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革命題材油畫圖片哪裡找
擴展閱讀
小兒白斑症狀圖片大全 2025-01-17 07:46:10
明星婚紗照圖片大全集 2025-01-17 07:46:03
灌木叢簡筆畫圖片大全 2025-01-17 07:44:05

革命題材油畫圖片哪裡找

發布時間: 2022-07-28 07:24:21

㈠ 緬懷革命烈士畫什麼圖片

畫許多人在烈士木齊緬懷,許多人在掩面哭泣,許多人在給烈士獻花······再寫上一首毛主席的詩,像,《七律·長征》這些。

繪畫在技術層面上,是一個以表面作為支撐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顏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紙張或布,加顏色的工具可以通過畫筆、也可以通過刷子、海綿或是布條等。
在藝術用語的層面上,繪畫的意義亦包含利用此藝術行為再加上圖形、構圖及其他美學方法去達到畫家希望表達的概念及意思。
繪畫在美術中佔大部分。

㈡ 這幅油畫藝術作品的名字叫什麼是西方歷史上的,感覺和《自由引導人民》 《法國大革命》差不多。

比利時畫家古斯塔夫·瓦普爾斯(Gustaf Wappers)1834年創作的油畫:Episode of the Belgian Revolution of 1830

現藏於布魯塞爾古典藝術館(Museum of Ancient Art, Brussels)

㈢ 毛主席年輕時的一幅油畫,求畫名。

毛主席去安源
《毛主席去安源》是油畫作品名。以毛澤東到安源組織工人運動(1921年)並舉行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1922年)為表現題材的油畫。該畫被稱為「開創了無產階級美術創作的新紀元」,文革期間在中國美術界具有和樣板戲一樣的地位。

創作
它是江西省安源煤礦籌辦「毛澤東思想照亮了安源工人運動」展覽中的一幅畫。交由偶然介入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生劉春華參與執筆創作。1967年10月該畫在中國革命博物館首度展出。次年5月《人民畫報》以「毛主席去安源」為名、用彩色夾頁首次發表了該畫。1968年7月1日經當時江青批准,《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志「兩報一刊」再次以彩色單頁形式隆重、熱烈、公開發表。署名為「北京院校同學集體創作、劉春華等執筆」。該畫的單張彩色印刷數量累計達9億多張(不含轉載),被認為是「世界上印數最多的一張油畫」。當這幅畫的印刷品送到各個基層單位的時候,到處張燈結綵,敲鑼打鼓,組織「敬迎寶像」,比「喜迎芒果」鬧騰得還凶。

該畫採用左右對稱的圖式構成,青年毛澤東占據了畫面中心位置,身後是翻滾的烏雲,沉降的地平線使群山顯得低矮。他身穿長衫,手拿油紙雨傘,雖然山風吹拂著長衫,但身體結構的輪廓一點也沒有得到體現。地上的草叢就像笨拙的工匠式描畫,只好用陰影遮蓋幼稚的技法。

畫作的批判矛頭,直指否定劉少奇曾領導安源工人運動的歷史事實,以證實他以前就是一個「叛徒和工賊」,達到徹底打倒劉的目的(文革前侯一民畫過一幅《劉少奇與安源工人》[1961]的油畫)[2]。並旗幟鮮明地向世人宣告:毛不僅是中國農民運動的領袖,也是中國工人運動的領袖。對該畫的政治意圖,1968年第9期《人民畫報》曾報道:「在江青同志關懷和支持下,革命油畫《毛主席去安源》誕生了!這幅油畫成功地表現了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青年時代的光輝形象和革命實踐,是一幅熱情歌頌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藝術珍品。」劉春華撰文也反復提到江青對這幅畫的關懷。

傳播
其後該畫被收入全國統一的中小學課本作插圖,並被仿製成上百種毛主席紀念像章、石膏工藝品等,廣為傳播。1960年代杭州東方紅絲織廠曾以此畫為藍本出品了巨幅織錦(2.2 x 1.5m),氣勢雄偉(1992年10月13日在北京21世紀飯店拍賣,以6.3萬美元成交)。1968年中國人民郵政還發行了《毛主席去安源》(尺寸:40 x 60mm,編號:文12)8分幣值郵票(設計者為孫傳哲、萬維生、李大瑋)。發行總量5000萬枚(1997年參考市價110元)。

執筆者劉春華因此在政治上獲得了極大榮譽,官至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經常參與外事接待等國務活動。

影響
1980年代曾受到石魯、葉淺予等名家和《美術》雜志的批評,謹嚴持重的美術史家也指出「其藝術性遠遠趕不上『文化大革命』後期的一些重要的美術作品」。

1995年10月劉春華將該畫交中國嘉德公司舉行的「95'秋季拍賣會」拍賣605萬元(拍得者為中國建行廣州市分行)。再次喚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記憶,並由此陷入一系列訴訟:被郝國欣(時任展覽總美術設計的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教師)、李紹洲訴侵犯著作權(共有);國有資產管理局認定該畫為國有資產,作出將其收歸國庫的行政裁定;中國歷史博物館亦將劉春華告上法庭,要求將此油畫歸為館藏。[3]成為轟動中國美術界、司法界的公共事件,被國內媒體廣泛報道。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遠方中間白色雕塑為《毛主席去安源》200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批准,江西省萍鄉市有關部門決定依照該畫原作中毛的形象,塑造一尊毛澤東青銅雕塑像,安放在萍鄉市安源煤礦新建的廣場上。銅像採用芯塊樹脂砂技術,以錫青銅為材料,重3.7噸,高5.2米,基座高2.8米,整座雕像8米高。2004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央視十套播出的系列節目《記憶·毛主席去安源》,也回顧了該畫引起的歷史場景。意味深長地透露出轉型期社會沖突激起的情緒波瀾和官方意識形態誘導的指向性。

注釋
↑ 先後參與組織創辦工人補習學校、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和安源罷工的,還有李立三、劉少奇等人。
↑ 為了贖罪補過,侯一民後來完成了油畫《毛主席與安源工人在一起》(1979)。
↑ 法院判定,油畫目前存放在建行,其國有狀態沒有改變,國家財產並未實際受損。因此對中國革命博物館請求劉春華和建行返還油畫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判決指出,劉春華不是油畫所有人,不應該將其作為個人所有財產委託拍賣,也不應得到拍賣價款。但按照中國有關法律規定,目前已超出通過訴訟追索時效。因此,劉春華不自願交返拍賣所獲收入,法院亦不能強制他返還。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3%AB%D6%F7%CF%AF%C8%A5%B0%B2%D4%B4&in=17535&cl=2&cm=1&sc=0&lm=-1&pn=14&rn=1&di=2208382244&ln=606

㈣ 反應辛亥革命的油畫

㈤ 求一副油畫的名稱,蘇聯十月革命時期的,一個女的露著胸,舉著紅旗,多謝各位大蝦了

自由引導人民》作者:德拉克羅瓦(法)(1798-1863)
19<0>世紀法國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描寫的是1830年7月27日法國七月革命中巴黎巷戰的一個場景。畫中央赤足裸胸持槍擎旗的婦女,便是自由女神的化身,她身邊的兒童揮舞著雙槍的動作,使巴黎人民在起義中昂揚的鬥志表現得更加充分。在他們身後,是無數奮勇前進的起義者,資產者,知識分子,無產者,都拿起武器,向腐朽的波旁王朝發起猛烈的進攻。整幅畫鮮明強烈的色彩明暗對比,以及人物強烈的動態感,使它成為美術歷史中的經典作品。

㈥ 百色起義的油畫信息

《百色起義》是何克敵、劉漢創作的油畫,現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作品圖片

油畫背景

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與張雲逸、韋拔群等領導廣西國民黨省政府警備第四大隊、教導隊和廣西右江農軍在百色舉行了武裝起義,它震撼了國民黨反動派政府的統治,譜寫了壯、漢、瑤、苗等各族人民團結戰斗的新篇章。該畫描繪了百色起義的情景。

油畫賞析

作品選取「百色起義」成功後,起義軍戰士與農民軍歡慶勝利的場面,反映了這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行動。畫面以人物群像為表現主體,著意突出兩位農民軍的角色,他們代表了起義隊伍的主要組成結構。背景是歡呼起義的隊伍,他們盡情表達著勝利的喜悅。作品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色彩厚重統一、用筆有力,人物造型具有民間美術樸拙大方的特徵,形象真實,貼近生活,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作者信息

何克敵(1930—):廣東南海人。 擅長油畫。 畢業於廣東省立藝專, 歷任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研究員,廣東美術創作室創作員,廣東省美術展覽辦公室負責人,廣東畫院專業畫家。 作品有《歸僑》、《百色起義》、《特區正午》等。

劉漢(1932—):廣東中山人。擅長中國畫、連環畫。曾任中央民族學院美術系第二中國畫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作品有連環畫《紅色風暴》、《黑山阻擊戰》、《紅旗譜》等,中國畫《天女散花》、《女媧補天》、《拓荒牛》等。

㈦ 求《自由引導人民》油畫的高清圖,謝謝。

鏈接:

ps://gss0.bdstatic.com//yun-file-logo/file-logo-6.png" data_number="1" data_sharelink="https://pan..com/s/1_mdWjDuQHQrRkGiUomd9DA" data_code="v4g3">

提取碼: v4g3

作品簡介:《自由引導人民》(法語:LaLibertéguidantlepeuple)是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而創作的一幅油畫。該畫作在1831年的巴黎沙龍會展(SalondeParis)上第一次正式對外進行展覽,於1874年被盧浮宮博物館收藏。

畫面展示的奪取七月革命勝利關鍵時刻的巷戰場面,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巧妙地將寫意和寫實結合起來,運用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明暗對比,充滿著動勢的構圖,奔放的筆觸,緊湊的結構,表現了革命者高漲的熱情,歌頌了以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為參加主體的七月革命,該作品成為代表法蘭西民族精神的標志。

㈧ 油畫<開國大典>的資料,誰能給我一些.多謝.

《開國大典》一直被譽為「共和國成立的藝術見證」 。它深入人心,也凝聚著一代又一代新中國建設者的愛國情感……
1951年初,中國革命博物館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開始籌備建黨30周年繪畫展覽,具體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領導蔡若虹、江豐、王朝聞組織落實。參展的作者為北京、華東的幾十位知名畫家。幾個月的時間,這些實力畫家們為展覽拿出了近百件繪畫作品。

這是新中國美術史上的一次風雲際會,繪畫界各路諸侯的精品不僅在這次畫展中引起了人們的共鳴,而且很多作品都被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甚至後來一些作品還在中國美術史上贏得了一席之地。如《地道戰》、《毛主席延安整風》、《強奪滬定橋》等等。

後來大家在總結中一致認為:好作品不少,但體現共和國成立的氣氛不夠。

當時誰也無法預知,這個結論為歷史巨作《開國大典》的誕生打下了伏筆。

中國革命博物館研究員李仁才對筆者說:「作為國家級博物館所收藏的有關黨史的繪畫作品,沒有一件展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力作顯然是不合適的。當時革命博物館展覽廳確實需要一件這樣的好作品。」

1952年,中國革命博物館決定委託中央美術學院組織完成一幅巨型油畫:「開國大典」。

走進中國美術史的藝術殿堂,人們不難發現從商周時代到秦國統一,從大唐開基到清軍入關——在中國歷史各個朝代的開端都找不到流傳至今的有關開國盛典的歷史畫,而要創作一幅新中國開國盛典的巨型油畫,該是何等的氣魄!

中央美院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37歲的青年畫家、院知名教授董希文。

幾次為領袖、英雄畫像,並參加過開國大典,由他執筆創作「當之無愧」

應該說這是一個公正的選擇,更是一個歷史的選擇。

董希文在美術界早已聲譽鵲起,他的畫多次得到徐悲鴻、艾中信等著名畫家的好評。

董希文生於浙江紹興,杭州藝專畢業後又去湖南及越南河內深造,後又到我國西南、西部和西北地區學習、創作,曾在敦煌臨摹壁畫達3年之久。其素描、油畫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

1949年初北平解放,董希文創作水粉畫《北平入城式》。

雖現已說不清《北平入城式》的成功是否與點名董希文創作《開國大典》有聯系,但董希文長於革命題材創作、長於人物畫的本領確實是行內知名。

當年董希文手拿這張草圖請教了許多畫家,如徐悲鴻、艾中信、江豐、吳作人、羅工柳等。

值得一提的是,從草圖上可以看出董希文創造性的突破有兩個。第一個是草圖上除毛主席側身站在靠近中間位置,其他領導人都站在左邊三分之一的畫面,而右面則是廣場群眾,這樣左實右虛相差懸殊的布局按一般構圖規律來看似乎有失平衡。另外一個就是按正常視覺規律,在毛主席的右前側應有一根天安門城樓的大紅柱子。

美術界的同行們對董希文大膽的構圖設想感到奇特並表示贊賞,認為第一個突破加大了領導人與廣場群眾一實一虛、一近一遠、一少一多的對比效果,能更好地突出節日氣氛。而第二個突破大家認為極為大膽,「抽掉」這根柱子,廣場顯得更為開闊,相反如果畫上這根柱子反倒顯得累贅了。

為了穩重起見,董希文還請教了幾個建築學家,大家對此均表理解和贊同。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這樣評價:「畫面右方有一個柱子沒有畫上去……這在建築學上是一個大錯誤,但是在繪畫藝術上卻是一個大成功。」

很快,董希文投入《開國大典》的實畫創作。

兩個月後,巨型油畫《開國大典》創作完成。

《開國大典》引起較大反響,並掀起了「油畫中國風」的藝術思潮

《開國大典》完成之後被收藏在中國革命博物館展覽廳。

畫家艾中信曾作過如下分析:「從構圖到設色,從人物到場面,它的氣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國的風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處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側,不僅是手法的大膽,重要的是他懂得構圖的大局……《開國大典》的大塊色彩,通俗易懂,看起來似乎簡單,但這大紅、碧藍和金黃(纓絡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個風和日麗日子裡一個庄嚴熱烈的場面描繪出來……」

一些知名畫家看了這幅油畫之後,都認為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繪畫精品。中國革命博物館將這幅畫展出後,在藝術界和社會上都引起很大的反響。

徐悲鴻看了《開國大典》之後非常興奮,對此做出了很高的評價。他說:「董希文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應得一百分。」但他同時也以西洋油畫的傳統標准做了後半句評價:「也應扣掉五分,因為缺少一點油畫特色。」

這里所說的「缺少一點油畫特色」,是指這幅畫在很大程度上運用了中國傳統畫的手法和風格。但這恰恰被很多畫家認為正是《開國大典》的成功之處。如果按傳統油畫用光和設色的手法去創作,這幅畫就不會有這種熱烈的氣氛。

艾中信說:「《開國大典》在油畫藝術上的主要成就是創造了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中國油畫新風貌。這是一個新型的油畫,成功地繼承了盛唐時期裝飾壁畫的風采,體現了民族繪畫特色,使油畫朝著民族化的方向發展。」

至此,繪畫界掀起了董希文所一直倡導的「油畫中國風」。《開國大典》無疑成為這一理論的典範之作,而這種思潮一直影響至今……

1953年,人民日報在頭版重要位置發表了油畫《開國大典》。也是在這一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將《開國大典》印成年畫在全國發行,發行量達到一個頂峰。

㈨ 一副有名的油畫,戰場上,上半身赤裸,指揮軍隊戰斗的女人,誰知道畫名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為紀念法國七月革命而創作的油畫《自由引導人民》。據說因為此畫被認為太具有煽動性,所以每當法國局勢動盪時,該畫都被摘下來不再展出。此話收藏於盧浮宮。

㈩ 開國大典油畫的資料。

《開國大典》一直被譽為「共和國成立的藝術見證」 。它深入人心,也凝聚著一代又一代新中國建設者的愛國情感……
1951年初,中國革命博物館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開始籌備建黨30周年繪畫展覽,具體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領導蔡若虹、江豐、王朝聞組織落實。參展的作者為北京、華東的幾十位知名畫家。幾個月的時間,這些實力畫家們為展覽拿出了近百件繪畫作品。

這是新中國美術史上的一次風雲際會,繪畫界各路諸侯的精品不僅在這次畫展中引起了人們的共鳴,而且很多作品都被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甚至後來一些作品還在中國美術史上贏得了一席之地。如《地道戰》、《毛主席延安整風》、《強奪滬定橋》等等。

後來大家在總結中一致認為:好作品不少,但體現共和國成立的氣氛不夠。

當時誰也無法預知,這個結論為歷史巨作《開國大典》的誕生打下了伏筆。

中國革命博物館研究員李仁才對筆者說:「作為國家級博物館所收藏的有關黨史的繪畫作品,沒有一件展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力作顯然是不合適的。當時革命博物館展覽廳確實需要一件這樣的好作品。」

1952年,中國革命博物館決定委託中央美術學院組織完成一幅巨型油畫:「開國大典」。

走進中國美術史的藝術殿堂,人們不難發現從商周時代到秦國統一,從大唐開基到清軍入關——在中國歷史各個朝代的開端都找不到流傳至今的有關開國盛典的歷史畫,而要創作一幅新中國開國盛典的巨型油畫,該是何等的氣魄!

中央美院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37歲的青年畫家、院知名教授董希文。

幾次為領袖、英雄畫像,並參加過開國大典,由他執筆創作「當之無愧」

應該說這是一個公正的選擇,更是一個歷史的選擇。

董希文在美術界早已聲譽鵲起,他的畫多次得到徐悲鴻、艾中信等著名畫家的好評。

董希文生於浙江紹興,杭州藝專畢業後又去湖南及越南河內深造,後又到我國西南、西部和西北地區學習、創作,曾在敦煌臨摹壁畫達3年之久。其素描、油畫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

1949年初北平解放,董希文創作水粉畫《北平入城式》。

雖現已說不清《北平入城式》的成功是否與點名董希文創作《開國大典》有聯系,但董希文長於革命題材創作、長於人物畫的本領確實是行內知名。

當年董希文手拿這張草圖請教了許多畫家,如徐悲鴻、艾中信、江豐、吳作人、羅工柳等。

值得一提的是,從草圖上可以看出董希文創造性的突破有兩個。第一個是草圖上除毛主席側身站在靠近中間位置,其他領導人都站在左邊三分之一的畫面,而右面則是廣場群眾,這樣左實右虛相差懸殊的布局按一般構圖規律來看似乎有失平衡。另外一個就是按正常視覺規律,在毛主席的右前側應有一根天安門城樓的大紅柱子。

美術界的同行們對董希文大膽的構圖設想感到奇特並表示贊賞,認為第一個突破加大了領導人與廣場群眾一實一虛、一近一遠、一少一多的對比效果,能更好地突出節日氣氛。而第二個突破大家認為極為大膽,「抽掉」這根柱子,廣場顯得更為開闊,相反如果畫上這根柱子反倒顯得累贅了。

為了穩重起見,董希文還請教了幾個建築學家,大家對此均表理解和贊同。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這樣評價:「畫面右方有一個柱子沒有畫上去……這在建築學上是一個大錯誤,但是在繪畫藝術上卻是一個大成功。」

很快,董希文投入《開國大典》的實畫創作。

兩個月後,巨型油畫《開國大典》創作完成。

《開國大典》引起較大反響,並掀起了「油畫中國風」的藝術思潮

《開國大典》完成之後被收藏在中國革命博物館展覽廳。

畫家艾中信曾作過如下分析:「從構圖到設色,從人物到場面,它的氣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國的風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處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側,不僅是手法的大膽,重要的是他懂得構圖的大局……《開國大典》的大塊色彩,通俗易懂,看起來似乎簡單,但這大紅、碧藍和金黃(纓絡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個風和日麗日子裡一個庄嚴熱烈的場面描繪出來……」

一些知名畫家看了這幅油畫之後,都認為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繪畫精品。中國革命博物館將這幅畫展出後,在藝術界和社會上都引起很大的反響。

徐悲鴻看了《開國大典》之後非常興奮,對此做出了很高的評價。他說:「董希文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應得一百分。」但他同時也以西洋油畫的傳統標准做了後半句評價:「也應扣掉五分,因為缺少一點油畫特色。」

這里所說的「缺少一點油畫特色」,是指這幅畫在很大程度上運用了中國傳統畫的手法和風格。但這恰恰被很多畫家認為正是《開國大典》的成功之處。如果按傳統油畫用光和設色的手法去創作,這幅畫就不會有這種熱烈的氣氛。

艾中信說:「《開國大典》在油畫藝術上的主要成就是創造了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中國油畫新風貌。這是一個新型的油畫,成功地繼承了盛唐時期裝飾壁畫的風采,體現了民族繪畫特色,使油畫朝著民族化的方向發展。」

至此,繪畫界掀起了董希文所一直倡導的「油畫中國風」。《開國大典》無疑成為這一理論的典範之作,而這種思潮一直影響至今……

1953年,人民日報在頭版重要位置發表了油畫《開國大典》。也是在這一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將《開國大典》印成年畫在全國發行,發行量達到一個頂峰。

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