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字從哪裡來圖片
擴展閱讀
園是什麼部首圖片 2025-01-19 19:09:37
關羽圖片搞笑圖片 2025-01-19 19:00:30

字從哪裡來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31 22:53:38

❶ 怎樣用圖形解釋漢字「走、去、來」的來歷

圖形按順序為走、去、來的來歷。

解釋:

【走】

趨也。從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屬皆從走。

徐鍇曰:「走則足屈,故從夭。」

【去】

人相違也。從大ㄩ聲。凡去之屬皆從去。

【來】

周所受瑞麥來麰。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為行來之來。《詩》曰:「詒我來麰。」凡來之屬皆從來。

❷ 漢字的來歷

漢字的起源
人類社會之初,生產力極其低下,出於生存的需要,人們不得不聯合起來,採用原始、簡陋的生產工具,同大自然作斗爭。在斗爭中,為了交流思想,傳遞信息,語言誕生了。但語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保存,也無法傳到較遠一點的地方去,而某些需要保留和傳播到較遠地方去的信息,單靠人的大腦的記憶是不行的。於是,原始的記事方法——「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應運而生了。

結繩記事

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為了幫助記憶,採用過各式各樣的記事方法,其中使用較多的是結繩和契刻。中國古籍文獻中,關於結繩記事的記載較多。公元前戰國時期的著作《周易·系辭下傳》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漢朝人鄭玄,在其《周易注》中也說:「古者無文字,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中也說:「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這是講結繩為約,說得已相當明白、具體了。

仰韶期遺址的骨契圖形

契刻記事

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來記錄數目。漢朝劉熙在《釋名·釋書契》中說:「契,刻也,刻識其數也。」清楚的說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幫助記憶數目。因為人們訂立契約關系時,數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因素。於是,人們就用契刻的方法,將數目用一定的線條作符號,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為雙方的「契約」。這就是古時的「契」。後來人們把契從中間分開,分作兩半,雙方各執一半,以二者吻合為憑。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數目,主要用來作債務的憑證。右圖是在甘肅省西寧縣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期遺址的骨契圖形。

結繩記事,契刻記事,以及其它類似的記事方法,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皆有之。中國一直到宋朝以後,南方仍有用結繩記事的。南美洲的秘魯,尤其著名。有的民族,利用繩子的顏色和結法,還可以精確地記下一些事情來。

作為原始的記事方法的結繩記事,不論它用一根繩子打結,還是用多根繩子橫豎交叉,歸根結底,它只是一種表示和記錄數字或方位的一些簡單的概念,是一種表意形式,可以把它看成是文字產生前的一個孕育階段,但它不能演變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產生。因為它只能幫助人們記憶某些事情,而不能進行思想交流,不具備語言交流和記錄的屬性。因此,結繩記事不可能發展為文字。

圖畫文字

圖畫文字
的圖片

由於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的不足,人們不得不採用一些其它的、譬如圖畫的方法來幫助記憶、表達思想,繪畫導致了文字的產生。唐蘭先生在《中國文字學》中說:「文字的產生,本是很自然的,幾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已經有很好的繪畫,這些畫大抵是動物和人像,這是文字的前驅。」然而圖畫發揮文字的作用,轉變成文字,只有在「有了較普通、較廣泛的語言」之後才有可能。譬如,有人畫了一隻虎,大家見了才會叫它為「虎」;畫了一頭象,大家見了才會叫它為「象」。久而久之,大家約定俗成,類似於上面說的「虎」和「象」這樣的圖畫,就介於圖畫和文字之間,久而用之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圖畫越來越多,畫得也就不那麼逼真了。這樣的圖畫逐漸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終導致文字從圖畫中分離出來。這樣,圖畫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圖畫和變成為文字元號的圖畫文字。圖畫文字進一步發展為象形文字。正如《中國文字學》所說:「文字本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但圖畫卻不一定都能讀。後來,文字跟圖畫漸漸分歧,差別逐漸顯著,文字不再是圖畫的,而是書寫的。而書寫的技術不需要逼真的描繪,只要把特點寫出來,大致不錯,使人能認識就夠了。」這就是原始的文字。
倉頡造字

關於文字的起源,歷史上有這樣一個近似於神話的傳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黃帝統一華夏之後,感到用結繩的方法記事,遠遠滿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倉頡想辦法,造字。於是,倉頡就在當時的洧水河南岸的一個高台上造屋住下來,專心致志地造起字來。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長時間也沒造出字來。說來湊巧,有一天,倉頡正在思索之時,只見天上飛來一隻鳳凰,嘴裡叼著的一件東西掉了下來,正好掉在倉頡面前,倉頡拾起來,看到上面有一個蹄印,可倉頡辨認不出是什麼野獸的蹄印,就問正巧走來的一個獵人。獵人看了看說:「這是貔貅的蹄印,與別的獸類的蹄印不一樣,別的野獸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倉頡聽了獵人的話很受啟發。他想,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徵,畫出圖象,大家都能認識,這不就是字嗎?從此,倉頡便注意仔細觀察各種事物的特徵,譬如日、月、星、雲、山、河、湖、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應用器物,並按其特徵,畫出圖形,造出許多象形字來。這樣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倉頡造的字也就多了。倉頡把他造的這些象形字獻給黃帝,黃帝非常高興,立即召集九州酋長,讓倉頡把造的這些字傳授給他們,於是,這些象形字便開始應用起來。為了紀念倉頡造字之功,後人把河南新鄭縣城南倉頡造字的地方稱作「鳳凰銜書台」,宋朝時還在這里建了一座廟,取名「鳳台寺」。

上述這些雖然都是傳說,不足為據,但其內涵卻不無道理,這就是文字從圖畫中來,最早出現的文字是圖畫文字。至於文字的產生,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問題,或者說,對中國文字的產生作現實、客觀的分析,不難看出,文字是人類社會某一發展階段上的必然產物,是原始人類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漸形成、演變而來的,它不可能是由哪一個人單獨發明創造的。
參考資料:http://www.kepu.net.cn/gb/civilization/printing/evolve/evl131.html

❸ 中國文字的起源在哪裡

中國文字的起源

大約一個世紀以前,我國河南安陽,有一項重大的考古發現,這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發現。從此,我國殷商史的研究進入到一個新時期。按我國古文字學家的意見,甲骨文是我國「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較完備的文字」。〔1〕它已經比較復雜,已發現多達3000個以上字匯,包括名詞、代名詞、動詞、助動詞、形容詞等數大類,而且還能組成長達170多字的記敘文〔2〕。所以學者們肯定甲骨文決不是我國文字的初創階段,在它以前,一定已經有一段較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了。

那末,我國文字究竟起源於何時呢?學術界對這問題爭議很大。我國老一輩的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郭沫若、於省吾曾認為我國文字的產生可以一直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仰韶文化。郭沫若認為半坡陶缽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種刻劃符號「應該就是漢字的原始階段」。於省吾也認為「這是文字起源階段所產生的一些簡單文字」〔3〕。但近年來根據一些學者的再研究,以為半坡符號以及在此以後的山東大汶口文化晚期陶尊上的刻劃符號,「跟漢字的形成大概沒有什麼直接關系」,我國的「漢字形成過程」,是「在公元前第三千年的中期」。〔4〕一種比較折衷的意見,則認為我國文字「在人民中萌芽」為6000年前的原始社會晚期,「形成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則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後期。〔5〕

甲骨文的發現

甲骨文是怎樣被發現的呢?是何年發現的?按照最早收集甲骨的學者王襄說:甲骨文的發現是在1898年冬末,而它的價值為人所知則在1899年秋。最早認識甲骨文的人,被學界公認為清末著名金石家王懿榮。〔6〕王懿榮對金石素有研究,1899年他正在北京做官。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河南安陽小屯村有一批商代銅器出土,就忙親赴安陽。然而,他到達時銅器已為商賈運走,發掘處只剩下大批正准備作肥田和葯材用的龜甲和牛骨。其中,有一部分較大的龜甲,上有「行列整齊,非篆非籀」的古文字,這就是甲骨文。後來,王懿榮共收集甲骨片1000餘片,被認為是「研究甲骨的第一人」。〔7〕

甲骨文是一種什麼文字呢?按照我國著名甲骨學專家胡厚宣的說法:「所謂甲骨文,乃商朝後半期殷代帝王利用龜甲獸骨進行占卦時,刻寫的卜辭和少量記事文字」。〔8〕殷朝人迷信神鬼,不論祭祀、戰爭、漁獵、出入、風雨、年成、疾病、生育,都要卜問「上帝」。占卜的方法是:在甲骨的背面用鋒利工具鑽兩個坑,然後用火燒灼,出現縱橫的裂紋,就叫卜兆。再由卜人根據卜兆判斷吉凶,把內容契刻在甲骨上,就成為甲骨文。甲骨文里記錄了商朝後期的大量史實,具有極重要的史料價值。

後來,搜集和研究甲骨文的人越來越多,前後對甲骨文研究作出貢獻的有王襄、劉鶚、羅振玉、王國維等人。劉鶚先後搜得甲骨文有5000餘片,編為《鐵雲藏龜》一書問世。羅振玉獲得甲骨更多,總數在3萬以上,先後編成《殷虛書契》前後編等書。羅振玉與王國維對於殷墟地點的考定,為後人研究甲骨文和殷商史指出了可靠的和基本的方向。他們確定了甲骨文的出土地點為河南安陽西北五里之小屯,也即《史記·項羽本紀》所說的「殷墟」, 是商代後期國都遺址。

從1928年至1937年10年間,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對殷墟前後進行了15次發掘,共獲有字甲骨2萬4千餘片,編為《殷墟文字甲編》和《乙編》。新中國成立後,對殷墟繼續進行發掘,前後12次又獲甲骨文字5000多片。〔9〕至今,我國國內已收藏甲骨共達9萬余件,分散於24省市39城市。學者們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研究甲骨文,使甲骨學的研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目前,我國大型綜合性的《甲骨文合集》,已由中華書局出版,這部巨著1979年原由郭沫若任主編,胡厚宣任總編輯,共選收4萬多片有參考價值的甲骨,進行研究分析。這是甲骨學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

甲骨學現在已成為國際性的一門學問,日本、英國、美國、法國、加拿大都有一批甲骨專家,都出版了有關甲骨和殷商史的專著。

漢字的演變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個階段。這幾種字體的通行時間有時並非截然有前後明顯的劃分,而是並行或交叉的。

金文又稱鍾鼎文和銘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它從商朝後期開始在青銅器上出現,至西周時發展起來。大體上商後期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不超過50字,西周末年的毛公鼎上鑄的文字則長達497字。現在先後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大約有1萬件以上。金文據古文字學家容庚所編《金文編

❹ 字是從哪裡來

漢字的起源有種種傳說,中國古書里都說文字是倉頡創造的。說倉頡看見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長得好像是一幅繪有文字的畫,倉頡便描摹他的形象,創造了文字。有的古書說,倉頡創造出文字後,由於泄漏了天機,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還有一種傳說,說倉頡觀察了鳥獸印在泥土上的腳跡,啟發了他發明文字的靈感。這種種傳說都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廣大勞動人民根據實際生活的需要,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才慢慢地豐富和發展起來的。

從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國考古工作者多次發掘了半坡遺址(今西安市東郊半坡村北),發現了早在6000年左右半坡人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創造了具有文字性質的劾劃符號和繪畫、雕塑、裝飾品等藝術作品。半坡人的刻劃符號多保留在彩陶上,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中國文字。

近年來,中國在山東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處遺址里發現了一批墓葬(距今已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尊上各刻有一個圖象文字,共發現了10多個單字。這些文字是按照實物的形狀描繪出來的,所以稱為「象形字」。字體的結構與甲骨文上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因此,「象形字」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它已具有了文字的特徵。

漢字的構成主要有三種方法:

象形法

這是形成漢字的最早方法,因此創造了最原始的文字,例:「日」寫成,「月」寫成,水寫成,牛寫成等等。這些象形字經過逐漸的演變,到後來都改變了原字的形體,變成了後來方正的字體,有的筆畫減少了,有的筆畫增添了,由不規則變成了有規則的字體。

會意法

象形字比較容易看出造字的道理,但它們不能表達抽象的意思。古人便創造了另一種造字法——會意法。就是用不同的符號或借用「象形字」加上一些符號來表達一個抽象的意思。例:「明」字寫成,意為「日」和「月」帶來光明。「旦」字寫成,(意為太陽出地平線而升起。

形聲法

象形字和會意字都能從字形上看出字的意義,但卻不能讀出聲音。因此又創造了形聲法來造字。把表示聲音的聲旁和表示意義的形旁搭配起來,組成很多新字。例:「爸」字是表音的「巴」字和表形的「父」字的結合;「芭」字是由「巴」和「++」搭配而成。這樣文字越造越多,據統計,形聲字占漢字的90%左右。漢字的形成和發展,成為人們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適應了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