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興安嶺嘎仙洞石室,是古代哪個民族的發源地
鮮卑族。
大興安嶺嘎仙洞石室,是古代鮮卑族的發源地 「嘎仙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
地理位置:
位於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北約10公里、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端。其地峰巒層疊,樹木參天,松樺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約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長90多米,東西寬27米許,高20餘米,相傳為仙人洞府。洞內西壁距洞口15米處,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銘刻。
遺址歷史:
嘎仙洞遺址據《魏書》載,烏洛侯國世祖太平真君四年來朝,「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派中書侍郎李敞去祭祀,並「刊祝文於室之壁而還」。
現存銘刻的文字共201字,與史籍記載的祝文基本相符,證實為北魏王朝承認的拓跋鮮卑發祥地。洞內堆積有較豐富的文化層,對於研究拓跋鮮卑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鮮卑族發源地是今哪裡
鮮卑」作為一個部落集團的名稱,約始見於東漢。
鮮卑一名,有學者認為鮮卑即「犀毗」,亦稱「師比「,指胡人的帶鉤而言。此帶鉤初出自東胡,戰國時傳入趙國等。《史記·匈奴傳·索隱》引張晏言指出:「鮮卑郭落帶,瑞獸名也,東胡好服之。」「郭落」為獸之義,「鮮卑」意為瑞祥或神,合之為瑞獸或神獸。東胡人以鹿等瑞獸狀鑄鏤帶鉤上,即所謂「鮮卑郭落帶」,譯言瑞獸帶或神獸帶。知春秋戰國時,東胡已有鮮卑之名,東漢以前復以鮮卑名山或名族。另有學者認為此帶鉤名與作為民族實體的鮮卑不能混為一談。
另外,有的學者還認為鮮卑族稱系由其部落酋長之名轉化而來。鮮卑為滿語Sabi(意即吉祥)的譯音,原為此部落酋長,後以其名為族稱。
關於鮮卑的起源目前尚無一致看法。東漢人應奉上桓帝書雲:「秦築長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鮮卑山,因以為號。」東漢服虔則雲:「東胡,烏桓之先,後為鮮卑。」又雲:「山戎,蓋今鮮卑。」胡廣亦雲:「鮮卑,東胡別種。」晉代王沈《魏書》、司馬彪《續漢書》等均說明,鮮卑與東胡有密切的淵源關系。東胡部落聯盟(或民族)被匈奴擊破後,鮮卑從中分離出來。那末,鮮卑在加入東胡部落聯盟前,又從何族發展來的呢?
或謂鮮卑先世似與九夷中的白夷有關,屬於東夷北支系統。從拓跋鮮卑稱東部鮮卑為白部,氐人稱慕容鮮卑為白虜,均可印證此點。《晉書·慕容廆載記》提到慕容氏的祖先「世居北夷,邑於紫蒙之野,號曰東胡」。《十六國春秋·前燕錄》指出:「以君北夷,世居遼左,號曰東胡。秦漢乏際為匈奴所敗,分保鮮卑山,因復以為號。」都說明東部鮮卑是北夷(或東夷、東北夷)的一支,很可能是《竹書紀年》所記九夷中的白夷,留下了尚白的習俗,故被沿稱為白部或白虜。
但據東漢服虔雲,「山戎,蓋今鮮卑」,說明鮮卑由東胡上溯,其先當為山戎,而後融合於東胡。《逸周書·王會篇》雲:「東胡黃羆,山戎戎菽。」山戎亦稱北戎、無終、代戎,戎人的一支,春秋初曾分布於今山西省太原市至河北省玉田縣西北無終山一帶。主要在今河北省北部、遼寧省西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三者交插地。山戎與東胡相鄰,《史記·匈奴傳》雲:「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未提及東胡,也許山戎為東胡之先,系鮮卑源流之一。春秋時,齊桓公曾北伐山戎。東胡、山戎時期,鮮卑之稱當已存在,只是東胡強盛,與燕、匈奴爭鋒而聲譽大著,其餘諸部名號不顯而已。也許在東胡聯盟集團內部,仍以各自名號相稱,亦未可知。戰國前後,東胡勢盛,山戎可能去名號而入於東胡部落聯盟。東胡是一個包括許多不同族屬和名號的大小部落的聯盟(一說為民族)。秦漢間,匈奴「大破滅東胡王,而虜其民人及畜產」。「民人」當指東胡王所在本部,而非後來的烏桓和鮮卑,故稱鮮卑為東胡之別種或余支。
由於鮮卑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部落集團,族源也出現多元現象。從上述可知,最初的鮮卑部落可能是源於山戎和東夷北支的白夷等。根據各部落發源地區和同其它部落融合情況,大致可分為東部鮮卑和北部鮮卑,後又在兩者基礎上演化出西部鮮卑。東部鮮卑起源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鮮卑山,即今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亦即遼東塞外之鮮卑山,大興安嶺東側的淺山區和廣漠草原地帶,與其西南面的阿魯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北140里之烏桓山遙遙相應。北部鮮卑在大鮮卑山,即今大興安嶺北段。
鮮卑分布在烏桓之北,兩者均受匈奴役屬,與漢朝保持時戰時和關系。隨著烏桓的南遷,鮮卑也不斷南移填補其故地。公元前121(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19(四年),霍去病兩次擊敗匈奴左賢王、徙烏桓於上谷等五郡塞外,原分布在鮮卑山的鮮卑人隨之向西南遷至烏桓故地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流域,而分布在大鮮卑山的拓跋鮮卑先祖不久也南遷至大澤,即呼倫貝爾草原一帶。東漢初,烏桓由五郡塞外南遷,鮮卑則南遷至五郡塞外。東漢和帝永元年間(公元89—105),北匈奴為漢朝與烏孫、丁零、烏桓、鮮卑等擊敗,被迫西遷,於是鮮卑大規模成扇形南遷西徙,進至匈奴故地。留在漠北的10餘萬落匈奴余眾,亦自號鮮卑,於是鮮卑諸部崛起於我國北方。
鮮卑在南遷西進的過程中,復與匈奴、丁零(高車)、烏桓、漢人等融合而形成為許多新族別。如和匈奴余種在草原地帶錯居雜處,相互婚媾,在南部出現了胡父鮮卑母的鐵弗匈奴,在陰山以北出現鮮卑與敕勒融合的乞伏鮮卑先祖。在西拉木倫河一帶,由於南匈奴之後字文氏從陰山遷到此地,統治了當地鮮卑,而出現了宇文鮮卑等。檀石槐、軻比能等部落集團及後起的 宇文氏、慕容氏、段氏,被稱為東部鮮卑。北部鮮卑進入匈奴故地後,與匈奴余部融合,成為鮮卑父胡母之拓跋氏。而慕容氏的一支吐谷渾西遷,與當地羌人等融合成為吐谷渾部。當拓跋鮮卑建立北魏統一中原後,便把鮮卑名稱據為己有,稱慕容氏、段氏為東部、白部或徒河(徒何),稱字文氏為匈奴。
總之,鮮卑是一個內涵相當復雜的民族共同體,各部之間很不平衡。按其發源地和後來遷徙分布及與其它諸族、部落的融合情況,大致可分為東部鮮卑、北部鮮卑和西部鮮卑,總人口數達二百數十萬人。東部鮮卑經過檀石槐、軻比能等部落聯盟時期,後來發展成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北部鮮卑主要是指拓跋鮮卑;西部鮮卑主要由河西禿發氏、隴右乞伏氏以及青、甘吐谷渾組成,其中慕容氏、乞伏氏、禿發氏,在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分別在中原和河隴地區建立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拓跋氏建立代國,後又建立北魏,並統一北方,兼並其它鮮卑諸部;宇文氏建立北周;吐谷渾在今甘南、四川西北及青海等地區建立國家,一直延續到隋唐之後。 二、早期鮮卑的經濟和社會結構 鮮卑與烏桓相同,初為游牧民族。在占據老哈河及其以南地區以前,主要生產是畜牧和射獵捕魚,這與它所處地理環境密切相連。西拉木倫河及其以北地帶可劃為兩個部分:西部系草原和湖泊,宜於游牧;東部系山陵森林,宜於狩獵。至於南邊的老哈河流域則宜於種植和漁業。因而當鮮卑主要生活在林木蔥郁、水草茂盛,而人口稀少的地區時,則從事狩獵兼游牧。史稱「其獸異於中國者,野馬、羱羊、端牛,端牛角為弓,世謂之角端者也。又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蠕,故天下以為名裘」。直至東漢末桓帝、靈帝時,鮮卑人還保持著游牧兼狩獵的生活方式。當時,「鮮卑眾日多,田畜射獵,不足給食。後檀石槐乃案行烏侯秦水,廣袤數百里,淳不流,中有魚而不能得。聞汗人善捕魚,於是檀石槐東擊汗國,得千餘家,徙置烏侯秦水上,使捕魚以助糧」。隨著鮮卑人大批從東北地區向蒙古草原中部、西部轉移,遼闊的草原為游牧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曹魏時仍以畜牧業為主。鮮卑經常以牛馬與漢魏進行交易。222年(曹魏黃初三年),軻比能等驅牛馬7萬余口交市,換回中原地區的精金良鐵及布帛彩繒、糧食等生活用品乃至奇珍異寶。鮮卑大人並常以馬為奇貨,用禁售相要挾。如魏初東部鮮卑各部大人「乃共要誓,皆不得以馬與中國市」。 鮮卑從游牧向農耕的轉化過程比烏桓人要長得多,而且各部之間發展很不平衡。魏晉時鮮卑的一些部落才逐漸兼營農耕,大規模的農耕是在進入黃河流域以後才出現。
鮮卑人手工業的發展,與烏桓相比,要遲緩得多。直至東漢末,在漢人的影響下,兵器等的製造才有較大的起色。當時袁紹占據河北,不少漢人逃亡到鮮卑部落中,帶去冶煉鑄造等工藝,「教作兵器鎧楯」,使鮮卑的手工業得以發展。
由於對外戰爭掠奪及與中原地區互市,迅速地增加了鮮卑部落大人等的財富,促進了內部的貧富懸殊和階級分化。鮮卑對邊郡的鈔掠史不絕書,特別是檀石槐以後更為頻繁,掠取財物,搶奪人口,動以千數,使其為鮮卑人從事奴隸式的畜牧業、手工業勞動。而部落大人對戰利品有分配權,往往控制了其中的大部分。同時對外互市的大權也控制在大人豪帥手中,他們掌握了大量牲畜和中原地區的商品,從中盤剝一般牧民。 鮮卑與烏植相似,當時社會已逐漸形成部落豪帥、大人等統治、剝削階級;一般部落成員是被統治、被剝削階級;處於最下層的是奴隸。隨著部落大人權勢的增強及部落聯盟進一步形成,部落君長往往自尊為單於(「廣大」之意,循匈奴之俗),後其臣民又稱之為可汗。可汗,一作可寒,原為「神靈」、「上天」之意,初為尊崇神祗上天之稱,其後假借為臣民對君主之尊稱。拓跋部、乞伏部、慕容部、吐谷渾等首領都有被尊稱為可汗的。但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則始於402年柔然首領社統一漠北自稱丘豆伐可汗。其意逐漸演化為「皇帝」、「君主」。逮至兩晉時,鮮卑入居中原,則稱主稱帝,封臣賜爵,成為封建統治階級,而鮮卑一般部眾也成為封建制度下的臣民。
鮮卑的社會組織也與烏桓相同,即由落、邑落、部構成。邑有小帥,部有大人。到檀石槐時,其軍事、政治結合體中的邑,雖與烏桓、鮮卑早期的邑有承襲關系,但性質發生了變化。檀石槐將用武力合並起來的,東起遼東、西至敦煌,南接漢邊,北鄰敕勒的廣大領域,劃分為三部六十餘邑,各邑轄地廣闊,與烏桓、鮮卑早期自然形成的邑落有很大區別。檀石槐死後,其三部六十餘邑的體制隨之瓦解,大人世襲制也逐漸代替了大人選舉制,它標志著鮮卑階級分化加深和私有制的進一步確立。豪帥雖受漢魏政府封賞,但仍一直保持著部、邑落結構,鮮卑的武裝未從邑落結構中分化出來,雖與漢魏軍隊聯合作戰,但不受漢魏控制。直至西晉始有「晉鮮卑率善邑長」、「晉鮮卑率善仟長」、「晉鮮卑率善佰長」的出現,而逐漸從邑落結構中分離出來。不過氏族制的遺風至公元3世紀軻比能時依然存在。如史稱軻比能「每鈔略得財物,均平分付,一決目前,終無所私,故得眾死力,余部大人皆敬憚之」。鮮卑諸部進入中原建立政權後,逐漸漢化,依照漢魏典章制度設官置守,統治機構漸趨完備,封建等級制度日益森嚴。
3. 大興安嶺嘎仙洞,石室是古代哪個民族的發源地
嘎仙洞是一天然山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嘎仙洞森林公園內,是古代鮮卑族人的發源地,洞內堆積有較豐富的文化層,對於研究拓跋鮮卑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大興安嶺的旅遊資源
大興安嶺,春夏秋冬景色優美。「五花山」滿山遍野的越桔(北國紅豆)、都柿、榛子、稠李子、山丁子以和各種名貴的中草葯材。
2009年8月8日,在加格達奇召開了第一屆國際藍莓節,大興安嶺主要旅遊景點:漠河 、胭脂溝、石林、五道豁洛島影視基地、豐林自然保護區、尼爾基水庫、大興安嶺資源館、洛古河、映山紅滑雪場、璦琿城、沾河漂流、帶嶺動植物資源館、國際狩獵場、金山屯大森林探險漂流、恐龍博物館、林中園、龍骨山、桃源湖·鄂倫春民族風情、黑龍江風光、勝山狩獵場、葯泉山、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桃山國際狩獵場、北極村、加格達奇北山公園、莫爾道嘎國家原始森林公園。 北飲泉:位於葯泉湖東南150米的石龍岩的西側,於1954年發現,是飲用礦泉。在泉口可見有二氧化碳氣泡冒出,狀若沸騰。北飲泉既是飲用天然礦泉水,也是醫療礦泉水。
漠河:又稱墨河,據說是因河水黑如墨而得名。漠河位於中國最北端,隸屬於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東臨塔河,西南接內蒙古額爾古納左、右兩旗,北至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與俄羅斯阿穆爾州、赤塔州隔江相望。由於地理位置獨特,資源豐富,天象奇特,有「金雞冠上之璀璨明珠」的稱呼。
神州北極:黑龍江漠河縣、撫遠縣與新疆喀什市、海南省三亞市是中國東西南北四個極點的行政區,並稱為中國「四極」。漠河縣北極村是中國位置最北的村落,一年四季不斷有遊人尋北而來,詩人、作家陳運和更是為寫作到此。這里有「最北一家人」、「北陲哨兵」、「北極沙洲」、「北極林海觀音」等眾多最北特色景觀。
北極光與極晝極夜:北極光現象是大氣層受到太陽發射出的帶電粒子的沖擊而引起大規模放電形成的。極光瞬間變幻,一般可分為弧狀極光、帶狀激光、片狀極光、放射狀極光等。全世界只有芬蘭、阿拉斯加等少數高緯度國家和地區可以觀測到北極光。漠河縣的北極村是中國唯一可觀賞到北極光和極晝、極夜現象的地區。
映山紅滑雪場:位於加格達奇光明社區南部3.9公里處。這里每年積雪期180天以上,從每年的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上旬均可以開展滑雪旅遊活動,是中國緯度最高、雪期最長、距離中心城市最近的滑雪場。映山紅滑雪場佔地16萬平方米,山頂海拔581.252米 ,垂直落差近200米 ,有初、中、高級雪道及雪圈娛樂道、單板公園道共計6條,全長5500多米。一些滑雪隊在這里進行全運會、大冬會的備戰訓練。
吳八老島:位於黑龍江上游413公里處,黑龍江主航道中方一側,現歸呼瑪縣三合村管轄。它由三個橢圓形彼此孤立的沙島組成,枯水期連成一片,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因三合村居民吳相連,綽號吳老八,全家五口在島上居住耕種土地而得名。吳八老島歷來屬於中方領土,在中蘇關系緊張時期,曾發生過著名的「吳八老島」事件。當下經中俄堪定國界後確定吳八老島為中國領土,三合村民依舊在島上耕種生活。
青山岩臼景區位於克旗東南部約25公里處,它地處大興安嶺東南邊緣,綿延起伏20公里,海拔1574米,青山保護區面積約9200公頃,由青山岩臼景區和關東車花崗岩峰林組成。在這里有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發育最好、類型最多的岩臼群,在青山山頂南面兩邊平緩起伏的花崗岩岩面上,1000平方米的范圍內有數百個岩臼,岩臼群的外圍兩側均為懸崖峭壁。地質學家考察認為:青山花崗岩石臼是世界罕見的自然遺產,是第四紀冰川運動的結果。它是古氣候、古環境、古地貌、古人類變遷的歷史見證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的以岩臼和花崗岩峰林地貌為主體的世界地質公園園區。 嘎仙洞石室:「嘎仙洞」是古代鮮卑族人的發源地,嘎仙是鄂倫春語「獵民之仙 的意思。「鮮卑石室」嗄仙洞是拓跋鮮卑的祖廟所在之地。嘎仙洞是天然山洞,洞口在高出平地約25米的峭壁上,面積約2000平方米,最高處達20多米。西北有一向上的斜洞,坡度約20°。主洞中部放置一塊約3米見方的天然石板,地下堆積較厚的青苔。洞內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燾派遣中書侍郎李敞來祭祖時刻的銘文。在地表以下1.3米的黃色粘沙土層中,曾出土有打制的石器,表明這里可能存在著更早的文化遺存。
雅克薩古戰場遺址:雅克薩古戰場位於漠河境內。1650年(清順治七年)9月,中國領土漠河雅克薩被沙俄侵略軍強行佔領,並修築大量工事,取名阿爾巴津諾。1684年雅克薩已成為沙俄侵華的軍事基地。清政府為穩定邊塞,收回領土,於1685年開始了雅克薩之戰。康熙皇帝趁平定三藩、台灣已統一的有利時機,對沙俄侵略者實施反擊,並一舉取得了勝利。截至2011年,在雅克薩古戰場遺址上,當時的炮台、城堡仍清晰可見。
李金鏞祠堂:位於漠河金溝林場。清代愛國名人李金鏞,清光緒十四年奉朝旨深入漠河開礦屯墾。2007年,漠河縣投資650餘萬元在原址上進行重、擴建。祠堂主殿陳列著李金鏞塑像、清政府有關老溝金礦事宜的奏摺及部分實物文本。東廂房為幕僚館,陳列著刻有協助李金鏞創辦和管理金礦的90餘名幕僚的浮雕畫;西廂房為功德館,陳列了2000餘件出土的採金工具和20餘幅圖片。
胭脂溝:位於漠河縣西林吉鎮,又稱老金溝。它全長14公里,是額木爾河的支流,以盛產黃金聞名於世。相傳,1877年一位鄂倫春老人在此葬馬掘穴,不但發現了許多金苗,還在老溝河底撈起的河沙中發現金沫幾乎佔了一半。此消息迅速在周邊地區傳開,吸引了大批俄國人來此竊采黃金。與此同時大批中國人也逐漸尋金而來,僅1883年至1884年兩年就盜采21.9萬余兩。1887年清政府指派北洋大臣李鴻章督辦,調吉林候補知府李金鏞主持辦理漠河金廠。僅1889年清政府從這里就獲得黃金達兩萬兩,1895年獲5萬多兩,老金溝的黃金開采達到了頂盛時期。胭脂溝開采黃金100多年來,這里的沙土已被篩淘過幾十遍,但仍可淘到黃金,可見黃金儲量之豐富。 大多數遊客到大興安嶺地區,最主要的便是前往有「北極村」之稱的漠河游覽。遊客一般先抵達哈爾濱,從哈爾濱乘火車至加格達奇,約9個小時,然後再從加格達奇轉乘列車,10個多小時即可抵達漠河鄉,2個多小時即可到達洛古河村。
大興安嶺境內有嫩林、伊加鐵路。客運列車南出可直達哈爾濱、沈陽、北京,西出可直達海拉爾、滿州里,林呼、塔韓支線貫通區內全境。 加-塔-漠高等級白色路面已經全線貫通,遊客可以自駕車來這里旅遊,更加真切體味大森林的氣息和這里的民俗。
城鄉公路四通八達,嫩漠公路、111國道、黑河公路均與大興安嶺相連,直通哈爾濱並加入黑龍江省內各地市公路網,公路通車里程達1560公里;
5. 嘎仙洞遺址的拓跋鮮卑
拓跋鮮卑是鮮卑的一支,應包括建立代、魏的拓跋部,建立南涼的河西鮮卑禿發部等,而習慣上往往僅指北部鮮卑。
拓跋氏初是鮮卑地處最東北的一支,亦稱別部鮮卑。原居於額爾古納河和大興安嶺北段,「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 1980年在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大興安嶺北段頂巔東側的嘎仙洞中,發現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拓跋燾派李敞祭祖先時刊刻於石壁之上的祝文,全文19行,201字,內容與《魏書·禮志》一所載大致相同。但在石刻祝文中則保留了「維太平真君四年癸未歲七月二十日天子臣燾使謁者僕射庫六官、中書侍郎李敞、傅」、「如聞舊墟爰在彼方」、「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等文句。證實了可汗、可敦出於鮮卑,柔然稱可汗、可賀敦源於拓跋部,其後突厥、回紇、蒙古等的稱呼略同。嘎仙洞石室祝文的發現,進一步證明了拓跋鮮卑的發祥地「大鮮卑山」就是在今阿里河附近的大興安嶺北段。據《魏書·序紀》載,鮮卑之先「積六十七世」,至拓跋氏遠祖成帝毛時(約在公元前2世紀後期至1世紀前期左右,相當西漢武帝在位期間),為「遠近所推,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所謂「國」,當指氏族集團或部落;「大姓」,即指沃族或比氏族較小的家支。毛似是部落聯盟的酋長,所稱「皇帝」,為拓跋珪時追尊。毛下傳五世而至宣帝拓跋推寅(約公元1世紀前期),正值東漢初年,北匈奴西遷,南匈奴保塞,拓跋鮮卑乘隙第一次南遷,至「大澤」,即今呼倫池(達賚湖)。由於地「方千餘里,厥土昏冥沮洳(指沼澤地帶),謀更南徙,未行而崩」。今發現的呼倫貝爾盟陳巴爾虎旗完工和新巴爾虎右旗扎賚諾爾發現的古墓群,大約就是拓跋鮮卑南遷過程中的文化遺跡,表明拓跋鮮卑確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居住過。當時拓跋鮮卑還過著「畜牧遷徙,射獵為業」的游牧生活,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階段。
推寅後又經六世,至獻皇帝鄰時,一方面「七分國人,使諸兄弟各攝領之,乃分其氏」,即紇骨氏、普氏、拔拔氏、達奚氏、伊婁氏、丘敦氏、俟亥氏,連同拓跋氏形成「鮮卑八國」,後鄰又命叔父之胤為乙旃氏,疏屬為車焜氏,形成帝室十姓;另一方面因呼倫池附近荒遐,不足以建都邑,再加上隨著拓跋氏社會的發展,部落首領為掠奪財富,擴張勢力,就必然向南擴展,遂准備第二次南移。由於年老體衰,乃以位授子聖武帝詰汾。諸汾遵命率眾南遷,幾經險阻,才到達匈奴故地,即今河套北部固陽陰山一帶。這里水草豐美,樹木繁茂,是牧獵的好場所,並接近了中原文化。由於兩次遷徙策略「多出宣、獻二帝,故人並號曰『推寅』,蓋俗雲『鑽研』之義」。第二推寅鄰命其子詰汾統領部眾南遷時,約在公元160至170年之後,即東漢桓、靈二帝之際,當時正是檀石槐部落聯盟強盛時期。有學者認為率領族人第二次遷徙的推寅,即是東漢檀石槐統轄的西部大人中的日律推演或律推演,而有的學者則持否定態度,認為無論是時間、地點或事跡都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 拓跋鮮卑進入匈奴故地後,與留居故地的匈奴融合。拓跋力微時,在75個異姓部落中,屬於匈奴的就有賀賴氏、須卜氏、丘林氏、破六韓氏、宿六斤氏等。匈奴部落加入拓跋鮮卑聯盟後,與之雜居共處,相互通婚,逐漸被鮮卑化。據研究,「拓跋」的含義,乃是北人謂鮮卑父、胡(匈奴)母所生後代之意。《魏書·序紀》談到力微是其父詰汾與匈奴故地之天女結合所生。實際上是給鮮卑與匈奴通婚抹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此後,有不少晉人和烏桓等部眾也成為其「新民」。
始祖神元皇帝力微時(220—277年),拓跋鮮卑開始了第三次遷徙。拓跋詰汾長子禿發匹孤率眾從塞北遷居河西。「禿發」或即「拓跋」之異譯。由於拓跋部眾還梳著辮子,故當時人又稱之為「索頭」鮮卑或「索虜」,以區別於剃去部分頭發的其它鮮卑部。拓跋本支,從力微時起就游牧於上谷(治今河北省懷來縣)以西,雲中(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東北)一帶。由於受西部鮮卑大人蒲頭的襲擊,部眾離散,力微投依於五原郡(治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沒鹿回部大人竇賓(紇豆陵賓)之下。與賓共攻西部,賓兵敗失馬,力微以已所乘駿馬與之。賓感相助之恩,准其北居長川(今內蒙古興和具一帶)。經10餘年經營,諸舊部民漸往歸附。248年(曹魏正始九年),殺竇賓子,並其眾,諸部大人悉款服,勢力增強,控弦之士達20餘萬。258年(甘露三年),力微在位第三十九年,從河套北部遷於漢定襄郡之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是年四月,舉行祭天大典,諸部君主皆往助祭,唯白部大人觀望不至,召而戮之,使遠近震懾,相繼歸附。在由部落貴族和扈從武士操縱的部落大會上,拓跋部正式取得了部落聯盟的領導權,力微也鞏固了世襲的大酋長的地位。
同時,拓跋鮮卑在向西南發展過程中,對中原曹魏、西晉政權採取和好政策,亦是使拓跋鮮卑得以強盛的因素之一。力微與曹魏「聘問交市,往來不絕」。曹魏贈給拓跋氏金幣繒絮,歲以萬計。
261年(魏景元二年),力微還遣其子沙漠汗(文帝)至魏都洛陽「且觀風土」,實為質子。接受漢人文化,穿著漢服,掌握彈丸等武藝。魏晉禪代,沙漠汗仍留質於晉,每次北歸,晉均具禮護送。
6. 嘎仙洞森林公園的人文歷史
聞名海內外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拓跋鮮卑舊墟石室嘎仙洞,是一個天然石洞,規模宏大,地處高阜,背風向陽,依山傍水。洞南北長92米,東西寬27.8米,高20多米。洞內石壁祝文是北魏皇帝拓跋燾於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派李敞來祭祖時所刻,距今已1558年。這一重大的我國北部少數民族遺跡考古發現,只引了眾多中外知名人士、考古學家、歷史學家、旅遊者來此考察和觀光游覽。是呼倫貝爾市唯一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除此文物古跡之外,另又布設四大景點,有嘎仙洞森林公園大門,嘎仙山莊、嘎仙湖長廊游覽區、野生動物馴養區,分布在巍巍群山之中,可使遊人沐浴自然、掏冶自然、享受自然、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7. 內蒙古有什麼風景名勝
1、呼倫貝爾大草原
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原為海拉爾西山風景區,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首府海拉爾區政府和工人新村西部,分為南園、北園、西園和後備資源區,統稱為三園一區。
(7)嘎仙洞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內蒙古自治區,通稱內蒙古,簡稱「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內蒙古橫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地區,接鄰八個省區,是中國鄰省較多的省級行政區之一。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資源主要由草原、古跡、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觀」構成。森林景觀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民俗游覽主要包括蒙古族歌舞,蒙古族「男兒三藝」——賽馬、摔跤、射箭,那達慕等。
參考資料:網路-內蒙古
8. 鮮卑族發源地是今哪裡
憶鄉---鮮卑族的發源地
嘎仙洞位於阿里河鎮西北約10公里處,在一座百米長的花崗岩大山的半山腰上。橫空一洞,天下奇觀。此洞距地面約25米左右,這就是被史書稱為「鮮卑舊墟石室」的嘎仙洞。洞口呈三角形,高約10米,底邊寬約20米,面朝西南方向。
洞口寬敞明亮,洞內幽暗神秘。洞頂距地面約20米,與洞壁連成一體,巨石縱橫,渾然一體,使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洞內前廳可容納千餘人,地面有石桌、石椅、火塘之痕,後廳則向上呈坡狀漫去,局勢越走越窄,越走越暗,並向西轉去,詭譎莫測,若不點上火把,難見真相,令人頭皮發麻。盡頭又見洞壁上方還有兩個不算太深的小洞。此外,在前廳轉折處的石壁上,還有一個岔洞,可稱為「洞中洞」,至於裡面的情況,至今無人知曉。
鮮卑族拓跋氏,就是在公元一世紀從大興嶺森林裡走出的,後經幾代轉折遷徙,來到內蒙古大青山及河套平原一帶。公元386年,拓跋部落強大起來,其首領拓跋珪於盛東(今內蒙古林格爾縣北)建立代國,同年四月改國號為「魏」。公元439年,滅北涼,統一黃河流域,在淮河以北建立起魏國,史稱北魏,從而形成了與南方的宋、齊、梁、陳封建政權長達百餘年的對峙局面,這就是我國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鮮卑族也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後來,北魏向漢族先進文化學習,實行一系列改革,改鮮卑復姓為漢族單姓,與漢人通婚,學穿漢服,通用漢語,政治上實行封建制度,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嘎仙洞口,有一石碑,是仿效石壁上祝文所刻。據考證那祝文是北魏第三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燾於公無443年派中書侍郎李敞來嘎仙洞祭祖時刻下的,後雖經風雨剝蝕有些模糊,但大部分隸書體漢字清晰可辨。祝文贊頌祖先功德,祈求保佑皇室天下歲歲平安,此文收藏在《魏書·禮志》中,是有案可稽的。
而嘎仙洞的命名則更具有傳奇色彩。「嘎仙」是鄂倫春語「獵民之仙」之意。傳說在遠古時大興安嶺還是一片汪洋,嘎仙洞是一個海眼,裡面住著一條蛟龍興風作浪,後來一個叫柯柯汗的鄂倫春獵手趕跑了蛟龍,又以武力和箭術制服了一個叫強占洞府叫「滿蓋」的妖魔,使獵民們都能在此安居樂業。於是大家都親切地稱柯柯汗為「嘎仙」,嘎仙洞之名由此而來。
走下嘎仙洞,場地另一邊依然是鬱郁蔥蔥的叢林,白樺樹、松樹身姿優雅的伸展著枝葉,藍色的天空,有白雲朵朵。耀眼的陽光在樹葉上閃爍跳躍。再走過去不遠,一條蜿蜒的小河,靜靜地流淌著。手伸進水中,徹骨般冰涼。捧了嘗嘗,味道有點淡淡的甜。
大興安嶺迷人的風光:清清阿里河,幽幽嘎仙洞,巍巍四方山,秀麗月牙灣,興安獨秀峰,林中城堡石,還有神指峽、齊奇嶺、鹿鳴山、石城岩、釣魚台、玫瑰峰、神泉聖水、「石海」奇觀等眾多仙山麗水,令人目不暇接,大開眼界。更有那浩浩的黑龍江,神奇的北極光,漫山遍野的紅杜鵑以及數不盡的奇珍異草,鮮花野果,獐狍野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