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pt課件怎麼更換背景圖片
ppt課件怎麼更換背景圖片?在我們日常的辦公中,PPT被廣泛用於製作培訓教材、工作報告、總結、產品展示等。在PPT修改過程中,發現之前添加的背景圖片與內容不相符就想把圖片換掉,那該怎麼操作呢?
工具原料電腦PPT軟體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7
打開需更換背景圖片的PPT文件,點擊「視圖」菜單,在擴展欄中找到「幻燈片母版」選項。如圖所示:
2
/7
接著我們單擊「幻燈片母版」選項,這時將會進入PPT幻燈片母版設置界面。如圖所示:
3
/7
進入幻燈片母版設置界面後,我們向上滾動滑鼠或滑鼠拖動左側的垂直滾動條,找到左側標有數字1的母版幻燈片。如圖所示:
4
/7
找到母版幻燈片後,滑鼠點擊右側幻燈片中的圖片,這時母版中的圖片就被選中了,然後點擊一下鍵盤上「Backspace」鍵或「Delete」鍵,這樣就將背景圖片刪除啦。如圖所示:
5
/7
PPT中原來的背景圖片刪除後,我們再點擊「插入」菜單,在其子菜單中單擊「圖片」選項,這時將會彈出「插入圖片」對話框。如圖所示:
6
/7
然後在「插入圖片」對話框中找到需要添加到PPT中的圖片,接著單擊此圖片,點擊「插入」按鈕,這樣新的背景圖片就添加到PPT中啦!如圖所示:
7
/7
調整新背景圖片的大小,然後點擊「關閉母版視圖」選項,這樣PPT中的背景圖片就換好啦!
㈡ 中班語言教案《我愛我家》聽課記錄與評析
中班語言教案《我愛我家》聽課記錄與評析的寫作思路在於:首先對課程的流程做具體的描述,然後對課程整體進行評價和分析。
正文
聽課記錄
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愛我家
說說自己喜歡家的理由。
你的家裡有些什麼?
二、欣賞與討論
1、這是誰的家?家是怎樣的?
2、這是誰的家?家裡有什麼?你們的家裡有些什麼?
三、幼兒創作
這是你們的家,把你們的家也畫下來。
四、指導重點
家是什麼?
五、引導評價
家是……,有了它會……
幼兒用語言介紹自己的家
活動評析:
活動中,把握教師提問的開放性和針對性。如:在欣賞作品中,教師問幼兒這是誰的家,讓孩子自由地去發揮自己的想像。
幼兒在創作的過程中,教師介紹個別幼兒的思路和獨特表現,能對其他孩子的創造起到推動的作用,一個對全班幼兒的提示會緊緊抓住所有幼兒的心。
我想如果我把這種介紹交流推遲到幼兒作品完成以後,幼兒再想學習、創造,超越的契機就錯過了其意義也變的很小,這也是我在學習二期課改中認識到的教師角色的轉變,把從教師原來的傳授者、評價者,到現在逐漸成為幼兒活動的觀察者、合作者、支持者。
㈢ 如何更好的使用多媒體課件上好課
如何更好的使用多媒體課件上好課
在科技越來越發展,信息技術愈來愈普及的今天,我們很多語文教師都在開始使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因為多媒體手段融合了圖片、聲音和視頻資料,給予了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受到學生的喜愛。但是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本來平時上語文課很出色,但是一使用多媒體課件上語文課,卻發現很一般,還沒有平時上課效果好;有的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語文課,課堂氣氛活躍,感覺效果很好,可是課後反饋卻發現學生一頭霧水,一問三不知……於是,如何利用多媒體課件上好語文課,成了很多語文老師頭疼的問題。我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語文課已有八年的時間了,在這八年中,自己從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總結了一些方法,現總結如下。
首先,語文教師不能被多媒體課件牽著鼻子走,變成一個幻燈片「播放員」。
我們有相當一部分語文教師,在使用課件進行語文課教學時,很多時候都是先把課件先播放出來,再根據課件來進行講解,就像一個幻燈片「播放員」一樣——整堂課出現了一種詭異的現象,教師在津津有味地做幻燈片「播放員」和講解員,學生就在下面規規矩矩地坐著看教師表演……就像老師在作秀,學生在參觀一樣。教師至始至終都只在做兩件事情:放幻燈片、講解幻燈片。
其次,語文教師要對課件進行有的放矢,不要舍本求末,忽略教材。
多媒體課件只是一個輔助工具,而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很多教師在上課中,主要以課件為主,而忘記了教學的根本——語文教材。語文教材其實很多時候都有一些插圖,教師要緊緊抓住教材中的精彩詞、句、段來進行教學,但有些教師教學活動僅僅只圍繞課件來進行學習、討論,語文教材被教師不注意間忽略掉了。記得曾聽過一節多媒體語文公開課,教師也是利用課件上課,結果語文課件內容太多,結果他一直都在講課件內容,最後直到下課,講台上的語文書他動都沒有動一下。
其實,語文教材才是我們教學的主體,教學活動的開展應該緊緊圍繞語文教材來進行,多媒體課件只是教師開展高效、優質教學活動的一個輔助手段而已,教師不要舍本求末,忽略教材。
再次,教師要學會製作課件。
有的語文教師上課用的多媒體課件是自己從網上下載的,這種方法雖然簡單,為教師節約了很多時間,但是這些課件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很多內容都是「別人的」,根本沒有自己的一點想法,很多內容都是按照別人預先設計的環節進行,無法根據學生的特點靈活處理教材。
所以,語文教師想要利用多媒體課件上好語文課,自己就先要學會製作課件,自己結合教材、教學目標、學生實際情況以及自己的教學活動設計思路去製作課件,這樣,做出來的課件才與教學活動相輔相成,為上好一堂優質的多媒體語文課打好基礎。
還有,教學課件不能只看「靚」,還要注意質量。
一部分老師的課件喜歡花花綠綠,不考慮實際內容,只想把課件做得「好看」,如何吸引別人的眼球,只從美術欣賞角度去考慮課件設計,而沒有根據實際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去考慮課件,這樣的課件拿來上課,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績應該是很難的。
有一次,我到一個學校聽課,上課教師的課件做得太美了,學生都被課件的背景圖片吸引了,教師還以為學生被自己講課吸引住了,講得眉飛色舞,可反饋時抽學生回答問題,學生站起來什麼也答不上來,教師在課後說課反思時,還說學生聽得很認真,不知道為什麼回答問題答不上來,直到有聽課教師說在課堂下學生悄悄議論老師背景圖片在哪裡哪裡找的,他才發覺學生被他的課件背景吸引過去了……
最後,教師還要利用好黑板設計好板書。板書是教學中的一種主要的教學媒體,板書藝術則是教學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板書首先是文字,它和文字的作用一樣。當初,人們製造文字就是為了記錄語言以及傳達信息。將語言和知識用文字記錄下來才進行長時間的傳遞,如果我們沒有文字,我們在教育學生時只能採用口傳身授的辦法。這樣,我們的知識會越傳越少,古聖賢的知識也不可能傳到現在。
雖然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彌補了相當一部分同學的空間想像能力的不足。但是,我們語文課教學中,尤其是小學語文課教學,教師的課堂板書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書寫能力,這是因為小學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強,而且他們有強烈的向師行,如果我們教師書寫能力差,特別是示範的不到位的話,學生們學的也可能不到位。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正處於識字、認字、寫字的起步階段,我們教師的板書更應該具有示範和引導作用,在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的同時,又能讓學生學好寫字。 精心設計的板書,能使學生賞心悅目,興趣盎然,活化知識,對知識加深理解,加深記憶,是提高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而且黑板板書具有一定的永久性,可以一直展示給學生,如果把板書設計放在多媒體課件中,在我們展示、播放其他資料時,板書就不得不退出學生的視線了。所以板書是語文課的一個重要環節,即使我們在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課時,教師也不能放棄黑板板書。
所以,使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要恰到好處,不然可能會造成事倍功半的結果。
以上便是我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一些體會,現總結出來,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啟示,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