解石圈形成非常細(0.5毫米)的中空的管子,俗稱「蘇打管」。蘇打管可以長得很長,但是非常脆弱。
如果它們因為碎片被堵住,水將從外面流過,沉澱出更多的方解石,形成錐形的鍾乳石。同樣 ,落下的水滴在到達地面後沉澱出更多的方解石,最終形成圓形或圓錐形石筍。
與鍾乳石不同的時,石筍形成的過程中沒有中空的「蘇打管」這一步驟。如果時間足夠長,鍾乳石和石筍將融合在一起,成為石柱。
二、石筍的影響因素
1、水滴內的物質
假如滴水和裡面含的礦物質均勻的話會形成比較細長,粗細均勻的石筍,它們可以以均勻的直徑達到數米的高度。
2、水滴的流量
假如滴水比較強,而且是來自滲入洞里的雨水的話那麼會形成圓錐狀的石筍,它們在根部可以達數米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