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詩朗誦今日中國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開學升旗背景圖片 2025-02-12 13:30:18
黃金槍圖片大全圖片 2025-02-12 13:23:44
男人生活的路上圖片 2025-02-12 13:18:21

詩朗誦今日中國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16 11:28:23

⑴ 讀中國朗誦詞原文作者

作者,朗誦者簡介:

阿紫,中國當代著名詩人、詞作家、朗誦表演藝術家。世界物聯網大會新聞發言人兼任文化教育產業中心主任、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文化促進會朗讀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僑聯、北京婦聯文化項目「我為母親寫首詩」發起人。2016中國誦讀文學貢獻獎。全國職工電化教育藝術培訓專家、中國花樣少年語言藝術大賽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全民悅讀」倡導大使、山東省當代藝術教育中心特約研究員等。迄今為止,是國內外舉辦詩歌專場朗誦會最多的中國詩人。代表作品:《生如胡楊》《趁父母還在》《讀中國》《新愚公移山》等已成為膾炙逗舉人口的經典名篇。

⑵ 詩經是什麼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詩,有目無辭),周時稱「」或「詩三百」,成書於東周時期。《詩經》中詩歌的來源一部分來源於搜集的民間詩歌,一部分來源於公卿獻詩。
詩經》從內容上分可分為風雅頌。風為十五國風,雅為大雅小雅,頌有周頌、魯頌、商頌之別。思想上既有著怨刺思想也有著愛戀思想以及戰爭、祖先崇拜、禮樂等思想。藝術手法則使用賦比興,同時也具有想像思維與一些敘事藝術的特點。在形式上多雙聲疊韻與重章疊句,一唱三嘆。《詩經》一書的版本在漢代有齊魯韓三家「」以及魯人毛亨和趙人毛萇的「詩」(簡稱毛詩),後毛詩逐漸流傳下來,成為中國古代最通行的《詩經》本子。

詩經》一書中較早的篇目應當產生於西周初年。據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一批戰國竹簡顯示,周公旦在慶功宴會上即席所作的《蟋蟀》一詩,內容與現存《詩經》中的《蟋蟀》一篇有著巨大的相似性。根據黃效老師在論文中的推測,二者為源與流的關系《詩經》晚期的作品應成於春秋時期中葉。具體為何作品,至今仍眾說紛紜。根據鄭玄《詩譜序》介紹,應是《株林》(公元598年);王夫之認為是《無衣》(公元506年);而梁啟超則認為最晚作品應為《燕燕》一詩(公元558年)不論哪種說法,《詩經》成書的跨度也都長達500年之久。

⑶ 詩歌朗誦《歌唱祖國》作品簡介

綜述攔枯穗:詩歌朗誦《歌唱祖國》作品簡介簡卜寫法:愛國是炎黃子孫的不解情結,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古以來,孟子「達則兼濟天下」的教誨不知影響了多少文人墨客,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告誡不知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中國是詩的大國,《歌唱祖國》令人無數中國人慷慨激昂,展現愛國情操和民族氣節。

詩歌朗誦是一種口語交際的重要形式和傳情藝術,是朗誦者把文學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再創作,再表達的藝術活動。詩歌朗誦就是朗誦者敗孝用清晰的語言,響亮的聲音,優美的體態,引入的動作把原詩歌、作品有感情地向聽眾表達出來,以傳達詩歌的思想內容,以引起聽眾的共鳴。

朗誦技巧:

詩歌朗誦和其他文體的朗誦一樣,要自然,決不可以做作。詩歌的感情雖然比其他文體來得強烈,但仍然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要朗誦好一首詩,首先要認真閱讀,領會作者的感情。然後,努力地去引起共鳴,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只有這樣,我們的朗誦才能成功地再現作者的情感。

聽眾聽起來才會覺得自然。如果朗誦者並不領會作者的情感而只 是估計作者的情感,那就很容易失去分寸。失去了內在的感情基礎,單單依靠技巧來支撐,聽眾聽起來就必然會感到做作了。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自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詩歌朗誦

⑷ 推薦一首歌頌黨和祖國的詩歌朗誦的背景音樂

1、《Breath And Life》:《Breath And Life》中文譯為呼喚與生命是Audiomachine的一首純音樂,特點鮮明,節奏強悍,氣勢磅礴,可以再朗誦中踩點。這是著名電影《加勒比海盜》的配樂,配合朗誦別有韻味。

2、《Hummell Gets The Rockets》:音樂中將電子合成加管弦樂團的視覺音樂手法發揮到了極致,打擊樂的表現尤其突出,緊張激烈之餘不乏悲壯豪邁之情,鋼管與弦樂的配合渾然一體,氣勢磅礴,寬廣壯闊。

3、《Hero's Theme》:出自次世代新主機XBOX360上面的一款作品,是由著名的英國RARE工作室開發的。其配樂是由捷克的一個很出名的樂團做的。曲風氣勢磅礴,多作為英雄人物出場背景音樂,有歷史的厚重感。

4、《Nightwish》:世界不少頂級戰隊的宣傳片都採用的是他們的歌曲,屬於重金屬音樂,而這首《Nightwish》也是1.6版CS的主題曲,聽了讓人聯想到熱血的戰場,特別適合大氣的、熱血的詩歌。

5、《Hummell Gets The Rockets》:音樂中將電子合成加管弦樂團的視覺音樂手法發揮到了極致,打擊樂的表現尤其突出,氣勢宏大,雄壯,有悲壯的歷史感。此適合歷史類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