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井陘縣的雪花山在那裡
石家莊一帶的廟會歷史悠久,最早產生於祭祀活動。據考證,早在漢代,封龍山就有祭山活動,這是封龍山廟會的淵源。隨著宗教文化的發展,寺廟祠壇大興。諸如關帝廟、葯王廟、觀音廟、奶奶廟、聖母廟、三官廟、真武廟、呂祖廟、城隆廟、五道廟、土地廟、山神廟等,逐漸遍布各地,祭神敬仙活動也隨之頻繁和普及,廟會隨之盛行。欒城西宮大廟會就是祭祀南海觀音的活動,井陘雪花山廟會起源於祭神。也有的廟會,是群眾為了悼念他們崇敬的人而設立的。如靈壽城關農歷二月初一的「成官」廟,是為了紀念靈壽知縣成肇麟而設的。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德法聯軍追擊西逃的慈禧和光緒,路經靈壽時,脅迫成知縣提供糧草、車馬、婦女。成知縣斷然拒絕,被法軍系於馬後,繞城飛跑。成知縣不甘受辱,又難逃魔掌,便於深夜投井自盡。靈壽百姓便將他的殉難日定為廟會日。
舊時,廟會的內容較為復雜,既有大型的祭把儀式,也有群眾自發的求神拜仙活動,如拴嬰許願、問醫求葯、求雨乞福、驅魔修德等等。一些祭祀活動,有隆重的儀式,伴以唱大戲。廟會上,武術、雜耍等各種民間藝術也盡展風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廟會和集市相融合,便出現了集祭祀、娛樂、貿易於一體的空前繁榮景象。現在,各地廟會的宗教祭祀內容己淡化,廟會逐漸演變為物資交流大會,商品交易、群眾文化娛樂活動和旅遊成了各地廟會的主題。
雪花山廟會起源於祭神。早在明嘉靖年間,雪花山建有碧霞元君廟,為祭祀碧霞元君遂起廟會,時間為農歷四月十六至十八三天,由井陘舊城所在各村組織,周圍四五十個村莊參加。其廟會有很嚴格的儀式,從准備起會,到正式過會,都有一套程序。
「傳鑼會查」:會前會首派人到各村敲鑼通知,共三次。三月初一首次傳鑼,鑼聲一個點,意為開始起會,各村准備;三月十五,二次傳鑼,鑼聲兩點,示意廟會期近;四月初一,三次傳鑼,三個點,鑼聲急促,示意會期在即,各村做好一切准備,要按時赴會。「傳鑼人」身著黃色對襟梅花麾,腳穿軟底抓地虎靴,頭戴紅綠雞毛纓荷葉頂子。第三次傳鑼時,傳鑼人將一張「四月十八,聖母大會,朝山進香,風調雨順」的會帖分送各村。
四月初一,四路會首聚會商議各項安排,抓鬮排定抬杠次序,中午「傳鑼人」在東聚門城樓、會源門覽秀樓、北關閣、東巷子閣高呼三聲「會轉查了」,鑼聲不斷,以示「會查」結束。
「請駕」:四月十五,廟會前一天,香頭帶領八名轎夫鼓樂喧天,到雪花山頂廟里頂禮膜拜,「請神接駕」。
所謂「駕」,是一頂八抬殿式敞轎,斗拱飛檐,雕刻精細,金(銅)頂黃幃,玲瓏華麗,周嵌水銀玻璃,檐角懸寶葫蘆,絲穗飄拂,鋒鈴叮擋。駕中供奉聖母走像(專供抬的像),駕前全副執事,有龍虎八旗、肅靜牌、退避牌、吊封、萬民傘(傘周圍綴滿歷年施主姓氏的小綢條)。三聲鐵炮響過,起駕鑼響,再配上輕、重樂隊,各種打擊樂器和吹奏拉彈樂器齊全,一時鼓樂齊鳴,駕起緩進,淌過綿河,經蔡庄,把「神」駕供於西關。「演駕」:其意是為神演出,亦即敬神,是正式過會。
「演駕」進行三天,十六、十七先後在周圍村莊沿村演出,十八是正會,在城街演出。「演駕」隊伍的順序排列是:最前面為顛扛,顛杠後為各種演唱及舞蹈節目,然後是社火,社火後是神駕前的執事、樂隊,最後是神駕。十八日演駕上午九點鍾從西門開始,向東經城街、東關、北關、河東、南關,最後到雪花山。
「演駕」開始,九聲鐵炮響過,「馬子」赤膊上陣「開路」。最初為揮鞭開路,30年代改為舞流星開路。開路之後,即是顛杠。36抬杠箱,或48抬杠箱,排列成隊。顛杠人或著肉色紡綢排扣上衣,燈籠褲,或著武生裝束,或著奇裝異服做丑角打扮。顛杠表演從上午九時一般要進行到下午二、三時左右,場面宏大,表演精彩。
跟著顛杠表演的是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秧歌、絲弦等劇種的摺子戲,拉花、說唱、啞劇等各種形式的節目。再接著是約有20多隊的武術社火隊表演。演出沒有固定場所,邊演出邊行進,至雪花山腳,已近黃昏。點燃燈籠火把開始朝頂。在聖象前焚香後,抬杠、節目、社火大表演,隨後是跑陣,陣式有梅花陣、八封陣、陰陽陣、五虎陣……,變幻無窮,意謂「神靈捍衛,佑我黎民」。跑陣時,《龜馱碑》特許進殿,在「聖母」像前的大筐籮里蹲著團團拜舞,演員盡量摸取筐籮里的「油錢」(制錢、銅元),裝歸己有。龜亦為長壽聖物,裝取油錢算是「神」的特賜。演駕結束,住持道人接「駕」,將聖母走像安置廟中。整個過程,鼓樂鞭炮聲聲,香煙繚繞,直至次日晨,廟會方告結束。
廟會期間,在城隆廟演四天大戲;清代、民初可以「拉官戲」。在本縣境內演出的戲班若被會首和官府看準議定,便派人至演出地點,登台將鼓板反轉,意即「拉了官戲」,四月十五起到城隆廟演出四天,不給演出費,但供應好茶,演員住所舒適,且「犒台」豐盛。每日三開箱必有兩搞台,大商號犒賞饅頭、豬肉,動翱數十斤,或有點心。有時是「雙犒台」(賞雙份)。
不拉官戲,就得「寫戲」(預約演出),經費只能靠布施。正豐煤礦是大「施主」,其次是各大商號,再其次是礦上的煤司、師爺、管帳先生及衙門里的「頭面人物」。不搞按戶攤派。
廟會期間雪花山頂最少有一台戲,有時唱對台,若沒有某村或某大戶許願獻戲,就靠善男信女們的油錢了。一應開銷,廟會後黃榜公布,誰也不敢吃黑錢,怕「神」給報應。
節目沿街演出,也可獲得犒賞。若抬杠穿堂(即在舊衙大堂前廣場穿過),衙門里的「達官貴人」也得自掏腰包,幾任知縣都出過賞錢。會首、管事的准備廟會,都是白盡義務,支派人去聯絡會事,登門化緣也是義務性質,那個村也有很多熱心人。演員們自帶干糧,在演出間隙蹲在攤旁啃吃。只是給扭拉花的小演員們買些糖果梨糕,這就是酬勞了。
廟會又是井陘最大的物資交流大會。商品以農具為多,廟會的牲口市成交常達二三百頭。日用雜貨、兒童玩具、婦女用品、粗布花布也極豐富。風味小吃、炒麵茶湯也搶時上市。糖人、面人、團扇、汗傘,吸引了許多兒童婦女。
2. 洛奇的雪花遺跡在哪
貌似貼不上圖
雪花遺跡其實就是帕拉遺跡在巨人村東北方,你只要在玩的時候把地圖拉大,一直往東走,就能看到
雪花遺跡是要先刷帕拉遺跡的普通,最後箱子有幾率開出雪花結晶,再把雪花結晶放到祭壇上就可以下雪花遺跡了
雪花結晶也可以在市場上買到,我在的瑪利是8W左右/個
3. 野菜部落中的雪花村莊怎麼挖地啊
按右鍵,然後野菜便會開始挖地,旁邊的進度格會告訴你挖地的速度和進度,每挖完一次必須換地方挖,不然就會出現該地區以被使用的提示。挖地的時候可以用紅球或藍球來提高挖地的速度,有的變身也可以提高速度。
4. 哈巴-玉龍雪山東麓斷裂帶
前人所謂的麗江-大具斷裂帶又稱玉龍雪山山前或東麓斷裂帶(韓竹軍等,2004a,b;周光全等,1997;江娃利等,2004),系指由一系列分布於玉龍雪山東麓、總體向東傾的正斷層和兼具走滑特徵的正斷層所構成的具左旋走滑分量的正傾滑斷裂帶。前人在區域上大致以玉湖鎮為界將該斷裂帶劃分為南、北兩段(韓竹軍等,2004a;江娃利等2004):北段被稱作大具-玉湖段,認為由分布於玉龍雪山東麓的大具至玉湖之間的一組近SN向的階梯狀左旋正斷層或正斷層所構成;南段被稱作麗江-玉湖段,認為該段大致沿玉湖、龍泉和文筆水庫的西側展布,構成麗江盆地西緣的邊界斷裂;或該段斷裂帶共包含了分別展布於盆地東、西兩側的兩條邊界斷裂。
根據我們的野外調查結果,麗江-大具斷裂帶實際上是一條沿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東麓分布、走向在大具盆地西為NW向、向南轉為近SN向、整體凸向NE的區域性正斷層(圖4-23)。該斷裂帶的北西端位於吳家溝一帶,向東南沿哈巴雪山的北麓延伸至大具盆地的本習溝口附近,然後轉為近SN向,從玉龍雪山東麓向南延伸經將台河、里哪比各、玉湖和龍泉等地,最終向西南方向消失於麗江盆地西緣的普濟-文筆一帶,全長70 km左右。
根據斷裂帶的走向變化可大致以大具為界將其劃分為南、北兩段。北段主要沿哈巴雪山北麓延伸可以稱之為「哈巴雪山北麓斷裂」,起點為大具盆地西側的本習溝口附近,向北西方向經過龍王邊村和彝族村的西側山前,一直延伸至陸家村北西的吳家溝附近,總體走向320°±5°,全長約26 km。以前的大多數研究者將該段斷裂歸並為NW向的德欽-中甸-大具或中甸-永勝右旋走滑斷裂系中,並認為它是一條以走滑活動為主的右旋走滑斷裂或兼具走滑特徵的正斷層(沈軍等,2001)。南段主要沿玉龍雪山東麓分布(可以稱之為「玉龍雪山東麓斷裂」),從大具盆地西南端的大壩子西側山麓向南經峨眉之、將台河、雪花村、雲杉坪、里哪比各、杈路各和玉湖等地西側山前地帶,然後向西南經玉峰寺和福國寺一帶,尖滅於龍泉村附近,總體走向近SN向,全長約42 km。野外調查結果表明,哈巴雪山北麓和玉龍雪山東麓斷裂不僅都顯示一致的正斷層活動性質,而且基本不具備前人所認為的走滑活動特徵。在大具盆地西南側的大壩子-本習溝口一帶,地表可以觀察到玉龍雪山東麓斷裂上的斷層崖和斷層三角面向NW方向逐漸轉折、並與哈巴雪山北麓斷裂相貫通的現象。另外,分別發生在1966年和1996年的大具6.0級和麗江7.0級地震的震源機制解也都顯示出山前斷裂的正斷層性質。鑒於上述特徵,將哈巴雪山北麓斷裂與玉龍雪山東麓斷裂歸並為「麗江-大具斷裂帶」,並將其通稱為「哈巴-玉龍雪山東麓斷裂帶」(圖4-23)。這不僅可以直觀地反映該斷裂帶的結構、分布和第四紀活動狀況,而且也與區域構造-地貌特徵相吻合。因為從遙感圖、地形圖以及地形剖面顯示,由哈巴和玉龍雪山所構成的三角形區域明顯高出周圍山地數百至上千米,屬於典型的相對隆起帶(圖4-23,圖4-24)。其中分布眾多海拔4000 m以上的山峰,主峰海拔分別可達5396 m和5596 m,山脈主脊周緣終年積雪,構成典型的高原雪山景觀。而周緣山脈的峰頂海拔普遍僅3500~3800 m和2800~3200 m左右。金沙江在穿越哈巴-玉龍雪山地區時形成典型的深切峽谷地貌,構成了著名的虎跳峽景觀。這些地貌特徵符合裂谷帶肩部相對翹起隆升的特徵,表明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所在的三角形地帶相對兩側區域存在長期的整體性垂直隆升運動,而構成該區東側邊界的哈巴-玉龍雪山東麓斷裂帶恰恰就是控制該區整體隆升的主邊界斷裂帶。下面從北到南對該活動斷裂帶的幾何學和運動學特徵進行分析。
圖4-23 哈巴-玉龍雪山周緣的遙感影像特徵
圖4-24 橫跨哈巴-玉龍雪山的地形剖面(a)及其變形模式圖(b)
一、哈巴雪山北麓斷裂特徵
沿哈巴雪山北側的吳家村至大具盆地西南的大壩子西側一帶,可以觀察到眾多指示正斷層活動特點的構造、地貌形跡。在吳家溝東南的馬家村-小尖山坪子一帶,斷層的垂直活動造成T1—T2泥岩、砂岩和灰岩地層與P1-2玄武岩地層的斷層接觸,在斷層通過處形成明顯的、海拔3800 m左右的斷層埡口地貌(圖4-25)。其中東北側的斷層上盤主要分布T1—T2地層,形成頂部起伏平緩的峰頂面,高度集中在海拔3900~4000 m左右,而西南側的斷層下盤主要出露大面積的P1-2玄武岩地層,山脈脊部海拔4400 m以上。兩側地層的明顯不連續和400~500 m的地勢高差表明,斷層活動造成了西南山地相對北東側山地的抬升。從小尖山坪子向南東方向,最顯著的是山前高達上千米的斷層三角面,在斷層北東側的下降盤一側充填了大量的晚第四紀冰磧-冰水沉積物。在龍王潭-本習的山前地帶可以觀察到,斷層垂直錯動晚第四紀冰川和冰水沉積物所形成的斷層崖和斷層陡坎。在棉石壩西南一冰川穀的谷口,發育一套伸出溝口約1 km左右、拔河高度30~40 m左右的冰川側磧和終磧壟,該套冰磧物在斷層通過處,形成高20 m以上、走向120°左右的斷層崖。根據地形初步確定,此處斷層的垂直斷距為20±5 m。向西南方向至相鄰溝谷的谷口,可見斷裂垂直錯動一套拔河15~25 m的山麓冰水台地,該冰水台地被一套拔河約4~6 m的洪積台地切割。冰水台地被錯動後形成一條走向約125°、高20 m左右、延伸可達2 km的斷層崖(圖4-25,照片4-23)。在地形圖上,該斷層崖兩側的等高線明顯不對稱,西南側一致高出北東側20 m。經過實地測量發現,錯動該套沉積物的斷裂垂直位移達16±2 m。斷層崖和斷層三角面地貌連續向西南方向延伸,從本習溝的西南通過,錯動了不同時代地層和地質體。
圖4-25 哈巴雪山及其東麓的構造-地貌剖面圖
在本習南和本習溝口西側,可見P1 大理岩與P2 綠片岩相玄武岩斷層接觸的現象,在斷裂的西南側分布P1 大理岩,其中發育平行山前斷層三角面的面理,產狀60 °~80 °∠35 °~55 °,面理產狀向山前方向變陡。在斷裂帶的北東側,分布綠片岩帶和灰岩地層(P2—T2)。在斷層接觸帶上發育綠片岩,靠近山前綠片岩中發育近直立的面理,向北東方向行進,發現斷層帶中的綠片岩面理逐漸變緩,產狀60 °∠20 °~30 °。從區域上觀察,該帶岩性較軟、產狀較緩、普遍面理化的綠片岩明顯構成了斷裂上盤中生代早期地層與斷層下盤古生代地層之間的低角度構造滑脫帶。該區地層的分布格局和現今山前高角度正斷層的發育都與該滑脫帶的演化密不可分。由於岩體破碎,在本溪溝口一帶的斜坡臨空面常出現滑坡現象,且滑坡的分布明顯受構造控制。從本習溝口西側向南至大壩子西側,斷裂走向由145 °~150 °逐漸轉為170 °~175 °。在大壩子西,高出金沙江河谷約200~260 m左右的冰水-沖積台地被斷裂錯動所形成的斷層崖,該斷層崖的高度可達60~75 m,經過地形校正後的斷層垂直錯距為62±8 m。
圖4-26 玉龍雪山及其東側構造-地貌剖面圖
照片4-23 哈巴雪山東麓斷層三角面和斷層崖地貌(W)
照片4-24 玉龍雪山東麓斷層三角面和斷層崖地貌(S)
綜上所述,在哈巴雪山北麓所發育的3套晚第四紀沉積物中,至少有2套被斷層垂直錯動,它們分別是以拔河15~25 m的冰水台地為代表的斷層垂直位移量和以拔河分別為30~40 m的冰川側磧和200~250 m的冰水階地為代表的斷層垂直位移。其中前者為16±2 m,後者分別為20 m左右和62±8 m。從垂直位移量判斷,前兩者可能屬於同一級別的位移。
二、玉龍雪山東麓斷裂特徵
玉龍雪山東麓斷裂的正斷層活動跡象也非常顯著。在該斷裂帶北段的峨眉之-雪花村西側地區,斷裂帶主要從基岩山地中穿過,形成高數百米至上千米的斷層三角面,在斷裂帶的東、西兩側分別發育P2玄武岩和D-P1的大理岩和結晶灰岩。其中東側傾向南西的P2玄武岩地層構成主脊海拔達3000~3800 m左右的山地。在雪花村一帶可以發現,在海拔3600~3800 m左右的山地頂部附近保存有形態較好的高原夷平面。在斷裂帶的西側,D-P1的大理岩、結晶灰岩和一套時代不明的變質岩構成主山脊,形成海拔達4400~5500 m左右的高山地貌,山地頂部處於強烈剝蝕狀態,無夷平面保存。在靠近山前的部位,P1大理岩普遍發生牽引變形,岩層一致傾向東側,越靠近山前傾角越陡。根據斷裂帶兩側的地貌差異可以推斷,斷裂西側山地的總抬升幅度相對東側大於1600 m,這無疑反映了山前正斷層在第四紀期間的持續活動所導致的山脈強烈隆升過程。從雪花村西側往南至森林檢查站西側的山前地帶,斷裂帶大致沿山麓第四紀冰川-冰水沉積物和基岩的接觸帶分布。其中最顯著的斷裂構造形跡除了高上千米的斷層三角面和山前大理岩帶的牽引變形之外,還可以觀察到第四系地層與基岩的斷層接觸現象和山前斷層錯動晚第四系沉積物(除了最新堆積的全新世晚期沉積物以外)所形成的斷層崖、斷層陡坎以及相關的次級構造等正斷層活動痕跡(圖4-26,照片4-24)。
在玉龍實驗林場北側的銀杉坪一帶,斷裂兩側的地勢反差很大。斷裂的東側是由P2晚期的砂頁岩、灰岩與玄武岩互層(二疊紀黑泥哨組,P2h)所構成的山地,頂部保留海拔3200~3300 m的夷平面。斷裂帶西側主要出露C-D灰岩,構成主山脊海拔大於4800 m的山地。斷裂上升盤一側的玉龍雪山主峰海拔5596 m,附近主要分布石炭紀(C)的灰岩地層,該地層平行不整合上覆於泥盆紀(D)地層之上。斷裂兩側地層分布的明顯不對稱現象表明,斷裂上升盤一側曾經遭受了長期的強烈剝蝕作用。根據此處斷裂兩側地勢的高差推斷,斷裂帶的垂直位移應大於2300 m。如果考慮到斷裂下盤的地層剝蝕程度,根據地層厚度近似地恢復原始地層分布狀況,在C和P2h地層之間所缺失的P1-2地層厚度可達3.0~3.5 km。因此,如果在斷裂垂直活動之前,斷裂兩側的地層分布是一致的,那麼根據現今的地勢高差和地層缺失情況推斷,斷裂帶的垂直活動幅度大致為5.3~5.8 km左右。在玉龍山實驗林場西側的冰川穀谷口,一套拔河15~35 m的冰磧物被山前正斷層錯動後形成高30 m左右的斷層崖地貌(圖4-26,照片4-24)。
在斷層活動之後,斷層崖東側的冰磧物又受到近代冰水河流的侵蝕和切割,通過地貌測量發現,跨過斷裂的垂直位移為13±3 m左右。在南側大型冰川穀的谷口,發育了4套沉積物,最老的第一套沉積物是拔河約100~150 m的高冰川側磧。第二套沉積物是一套拔河約25 m的冰水沉積物,第三套沉積物是拔河3~4 m的冰水礫石層,最新的一套沉積物為分布於河床中的冰水礫石層。其中前三套沉積物山前地帶皆被斷層垂直錯動,溝谷兩側的高側磧被斷層錯動後形成小型的地塹構造,根據等高距為5 m的1:10000地形圖判讀,跨過斷裂帶的垂直位移量可達約55±5 m。第二套沉積物被垂直錯動所形成的斷層崖高20 m左右,斷裂的垂直位移量為12±4 m。發育於第三套沉積物上的斷坎高度為3~5 m左右,斷裂累計垂直位移約3±1 m左右。在此冰川穀的谷口,斷裂帶下盤灰岩的變形也很強烈,可以見到灰岩順山前斷裂強烈劈理化並發生牽引變形,變形帶產狀110°∠56°~62°。繼續向南至玉湖-玉峰寺段,山前斷裂從基岩中穿過,形成基岩變形帶和斷層崖地貌。在玉湖的西北側,可見P2灰岩與P2玄武岩之間呈斷層接觸,斷層產狀100°±5°∠65°~70°,東側為玄武岩,形成緩坡,西側為灰岩,形成陡崖地貌。從玉峰寺向南經文明村、土滿至下長水一帶,沿山前-山麓地帶都沒有觀察到第四紀地層,特別是晚第四紀地層被山前斷裂錯動的地質-地貌現象。只是在下長水一帶的山前地區可以觀察到平行山前的、局部的岩石劈理化、局部破裂和不同岩性岩石的斷層接觸等基岩構造變形現象,這些可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的山前斷裂活動情況。另外,從地貌上看,玉峰寺-下長水一帶西側山地相對於玉龍雪山地區明顯變低,地勢也相對平緩,不顯示地表河流的強烈切割。並且,該區的峰頂面海拔只有3000~3200 m,僅高出東側盆地面600~800 m左右,盆-山高差明顯小於斷裂的北段,這些地貌特點反映山地一側相對盆地抬升不強,並且山地長期遭受地表水系剝蝕夷平的特點,從側面表明了此段山前斷裂活動性不明顯。根據上述特徵,認為玉龍雪山東麓斷裂帶的全新世活動主要集中在該區的峨眉之-玉湖一帶的北段西側山前地帶,其南段的玉峰寺-下長水一帶的山前斷裂可能屬於早第四紀活動斷裂。
綜上所述,沿斷裂錯動晚第四紀地層的眾多現象表明,玉龍雪山東麓斷裂的晚第四紀活動主要集中在大具-玉湖之間的斷裂北段,該段斷裂屬於典型的全新世活動斷裂。從玉湖向南,斷裂帶的晚第四紀活動性不明顯或很弱,可以認為是第四紀早期比較活躍的地段。
三、斷裂活動速率分析
地表觀察發現,沿哈巴-玉龍雪山東麓斷裂帶至少可歸納出時代明顯不同的3套被斷層垂直錯動的晚第四紀地質-地貌體(表4-10),其中第一套為高出金沙江200~250 m的冰水階地面(其垂直斷距為62±8 m),第二套為拔河15~25 m和15~40 m左右的冰水階地和冰磧台地(其垂直斷距為13±2.5 m和14±2 m,最小8±2 m),第三套為拔河2~4 m的冰水階地(垂直斷距為2.5±0.5 m)。它們顯示出在斷裂帶晚第四紀期間持續活動的狀態下,越老的地貌體所記錄的斷裂累計位移量越大的特點。因此,通過確定各地貌體的時代,便可計算出該斷裂帶的晚第四紀平均垂直活動速率。根據沉積物或地貌體的河流切割程度、地貌形態及相互切割關系,並對比該區的第四紀冰川作用過程可初步判斷,構成上述3套地貌體的沉積物從早到晚可分別與倒數第二次冰期、末次冰期盛冰階和全新世冰川作用過程相對應。上述沉積物的U系和光釋光(OSL)測試結果也同時驗證了上述判斷(表4-10)。其中U系測試對象為沉積物中的灰白色鈣質膠結物,而OSL的測試對象為其中的中細砂或中粗砂。在14個測試數據中,除了4個OSL結果由於砂屑以鈣質成分為主,其鈾(U)、釷(Th)、氧化鉀(K2O)含量很低,導致年齡結果顯著偏大之外,其餘結果大都與估計的地貌體時代吻合得很好。證實第一套沉積物形成於200~140 ka BP;第二套沉積形成於約32~15 ka BP期間;第三套地貌體雖然未獲得確切的年齡結果,但區域對比表明,該區全新世冰水-洪積台地的切割主要發生於約5±1 ka BP。如果根據上述3套沉積物的測年結果及相關地貌體的垂直錯動量計算(圖4-27),斷裂垂直活動速率值的集中分布區的平均值為0.6±0.3 mm/a。
圖4-27 哈巴-玉龍雪山東麓斷裂帶活動速率分布圖
考慮到地表測量的地貌體垂直斷距實際代表了該地貌體被切割放棄沉積之後的斷層垂直位移,因此其時代應該略晚於構成它的沉積物本身的沉積年齡,即大致對應冰期之後的間冰期切割階段。這時,第一到第三套地貌體的垂直斷距應該代表深海氧同位素階段MIS5(約140~100 ka BP)、末次冰消期(約15~11 ka BP)和全新世中期(約5±1 ka BP)等階段以來的斷裂垂直位移。據此獲得的斷裂活動速率校正值顯示出斷裂活動速率隨時間波動的特點(圖4-27)。其中MIS5以來的斷裂平均垂直活動速率較小,為0.5±0.2 mm/a;這代表了約105年時間尺度的斷裂長期平均活動速率,結合前述的跨斷裂帶的總垂直位移量h(h=4.1±1.7 km),可以估算出正斷層開始活動的時代應該大於約3.4Ma。末次冰消期以來的斷裂速率明顯增加為1.1±0.3 mm/a,這一現象極可能是該斷裂帶在末次冰期盛冰階之後進入地震叢集期的一種表現。因為,階段性的強震活動是粘滑型斷裂活動的主要形式,而當地震活動具有平靜期與叢集期交替出現的特徵時,該斷裂帶在叢集期內的活動強度必然會高於其在平靜期內或包含了多個平靜期與叢集期的斷裂平均活動速率。如果如此,反過來表明,哈巴-玉龍雪山東麓斷裂帶上的地震活動具有叢集期和平靜期交替出現的特徵。全新世中期以來的斷裂速率又變小為0.5±0.2 mm/a,這存在兩種可能,第一,活動水平降低標志斷裂活動開始轉入平靜期;第二,斷裂仍處於地震叢集期,但暫時處於應變積累階段,其中尚有大部分應變能未釋放。1966年至1996年的30年間沿該斷裂帶接連發生2次強烈地震表明,後者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該斷裂帶應該引起該區的鐵路選線以及未來運營安全的足夠重視。
表4-10 麗江-大具盆地晚第四紀沉積物的測年結果
5. 野菜部落雪花村莊挖地技巧
大家可能都在為雪花村莊的臨界點絞盡腦汁吧。這是我發現的一個臨界點,超級好用。先站在那兩個條條的中間,向左移1步(鍵盤上的左右方向鍵)敲,敲完之後向右移,就回到中間了,仍舊敲。至於右邊,我沒試過,大家不妨試試。我叫瞎攪和。47小雞蛋。
那個給我最佳吧。
6. 怎樣可以每次都在野菜部落的地圖傳說中的礦山中的魔法球任務地區里挖地成功
有三種方法可以避免「該地區已經使用」,但不能避免挖地失敗:
1。四點/六點挖礦法:
參閱:http://igame.sina.com.cn/index.asp
2。在地圖邊挖礦:
拿雪花村莊來舉例:
你一進雪花村莊,就在雪花村莊一地圖內,走到邊上的時候,會變成小門對吧,你就在那挖,挖完後點一下,你就進了雪花村莊二地圖了,不要動,接著挖,挖完了回到一地圖挖,一開始都是失敗,過了一會就好了,而且5點5點的挖!
3。在隱蔽的地方挖礦:
還拿雪花村莊舉例:
在二地圖里有蘑菇對吧,你在蘑菇後面挖,或者在小河裡挖都行。但是這樣做不科學(也就是說雖然「該地區已被使用」出現的幾率少了,但還是有的,也就是說這點沒有上面兩點好。)
祝你挖礦成功!
7. 野菜部落挖地怎麼才能走運
准備:
藍球
變速齒輪
一個能加攻擊速度的變身
(1)速度教程
方法:去七星堂老爺爺那賣個藍球,建個房子(要雪村的)。然後變個能加攻速身,開始變速。把速度調成最慢的,然後開挖。 (轉自網路論壇)
(2)臨界點教程
這個才是挖地最重要的!!!大家看好!!!
首先,每個挖礦的圖都會分為六個區(挖礦的地圖目前為止在野菜中有礦山地圖中的五個區及雪花村的三個區共八個地圖可以應該該方法進行挖礦^^),本次講解用雪花村第二區進行舉例說明,此方法在其他七個地圖中一樣可以使用^^
具體操作過程:
1、首先在整個圖的左上角隨便點個點進行挖地
2、在挖完後使用鍵盤上的方向鍵右移一格再進行挖地,此時會出現「此地區已被使用,請選擇其他地區」的信息提示
3、繼續重復第二步所講的行為「使用鍵盤上的方向鍵右移一格再進行挖地,此時會出現『此地區已被使用,請選擇其他地區』的信息提示」
4、重復步驟一直需操作到「此地區已被使用,請選擇其他地區「的信息提示不再出現為止,該點就是圖一所示的b1...bx中的任意一點(我們簡稱這點為bn)!
5、此時用鍵盤左移一格,就是與圖一所示的b1...bx中的任意一點對稱的a1...ax中的一點(我們簡稱為an。
6、在an、bn二點間用鍵盤來回移動挖地的方法就是我們所說的二點法^^
如果在看完文字解說,還未明白的人請看下面的GIF動畫教程圖,我想應該就能更形象的了解文字的內容了^^
8. 野菜部落中的雪花村已經開放,如何在短時間內得到很多任務點數啊
用變速齒輪時速度加得太快的話不但不能加快攻擊速度,還很容易被發現,輕則踢你出伺服器,重則封號啊!!!所以加速就算了,改減速!!!
方法:去七星堂老爺爺那賣個藍球(紅球太浪費,待會告訴你為什麼),建個房子(要雪村的)。然後變個能加攻速身,開始變速。把速度調成最慢的,然後開挖。
我的變速齒輪最慢是 原速/2^8。按這樣計算的話,一個藍球(3分鍾的)能用3*2^8=3*256=768分鍾=12.8小時。所以要買紅球太浪費了!!
9. 雪花在夏天落下來的童話故事280字
夏天落的雪花(陳馨寧)
「知了,知了!」夏天到了,太陽像個大火球一樣炙烤著大地,人們全都打開空調躲在了家裡,只有知了還不停地喊著,讓人心煩意亂。
這天,女孩丁妮和好朋友冬兒、小婷一起在家裡看電視,那時,電視里正放著小雪花呢!他們仨一聽,開心地跟著唱起來。小雪花,小雪花,可愛的小雪花,北風下你潔白無瑕……快樂的歌聲傳進好多小朋友的家裡,大家一起大聲地唱了起來。
聲音太響了,一直飛到雪花村,小雪花們一聽可開心壞了,哈,小朋友們都在誇獎咱們呢,說不定他們正在想我呢,我們要去找他們玩玩。它們一起沖進北風的家裡,笑著嚷道:「北風叔叔,北風叔叔,我們快快出發。」北風還沒睡醒,迷迷糊糊地睜開眼,想都沒想就把雪花們送到了人間,它還以為冬天已經到了呢。呼呼呼,「太冷了,太冷了」!太陽打了個哆嗦,三步並作兩步跑回溫暖的家去了。這一來,孩子們樂了,一個個興高采烈地出門玩雪了。「嘻嘻!」「哈哈!」笑聲不絕於耳。
可沒過多久,大夥兒就厭煩了,冰箱里美味的雪糕不能吃了,知了的叫聲也聽不見了。那天終於出事了——當時小雪花們正在一棵大樹下玩耍呢,忽然一陣求救聲傳來了,「救……救我」,小雪花們尋聲而去,一看,是一隻小知了,它痛苦地蜷縮著身體。小雪花們一見,關心地問:「你怎麼啦?」邊說還邊向小知了靠近,可小知了就是冷成這樣的呀。雪花們越靠近它就感覺越冷,小知了眼裡滿是痛苦的淚花,身子不住地顫抖著,嘴裡不停地嗚咽著,「冷……冷呀……」雪花們一個個心急如焚,可一個個又都手足無措。最終,小知了在痛苦中離開了這個世界。雪花們難過極了,原來我們不合時宜的到來帶給別人的也許是永遠的傷痛……在一個凄雲慘月黑漆漆的夜晚,它們悄悄地回到了雪花村。
第二天,一切都回到了從前——知了還是在樹梢上叫著,太陽還是那麼得炎熱,讓人們難以忍受,只聽一個大人搖著頭說:「這個奇怪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