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咱們做衣服用的《布》是從哪裡來的是蠶吐的絲嗎然後知成的
不同的布只做到原料不一樣,棉布是通過棉花的抽絲做的,還有是通過石油提取物做的比如腈綸做的布,等等啦
Ⅱ 世界上第一塊棉布是怎麼來的。
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象克里特島的文明一樣曾長期被人們遺忘,但他們曾創造出了極為輝煌的文化。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古印度的經濟以畜牧業為主。以後鐵器出現了,許多林地被開發出來,農業迅速的取代了畜牧業,許多地方修建了水利工程。這里的人們種植了棉花,並且織出了世界上第一塊棉布,他們還種植了柑蔗、芝麻、甜瓜、椰棗等植物。
Ⅲ 棉花原產於哪裡,什麼時候被傳入我國的
我國古代有絲綢之路,為了絲綢出口而開拓,更是以絲綢文明世界,但是如今我們更多的是使用棉麻製品,那麼其中的棉花是從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呢?原產地又是哪裡呢?棉花原產於印度和流域,在我國大概元代時期開始普及。
棉花雖然原產於印度,卻在漢魏時期流入我國之後,經過元明清等千百年朝代的繁衍種植,已經成為我國的主要植被之一,我國更是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棉花供給國。
Ⅳ 棉布是怎樣做成的
棉布是用種出來的棉花紡成線後用織布機織成的。人造棉以纖維素或蛋白質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經過化學加工紡制的如棉型黏膠短纖維紡成線後用織布機織成的。棉與人造棉都是纖維素,與澱粉的構成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分子量更大。人造棉是將纖維素溶解在溶劑中再從很細的噴嘴中噴出形成細絲,類似蜘蛛拉絲。所以用燒是無法區分的,主要靠手感了。人造棉的應該更光滑些。
Ⅳ 棉布的種類有哪些
棉布的主要品種有市布、細布、粗布、吡嘰、卡其、華達呢、直貢呢、斜紋、府綢、麻紗、泡泡紗、燈芯絨、線呢、絨布等。棉布的規格。
棉布的種類很多,在進出口貿易及國內流通領域中經常按其色澤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為原色棉布(坯布)、色布、花布、色織布四類。
拓展資料
棉布,用棉紗織成的布。是各類棉紡織品的總稱。它多用來製作時裝、休閑裝、內衣和襯衫。它的優點是輕松保暖,柔和貼身、吸濕性、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易縮、易皺,外觀上不大挺括美觀,在穿著時必須時常熨燙。參考:細棉布、印染棉布、松江棉布、高昌棉布、北朝棉布。
Ⅵ 中國棉紡織史的起源
植棉和棉紡織技術的起源和傳布
歷史文獻和出土的棉紡織品實物證明,中國邊疆地區各族人民對棉花的種植和利用遠較中原為早。在古代,由於交通不便,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商品生產不夠發達,邊疆地區早已發展起來的植棉和棉紡織技術向中原的傳布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直到漢代,中原地區的棉紡織品還比較稀奇珍貴。到了宋代,邊疆地區與內地的交往頻繁,大量棉紡織品輸入中原,棉花和棉布在內地廣為流行,植棉和棉紡織技術逐漸傳入。1979年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岩墓的船棺中發現了距今3200多年的一塊青灰色棉布(圖1)。1966年在浙江蘭溪宋墓中出土一條完整的拉絨棉毯(圖2)。這兩件出土文物,為研究中國東南地區的植棉和棉紡織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線索。
根據植物區系結合史料分析,一般認為棉花是從南北兩路向中原傳布的。南路最早出現棉花的地區是海南和瀾滄江流域,之後傳到福建、廣東、四川等地區。北路始於西北地區,即古籍所謂「西域」。宋元之際,棉花從南北兩路傳布到長江和黃河流域廣大地區。到13世紀,北路棉花已傳到陝西渭水流域。元代初年設立木棉提舉司,大規模地向人民徵收棉布實物,每年多達10萬匹。雖然不久就撤銷了這一機構,但後來又把棉布作為夏稅(布、絹、絲、綿)之首,可見棉布已成為主要紡織衣料之一。棉花在中國堪稱紡織原料中的後起之秀。唐宋以來,人們越來越看出棉花作為絮襯和紡織原料的優越性。《農書》對此作了較全面的評價,說棉花是「比之桑蠶,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薴,免績緝之功,得禦寒之益,可謂不麻而布,不繭而絮」,「又兼代氈毯之用,以補衣褐之費」。元以後的歷代統治者都極力徵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過絲、麻、毛、成為主要的紡織原料,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說:「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由此可知當時植棉和棉紡織業已遍布全國。
鴉片戰爭前,中國的棉花和棉布不僅自給,而且還輸出到歐洲、美洲、日本和東南亞地區。美國商人到中國來販運貨物,以土布為主,不僅銷到美國,還轉銷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歐。英國也曾經大量銷用中國土布。19世紀初30年間,從廣州運出的土布平均每年在100萬匹以上,最多的一年(1819年)曾經達到330多萬匹,直到30年代初才跌落下去,到1831年,中國對美國由出超轉變為入超。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國家開始向中國大量傾銷機制棉紗棉布,破壞了中國的手工棉紡織業,但同時也為在中國出現大機器生產的現代棉紡織工業准備了客觀條件。經過12年的籌辦,於1889年開工生產的「上海機器織布局」是中國第一家棉紡織工廠,從此開創了中國棉紡織工業發展的歷史。
Ⅶ 兒歌:布從哪裡來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布的來源 (2)產生對布的製作、加工的探索興趣。 活動准備 1.棉布、棉線、棉花 2.幼兒用書第1-2頁 3.掛圖《布從哪裡來》 4.語言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猜猜布從哪裡來 1.教師出示棉布,請幼兒摸一摸、猜一猜 ----教師:布是從哪裡來的?是用什麼東西做的? 2.幼兒猜測後,教師出示棉花圖案。 ----教師:布是用棉花做成的,那麼棉花是在呢么變成布的呢? (二)看掛圖,了解棉花變成布的過程。 1.請幼兒說說棉花變成布的過程。 ----教師;老實帶來一幅圖,上面畫的是棉花變成布的過程,那麼棉花到底是怎麼變成布的呢?請小朋友看圖說一說。 2.教師邊講解邊出示實物:棉花怎樣紡出線,再由線織成布,做出衣裳。(棉花-棉線---棉布) 3.讓幼兒模仿紡車的轉動。(如有條件,可准備實物紡車或者播放紡車的視頻,讓幼兒體驗) (三)、分組觀察和體驗 1.每組提供棉花、棉布、棉線,讓幼兒用手摸摸、玩玩,感知棉花、棉布、棉線的布同。 2.教師在引導幼兒充分感受這些材料的同時,可以允許幼兒自由游戲:繞線團、疊棉布、撕花等。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和教師、父母一起閱讀幼兒用書中的相關內容。 2.引導幼兒和教師、父母一起尋找用現代高科技生產布的圖片,擴展視野。 3.種棉花。在幼兒園;里開辟一小塊區角種植一些棉花,供幼兒充分照管和觀察。 活動提示 1.在幼兒猜測的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尊重幼兒的想法。因為這是他們自己根據事物的性質形成概念的過程,是在他們的思維水平的思考和探索,有自己的價值。 2.教師應該提供足夠的材料,並允許幼兒互相交談、合作,讓幼兒充分感知這些材料,並自由玩弄操作。 3.該活動可以向社會。藝術領域進一步擴展,如讓幼兒隨音樂有節奏地模仿紡車的轉動,培養節奏感,利用圖片、影像介紹紡車,加深幼兒對紡車的認識。 4.布置"布從哪裡來"主題展示區時,可以將棉花、棉線、棉布實物用透明塑料袋包裝好,按照"棉花變成布的過程"布置在展示板上。 希望喵喵能夠幫助到您哦!
Ⅷ 棉花的起源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棉花的傳入在南北朝時期,但是多在邊疆種植。
1、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
2、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棉花大量傳入內地,當在宋末元初,關於棉花傳入中國的記載是這么說的:「宋元之間始傳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
3、從此可以了解,棉花的傳入有海陸兩路。泉州的棉花是從海路傳入的,並很快在南方推廣開來,至於全國棉花的推廣則遲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強制的方法才推開的。
(8)棉布從哪裡來圖片擴展閱讀:
1、中國的南部、東南部和西北部邊疆是世界上植棉和棉紡織技術發展較早的地區。從宋代到明代,棉紡織品已逐漸成為人們衣著的主要原料,棉紡織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僅次於農業。
2、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棉紡織生產的主要形態是紡織結合、耕織結合的家庭副業形式,但也存在以棉紡織為專業的小商品生產和工場手工業形式。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手工棉紡織業逐步解體,並開始大工業化生產。
3、近幾年來,我國棉紡織行業高速發展。截止2011年,我國環錠紡、轉杯紡和織機的數量分別達到1.2億、232萬頭和126萬台,紡紗生產能力更是達到了全球總產量的50%。
4、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4786.5億元,同比增長26.8%。進一步鞏固了我國的棉紡織大國地位。雖然棉紡織行業高速發展,但是其頭頂的「三座大山」正越來越重,高速發展的棉紡織行業亟待減負。
5、從國內供給看,我國的棉花種植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以及新疆產區,其中新疆產區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45%,黃河流域產區的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25%,長江流域約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