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明孝陵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直線排列圖片素材 2024-11-15 09:41:26
萌寵人生搞笑圖片 2024-11-15 09:41:26

明孝陵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1-11 21:43:25

① 從南郵怎麼去明孝陵圖片

本部的話可以坐45路到鎖金村 然後換乘游3到明孝陵
或者坐83到雲南路(上海路)換乘20路到明孝陵
或者坐303到清涼門橋(清涼山)換乘20路到明孝陵
仙林的話可以做310到孝陵衛換乘315到明孝陵
或者坐146到邁皋橋(北)走到邁皋橋換乘游3路到明孝陵

② 明孝陵是不是有朱元璋的遺體

南京明孝陵里肯定躺著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皇後馬氏的遺體,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這一觀點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原因在於南京至今還流傳著一則關於朱元璋遺體下葬的傳言。說朱元璋出殯當天,有13隻殯葬隊伍分別從南京城的13個城門出發,朱元璋的遺體究竟在哪支隊伍裡面,誰也不知道,這13支隊伍去往哪裡也沒有人知道。

關於朱元璋遺體在不在明孝陵還是有很大爭論的,其實問題解決也很簡單,直接打開地宮看一看不就知道了,但是如此做法確實違背了世界文化遺產管理條例,是不利於文化遺產保存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不打開帝王的陵墓,也可以將裡面窺測個究竟。自1997年起,南京市文物局和相關考古部門聯合對明孝陵長達進行了長達6年的探測。結果表明,明孝陵的主體部分並沒有遭到盜墓賊的光顧,墓主人遺體保存完好。

③ 南京明孝陵地宮入口在哪裡

解開謎之一:墓道入口在哪裡?
考古學家雖然發現了地宮的確切位置,卻沒有發現墓道口。朱元璋地宮的入口,從朱元璋下葬後墓道口被封閉並被隱藏起來的那一刻起就成為盜墓賊尋找的對象。但是,幾百年過去了,人們始終沒有找到墓道口的位置。多年來,考古學家一直希望找到地宮的墓道口。在對明樓中軸線的北部區域內進行勘察時,考古學家沒有發現連續的通道,這證明這個區域內並沒有墓道。但是,他們卻在中軸線的東面發現了一些呈線狀的異常地磁現象。經過勘察,他們認為墓道口在孝陵城牆下的可能性比較大。
為了進一步確定那些線狀的性質,考古學家用先進的儀器進行了跟蹤,探測結果顯示這種線狀異常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隧道建築的特徵,而且是連續的,總長度達到了120多米,寬度在 5~6米之間。種種跡象顯示,這種線狀異常就是通向地宮的墓道。僅地宮的墓道就有120多米長,這在中國的歷代帝王陵墓地宮中都是十分罕見的。此外,考古學家還在墓道的探測結果中發現了含有磚質材料的特徵,表明這種線狀結構確實是人工建造的墓道。同時,勘測還發現了墓道的一個出口確實就位於明樓東面的寶城的城牆下面。這處墓道口呈現出兩處明顯的裂口以及下沉錯位現象。這都是墓道口的明顯特徵。

④ 朱元璋的陵墓究竟在哪裡呢


無論朱元璋是否真葬於此,明孝陵自明清至民國初期,已被賦予了特殊的政治意義。

⑤ 明孝陵在哪裡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東郊鍾山南麓的獨龍阜。它以鍾山為屏,鍾山又有東、中、西三峰(中峰為主峰),合於「華蓋三台,尊極帝位」的傳統說法。獨龍阜的東西分別是龍山和虎山,向南偏西為前湖,北部有位於鍾山主峰之下的玩珠峰,這種並不多見的自然地形,分別象徵著古老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真可謂巧奪天工。在孝陵的正前方,有梅花山作為「前案」,再遠處有天印山,似呈俯伏朝拜之狀,象徵「遠朝」而來的「貢臣」。在陵宮東、南兩面,有由東北向西南源源流淌的「冠帶水」,以保王氣聚而不散。審氣脈,別生氣,分陰陽,明孝陵可謂一塊絕佳的風水寶地。

⑥ 南京明孝陵真有「朱元璋的遺體」嗎

朱元璋去世後埋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和馬皇後合葬於此。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主持陵墓的營建工程,此年八月,馬皇後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定名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於謚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後謚「孝慈」,故名。

(6)明孝陵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朱元璋在位期間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制度,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 ;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

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⑦ 明孝陵在哪裡

南京明孝陵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鍾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後馬氏合葬於此。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宏偉,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進程分布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寢,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的。明孝陵經歷了600多年的滄桑,許多建築物的木結構已不存在,但陵寢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氣派,地下墓宮完好如初。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⑧ 朱元璋的陵墓在哪裡

朱元璋的陵墓,即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墓。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達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將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為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文化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明孝陵作為中國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明清兩代五百餘年20多座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進程分布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寢,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

(8)明孝陵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明孝陵建設在朱元璋死前進行十幾年,朱元璋對其極為用心,耗費的人力物力都是驚人的。這一切既是為了馬皇後,當然也是為了自己。他對馬皇後感情至深,在她去世後再沒冊立皇後,朱元璋一定會與其合葬。

朱棣繼位後還特意為父親在明孝陵豎立『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此後,每年年底皇帝都要到孝陵祭掃,皇族中有人犯事還被罰到孝陵守陵悔過。後來的明朝皇帝一直以南京的紫金山為明朝龍脈所在,對其甚為關注,嘉靖皇帝曾將紫金山改名為『神烈山』,崇禎皇帝還豎立禁止在紫金山採伐、動土的『禁約碑』。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會副會長、東南大學建築學教授劉敘傑說:「明孝陵代表著明初皇家建築的藝術成就,是中國陵墓建築和陵墓文化的縮影。」明孝陵從起點下馬坊至地宮所在地的寶頂,縱深達2600多米,沿途分布著30多處不同風格、用途各異的建築物和石雕藝術品,整體布局宏大有序,單體建築厚重雄偉,細部裝飾工藝精湛,凝聚了當時政治家、藝術家和建築師們的才智。

⑨ 明孝陵是不是有朱元璋的遺體呢

可能有人會說,明孝陵不是安眠著朱元璋和馬皇後,這是婦孺皆知的,怎麼這裡面也有假?這種質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源自朱元璋死後發生的一系列反常規的事件。

第一個反常事件,朱元璋的具體死亡時間說法不一,一說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初十,一說是閏五月初五。試想,堂堂一位開國皇帝,竟然死亡的具體時間都沒有一個准確的說法,這當然會引起後人的質疑。

第二個反常事件,朱允炆即位後,將朱元璋匆匆就下葬了。關於朱元璋死後下葬時間,史書上記載著非常清晰,「辛卯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為建文元年。是日,葬高皇帝於孝陵,詔行三年喪。」

全祖望說的很清楚,明孝陵是朱元璋的衣冠冢,而真正的陵墓則在朝天宮(今南京市秦淮區莫愁路23米附近)。如果全祖望的說法真實,那將是石破天驚的大事件。不過,專家們給出質疑,明孝陵先從修建到完工,歷經過25年,如此勞師動眾,朱元璋竟然不下葬這里,實在不可想像。因此,專家們表示真相可能只有到挖開明孝陵的那一刻。不過,筆者希望這個時間永遠不會到來。

⑩ 明孝陵的陵墓建築

明孝陵處於山清水秀的環境之中,周圍山勢跌宕起伏,山環水繞,人文與自然景觀渾然天成。陵園規模宏大,格局嚴謹。孝陵建築自下馬坊至寶城,縱深2.62公里,陵寢主體建築當年建有紅牆圍繞,周長2.25公里。
明孝陵經歷了600多年的滄桑,許多建築物的木結構已不存在,但陵寢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氣派,地下墓宮完好如初。陵區內的主體建築和石刻有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包括下馬坊、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築遺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築的真實性和空間布局的完整性。
墓區的建築大體分為兩大部分:第一組神道部分,從下馬坊起,到孝陵正門;第二組是主體部分,從正門到寶城、明樓、崇丘為止。
沿神道依次有: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碑亭、御橋、石像路、石望柱、武將、文臣、欞星門。過欞星門折向東北,便進入陵園的主體部分。這條正對獨龍阜的南北軸線上依次有:金水橋、文武方門、孝陵門、孝陵殿、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陵寢建築都是按中軸線配製,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 第一部分是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自下馬坊至孝陵正門(文武方門),包括下馬坊、神烈山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及碑亭(俗稱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橋。 簡介圖片下馬坊下馬坊是一座二間柱的石牌坊,面闊4.94米、高7.85米,坊額上刻「諸司官員下馬」6個楷書字,告示進入明孝陵的官員必須下馬步行,以示對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尊敬。 神烈山碑神烈山碑位於下馬坊東邊36米處,是明嘉靖十年(1531年)立,正面陰文雙鉤淺刻「神烈山」3字,原有碑亭,現已不存在,僅存四角石柱礎。神烈山碑是明嘉靖十年改鍾山為神烈山時而立。再向東17米處有一塊卧碑,為「禁約碑」,是明崇楨十四年(1641年)立,碑文刻禁止損壞孝陵及謁陵的有關9條禁約。 大金門大金門位於下馬坊西北750餘米處,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門。大金門原為黃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築,現存磚石砌築的牆壁,下部為石造須彌座,面闊26.66米,進深8.09米,牆壁辟有3個券門洞,中門較高為5.05米,左右兩門高4.25米。 神功聖德碑及碑亭神功聖德碑及碑亭,在大金門正北70米處,是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一年(1413年)為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頌德碑及碑亭。神功聖德碑亭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築平面為正方形,故俗稱「四方城」,內置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樓頂已毀。原碑亭為磚石砌築,平面呈正方形,亭子的結構頂部已盪然無存,現僅存四壁,每壁各有一個寬5米的拱形門洞,外觀如一個城堡,故俗稱「四方城」。 神道石刻四方城向西北行約100米過御河便進入神道。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點在於建築與地形地勢的完美結合。其不同於歷代帝陵神道成直線形,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勢建造為蜿蜒曲折的布局。而且在每一段落的節點處安放石像生來控制空間,形成一派肅穆氣氛。石像生下鋪墊有完整的六朝磚,使其600年來沒有下沉。神道由東向西北延伸,兩旁依次排列著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6種石獸,每種2對,共12對24件,每種兩跪兩立,夾道迎侍。
這些石獸體現了皇家陵寢的禮儀要求,各有寓意:獅為百獸之王,顯示帝王的威嚴,它既是皇權的象徵,又起到鎮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種神獸,獨角、獅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觸有罪的人;駱駝是沙漠與熱帶的象徵,它表示大明疆域遼闊,皇帝威鎮四方;大象是獸中巨物,它四腿粗壯有力,堅如磐石,表示國家江山的穩固;麒麟是傳說中的「四靈」即麟、龜、龍、鳳之首,它是披鱗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獸,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徵「仁義之君」和吉祥、光明;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戰、統一江山的重要坐騎。
明孝陵神道的6種石獸中,以象為最大,重達80噸,當時為了將這些石獸運抵明孝陵,冬季時,在路面上灑水結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滾軸,一路上用人力推滾的辦法來完成運輸任務。這段神道現俗稱為石像路,全長615米。石獸的盡頭,神道折向正北,至欞星門,長250米。這段神道置石望柱和石人,2根望柱呈六稜柱形,高6.6米,其上雕刻雲龍紋。通常望柱均置於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則置於神道中間,這也是朱元璋的獨特之處。石望柱之後是東西相對而立的翁仲,有武將、文臣各2對,共8尊,高各為3.18米,石人石獸的體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 欞星門神道向北18米的盡頭為欞星門,存石柱礎6個,已重新修復。從遺跡看,欞星門應是三開間的建築。過欞星門折向東北275米,即到御河橋,也稱金水橋。 御河橋御河橋為石砌橋,原為5孔,現存3孔,橋基和河兩邊駁岸的石構件均是明代原物。通過御河橋向北,順緩坡而上,便是陵寢的主體建築。 第二部分明孝陵寢主體建築。自正門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門(即正門)、碑殿、享殿、大石橋、方城、明樓、寶頂等,築有圍牆。 簡介圖片文武方門文武方門是孝陵的正門,原為5個門洞,3大2小,中間3個為拱形門洞,兩邊2個為長方形門洞。廡殿頂上蓋黃色琉璃瓦。清朝同治年間改建為一個門洞,上嵌清石門額,陰刻楷書「明孝陵」3字。1999年重新進行修復,恢復了明代時大門的原貌。現為五門,黃瓦、朱門、紅牆,正門上方懸掛長方形門額,豎書「文武方門」4個鎏金大字。正門東側立有一塊「特別告示」碑,此碑是清宣統元年(1909)所立,以六國文字書寫,警示保護孝陵的注意事項。碑亭後原建有兩御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 碑殿碑殿原為孝陵享殿前的中門,即孝陵門,原為5個門洞,後被毀。碑殿是清朝時改建的,是一歇山頂,三開間,紅牆小瓦建築,南北正中各開一門,亭內立有5塊碑刻。根據《中山陵史話》等書籍記載,這里曾有明孝陵的一道中門,但毀於戰火,清代在中門的基礎上改建碑殿,並豎立了五座高大的石碑。正中有一塊大石碑,下有馱碑龜趺。其馱碑龜趺與眾不同,脖子出奇地短。 治隆唐宋碑碑殿中石碑上書「治隆唐宋」四個鎏金大字,碑高3.85米,寬1.42米,厚度0.38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頌揚明太祖治國方略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謁陵時御題。這是因清朝剛統治中國,康熙執政初,漢人不服滿人統治,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康熙深知,光靠高壓政策是不行的,還須依靠漢人。所以,康熙在6次南巡中,5次拜謁明孝陵。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當時的「江寧織造」郎中曹寅刻立。在「治隆唐宋」碑左右還有清朝乾隆皇帝詩碑各一塊,東西有卧碑兩塊,東邊一塊刻載康熙帝第一次謁陵紀事,西邊一塊刻記康熙帝第三次謁陵情形。 享殿孝陵的主要建築孝陵殿,即享殿,位於碑殿之後。原明代孝陵殿毀於戰火,尚存三層漢白玉須彌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礎64個。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後各有3道踏垛,尚存6塊浮雕雲龍山水大陛石。大殿基長57.30米、寬26.6米,可見當時該建築之宏大。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馬皇後神位。
現存地表建築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兩次重建的三小間享殿,現殿內是「明孝陵史料陳列室」。享殿後是一片縱深100餘米、寬數十米的空地,是當年露天祭祀的場所,中間有甬道,兩邊林木茂盛。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為「仙界」。橋北是一座寬75米、高16米、進深31米的城堡式建築,稱方城。 方城方城是孝陵寶頂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築,外部均用巨型條石建成,東西長75.26米,南北寬30.94米、前高16.25米、後高8.13米,底部為須彌座。方城正中為一拱門,中通圓拱形隧道。由54級台階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寶頂南牆,用13層條石砌築。沿方城左右兩側步道即可登上明樓。 明樓明樓在方城之上,為重檐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東西長39.45米,南北寬18.47米,南面開3個拱門,其餘三面各開1個拱門,每扇門上面的門釘為9行,每行9顆,以顯示九五之尊。方城明樓以北為直經4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寶頂,也稱寶城,為朱元璋和馬皇後的寢宮所在地。 寶頂寶頂近似圓形,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後合葬的地宮,周圍砌有磚牆。寶城厚實堅固,依山勢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磚壘築,厚約1米;在南邊石壁上於民國時期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1998年至1999年,南京市文物局等有關部門採用先進的精密磁測,證實朱元璋墓的地宮就在這下面,埋葬深厚,保存完好,從沒有被盜過。 石像生武將 明孝陵石像生共18對,其中文臣3對、武將3對、站卧馬各1對、站坐麒麟各1對、站卧象各1對、站卧駱駝各1對、站坐猊各1對、站坐獅子各1對。另有望柱1對。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塊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風格粗獷、雄渾、樸拙、威武,氣度非凡。這組石雕對稱地排列在神道兩側,南北長800多米,構成威武雄壯的長長隊列,使皇陵顯得更加聖潔、庄嚴、肅穆。孝陵石像生是明代陵寢中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組。 御河五龍橋 南京地區雨量充沛,鍾山主峰的雨水主要經獨龍阜孝陵陵宮區域排泄,明孝陵必須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統,才能確保陵宮的安全。因此,孝陵陵區內設有外御河、內御河和寶城御河三條排水系統。
這三條御河在規劃和設計上可謂獨具匠心,它將陵域劃分成導引區、神道區、前朝區和後寢區,同時通過三組御河橋,將這四個區連成一個和諧的整體並且使整個陵域更為完美,更富有生機。御河橋中的第一組介於碑亭和神道石刻之間,為磚構單曲拱橋,霹靂之水由橋下西流,御橋舊址猶存,橋非原貌,今稱虹橋。第二組橋位於神道盡頭,是直通陵宮的橋梁,一字排列5座,又稱五龍橋。它與陵宮處於同一南北中軸線上,橋身作石構單曲拱橋樣式,5座石橋與正北方200米處的5孔陵宮門一一對應。僅存中間3座,橋身起券,兩側有散水螭首和護欄望柱。這組御河橋的橋基和兩岸石堤為明代原物,護欄是1995年重新修復的。
橋下御河河道已實施清理改造工程,流經御橋的河水清澈不絕。第三組御橋處於方城之前,石造單券拱橋,長57.5米,寬26.6米,兩側石欄、螭首多殘毀,但橋身體量宏大,結構牢固,做工細膩,是明初橋梁建築中的傑作。過了這座御橋便是朱元璋長眠之地,因此稱其升仙橋。除三條御河外,陵宮地下還建有巨大的涵道,以增加雨季的泄洪量。陵宮內則建有地下排水管道,地面建築周圍均以磚鋪設散水和明溝,享殿台基四周有數十個向外懸挑的精美的散水螭首,陵宮宮牆外也以磚鋪設散水,並以磚石砌建擋土牆。明孝陵的整個排水體系和細部設施,既具有實用性,又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既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又將其藝術地融入陵區的布局之中,高度體現了南方多水地區建築規劃上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治隆唐宋碑 治隆唐宋碑,御碑亭中陳列著五塊碑,正中一塊刻「治隆唐宋」四字,為康熙皇帝手書。碑高3.85米,寬1.42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頌揚明太祖治國方略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作為清朝皇帝的康熙如此詔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對朱元璋的尊重和欽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謁明孝陵,行跪九叩大禮。「治隆唐宋」就是他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下江南謁陵時所題,並由曹雪芹的祖父、當時的「江寧織造」郎中曹寅立碑。他是想藉此籠絡人心,以緩和漢滿矛盾,加強其統治。從中亦可看出康熙的雄才大略。 明東陵遺址 對於明東陵排水溝,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是這樣說,因東陵寢園內沒有祭祀配套設施,如神庫、具服殿、神廚等建築,因此可以推論這磚構排水溝建築可能與東陵祭祀設施有關。 六國文字碑 該碑是由清政府所立,意在對喜好在明孝陵「塗鴉」的外國遊客以警示,以六國文字書寫。
碑文的大概意思是「鑒於明孝陵內御碑及附近古跡歷年破壞、毀損情況嚴重,端方總督大人下令豎立圍欄對其加以保護。有人越欄參觀或者可能對前述御碑及陵區古跡造成損壞之行為,一律禁絕」。
清代末年,國門被打開以後,慕名而來的遊客尤其是外國遊客越來越多。在這些洋人中,有一些顯然喜歡在明孝陵的建築和石刻上亂塗亂畫,令當時的地方政府很是困擾。
下令立碑之人為端方,其當時的身份為兩江總督,根據管轄范圍,這位兩江總督所管轄的是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出當時洋人們的塗鴉行為已經讓當時的政府忍無可忍。針對這種情況,兩江總督拿出了兩個「方子」:一是讓兩江洋務總局和江寧府在明孝陵設立「六國告示碑」,明確警告素質不高的老外遊客們不要亂塗亂畫;二是將明孝陵神道內的石刻全部裝進木柵籠,這樣一來,就將文物與不文明的洋人們隔絕開來,沒有再順手塗鴉破壞的機會。盡管如此,在明孝陵神功聖德碑上,還是能看到疑似清末俄國人留下的刻字。 從1997年開始,文物工作者利用精密磁測等高科技手段對明孝陵進行了長達6年的考古勘探,地宮經探測被認定位於明孝陵圓形寶頂下面,地宮建築面積根據探測結果竟達4000多平方米,幾乎是已發掘的定陵地宮面積的3倍。明孝陵地宮的具體形制還不能清楚知道,但從明孝陵現存建築、明故宮建築遺存上大量使用石料作為建築基座的現象,以及已經發掘的定陵地宮全部用石材構築的實例可以推斷,孝陵地宮應該也是全部用石材構築的大型殿宇式地下建築。
文史專家大膽猜測了地宮殿堂的設計,參照生人居住的宮殿,因此一般應有主次之分,大跨度條石起券的拱券門作為明孝陵建築的主要特徵在地宮中也許會繼續使用,主大殿應布置成廳堂的樣式,擺放一些祭祀用品,並設一大缸,缸內盛香油,點長明燈。後殿作為地宮的主要部分,按照慣例應是擺放皇帝、皇後棺槨及各種隨葬品的地方,朱元璋與馬皇後的靈柩就停放在後殿的棺床上。
對於一位開國皇帝而言,地宮里隨葬各種金銀玉器、龍袍錦緞、儀仗用具及生活冥器應該是毋庸置疑的。當然所有的推測都只是猜想,真正的地宮謎底,只有待日後的發掘才能知曉。
明孝陵地宮歷史上沒有一次能夠盜掘成功。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明孝陵的特殊防盜措施、歷史機緣以及地理位置共同決定的。
經過勘探,明孝陵所在的獨龍阜原本是一座堅固的石頭山。有些皇陵是從上往下扒開一個深穴,建好後再封起來,但明孝陵卻是橫向鑿入山體,從內部掏空建玄宮。這種橫穴式的方法雖然工程浩大,但十分堅固。在沒有炸葯的情況下,古代盜墓賊從頂部向下打盜洞根本行不通。橫穴式設計使墓道成為盜墓賊的唯一通道。為了隱藏好墓道,修建明孝陵的工匠也是費盡心機。通過精密磁測,考古人員探測到,墓道並不是人們想像中在正中間,而是偏在一邊,這種反常規的設計讓許多盜墓賊無功而返。
除了橫穴和側墓道,考古人員還在明孝陵寶頂高高的封土堆下發現了厚厚一層圓潤的鵝卵石。鵝卵石本來應當出現在低窪的山澗中,它們現在出現在獨龍阜的山頭上只有一個原因——這是人們背上來有意鋪設的,不僅便於雨水迅速滲透到寶頂排水設施中流出去,更為重要的是防盜。這類似於古代一種流沙防盜法,當盜墓賊挖開一個洞時,鵝卵石就會從四面八方滾落下來把洞填滿。這也是現在連盜掘的痕跡都很難找到的原因。
雖然明孝陵採用了三大有效的盜墓措施,但是如果遇上像東陵大盜孫殿英那樣握有重兵和炸葯的軍閥,也難逃一劫,幸運的是,歷史機緣卻讓明孝陵逃脫了這些大賊的魔爪。雖然明代以後南京城屢經戰火,但每個新政權無一例外地對明孝陵加以保護。清朝建立後,通過保護明孝陵,有效消除了江南地區的抗清思想。甚至康、乾二帝每次下江南必定要來明孝陵祭拜,康熙還在陵前立了「治隆唐宋」的石碑。洪秀全、孫中山在南京成立政權後的第一件事也是祭拜明孝陵,以示推翻滿清、恢復中華的決心。
明孝陵躲過賊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離南京城太近了,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城裡立即會知道,這讓盜掘活動不可能延續太長時間,只有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