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清賠付給列強的巨額「賠款」,錢從哪裡來呢
眾所周知,清朝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就不斷地和諸多帝國主義列強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在這些不平等條約中,又幾乎都涉及到賠款問題。
如第一次鴉片戰爭和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除割地外,涉及到賠款的有賠款2100萬銀元,折成白銀約為一千四百萬兩白銀,加上之前戰爭過程中清朝在廣州繳納的「贖城費」四百萬兩白銀,清朝合計向英方支付了約一千七百萬兩白銀。
後來主要的賠款戰爭又有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尤其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列強強迫清朝簽訂的《辛丑條約》中規定的戰爭賠款已高達四億五千萬兩白銀。
那麼,清朝所賠付的巨額戰爭賠款都是從何而來?真的只是簡單的由清廷自己「掏」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上圖_ 清朝末期民間苛捐雜稅嚴重,百姓賭博,抽大煙的現象越來越普及,社會風氣越來越腐敗
總的來看,清廷自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經多次戰敗所累積的賠款數額巨大,遠不是朝廷能夠賠付出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清廷通過進行地方攤派、向列強借款以及巧立名目,在民間增收苛捐雜稅來勉強維持。
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向各省攤派,還是償還外債與增收苛捐雜稅,巨額賠款最終都落到了廣大人民的身上。
可以說晚清向列強賠付的動輒幾千萬甚至數億兩的白銀,實際上都是廣大人民的血汗。並且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除了征稅過程中貪官污吏中飽私囊,還有面對列強的無恥要求「照單接收」,都更是加重了人民的困苦,借款也多直接用於賠付,並沒有投資到本國工業軍事等領域的建設,也導致了近代中國的落後與貧弱。
作者:李光彩校正/編輯:莉莉絲
2. 貨幣是怎麼來的
貨幣是人們在物物交換的過程中,為了方便交換過程,逐漸演化出的一種通用的交換替代物。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物物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
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2)錢從何來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貨幣的種類
1、硬幣
硬幣是一種小面額的輔幣。它是銅質的、鋁制的或是鎳質的。
2、紙幣
紙幣是一種法定貨幣,稱為法幣(legal tender)。法幣是政府強制流通的貨幣。紙幣發行的基本權力為政府所有,具體由中央銀行掌握。紙幣和硬幣的總和稱為通貨或現金。
3、存款貨幣
存款貨幣是指可以隨時提取的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它也稱為需求存款。由於活期存款可以隨時轉換成現金,所以銀行的活期存款和通貨沒有區別。它也是一種貨幣。
4、儲蓄存款
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是在一定時間以後才能提取的可以獲得利息的存款。這些存款雖然不能以開支票的方式使用,但通常預先通知銀行可以把它轉換成現金。
另外,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的可轉讓提款單(NOW)以及自動轉移服務(ATS)縮小了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差別。這種差別縮小的結果使得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也成為一種貨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貨幣
3. 「錢」的起源和演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能迴避一個詞:錢!那麼錢的來源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學習。
早期,人們生活在部落群體中。有些人會打獵,有些人會釣魚。但是,在那個時候,沒有了金錢的概念,物物交換開始流行。獵人用他們的獵物換取日常必需品,如穀物和鹽,而農民用他們的莊稼換肉。以後來的人多了,就要制定一個交換標准。當交易改變標准時,每個人都使用最普通、最需要的食物,比如大米、小麥;人們用東西換大米,然後用大米換其他東西。然後錢的概念開始出現。因為食物太大,不能長期保存,所以需要用最流行、最耐用、最稀有的東西來代替食物,發揮金錢的作用。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使用獸皮、大石頭、貝殼作為貨幣,但最終使用最多的還是金、銀、銅等金屬材料。傳下去,就變成後來的硬幣了。
此後,紙幣被製成比金銀更便於攜帶。後來人們覺得紙幣也麻煩,所以現在支付更方便,電子貨幣,也就是支付碼。這就是錢的起源。
4. 人民幣十元錢背面的背景是什麼
十(拾) 元人民幣,背面主景為長江三峽-夔門的宏偉的圖案,背面主色也為藍黑色。正面主景為毛主席頭像,正面主色為藍黑色。
長江三峽-夔門,在瞿塘峽入口處是長江三峽的西大門,又名「瞿塘關」,在巍峨壯麗的白帝城下,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門戶。
從白帝城向東,便進入長江三峽中最西面的瞿塘峽,全長約8公里,在三峽中最短,卻最為雄偉險峻。杜甫詩雲:「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
(4)錢從何來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其他人民幣背景:
1、第五套1元人民幣背面是三潭印月,1元人民幣上的圖案並非完全寫實,攝影師所在角度只能拍到兩座石塔。三潭印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
2、第五套5元人民幣背面是泰山,又稱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等。名稱之多,實為全國名山之冠。泰山之稱最早見於《詩經》,「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
3、第五套20元人民幣背面是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國家的紙幣上怎麼能少了這「天下第一」的風景。
4、第五套50元人民幣背面是布達拉宮,為了製作第五套人民幣50元券的布達拉宮,上海印鈔造幣廠的兩位高級美工來到拉薩考察。
5、第五套100元人民幣背面是人民大會堂,人民大會堂為建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築之一,也是北京的地標性建築。它由1958年10月動工,1959年9月建成,僅用了10個多月的時間就建成了。創造了中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創舉。
5. 從一元錢紙幣到一百元紙幣的背景圖片是什麼
1元,正面為毛澤東像,蘭花底襯;背面圖案為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圖,橄欖綠色調。
5元,正面為毛澤東像,水仙花底襯;背面圖案為泰山(五嶽獨尊石)圖,紫色調。
10元,正面為毛澤東像月季花底襯;背面圖案為長江三峽(瞿塘峽夔門)圖,藍黑色調。
20元,正面為毛澤東像,荷花底襯;背面圖案為桂林山水(陽朔興坪元寶山,灕江)圖,棕色調。
50元,正面為毛澤東像,菊花底襯;背面圖案為布達拉宮圖,綠色調。
100元,正面為毛澤東像,梅花底襯;背面圖案為人民大會堂圖,紅色調。
(5)錢從何來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市場貨幣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共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6種面額,其中1元有紙幣、硬幣2種。
第五套人民幣繼承了中國印製技術的傳統經驗,借鑒了國外鈔票設計的先進技術,在防偽性能和適應貨幣處理現代化方面有了較大提高。各面額貨幣正面均採用毛澤東主席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採用了中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面主景圖案通過選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充分表現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壯麗的山河,弘揚了中國偉大的民族文化。第五套人民幣取消第四套人民幣里的1角、2角、5角和2元紙幣,恢復了20元紙幣。
第五套人民幣共6種面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第五套人民幣根據市場流通中低面額主幣實際起大量承擔找零角色的狀況,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使面額結構更加合理。第五套人民幣採取「一次公布,分次發行」的方式。1999年10月1日,首先發行100元紙幣;2000年10月16日發行20元紙幣和1角硬幣;2001年9月1日,發行50元、10元紙幣;2002年11月18日,發行5元紙幣、5角硬幣;2004年7月30日,發行1元紙幣。
為提高第五套人民幣的印刷工藝和防偽技術水平,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於2005年8月31日發行了第五套人民幣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紙幣和不銹鋼材質1角硬幣。2005版紙幣主圖案與1999版保持一致,但變光數字、面額水印位置調整,增加凹印手感線、防復印標記、背面面額數字加後綴「 YUAN 」等。第五套人民幣1角硬幣材質由鋁合金改為不銹鋼,色澤為鋼白色,正面為「中國人民銀行」、「1角」和漢語拼音字母「YI JIAO」,以及年號。
2015年11月,央行發行2015年版100元紙幣。在規格、主圖案等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對票面圖案、防偽特徵及布局進行了調整,提高機讀性能,採用了先進的公眾防偽技術,使公眾更易於識別真偽。
參考資料:第五套人民幣_網路
6. 杭州天上飄起「毛毛雨」一樣的人民幣,有人撿到百元大鈔,這些錢從何而來
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兒。但是現在天空不僅可以飄字,還能飄錢。希望天上能掉下來錢砸到我們,是每一個人的心願吧!對於這種事情我們也是想一想就好了,怎麼會能實現呢?但是這種天上掉錢的事情居然還真的實現了。近日杭州天空竟然下起了人民幣雨,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近日,在浙江杭州,天上飄起了“毛毛雨”一樣的人民幣,杭州玉泉派出所民警劉獻國接到社區負責人的電話,稱社區裡面有人不斷撿到百元大鈔。民警劉獻國聽說了此事後,覺得有些奇怪,誰家不是把錢存入銀行,就是將現金嚴嚴實實放在別人不知道的地方,可是現在竟然隨地都能撿到人民幣了?原來,是留守老人自感不久於人世,就從窗戶撒錢,想讓這些錢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人。4月15日中午,社區居民又再一次在王奶奶的住處附近撿到了人民幣,民警劉獻國顧不得吃飯,立即趕往現場。這回,王奶奶終於在民警劉獻國的詢問下,承認了這件事是她所為。
毛毛雨不僅可以是雨,還可以是人民幣雨,很多人撿到了百元大鈔,那麼這些錢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一.人民幣是王奶奶所撒
在當今這個社會上,能夠在自己的生命末端還一心為別人考慮的人,真的是非常少了,所以說王奶奶是一個心地非常善良的人。
7. 錢是怎麼來的
錢又稱為貨幣。
貨幣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史前以物易物的階段。後來經過金屬貨幣、金銀、紙幣以及金銀本位制度,演化至近代之面貌。
以物易物的方式可能可以追溯到約十萬年前,只是沒有證據說明有任一個社會或經濟體曾經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沒有貨幣的社會可能是用債務或禮物經濟原則交易,若以物易物沒有發生,一般是出現在完全陌生或是潛在為敵的群體中。
世界上許多不同的文化最後都出現了商品貨幣。像希伯來人使用的舍克勒本來是重量單位,後來指特定重量的大麥,屬於商品貨幣。第一次使用貨幣一詞是在公元三千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
美洲、亞洲、非洲及澳洲曾使用貝幣,一般是用寶貝科貝類的殼。依照希羅多德的記載,呂底亞人是西方最早使用金幣及銀幣的民族。許多學者認為最早的硬幣出現在公元前650–600年[28]。
宋朝的交子,世界最早的紙幣
有些文化的商品貨幣慢慢變成了代用貨幣,金或銀的商家或銀行會針對存入的商品貨幣提供收據,並且可以依收據換回商品貨幣。馬可·波羅在元朝到中國,在《馬可·波羅游記》中提到紙幣[30]。斯德哥爾摩銀行在1661年發行紙幣,是歐洲第一個發行紙幣的銀行,後來也發行硬幣。
金本位是曾在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盛行的金屬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個實行金本位的國家之間貨幣按照它們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Gold Parity)來決定兌換比率。這個體系是以黃金的自由流動為基礎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奧地利等國出現了貨幣大幅度貶值的現象。此後各國貨幣之間沒有一個固定的匯率基礎。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協定規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員國,其貨幣應當與黃金或美元掛鉤,實行固定匯率兌換。
國際標准組織(ISO)指定一套三位字母的符號體系,用來表示各國的貨幣。這個標準的代號為ISO 4217。在貨幣匯率表中可以看到最近幾年裡,世界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化情況。
(7)錢從何來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發行者分類,可分為公錢法定貨幣、私營貨幣和區域貨幣社區貨幣。公錢一般說來由政府來發行,當它存在的時候,一般說來佔主導地位。 若依貨幣本身的價值來分類,可解貨幣學,其價值是由法令強制規定,其商品價值小於貨幣價值。
也有些不屬於貨幣的工具稱為貨幣,例如信用卡會稱為塑膠貨幣信用的代價-塑膠貨幣癥候群],但其僅為延遲支付的工具,不屬於貨幣的一種。
8. 錢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世界上有錢呢
錢也就是貨幣,一般是以國家為發行單位,說白了就是一個充當價值職能的東西,因為一開始人們如果要買東西都是以物易物,這種方法太麻煩,所以才衍生出來金銀,銅幣等等。
貨幣 CCY(Currency)是購買貨物、保存財富的媒介,實際是財產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它反映的是個體與社會的經濟協作關系。
貨幣的契約本質決定貨幣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一般等價物,貴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延期支付標准和記帳單位。實物貨幣是專門在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人們的商品價值觀的物質附屬物和符號附屬物。
既包括流通貨幣,尤其是合法的通貨,也包括各種儲蓄存款,在現代經濟領域,貨幣的領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實體通貨方式顯示,即實際應用的紙幣或硬幣,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電子貨幣。貨幣區是指流通並使用某一種單一的貨幣的國家或地區。
不同的貨幣區之間在互相兌換貨幣時,需要引入匯率的概念。在現代經濟中,貨幣起著根本性和基礎性的作用。在宏觀經濟學中,貨幣不僅是指現金,而且是現金加上一部分有形和無形的資產。
(8)錢從何來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貨幣就其本質而言,是所有者之間關於交換權的契約,不同形式的貨幣在本質上統一的。過去,由於人們對貨幣的本質認識不清,錯誤 的從不同角度來將貨幣分為不同的種類,比如: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分為債務貨幣與非債務貨幣兩大類; 根據是否約定貴金屬的兌換比例分為可兌換貨幣和不可兌換貨幣等等。
貨幣從形式上,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可分為實物貨幣和形式貨幣,實物貨幣本身是一種特殊商品,包含價值量,如羊,貴金屬等;而形式貨幣本身沒有價值量,它的價值是契約約定的,只有契約價值。兩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質上是統一的,即都被約定作為交換媒介, 都存在契約價值。
貨幣的購買力決定於貨幣的契約價值,但實物貨幣的購買力也會受自身商品價值的影響,通常實物貨幣的商品價值小於其作為貨幣的契約價值。
9. 錢是怎麼造出來的圖片
人民幣的製造流程:
(1)提出人民幣的發行計劃,確定年度貨幣供應量。每年由人民銀行總行根據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提出貨幣發行和回籠計劃,報國務院審批後,具體組織實施。包括負責票幣設計、印製和儲備。
(2)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報批的貨幣供應量計劃。
(3)進行發行基金的調撥。發行基金是中央銀行為國家保管的待發行的貨幣。它是貨幣發行的准備基金,不具備貨幣的性質,由設置發行庫的各級人民銀行保管,總行統一掌管,發行基金的動用權屬於總庫
(4)普通銀行業務庫日常現金收付。人民幣的貨幣發行主要是通過商業銀行的現金收付業務活動來實現的。各商業銀行將人民銀行發行庫的發行基金調入業務庫後,再從業務庫通過現金出納支付給各單位和個人,人民幣鈔票就進入市場。
(9)錢從何來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所走過的歷程可以發現,中國特色的「增配效率」,就好比向一個孤島封閉經濟體中,不斷地增量投放了諸如城市土地、商品房屋、大量勞力、生產技術、現代企業制度等新增生產要素;
使得當初該孤島經濟體中的新增要素總量不斷擴張,我國經濟才得以不斷地化資源為資產、化資產為貨幣,歷來都是先要增投生產要素,進而才能釋放出「改革紅利」。可以說,我國的「改革紅利」,大部分都是源於增投生產要素帶來的「增配效率」。
正視我國貨幣超發,才能直面我國「滯脹」隱憂;認清「增配效率」不足,才能全面反思我國經濟增長的政策改進。我國實體經濟的供需失衡、金融體系的貨幣過剩,是我國並未找到破解「增配效率」不足的明證。
所以,在方法論上,必須將我國經濟「兩個三十年」聯系起來,才能找到中國特色「增配效率」的釋放經驗、政策改進和特有規律。
10. 錢字的起源和演變
錢」是我國對貨幣的俗稱。是在特定國家或經濟體內的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或是償還債務的特殊商品。
原來,在漫長的商品交換發展中,起一般等價物作用的商品,不是一開始就用黃金,而是先用牲畜。但是牲畜大小、肥瘦、雌雄、健病有不同,加上它不能分割,不易攜帶、保管,就被谷帛代替。
可是以谷帛充當一般等價物也會出現「溫谷以要利,作薄絹為市」的投機現象,又因它們品質不一,作價勢必要引起麻煩。
這樣久而久之,人們就以武器和生產工具等實物作為一般等價物,進行商品交易。而我國古代有一種農具,當時稱為「錢」,「錢」最初是農田耕作的一種用青銅鑄造生產工具的名稱。
因為農家必須依賴這種工具從事生產勞動,而且「錢」又比土地和其它物品易於交換,由於它較長時間地被當作交換媒介物,後來便逐漸演變成為貨幣,「錢」這個名稱也就被沿用了下來。
到了漢代,封建迷信的統治者,出於聚斂財富的願望,將「錢」又改稱為「泉」,「泉」便成了「錢」的借用。用「泉」來稱呼貨幣更加形象,難怪有人形象地比喻:泉是由四面八方匯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因此直到現代,「泉」這個借用詞還在用,比如:集幣迷們總是以「泉友」相稱。
我們現在在博物館等處,見到的「布幣」比農具「錢」要小得多,但保持了「錢」的原形。1980年版第四套人民幣伍元鈔票,對著光照一照,它的水印圖案就是「布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