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十四橋是揚州著名景點什麼
二十四橋是揚州著名景點瘦西湖中一個地標景觀,又被叫做廿四橋,是一座單孔拱橋。
二十銷改四橋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不過歷史上的二十四橋早已荒煙衰草。現今揚州市經過規劃,在瘦西湖西修長橋,築享台,重修了二十四橋景點,為古城增添了新的風韻。
二十四橋為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桿,如玉帶飄逸,似霓虹卧波。該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台階24級,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
瘦西湖的介紹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城西北郊虧敏判,總面積2000畝,水上面積700畝,游覽區面積100公頃。
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時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瘦西湖主要分為14大景點,包括五亭橋、二十四橋、荷花池、釣魚台等。1988年瘦西湖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和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
2010年被授予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4年,作為「中國大運河」遺產點之一的瘦西湖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21年拿喚11月,瘦西湖景區進入第一批國家級文明旅遊示範單位名。
B. 瘦西湖橋有幾個橋
瘦西湖景區有三個橋。分別是五亭橋,二十四橋和大虹橋。
五亭橋
五亭橋,別名蓮花橋,是中國江鎮宏蘇省揚州市境內的一座橋梁,位於瘦西湖水道之上,是揚州市的地標建築之一,是中國古代十大御源冊名橋之一,裂攜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
二十四橋
二十四橋,又稱為廿四橋,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位於江蘇省揚州市。現今揚州市經過規劃,在瘦西湖西修長橋,築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橋景點,為古城揚州增添了新的風韻。
大虹橋
大虹橋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建於明崇份年間,橫跨保障湖水。原橋為木質紅欄,故名紅橋,清代乾隆元年改建為石橋。清朝初年,巡鹽御史吉慶、普福、高恆相繼重建,並在橋上建橋亭,改「紅」為「虹」,意思是橋如彩虹。虹橋在歷史上曾經名噪一時,乾隆皇帝游揚州時也作詩贊賞虹橋的景色。
![](http://www.imagebunk.com/images/loading.jpg)
C. 二十四橋在哪裡
二十四橋位於:揚州市邗江區大虹橋路28號瘦西湖風景區內。二十四橋(Twenty-Four Bridges),又稱為廿四橋,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位於江蘇省揚州市。現今揚州市經過規劃,在瘦西湖西修長橋,築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橋景點,為古城揚州增添了新的風韻。
二十四橋為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桿,如玉帶飄逸,似霓虹卧波。該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台階24級,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
建築歷史:
廿四橋為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桿,如玉帶飄逸,似霓虹卧波。該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台級24層,似乎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潔白欄板上彩雲追月的浮雕,橋與水銜接處巧雲狀湖石堆疊,周圍遍植馥首宏郁丹桂,使人隨時看到雲、水、花、月,體會到「二十四橋明月夜」的妙境,遙想杜牧當年的風洞芹乎流佳話。
沿階拾級而下,納悉橋旁即為吹簫亭,亭臨水邊橋畔,小巧別致,亭前有平台,圍以石座,若在月明之夜,清輝籠罩,波涵月影,畫舫拍波,有數十歌女。
淡妝素裹,在台上吹簫弄笛,婉轉悠揚,天上的月華,船內的燈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使人覺得好像在銀河中前行。橋上簫聲,船上歌聲,岸邊笑聲匯在一起,此時再詠誦「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你定會為唐代詩人徐凝的精妙描寫撫掌稱絕。清乾隆間景稱"春台明月",嘉慶後毀圮。但地形地貌、河灣港汊猶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二十四橋
D. 二十四橋是揚州著名景點中的一個地標景觀嗎
二十四橋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歷史上的二十四橋早已頹圮於荒煙衰草。現今揚州市經過規劃,在瘦西湖西修長橋,築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橋景點,為古城揚州增添了新的風韻。二十四橋為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桿,如玉帶飄逸,似霓虹卧波。該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台級24層,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
所以我認為二十四橋是揚州著名景點中一個地標景觀,不過到了揚州也可以觀看其他景點,比如瘦西湖,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城西北郊,總面積2000畝,水上面積700畝,游覽區面積100公頃。
聽了這么多,也感覺去到揚州也不僅僅是去二十四橋這么簡單,難得去一回,勢必要把揚州歷史文化感受一下。
E. 揚州五角亭上是什麼橋
五亭橋(Wuting Bridge),別名蓮花橋,是中國江蘇省揚州市境內的一座橋梁,位於瘦西湖水道之上,是揚州市的地標建築之一,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
五亭橋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擾逗和十七孔橋而建的;1990年,重修五亭橋橋亭。
五亭橋位於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該橋北起於瘦西湖風景區緩段賣,上跨瘦西湖水道,南至瘦西湖白塔、月觀,橋梁全長57.99米燃橋,寬6.16至18.77米,橋身中孔拱圈跨度7.13米。
F. 二十四橋是揚州著名景點什麼中的一個地標景觀
二十四橋是揚州著臘鎮名景點瘦西湖中一個地標景觀。另外,二十四橋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不過歷史上的二十四橋早已荒煙衰草,現今揚州市經過規劃,在瘦西湖西修長橋,築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橋景點,為古城增添了新的風韻
瘦西湖(Slender West Lake)原名保障湖,位於江蘇輪棚粗省揚州市城西北郊,總面積2000畝,水上面積700畝,游覽區面積100公頃。瘦西湖本名保障湖。乾隆年間錢塘(杭州)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後將其喚作瘦西湖。
(6)揚州橋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1、《寄揚州韓綽判官》,是一首七言絕句,全詩是:「和頌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是對揚州在盛唐時期的贊美,是一首膾炙人口、傳誦不已的優美詩篇。這首詩也是用來贊美二十四橋的。
2、二十四橋位於揚州,揚州位於長江與運河交匯處,自隋唐以來就是中國繁華富庶的文化與商業名城,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一座很美麗的城市。
G. 揚州二十四橋是指哪24橋
「二十四橋」就是一座橋,指吳家磚橋。只因傳說隋煬帝時,有24個美人月夜在橋上吹簫,故名「二十四美人橋」,簡稱「二十四橋」或「廿四橋」。到了清代,人們逐漸傾向於那原是一座橋的名稱。清代揚州人李斗在《揚州畫舫錄》中寫道:「二十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葯橋,」「跨西門街東西兩岸」。
南宋詞人姜白石在一個初冬來到揚州,寫下了《揚州慢》這一千古絕唱:「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從詞的具體語言環境來看,「二十四橋」是指一座橋。
(7)揚州橋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揚州二十四橋現狀
念四路中段東面,五亭橋西邊的景區就叫二十四橋景區。其主建築熙春台東面有毛澤東手書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碑。在熙春台東北80米的地方,有一座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建的公園中常見的那種小卑橋,寬2.4米,兩頭各有二十四層台階,兩邊各有二十四根欄桿,叫它二十四橋。橋的西北有一座簡潔的亭子,宛在水中央,叫吹簫廳。這算是為外地遊客建的,就好比今人在魯迅故居百草園里種了一塊菜來和散文對應一樣。
H. 24橋位於哪裡
24橋位於哪裡
二十四橋敗罩位於今天的揚州。
揚州二十四橋是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它在念四路中段東面,五亭橋西邊的景區就叫二十四橋景區。其主建築熙春台東面有毛澤東手書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碑。
發展歷史:
最早出現「二十四橋」稱謂的古詩文是晚唐詩人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他沒有說二十四橋是指一座橋還是指二十四座橋,當時的學者也沒有解釋。
這似乎表明,那時關於「二十四橋」還沒有多種解釋。宋朝詞人姜夔(1155—1221)1176年過揚察散鬧州而作的詞《揚州慢》說:「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其意指一座橋。《揚州畫舫錄》說二十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葯橋」。
《揚州鼓吹詞》說「是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現今,揚州平山堂西南通往市區的一條路叫念泗路,又作念四路。也有人寫作廿四路。其中段掘余這一塊地方也叫二十四橋。廿,即二十。日歷牌上「二十」都寫成「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