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父與子拍照看圖寫作文
1. 看圖寫作文《父與子》
父與子,這本書也許很多人都看過,也許你看到其中有意思的漫畫的時候會會心一笑,但嘴角上揚的同時,你的心中也許會威威震撼,比如這「鍛煉成名手」這6幅小畫,依次看這6幅畫:爸爸和兒子一大一小舉重2個杠鈴,爸爸和兒子一長一短跳繩,爸爸和兒子同在一個單杠上練臂力,爸爸和兒子一寬一窄練馬步,爸爸能一隻手舉起兒子,兒子能一隻手舉起爸爸。
顯然兒子鍛煉成名手了,寓意著爸爸將自己的本領都交給了兒子,兒子已經鍛煉成長,擁有了比爸爸更強大的能力。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包含著爸爸對兒子無限的愛,通過陪伴給與兒子的愛。
在生活中,我們的爸爸媽媽同樣也給予著我們博大的愛,表現在。.。
2. 看圖作文 《父與子》
在一個艷陽高照,驕陽似火的中午,大黃狗趴在樹下---哧,哧地喘著粗氣,知了在樹上叫著 「好熱,好熱啊!」而小東家是很涼爽的。
慈愛的媽媽煮完飯,用洪亮的聲音喊道:「吃飯了。」 肥壯的禿頭大鬍子爸爸邁著矯健的步伐,來到飯桌前坐下,聞了聞飯桌上的菜,「啊!好香哦!」大鬍子羨差爸爸情不自禁地說:「真是的,兒子去哪裡呢?」 小東媽媽說:「可能在屋子裡吧!要不我去叫他。」
爸爸說:「我去叫好了」。 小東爸爸走去小東屋前,打開門,說:「你在干什麼?快去吃飯。」
而小東卻搭著下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書,根本沒聽到父親的話,說了幾遍像口渴喝鹽水---徒勞無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於是,他大叫一聲,都快要把屋子震塌了。小東才隱隱約約聽見,出去吃飯,而小東爸爸卻心想:咦?兒子到底在看什麼書,有這么好看? 原來啊!!小東想到白天與好朋友們談論著自己喜歡的漫畫,有許多自己從未聽說過的漫畫名字,想著就去書店去買了一大堆漫畫書回來,一看果然很有趣,也很有哲理,小東看得津津有味,所以沒聽到爸爸的叫聲!! 而等了好久的媽媽和兒子,都說:「你爸爸在干什麼呀?怎麼還不出來吃飯,菜都涼了,不出來吃飯我就拿家法伺候」真是出門不戴口罩---嘴上一套,根本不會這樣做。
小東的媽媽叫小東叫他爸爸,小東心想:真是女兒穿娘的鞋子---老樣子。 小東邁著矯健的步伐,大步流星地走到門前,打開門說:「爸,吃飯了。」
而看到的是爸爸正在看自己的漫畫書,而爸明鬧爸看得卻像瞌睡磕枕頭---正合意,如果叫的話,豈不是會被爸爸罵,不叫的話,會被媽媽說,真是霸王敬酒---不幹也得干。可是喊了幾遍,老爸就是老榆木疙瘩---挪不動。
小東和他爸爸真是相似,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3. 父與子的看圖寫畫作文
父與子漫畫讀後感這本書講的是長著刺蝟頭、調皮、可愛、喜歡搞惡作劇的兒子。
長著大鬍子、和藹、善良、又經常被人嘲笑的父親,他們演出了一場場生動又好玩的畫面,看後使我們哈哈大笑,回味無窮。比如說,爸爸會把夢與現實搞混,爸爸夢見兒子在拔小天使的羽毛,等他醒來後,發現兒子真的在玩羽毛,就打了他,其實兒子是在玩普通的羽毛。
兒子呢,也很有趣。一天兒子回家,發現家裡窗戶不停地冒煙,以為著火了。
於是二話不說就沖了一桶水進去,結果,把爸爸淋成了落湯雞。其實,是爸爸在抽煙。
我最喜歡的是戰爭允許一切手段,講的是兒子和父親在浴缸里玩船模大戰,兒子勁太小,總是打不中父親的船模,父親卻百發百中,這下兒子可生氣了,正當爸爸得意揚揚得把兒子的船模放進水裡的時候,兒子打開浴頭,把爸爸林成了落湯雞,爸爸灰心喪氣兄槐皮的去換衣服的時候,兒子卻興高采烈的把爸爸的船模一個又一個的扔進水裡,由此可見兒子是多麼聰明、頑皮、可愛!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看了他們的書,圖畫中的含義,使我很受啟發和教育,我也想起了我跟爸爸一些有趣的事。雖然他們兩個都有缺點,但他們兩個父子感情深厚,心地善良,純真可愛,熱心助人,我非常喜歡他們。
這幾天,我看了漫畫《父與子》。漫畫非常有趣,處處蘊含著父親與兒子之間深深的愛。
《父與子》中使我很有感受的是《聖誕禮物》這則漫畫。聖誕節到了,父親給兒子買了小帽子、槍和圍棋當做聖誕禮物送給了的兒子。
兒子也用自己攢的零花錢買了手套、拐杖和領帶送給了父親。他們倆看到了對方給自己買的禮物時,都感動得流淚了。
父親抱著兒子哭了起來。他們都為對方對自己的愛感到幸福。
他們坐到鋼琴前彈著優美的樂曲,還一邊唱著歌。彈完了琴,兒子騎著單車,繞著聖誕樹一圈一圈的騎著,父親和兒子都高興極了。
晚上,父親帶著領帶,穿著手套,拿著拐杖,站在鏡子前擺威風,自言自語地說:「看!我多麼威風!」他心想:兒子睡覺了嗎?便走到兒子房間,看見兒子戴著帽子,拿著槍,睡著了。父親開心的笑了。
這邊漫畫讓我感受到了父親的愛。有些人看完這篇漫畫並沒有想法。
可是,想一想,父親和兒子都給對方買了聖誕禮物,這不就是愛嗎?不要以為體現愛需要做一件很大的事,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只不過常常不去細細的想,認真的觀察而已。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回家,路上我眼睛裡進了很多沙子,很不舒服。媽媽趕快安慰我說:「沒事吧?沒事吧?我給你吹吹。」
說完,就輕輕的對著我的眼睛裡吹氣,過了一會,流了眼淚,好了一點。媽媽一路上牽著我回家的。
這就是母愛。想一想,不是因為愛我,為什麼要給我吹沙子呢?生活中的母愛非常非常多,只有細細體會才能理解和感受到!【擴展閱讀篇】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諷刺。
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讀好原文「讀後感[1]」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
「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了解,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
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
如果是記敘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系,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敘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
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能寫成讀後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來,這樣才能寫好讀後感。第三、選准感點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里只能論述一個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著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敘述要簡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里就要敘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敘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敘」。
但是它不同於記敘文中「敘」的要求。記敘文中的「敘」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
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敘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復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
4. 二年級父與子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的寫作要求:
1、開頭空兩格。有幾幅圖就寫幾個自然段。
2、第一句要明確寫清:什麼時間、誰、在哪兒、干什麼。
3、通過仔細觀察,展開想像,能夠寫出每幅圖「最重要的情節」,必須詳細寫。
正文:
一天晚上,媽媽已經把熱騰騰的飯菜端上了桌,可是只有爸爸迫不及待坐在了桌前。爸爸用手指著飯菜說:「哇,一定很好吃。」媽媽卻用手指著兒子的房間說:「兒子去哪了?快去房間看看」
爸爸剛推開房門,看見兒子雙手托著腮,兩腳翹起,趴在地上看書,而且看得津津有味。心裡想:兒子在看什麼?看得這么入迷。爸爸喊道:「兒子,快去吃飯,媽媽做了你最愛吃的紅燒肉。」
兒子很不情願地走出房門,來到餐桌前,可是爸爸卻沒跟過來,爸爸去哪了?結果爸爸和兒子一樣趴在地上看書,依舊是雙手托著腮,雙腳翹起,看得津津有味。
兒子叫道:「爸爸,趕緊去吃飯了!」爸爸和兒子這才一起去吃飯,兒子對爸爸說:「爸爸,吃完飯了我把這本書借給你。」
5. 父與子書痴看圖作文
從前有一對父與子,兒子叫小明.他們有時看到一本書就愛不釋手,所以大家都管這對父子叫書痴.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父親和兒子去買書,他們走到了書店門口,父子倆一齊沖進書店.小明一不小心,一頭撞在了牆上,爸爸只想他的書,卻不管兒子,兒子火冒三丈,沖到父親的前面,想要和爸爸理論.正在這時,工作人員說:"你要什麼書?"爸爸說:"要分類作文."兒子說:"行."於是工作人員說:"給你."父子倆得到了這本書.倆個看的正入迷,一輛車跑過來,見父子倆還是在全神貫注的看書,只好停了.路過的小孩說:"書痴來了,書痴來了."
父子倆回了家,父親誤把茶葉看成了煙葉,因為父親正在全神貫注的看著那本書,水開了,父親去倒水時,父親想著書中的內容,竟把煙葉倒進了帽子里,然後,他還是一邊倒水,一邊看書.父親說:"選取把水籠頭打開."不明去了,父親一摸不熱,於是父親坐進水裡,誰想書痴父親竟連衣服也沒脫都不知道.
夜深了,父子倆看完了書,父親覺察過來,摸摸水,水涼了,他突然看見自己沒有脫衣服,父親冷得很,跳出水池,換上了乾衣服.
6. 父與子的新鏡子
說的是父親買了一面鏡子想要掛在牆上照鏡子,便開始在釘釘子,但牆壁都太硬,於是試著在其他地方釘釘子,可是一直是到牆的底下都沒有辦法,而上面自己夠不著,就讓兒子站在自己的肩上再往上試著釘釘子,最後在最上面成功了,但是如果要照鏡子就要才在兒子的肩上才能照到,其實在一開始兒子就已經在地上照到了鏡子,沒有掛上牆上也一樣能照鏡子,現在父親掛在了牆上,反而更難照到鏡子,這說明父親多此一舉,不知變通,認為只有掛在牆上才是行,反而忽視自己真正的目的。
以這個思緒寫吧,不難的!!!!。
7. 人教版小學生五年級上冊語文《父與子》看圖寫話作文【420字】
網友回答 2014-09-28 舉報 .一天中午,要吃飯了,調皮父親和寶貝媽媽已經就坐了,可看到兒子小刺蝟頭的位置上卻沒有影,調皮父親於是就問:「我親愛的老婆大人,您因該知道小刺蝟頭在哪吧。」
寶貝媽媽指著書房說:「全地球人都知道。」於是父親大步流星的向書房裡走去,大聲說道:「我的小刺蝟頭皇帝,該用膳了。」
調皮父親看里頭沒動靜,便走進書房,打開書房門一看,小刺蝟頭正趴在地上專心致志的看書呢!調皮父親就用手一把,把小刺蝟頭的耳朵揪了過去,大喊道:「哥們,該吃飯了,再不吃飯就不夠哥們了。」小刺蝟頭故做害怕的說:「yes,我的黑社會老大。」
調皮老爸心想:這小兔崽子每天到這個時候都會去找人玩的,怎麼這幾天居然呆在書房裡好好的看書,我這個聰明絕頂的父親可要好好查查,什麼《幽默大師》。說著就趴在地上、手托腮邊,看起《幽默大師》起來。
當小刺蝟頭坐在位置上時可調皮父親的位置上卻空空如也,寶貝媽媽發話了:「我們就再等一下禿頭太監。」小刺蝟頭說:「喳,娘娘。」
過了十分鍾後調皮父親還沒有來。飯菜都涼了,寶貝媽媽又發話了:「小刺蝟頭,你給我去把禿頭太監喊來。」
小刺蝟頭心想:他剛剛惡整了我,這一次我要報仇。小刺蝟頭打開書房的門,看見調皮父親像一匹馬一樣趴在地上,小刺蝟頭趕忙坐了上去嘴裡叫著駕駕,還用手不停的拍打調皮爸的 *** 。
調皮父親忙起來說:「大人,你把這本書借我看行嗎?求你了。」小刺蝟頭仍然是不領情,父親求了再求,小刺蝟頭終於答應了。
小刺蝟頭便拿起「奏摺」念道:「奉天成命,皇帝召曰,快去吃飯。」調皮父親說:「喳!」 傍晚,家家飄出了飯菜的香味。
老呆一家也准備吃飯了,呆媽在廚房裡不停地炒菜,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聽起來就像一場餐具交響曲。老呆則坐靠在沙發上悠閑地看報紙。
不一會兒,呆媽就把一盤香氣騰騰的美味佳餚端上來了。老呆扔下報紙,跟著香氣坐到了餐桌前,剛要動筷子時,就被呆媽攔住了:「兒子,還沒來呢,快去叫他吃飯。」
老呆放下筷子,垂頭喪氣地走到門口,一開門就發現兒子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書。老呆一聲吆喝:「小呆,別看書啦,快去吃飯吧。」
兒子只好依依不捨地走進房間去吃飯,老呆撿起書,無意中看了一下…… 兒子坐下後,正准備吃飯,又被呆媽叫住了。她說:「你爸爸怎麼還沒回來,去叫他。」
小呆不耐煩地走出房門,只見老呆童心未泯地趴在地上看著書,兩條腿和孩子一樣抬上抬下。兒子大聲說:「老爸別看了,快去吃飯吧。」
老呆說:「哎呀,我再看一會兒,你別再煩了。」兒子沒辦法,只好回房間告訴了呆媽,呆媽生氣地走出房間,對老呆大吼道:「你怎麼回事,怎麼還孩子氣,給我去吃飯!」老呆一驚,馬上跑進房間去吃飯了,兒子揀起書,也去吃飯了。
兒子一邊吃飯,一邊想:老爸差點走火入魔,這真是一本有趣的書啊。 第一幅漫畫中,母親准備好了晚飯,正准備開飯時,不見兒子。
第二幅中,父親慢步的走到兒子的房間,看見兒子津津有味地正在閱讀著一本書,父親叫了他。過了一會,兒子才知道父親叫他。
第三幅中,兒子戀戀不舍地走到飯廳,父親卻在一旁看看到底是什麼書,讓兒子看得那麼入神。第四幅漫畫,兒子和母親正准備開飯時,卻找不到父親。
第五幅中,母親叫兒子去看看父親,兒子只好皺著眉頭,無奈的去。最後一幅漫畫中,兒子生氣的來到在自己的房間,看見了父親趴在地上,童心未泯,開心的蹬著腿看書。
體會自己寫.. 評論(1) 2 0.您贊同這條答案的原因是:試過靠譜有點道理發表評論。
8. 五年級看圖寫話,父與子300字:
《父與子全集》讀後感(一):愛,其實很簡單這本書是我第一次寫漫畫的書評,這是一本表面看似搞笑,其實蘊含了很多父子相處的道理和技巧。
在看到這本書之前,蠻經常看到過這個禿頂daddy帶著娃到處搗亂的漫畫片段,很有意思的父子關系。這本漫畫的畫風也許沒有市面上一些漫畫的手工來的精細,但這就是它的一個優點,朴實的父子關系,不需要太多華麗的東西來表達。
這本書裡面的故事大多是父子二人的日常生活的搞笑片段,總是有許多歡樂。這樣的父子相處模式並不太可能被大多數人接納。
對於中國的父子模式來說身為長輩就該有長輩的樣子,而所謂「樣子」大多是嚴苛、不苟言笑、端莊的影響。在中國式教育里父親扮演者很重要的作用,對於他們來說嚴厲的管束是「成功」的唯一標准。
這本書裡面的父親對於兒子來說時而像朋友;時而像兄弟;時而像父親。小孩子的心理本質上都是一致的,長期的壓迫早晚有一天會反彈。
這樣的父親可以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和一個可親的父親。偶爾陪著兒子一起胡鬧,偶爾在錯誤的地方指責,偶爾默默的做一些讓他開心的事。
這個漫畫裡面有幾個故事讓人很是印象深刻:《父與子全集》讀後感(二):另類搞笑中蘊含的大道理小學的時候愛看老夫子和父與子,那個時候明顯感覺到中國漫畫和外國漫畫的巨大差別,中國漫畫是怕你不笑,外國漫畫是另類搞笑。小的時候並讀不懂內容,只是覺得畫的小人挺可愛。
現在在讀,總會發現一些作者潛在的思想。 長著大鬍子,挺著大肚子的光頭父親,留著刺蝟頭、叛逆又迷人的淘氣包兒子,這一對父子為什麼總能像好朋友一樣快樂相處?為什麼他們的故事火爆全球? 看完這本漫畫,我們會發現,原來作者一直在強調的是父與子,而不是「父親」與「兒子」。
這本書寫了很多溫情的小故事,不搞笑,卻蘊含深理。兒子會捉弄老爸,老爸會修理兒子。
老爸會給兒子做示範,講道理,也會和兒子一起,做一些看起來無厘頭,實則童真有趣的事。 我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深深地親情,理解和信任。
我感受到了父子之間感情篤深,互相信任,心靈相同。溝通,成為父子之間度過難關的最大的條件之一。
溝通,可以互相了解,化解矛盾,消除分歧,和父母之間架起一座心靈的橋梁。溝通也是一門「藝術」,這個「藝術」的殿堂有一扇門就是訴說和傾聽。
父與子中,父親對兒子那深深的父愛,當他的兒子受傷是他總會第一時間到,當他兒子闖禍時,他可能會去幫兒子解決困難,但有事也會打罵兒子,但在每一句中,打他兒子的每一掌中都包含這他對兒子的愛,期望,還有許許多多的含蘊。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有時候,父親也會犯點錯誤,這時候兒子就會幫助他父親解決困難,雖然有時候會幫倒忙可那父子兩也會在那事件中獲得快樂,並且父子倆的關系也會更近一步。就在這樣一次次的事件中,父子的愛也越來越深。
孩子的心是純潔的,父親也努力保護這那孩子那顆純潔的心,有時候孩子喜歡一個東西但是父親卻對哪個東西有點害怕時,父親會努力剋制住在集的行為,以免把自己這種病態傳染給兒子,父與子用幽默詼諧的畫風完美詮釋了父親於兒子的愛和互相對對方的關愛。只有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才可以融化一切,這才是愛。
我們在教育孩子上也應該向父親學習學習,孩子犯錯了,不要一味地去批評和教育,而是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哪錯了,為什麼錯了,怎樣去改正。希望家長們多去學習別人的教育方法,多和孩子相處,多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做一個指明燈。《父與子全集》讀後感(三):父子之間《父與子》這部漫畫是我的童年回憶。
最早看到這一系列是在一本已忘記名字的兒童讀物上,漫畫是黑白的,兒時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可短短的篇幅總是看不過癮。如今已過去這么多年,終於將全集讀完了。
當我重新閱讀這系列漫畫的時候,竟然發現還依稀記得其中的部分內容。也直到今天,我才了解了作者卜勞恩的生平是那樣坎坷。
而他的作品卻是那樣的歡樂與溫暖,將他對自己孩子的愛全部傾注其中。漫畫的主角是一個腦袋光溜溜、留著刷子一般鬍子、腆著大肚子的父親,和一個刺蝟頭、經常調皮搗蛋卻可愛善良的兒子。
這兩人的形象非常經典,讓人印象深刻。每一篇都由幾幅簡單幽默的漫畫構成,講述一個父子之間發生的短短的小故事。
這些小故事有的很有趣,有的很溫暖,有的很感人。而父親與孩子的愛和感情,就在這些每天發生的小事之間一天天逐步加深。
初為人父母的時候,每個人大概都不懂得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長。就像漫畫中所述,有時我們會溺愛孩子,盲目地寵著他;有時候心情不好,又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打罵;見到別人欺負他,馬上會去為他出頭。
家長和孩子都在生活的磨練和互相學習之中不斷成長,家長最終學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愛的好家長,孩子學會成為一個懂事理和善良的好孩子。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許多人也都不那麼理性和成熟,就像漫畫里的父親。
他們經常會去做一些不靠譜但有趣的事情。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會喚起我們的童心,喚起我們對更多新鮮事物的好奇。
我認為這些小小的不理性和不。
9. 父與子看圖寫話
大肚子爸爸下班回到家中。
一進家門,就一 *** 坐在凳子上,把公文包往旁邊一扔。大喊道:「我回來啦,飯燒好了沒有!我快餓死了!」媽媽說:「好了,好了,開飯嘍!」爸爸說:「咦,兒子呢?」媽媽指著兒子的房門:「你去把兒子叫來吃飯。」
爸爸皺皺眉頭,說:「哼,混小子,肯定又在看書了,飯都忘記吃了,我去叫他。」爸爸風風火火地打開兒子的房間門,這時,刺蝟頭兒子正趴地上開心地看書,腳丫子在空中翹呀翹。
「兒子,別看了,吃飯去!」爸爸喊道。「哦,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再讓我看一小小段嘛!」 刺蝟頭兒子乞求著。
「不行!」爸爸斬釘截鐵地說。「唉,父命難違呀,」刺蝟頭兒子只好依依不捨地往外走,走的時候還不忘回頭瞥了瞥地上的書。
爸爸剛把兒子轟走,准備把書合上時,自己的眼球卻不由自主地被書里的內容吸引住了……兒子回到了座位,趕緊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媽媽和兒子發現:「咦,爸爸怎麼還不出來呢?」媽媽說:「兒子,去,看你爸做什麼,讓他快來吃飯。」輪到兒子去請爸爸了,他推開房門,看見老爸也像自己一樣,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著書,就不服氣地說:「爸爸,你讓我去吃飯,怎麼自己卻看上了?」「哎,馬上來。」
大肚子爸爸嘴上說著,眼睛還盯著書。「爸爸,如果你真想看,吃好飯,我們一起看,好嗎?。」
爸爸說:「好,一言為定。」「對,一言為定!」父與子異口同聲、心領神會地說。
❷ 漫畫《父與子》主要講了什麼
《父與子》是一部德國幽默大師埃·奧·卜勞恩創作的連環漫畫,作品中一個個生動幽默的小故事都是來自於漫畫家在生活中的真實感受,父與子實際上就是卡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寫照。
《父與子》反映的是父子之間有趣的故事,那個禿頭的大鬍子的爸爸,慈祥、和藹、幽默,那個留著刺蝟頭的淘氣兒子,調皮、聰明、可愛。《父與子》中的漫畫盡管沒有一個字,卻很容易讀懂,常使人發出會心的微笑。作品中一個個生動幽默的小故事都是來自於漫畫家在生活中的真實感受,父與子實際上就是卡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寫照。父親和兒子的故事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所表現的內容又是人類最無私的親情。
父與子漫畫充滿了人性的溫情和幽默,把普通民眾的生活通過父子間的表露刻畫出來。洋溢著暖暖的人情味。由於一部分內容取材於一些特殊的社會現象,使得整部作品中,生活背景發生了一些改變,但父親和兒子那善良、樂觀的本性卻一直沒有改變。因為他們具有這樣美好的品質,所以遭遇困難不絕望,獲得意外財富不忘本,一直過著許多人嚮往的快樂生活:平常而快樂,溫馨又奇妙。
(2)父與子背景圖片配文擴展閱讀
作品影響
父親和兒子的故事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所表現的內容又是人類最無私的親情,所以《父與子》才會歷經七十餘年而不衰,流傳范圍也越來越廣。戰後《父與子》集出版,在德國家喻戶曉,並且贏得了世界范圍內的讀者們的喜愛,被譽為是德國幽默的象徵,享有極高的藝術評價。《父與子》漫畫成為世界漫畫史上重要的一章,這種父子間的溫情與幽默感染著每位讀者,歷久彌新。[2]
幽默漫畫《父與子》的出現為人們帶來了驚喜和快樂,受到了熱烈歡迎,並且在幾十年時間里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被譽為德國幽默的象徵。
參考資料網路-父與子
❸ 父與子看圖寫作文200
1. 五年級看圖寫話,父與子300字:
寫作說明文要把握調理規律,並據此安排結構,能使說明的內容井然有序,條理清楚,宜按空間順序,先表後里,先外後內進行說明。
文章按照空間位置進行,這樣文章才能更生動美觀。 《父與子》看圖寫話: 正文: 有趣的書: 一天,媽媽燒了一大碗熱騰騰的紅燒肉,叫爸爸和兒子來吃。
爸爸坐下來,發現兒子沒有過來,就問兒子去哪裡了? 媽媽說:「應該在房間里。」 於是,爸爸就去房間找兒子,他看到兒子趴在地上,兩手拖著下巴,低著頭在全神貫注地看書。
爸爸叫了好幾回,兒子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房間。爸爸很好奇,兒子看的到底是什麼書?怎麼這么投入?爸爸彎下腰看書,也迷上了這本書。
好有趣的一本書呀! 兒子來到餐桌前,等了好一會兒,發現爸爸還沒有過來。於是,媽媽讓兒子去叫爸爸。
兒子回到自己房間,看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在看自己的那本書。 就對爸爸說:「爸爸,你讓我去吃東西,自己躲在這里看書,這樣不公平!」 爸爸說:「那我們先一起去吃東西,吃完了我們再來看書。」
爸爸牽著兒子,一起開開心心地去吃紅燒肉了。 。
2. 二年級父與子看圖寫話
秋天來了,樹葉變黃了。
小明和爸爸來到公園散步,忽然小明想到了量身高。於是他來到樹前,站得直直的。
小明的爸爸蹲下身子,在樹上作了一個標記,小明站在爸爸的身後認真地看著。冬爺爺來了,樹葉掉光了,雪花漫天飛舞,彷彿一片銀白色的世界。
不知是誰堆的雪人,正在看著小樹上的標記。春姑娘來了,樹葉變綠了,小明和爸爸又來到公園,重新和小樹比身高。
小明抬頭一看,嚇了一跳,他忽然喊道:「爸爸,我怎麼變矮了?」爸爸笑著回答:「不是你變矮了,而是小樹長高了!小樹是有生命力的,它和你一樣在生長!」一天,爸爸想看看兒子一年長多少,他想出了一個好主意。爸爸讓兒子站在一棵小樹的旁邊,在兒子的身高處釘了一個釘子。
然後爸爸使勁地釘了下去。過了一天又一天、一個月又一個月。
一年過去了,爸爸又讓兒子走到原來那棵樹下,他嘴裡叼著釘子,想在兒子現在的身高處再釘一個釘子,看看兒子一年長了多少。
可是他呆了,去年那個釘子釘的地方怎麼比兒子的身高高了?原來,樹也長高了。
3. 《父與子》漫畫作文(300字)
今天在班上,我看了一則十分耐人尋味的漫畫《父與子》。她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反思與啟發。
這則四格漫畫畫得是一對父子——父親穿這一套西裝,打著領帶,說:「我的寶貝兒子,今天還有我幫你寫作業嗎?」兒子卻十分無奈的說道:「不敢讓你做了,」他看見老爸十分驚訝,繼續說,「昨天你把一頓飯寫成了一噸飯,還得老師罵我大飯桶!」他老爸聽完便當場暈倒,「四腳朝天」了。
在許多家庭當中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最後也都把愛的意義扭曲,變成了把自己的孩子害得沒文化了!
他讓我回想起我曾經看過一本《青年文摘》中的主圓租編,艾子寫的一篇叫《釣竿》的文章:「一個小孩看著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正用釣竿在釣魚。不到二十分鍾,就釣到了七八條魚——只見他釣時都會做一個讓釣竿顫動的動作。半小時過去了,黃昏灑在臉上,老人提著裡面放著上十條魚的小籃子走了。臨走時,老人把兩條魚送給了那個『伴』他釣魚的小子,小子卻要了釣竿。」看了這個故事後,我想你一定會說那小孩真聰明,知道要條釣竿能釣更多的魚。但是,你錯了!因為她不懂釣魚的技巧,光謹氏有釣竿是沒用的,因為釣魚重要的不在釣竿,而是釣技。
和這幅漫畫一樣,他——父親為了不讓兒子辛苦地做作業,自己幫他寫。這是一個「惡種」,學校布置作業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習課文後,更好地去吸收課文,更好的去吸收課文的精華。而父母卻請一些老師或自己為橘晌兆孩子做作業,這樣,使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錯下去!父母應當適量地照顧孩子,而不是去幫孩子「鋪後路」,因為在父母肩上摘的蘋果是不甜的!父母應該讓孩子去闖!
這孩子也應該自覺,不要頑固地認為叫你學習的人全都是要還你的人;幫你做作業,叫你夜不歸家,學壞的便是好人。不是的!岩石日日夜夜都在經歷和解決、打敗接踵而來的「考驗」;梅花不居功自傲,在寒冷的冬天中綻放。我應該「烈火焚燒若等閑」,去飢餓般地吸取知識,從小立志做一個對社會貢獻的人,不要等到老時才來後悔。
這則漫畫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父母不會永遠照顧我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刻苦鑽研,不再讓父母為我們「做作業」!作有用的好公民!
4. 父與子看圖寫話
大肚子爸爸下班回到家中。
一進家門,就一 *** 坐在凳子上,把公文包往旁邊一扔。大喊道:「我回來啦,飯燒好了沒有!我快餓死了!」媽媽說:「好了,好了,開飯嘍!」爸爸說:「咦,兒子呢?」媽媽指著兒子的房門:「你去把兒子叫來吃飯。」
爸爸皺皺眉頭,說:「哼,混小子,肯定又在看書了,飯都忘記吃了,我去叫他。」爸爸風風火火地打開兒子的房間門,這時,刺蝟頭兒子正趴地上開心地看書,腳丫子在空中翹呀翹。
「兒子,別看了,吃飯去!」爸爸喊道。「哦,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再讓我看一小小段嘛!」 刺蝟頭兒子乞求著。
「不行!」爸爸斬釘截鐵地說。「唉,父命難違呀,」刺蝟頭兒子只好依依不捨地往外走,走的時候還不忘回頭瞥了瞥地上的書。
爸爸剛把兒子轟走,准備把書合上時,自己的眼球卻不由自主地被書里的內容吸引住了……兒子回到了座位,趕緊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媽媽和兒子發現:「咦,爸爸怎麼還不出來呢?」媽媽說:「兒子,去,看你爸做什麼,讓他快來吃飯。」輪到兒子去請爸爸了,他推開房門,看見老爸也像自己一樣,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著書,就不服氣地說:「爸爸,你讓我去吃飯,怎麼自己卻看上了?」「哎,馬上來。」
大肚子爸爸嘴上說著,眼睛還盯著書。「爸爸,如果你真想看,吃好飯,我們一起看,好嗎?。」
爸爸說:「好,一言為定。」「對,一言為定!」父與子異口同聲、心領神會地說。
5. 小學語文二年級一年以後父與子看圖寫話怎麼寫
這是一篇一年級的課內文章,主寫是通過圖片可以看到父與子之間對樹的動作與想像出他們要說的話。
一年級的短文要是表達清楚圖片內容便可。一年之後一天,父親帶兒子來到了小樹下。
父親想看一下兒子明年能長多高,於是就想用小樹給兒子量身高。父親拿來一個釘子和一把錘子,他先讓兒子背靠著樹站直了,又把釘子含在嘴裡用牙齒咬著,再用錘子當標尺沿著兒子頭頂的方向在樹幹上做了個標記,然後讓兒子站到了一邊,最後用錘子吧釘子定在了做標記的地方。
冬天到了,只有雪人還在陪伴著小樹父親訂在小樹上的釘子還在呢。又一個春天到了,父子倆又來到了小樹下,兒子又站到了樹旁邊。
「咦,釘子怎麼高了?難道過了一年,我反而變矮了嗎?」兒子愣住了,父親也是。(3)父與子背景圖片配文擴展閱讀英文版:一年之後a year laterDaddy took his son to a little tree,he drives a nail to the tree in order to be a mark.Winter es after autumn and another year just has gone."Gee,you are to short!"said dad in a suprised voice。
6. 【父與子作文感受200字
偉大 的漫畫大師矣.奧.卜勞恩創作的《父與子》,這本深受大家喜愛的連環畫用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無言地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書中的父與子其實就是卜勞恩與他的兒子,而書里描繪的故事也就是卜勞恩父子之間的故事.幽默搞笑的一個個故事,讓我廢寢忘食,大笑不止.看過這本書後,我覺得裡面的父親很愛很愛他的兒子,有一篇叫《哄兒入睡》,父親用盡了各種方法,哄他的兒子睡覺,可兒子十分頑皮,不管父親怎麼哄,他就是精神十足,最後,父親哄得筋疲力盡,倒在兒子的身邊睡了,這時候,兒子也摟著父親的脖子甜甜地睡著了……,真是父子情深啊.看著看著,我 禁也想起爸爸哄我入睡的情形,我也甜甜地笑了,因為我也有深愛我的父親,我感覺很幸福呢。
7. 父與子漫畫作文
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畫的《父與子》,想必大家都看過,我看一這組漫畫後,想了很久很久,至今還記憶猶新。
首先第一幅畫的是一個禿頭在鬍子的中年男人和一個中年婦女,可能是一對夫婦,做好了飯菜,熱氣騰騰地端上了餐桌,,可是右邊的位子卻空著,很顯然,他們的孩子還沒回來,妻子給男人在說話,可能是讓他去找兒子。接著第二幅畫呢,是禿頭的中年人推開房門,只見一個小留著刺蝟頭的小男孩爬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著漫畫或小說什麼之類的什麼書,這顯然就是他們的兒子,這幅畫的是他去喊兒子回家吃飯。
第三幅畫的是孩子推門回家去了,可禿頭爸爸卻想去看一下孩子究竟看的是一本什麼書。第四幅畫中呢,是母子二人坐在餐桌前,可是父親的位子又是空著的,老是沒見他回來。
最後一幅畫的可能是母子二人等得不耐煩了,媽媽又讓兒子去找爸爸,結果兒子極不情願地走出房門一看,爸爸在和兒子一樣爬在地上看得入迷呢。
這組漫畫,灰諧、幽默,又讓人忍俊不禁,首先是兒子不守時間,痴迷的看書(漫畫或小說),父親去找兒子,可又犯了和兒子一樣的錯誤,結果兒子又去找父親。這就讓我們聯想起其它一些社會問題,我們班上的幹部要求同學們愛學習、守紀律,首先是要自已帶頭愛學習、守紀律,自已做不到,別人能信服你嗎?作為一個家長,天天要求孩子勤奮好學表現好,將來考上名牌大學、研究生、留學生。
可是自已卻不務正業,天天泡在麻將館里打麻將,孩子能聽你的嗎?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孔子說過:「有諸已而後諸人,無諸已而後非諸人」。
意思是:你有這個優點才能要求別人有這個優點,你沒有這個缺點,才有資格要求別人沒有這個缺點.小到一個家庭的家長,班上的幹部,大到一個單位|、地方、甚至國家的領導都是如此,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咱們老百姓可得看幹部」也就是說幹部不能只講大道理,指手畫腳,而是要實實在在給老百姓帶好頭,做榜樣,言傳身教,不然,就只能是誤國誤民。希望每一個看過漫畫《父與子》的人都要認真的對照自已和別人,好好地反思,只有這樣,才有利於自已,也才有利於國家和人民。
8. 看圖寫作文《父與子》
父與子,這本書也許很多人都看過,也許你看到其中有意思的漫畫的時候會會心一笑,但嘴角上揚的同時,你的心中也許會威威震撼,比如這「鍛煉成名手」這6幅小畫,依次看這6幅畫:爸爸和兒子一大一小舉重2個杠鈴,爸爸和兒子一長一短跳繩,爸爸和兒子同在一個單杠上練臂力,爸爸和兒子一寬一窄練馬步,爸爸能一隻手舉起兒子,兒子能一隻手舉起爸爸。
顯然兒子鍛煉成名手了,寓意著爸爸將自己的本領都交給了兒子,兒子已經鍛煉成長,擁有了比爸爸更強大的能力。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包含著爸爸對兒子無限的愛,通過陪伴給與兒子的愛。
在生活中,我們的爸爸媽媽同樣也給予著我們博大的愛,表現在。.。
9. 關於卜勞恩寫的《父與子》漫畫的作文300字
緊張的一學期終於過去了,兒子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全班第一。爸爸知道了,很高興,他就想讓兒子放鬆一下緊張的學習心情。
放假第一天,兒子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爸爸於是叫來管家,一起躡手躡腳的進入兒子的房間。他回頭對管家輕聲的說:「噓!小聲點,別吵醒了我的兒子,我想給他一個驚喜,讓他醒來後第一眼就能看見大自然的美景。」然後他們就慢慢的走到兒子的床邊,連人帶床一起抬上了車。
走到半路,遇到一車人,他們看見了,就在那兒七嘴八舌的議論著:「這人怎麼啦?半夜三更的,帶著孩子出去!直接帶孩子不就得了,還帶著床,真怪!」另一個人說「哎--我說,他是不是壞人啊?咱們要不要報警啊?」這時走來一個警察,警察就問:「你要幹嘛?」爸爸就把事情的經過簡單的跟警察小聲的說了一下。爸爸說:「噓,小聲點,別吵醒了我的兒子,我要給他一個驚喜!」警察也說:「你們別再吵了,要小聲一點兒!」於是,其他人都閉上了嘴巴。
到了野外,爸爸把兒子連人帶床抬到了草地中央。爸爸見兒子快醒了,就趕緊把車藏起來,自己也藏到了一簇灌木叢中。兒子醒來,看見這里好美呀!自己的身旁,牛羊在慢悠悠的散步,馬兒在安閑的吃著青草,公雞在捉著米粒,母雞在教小雞覓食,小兔子在那兒坐著曬太陽,鳥兒在自由的飛翔,天空中飄浮著朵朵白雲,太陽射出萬丈光芒,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兒子高興地跳到地上,大聲的叫:「這里好美啊!」開心的玩了起來。
爸爸在一旁看著開心的兒子,心裡也樂開了花。
10. 父與子漫畫作文誰有
拍電影的「兔子」 一天,父親在公司的門口發現了一張激動人心的海報,「業余拍電影大賽」!好玩的父親當然不願意放過這個好機會,他在海報指定的地方報了名後,就馬上回家和和兒子商量了起來。
「兒子!我給咱們報了一個拍電影大賽!」父親一進門就神采飛揚地說。 「真的嗎?太好了!」兒子激動得語無倫次「我、我們去拍兔子吧!」,父親說「好呀!我們就把電影的主題定為兔子!」父親從櫃子里找出一塊白布,別看父親大鬍子大肚子,可手卻很巧,他左剪剪,右縫縫,終於做好了一套可愛的「兔子裝」。
他叫來兒子,讓兒子穿上小的「兔子皮」,自己穿上大的「兔子皮」,拿好攝影機,和兒子出發了。他們來到了一片森林,有許多可愛的兔子在那兒玩耍嬉戲。
兒子開始充分地發揮出自己的表演天賦。他在草地上蹦來蹦去、手舞足蹈,父親跟在他後面一邊跳一邊拍。
很快吸引來了一群小兔子,兒子見機行事,馬上跳過去與小兔子們玩耍起來,父親一下子分不清誰是小兔子誰是兒子啦。看著兒子和小兔子玩得起勁,父親則樂滋滋地翹起二郎腿,把攝影機放在樹墩上自動攝影,乘機偷懶。
接著,父親讓兒子把兔子們召集過來照個合影。兒子站在最後面,他得意地摟著兩只兔子,中間兩只兔子分別蹲在兩邊,高興得眯起了雙眼,非常可愛的樣子。
最前面兩只兔子配合得最默契,它倆頭靠著頭,兩只大耳朵相映成趣。突然,兔子群一陣慌亂,大家紛紛逃竄。
父子倆向遠處一看,原來是獵人牽著他的獵狗來獵兔子來了。父親連忙放下攝影機,拉著兒子快步跑到獵人面前,「別開槍!別開槍!是我們!」,他們舉起雙手,做出了「投降」的模樣。
獵人看到他們滑稽的樣子,得意地笑了。兒子看著獵人笑起來的鬍子很像小兔子的耳朵,心想:「他不會也想扮兔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