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樹底下小動物們在捉迷藏的看圖寫話
今天天氣晴朗,紅紅的太陽掛在天空,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貓、小兔、小雞不約而同的走出家門,來到草地上玩耍,他們聚在一起商量著;我們玩什麼游戲呢?最後決定玩捉迷藏,它們用石頭、剪刀、布的辦法來決定誰來找,最後小兔輸了,小兔只好用紅布捂住了眼睛,小雞小貓飛快地跑開了,小貓藏在了樹後面,小雞藏在草叢中,他們倆一動不動的,生怕小兔發現。幾分鍾後,小兔取下蒙眼的布,東找找,西看看,在陪襲高大樹蘆尺下,終於發現了一條細長的毛絨絨的尾巴,小兔就想,這不是小貓的尾巴嘛,它一定就在是後面,禪橘連忙跑過去,一下子捉住了小貓,他們倆又去找小雞,在草叢中找了好長時間才找到小雞,他們玩的可真開心呀!
2. 動物園里都有哪些動物
最常見的動物有非洲獅、東北虎、金錢豹、黑熊、棕熊、狼、孔雀、獼猴、梅花鹿、駱駝、氂牛、丹頂鶴等。
大型動物園常見的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亞洲象、黑猩猩、狒狒、長頸鹿、河馬、小熊貓、松鼠猴、斑馬、黑豹、白虎等。
1、非洲獅體型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尾較發達。有「草原之王」的稱號,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
3. 圖畫上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干什麼
這道看圖寫話中有畢滲一個小兔子,還有一個大象。大象馱著小兔子,它們在過河,大象為何要馱著小兔子呢,因為小兔子不會游泳。小兔子真聰明,大象真有愛心。
道理:生活中要發散愛心,樂於助人,做一個熱心腸的人,互幫互助才能成功。
(3)動物都去哪裡了圖片擴展閱讀:
看圖寫話技巧
1、觀察:
時間/地點+人/物+做什麼。物/景+怎麼樣(外形、給人的感覺)
2、看圖說話寫話的方法
「看仔細,想明白,說清楚,寫完整。」
寫作格式:每小節開頭空兩格;學會正確運用標點符號衡殲
3、要點:
1、時間(根據圖意為圖選一個合理的時間)
2、景物(如果圖上有景物:按從上到下;從遠到近觀察)
3、誰在咐數沖什麼地方干什麼;(這是看圖寫話中最重要的一點)
4. 動物科普|大雁南飛到底是飛去哪裡
動物科普|大雁南飛到底是飛去哪裡
大雁飛去哪見?
大雁南飛是一種季節性的遷徙行為,為了躲避寒冷的冬天,大雁必須長途飛行,大雁的老家在西伯利亞一帶,每年秋冬季節,它們成群結隊地向南遷飛。飛行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條路線由我國東北經過黃河、長江流域,到達福建、廣東沿海甚至遠達南洋群島。
另一條路線經由我國內蒙古、青海,到達四川、雲南甚至遠至緬甸、印度去越冬,第二回長途跋涉地飛回西怕利亞產蛋繁殖。
大雁飛行何要排成一字型?
大雁生活在比較守紀建的群體中,每群種總有一歲姿只統當頭雁,大雁的飛行速度為每小時70到90公里,它門無所畏懼地穿過雲,掠過貝,體格強健,又識途的公雁領頭在陣型隊伍中,每兩只大雁間的距離都是均等的。
這種陣列可以節省70%的體力,因為在飛行的時候,前面的大雁煽動著兩只翅膀,會產生一股上升的氣流。後面的大雁除了扇動翅膀,有的時候就利用上升的氣流,沖力滑翔而節省體力。
描寫大雁的詩詞
1.雨霽雞棲早,風高雁陣斜。——陸游《幽居》。
2.今年寒到江鄉早前漏,未及中秋見雁飛。——陸游《夜歸》。
3.千里黃雲白日曛,北貝吹雁雪紛紛。——唐代高適《別董大》。
4.雨雪雁南飛,風塵景西迫。——唐代慧雀爛崔湜《塞垣行》。
5. 北京動物園門票北京動物園停車北京動物園攻略
6. 動物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有些動物是色盲,但也有很多動物眼中的世界是彩色的,這個顏色又跟人類眼中的仿指顏色不一樣,比賀大卜如動物眼中的粉色蒲公英、黃色雪花蓮、橙色葉子等等
正常(左)和紫外線(右)條件下的蜘蛛標准圖片
7. 冬天到了找不到蛇,青蛙,蝴蝶,蝙蝠的蹤跡它們去哪裡了
蛇正盤盤著身子在洞里睡覺呢,蝴蝶正躲在花里跟你玩"躲貓貓"呢,青蛙跳到洞里蠶卵呢,蝙蝠正在洞里冬眠呢。
冬天到了小動物們是會冬眠的比如:
蝙蝠、刺蝟、熊、地松鼠、睡鼠、土撥鼠等。爬行動物:蝸牛、蛇、烏龜等。
蝴蝶、飛蛾、瓢蟲、大黃蜂等。鳥類:北美小夜鷹、鴟鵂、燕子、白胸秧雞等。
1、蝙蝠
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哺乳動物,據不完全統計,棲息在列寧格勒附近的大耳蝠和北棕蝠在一生中其活動的時間僅佔1/15-1/20,其餘的時間都是在睡眠,當環境溫度達到16-28℃時,蝙蝠即處於深睡狀態,睡眠的蝙蝠新陳代謝降低,生理機能減慢,致使某些蝙蝠壽命較長。
2、刺蝟
是屬於蝟亞科的一類蝟形目哺乳動物的統稱,通常是在夜間活動,以昆蟲和蠕蟲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蟲子,刺蝟在巢穴中冬眠時,體溫下降到6℃,這種情況下,刺蝟是世界上體溫最低的動物,呼吸1-10次每分鍾。
冬眠中的刺蝟會偶爾醒來,但不吃東西,很快又入睡了,其如果過早地醒來會被餓死的,出眠溫度約大於6-9℃(2-15℃)。
3、熊
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生活於北方寒冷地區的熊有冬眠現象,而位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黑熊往往不冬眠,熊冬眠時間可持續4-5個月,冬眠的過程中如果被驚動它會立即蘇醒,偶然也會出洞活動,除冬眠期外,熊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冬眠的洞穴一般會選在向陽的避風山坡或枯樹洞內。
4、地松鼠
南非地松鼠通常生活在非洲乾旱地帶,屬於群居動物,一個族群中有30隻地松鼠,在冬天到來之前,松鼠會往洞里儲存大量的過冬食物,在天冷時在深的洞里進行冬眠,天氣稍微暖和時再出門活動和覓食。
5、蛇
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下的一類動物,體細長,分為頭、軀乾和尾三部分,無四肢或在低等蛇類橫裂的泄殖孔兩側有爪狀的後肢遺跡。一般從春末夏初到冬初,由於氣溫均在10-35℃,適於蛇的活動,當冬天氣溫開始下降變冷時,蛇的體溫則隨之下降,蛇體的功能減退,當氣溫下降至10℃時,蛇停止一切活動,開始進入冬眠。
8. 非洲什麼動物都有,為何就是沒有老虎
談到老虎我們就不得不談獅子。尤其說非洲為什麼沒有老虎,那跟獅子關系大了。家都知道非洲的地理環境不適合老虎的生存。
首先,老虎起源於中國東南部,四散繁衍,南到印度尼西亞,北到西爛中碼伯利亞,西到印度。
老虎的獵物既會被它們搶奪,孤身也會被它們圍攻而寡不敵眾。要命的是它們抗敵時,或外出捕獵時,它們的幼仔沒能獲得有效的保護,存活率會極低。可以想像老虎或許就是這樣在非洲滅絕的。
9. 那些在自然界中的動物,最終老去時都去了哪裡
我們常常把一些違背倫理道德的人稱之為「禽獸」,其中也包括不贍養老人的行為,在我們的認知里,只有人類才會養老,動物都是不養老的,然而科學家從一具劍齒虎的化石中,發現了動物贍養老人的證據。
一具骸骨在美國洛杉磯市地區,有一個名叫拉布雷亞的瀝青坑,這里的瀝青天然存在了幾萬年,並且經常被樹葉、灰塵或者水覆蓋,以至於周圍的動物很容易失足陷入其中。
由於不適應捕食較小體型的獵物,劍齒虎在演化過程中逐漸滅絕了,而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劍齒虎形象,都是根據它們的化石,還有基因測序等研究復原而來的。
10. 請問圖片中這些動物的原產地在哪裡,他們原產地當地的人都說什麼語言(如下圖所示↓)
艾鼬在歐洲和亞洲都有分布,在我國北方都有。
亞洲象,最早也是來自非洲。在亞洲東南亞以及南亞,以及我國雲南都有分布。
狐狸,在歐亞大陸以及北美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