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人逃荒到陝西 為什麼不去別的地方有什麼歷史原因嗎
首先1938黃河決口,整個河南東部東南部安徽淮北成為泛黃區,以當時的境況根本不可能到山東安徽,因為日本人都過不來。去山西,現在沒有橋你都過不去何況當時,要不小日本早打到陝西了。至於湖北,從駐馬店 信陽 南陽 周口,全是逃難的移民,所以才造成1942年飢荒,這些人有的逃往湖北了,有的就逃往陝西了。 第一,南方人多地少,聚集性比較強,北方的局面較南方應該會較好一點;第二,山西陝西人主張吃麵食,而南方大量種植的都是水稻;第三,明清時期的晉商,給當地的百姓帶來的更多的就業機會,也使得國家有財政和稅收保障,現而今,發展形勢也比較好。 河南很多地方都流傳自己祖先是從西邊來的,洪洞大槐樹之類的,所以往西跑,而且42年很多災民往西走是為了到洛陽搭火車。
因為第一個從河南逃荒的人是去的山西,第二個、第200個、第2萬人都會去,因為那裡有熟人,有落腳處,有照應處。那條路上的河南人在臨死之前給世界留下最後一次幽默。比如老張馬上就被餓死了,他想的不是妻離子散,他想的是兩天前死的老李,「我比他值了」。路上餓死了個人,後面的人上來割肉,一割肉這人醒了,說「大哥,我還行」,割的這人說:「大哥,你不行了」。這人一想,轉頭又死了。
2. 闖關東的路線(最好是圖片)沒有圖片,文字也行,但是描述得詳細,用曾經的地名講,最好有現在地名的輔助
只找到以下資料。。。
闖關東,中國近代史上(清代至民國年間)華北地區農民向東北地區移民的運動。關東指山海關以東地區,也叫關外(東北地區),清代認為是滿洲人的「龍興之地」。
相關名稱歷史由來
「東北」一詞最早見於《尚書·禹貢》:「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醫巫閭山位於今遼寧北寧與義縣交界處,主峰海拔866.6米。山之東麓有山神廟——「北鎮廟」。當地迄今流傳著關於醫巫閭山的眾多傳說。當時。 戰國時,燕國在今遼東半島一帶設遼東郡(郡治襄平,今遼寧遼陽),秦漢魏晉因之。隋代遼東郡治移至通定鎮(今遼寧新民東北)。元代於至元四年(1267年)設遼東路,治所在黃龍府(今吉林農安)。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設「遼東都指揮使司」,治遼陽(今屬遼寧)。在很長一個歷史時段,人們就用「遼東」來稱呼東北地區。因此,著名學者、作家、報人曹聚仁先生《萬里行記》說:「古代的"東北",乃"遼河流域"的東北。」
「關東」一詞本指函谷關以東。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縣坡頭鄉王垛村,東自崤山,西至潼津,從西周以來便是溝通關東、關中的門戶,乃兵家必爭之地。「關東」與「山東」同義,這里的「山」指崤(yao)山,「山東」指崤山以東。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將徐達建山海關城堡一座,山海關扼東北與中原之咽喉,東北一帶因此被稱為「關東」。山海關以內,俗稱「關里」。
明朝一般用「遼東」一詞指稱東北,自康熙年間(1662—1722年)起,「關東」一詞才逐漸被官方和民間廣泛使用。「東三省」是人們稱呼東北的另一個名稱。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分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此為「東三省」名稱之始。除「東北」、「關東」、「東三省」外,還有一些俗稱。如膠東半島一帶以渤海灣為界,稱東北為「海北」,稱山東為「海南」。另外,東北還有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代稱——「白山黑水」。
背景
康熙年間開始實行「攤丁入畝」,取消人頭稅,放鬆對人口的控制,中國人口急劇增長,百十年間人口便翻一倍,人多地少的問題日漸尖銳,而中原地區尤甚。19世紀時,黃河下游水旱頻仍,餓殍遍野,此時東北卻有大片肥沃土地閑置,開始使中原地區的農民湧起闖關東的浪潮,尤其是丁戊奇荒時期,大批災民湧入朝廷也默許,從此闖關東成為社會上生活困難者尋求出路的廣泛認知。
相關路線
闖關東的移民源地主要是現在山西、山東、江蘇、河北、河南幾省,其中山東和河北最多。
而闖關東路線有兩條:
一為陸路,從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等長城各關口出關,進入遼沈;
二為海路,從山東半島乘船到遼東半島,例如由煙台到大連只需一夜時間。闖關東後的移民在東北多做墾荒、打獵貿易、淘金、放山(進山挖人參)等以謀生。
有關圖樣。。。可能不是很詳細。。見諒。。。圖不好找。。
話說怎麼會有詳細地圖啊。。。走的路線都不一樣。。。去的省都不同。。。只能說大連是重要中轉地。。。你不能籠統歸為一個路線。。。你只能以某家人闖關東的路線為例來進行說明。。又不是有法定路線。。這根本就是逃難一樣。。。還制定什麼路線。。。
3. 電影《1942》里張國立飾演的東家為什麼要逃荒
如果地主不逃荒,他根本就護不住他那些糧食。兵匪飢民,那一個會放過他。再說他是有糧食的,他可以帶著糧食逃荒,還不至於那麼難過。更何況戰爭年代什麼沒有?飢餓的情況下什麼都做得出來,如果他不出逃就意味著他在等死。
電影反映的社會現實很是觸目驚心,畫面簡直是不忍直視,人性的弱點暴露無疑。這是一部好電影,演員的敬業精神值得大家敬佩,為了貼近角色,演員也是付出了很大的犧牲,呈現給大家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現實,讓人看後感觸良多,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人真的會達到如此地步嗎或者說是比這更加瘋狂的地步呢?
4. 看了《一九四二》,為什麼一有災,河南人就喜歡往陝西逃荒
河南很多地方都流傳自己祖先是從西邊來的,洪洞大槐樹之類的,所以往西跑,而且42年很多災民往西走是為了到洛陽搭火車。
下面的是1942的作者說的。。。。
河南人為什麼逃荒到山西
提問背景 1942年,河南人逃荒都是往山西、陝西、甘肅走的。在逃荒路上,餓死300萬人不僅是災荒和戰爭的因素,還有背後很深刻的原因。這是小說《溫故1942》年的創作背景。1991年,劉震雲沿這條路線走過一趟,采訪到很多還活著的當事人,聽他們講述,感覺非常震撼,不是被1942年的慘狀,而是1942年的被遺忘。
記者:我看到你說過為了拍《溫故1942》,和馮導來過山西?
劉震雲:是啊,河南人逃荒往西走,要不去山西,要不去陝西。其實我覺得去東北逃荒比較劃算,地廣人稀,土壤肥沃,但河南沒有人往東北去,其實山西的某些地方比河南還貧瘠,他為什麼要往山西去呢?
記者:您找到答案了嗎?
劉震雲:我找到了。因為第一個從河南逃荒的人是去的山西,第二個、第200個、第2萬人都會去,因為那裡有熟人,有落腳處,有照應處。那條路上的河南人在臨死之前給世界留下最後一次幽默。比如老張馬上就被餓死了,他想的不是妻離子散,他想的是兩天前死的老李,「我比他值了」。路上餓死了個人,後面的人上來割肉,一割肉這人醒了,說「大哥,我還行」,割的這人說:「大哥,你不行了」。這人一想,轉頭又死了。我想說的是悲劇中藏著的幽默和喜劇比悲劇本身還要震撼人。
5. 人類歷史上為什麼要逃荒
因為當時社會所處的一種歷史背景導致戰爭的頻繁發生,比較動盪。還有就是人類總體的科技水平和發展空間不太理想,有時候不能夠很好的解決一些基本問題。
6. 山東人逃荒去東北發生在什麼年代
解放前至六十年代,有許多山東人逃荒到東北,那是因為飢餓。改革開放以後,也就是您所說的八十年代後期開始,大量的東北人到山東謀生,許多人的老家就是山東,或者祖籍是山東。您到煙台,威海,請到幾個城市看看,幾乎每天都能聽到東北人在忽悠。
改革開放後東北的國企遭重創,失業(東北不叫失業,叫下崗)人員比比皆是,山東人到東北務什麼工?您可以到青島市黃島開發區去看看,那裡超過半數的人來自東北。「山東人逃荒去東北,河南人逃荒去陝西」,電影《一九四二》講述河南人逃荒的故事,歷經艱險來到陝西並生存下來的河南人歷經生息繁衍,現在已經成了地道的西安人。對於陝西人來說,這個電影更易引起共鳴。
陝西八百里秦川,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土地肥沃。就地理位置來講,因為陝西與河南中間隔著黃河與潼關,日本人不容易打進來,相對安全。加上西安是一個大城市,人口多,生活資源也很多。上世紀30年代隴海鐵路修通後,很多河南人就順著鐵路逃荒來到了陝西。
抗日時期,西安定為陪都,屬於大後方,這作為一個大背景,引得很多南方的企業都轉移到了西安,甚至還有一些學校,這些使得西安當時經濟比較發達。企業商業的進駐需要很多的勞動力,逃荒而來的河南人也就作為重要勞動力進入企業商業。
逃到西安的河南人各個層次都有,不乏有在河南當地有一些產業的人。抗日戰爭後才有很多河南人來到陝西,他們變賣產業來到西安繼續做點小生意,這些人生活相對過的比較好,之後也引得一些河南的藝人來到西安生活,比如河南著名的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
7. 闖關東的時代背景介紹
「闖關東」有廣義的與狹義的兩個概念。有史以來山海關以內地區的民眾出關謀生,皆可謂之「闖關東」,此為廣義。狹義的「闖關東」僅是指從清朝同治年間到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中原地區百姓去關東謀生的歷史。我們通常所說的「闖關東」是狹義的。
十九世紀中葉,虛掩的山海關大門敞開,流民潮湧,洶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人的流動實際上就是文化的流動。「闖關東」浪潮疊起,意味著中原文化向關東地區大規模挺進,文化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如果說「閉關」時代的文化交流表現為中原文化對東北固有文化的「影響」,受到「封禁」的人為干擾,那麼,在開放的歷史條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關東地區擴散,使得中原文化和關東文化在遼闊的關東得到了並存。
(7)逃荒背景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追溯到戰國時期,關外的遼西(遼河以西),和北京地區、河北北部一樣,曾經屬於燕國的統治下。南北朝時期,前燕和後燕也分別管轄這里。而遼東至明代仍屬山東府管轄,滿人入關,削去了遼東山東之領土。因此遼東被迫在清代與山東分割!
也就是說在古代時期到清軍入關,關內和東北地區(至少和遼寧地區)就頗有淵源。雖然努爾哈赤於1588年統一了東北地區,建立了八旗制度,並發布滿文(建立於蒙文的基礎上),導致關外文化和關內文化的差異加大,再加上清政府的「禁墾」政策限制漢人出關,但是這一切並不能阻止闖關東的浪潮!
闖關艱辛
公元1855年,一場罕見的水災襲擊了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區。大水沖垮了大運河,漕運不得不改道海上。依靠漕運生存的人們不得不面臨嚴重的生計困難,加上晚清時期的各種苛捐雜稅,進入土地相對遼闊,人煙相對稀少的關外地區,成了當時破產農民的一個自我救贖的主要途徑。
8. 闖關東的歷史背景。。。。
十九世紀中葉,虛掩的山海關大門敞開,流民潮湧,洶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人的流動實際上就是文化的流動。「闖關東」浪潮疊起,意味著中原文化向關東地區大規模挺進。
文化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如果說「閉關」時代的文化交流表現為中原文化對東北固有文化的「影響」,受到「封禁」的人為干擾。
那麼,在開放的歷史條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關東地區擴散,使得中原文化和關東文化在遼闊的關東得到了並存。
山東村在關東的「復制」,實際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員數量龐大,他們有充分理由保持自己的文化,所謂「聚族而居,其語言風俗一如舊貫」即是。
他們可以不必改變自己,削足適履,去適應當地的社會風俗、宗教信仰,使用當地的語言文字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同樣是文化上的保守主義。
趙中孚在論及「闖關東」的意義時說過這樣一段話:「社會意義上,東四省區基本上是山東農業社會的擴大,二者之間容有地理距離,但卻沒有明顯的文化差別。
山東與東四省區之間,無論在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家族制度、倫理觀念、經濟行為各方面,都大同小異。最主要的是東四省區移墾社會成員,沒有自別於文化母體的意念。」
(8)逃荒背景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闖關東的原因:
山東人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從移出地看,一面是天災,旱、水、雹、蟲、疫並發。
一面是人禍,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太平天國、捻軍、黑旗軍、義和團等都曾橫掃華北諸省。直皖戰爭、兩次直奉戰爭、新舊軍閥的混戰年年不斷,戰禍波及華北各省。
兵災匪禍頻繁,日益加重田租、稅負、差徭和額外攤派。越來越多的破產農民和災民、難民不得不到東北去逃荒、避難。
從移入地看,東北的社會生產力比較落後,大部分土地尚未開墾,華北地區地少人多。在山東等地「闖關東」由來已久,移民中向家鄉寄錢者有之,帶財物回鄉過年者有之。
也不乏發財致富成家立業者,這些刺激了更多的民眾要到關外謀生賺錢。膠東有些村莊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村裡青年人不去關東闖一闖就被鄉人視為沒出息。
逐漸形成了「闖關東」的習俗。所以在華北特別是山東的膠東和河北的冀東,勞動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災人禍,首先想到的是攜家帶子,或集結親戚好友,蜂擁到關東去謀生。
清末,沙俄侵略東北,日本緊跟其後,兩國競相在東北擴張勢力,修築鐵路、掠奪資源,需大批勞動力,迫使華北破產。農民移民關外,多是華北地區的農民,尤以山東、河北兩省農民最多。
山東膠東地區的登州、萊州、青州和河北省保定、灤州等冀東地區、京津地區,有便利的途徑,有「闖關東」的習俗,是移民的主要輸送地區。
後來,重災區河南省依靠發展起來的鐵路,也有相當數量的農民逃亡到東北。據統計,1921年關內向東北移民僅為20.9萬人,1926年增為56.7萬人,以後移民數量猛增。
1927年達到105萬人、1928年為108.9萬人、1929年為104.6萬人、1930年為67.3萬人。即從1921年至1930年的10年間共有近618萬餘人到東北謀生。
有的學者估計,從近代明令移民實邊到清代末年,移入移民(含後裔)的人口達到1400萬以上,年均近30萬人。有的專家認為,20世紀三十年代前,每年從冀魯豫去東北的約有40至50萬人。
不少年份超過百萬。闖關東對於這些農民來說,即是一個艱苦的歲月,也是一個奮斗的征程。
9. 穿越小說,歷史文,背景不是架空就是明朝,開局逃荒時認了一個母親和一個妹妹,求書名
難得的同道中人!
1。vivibear
《尋龍記》很適合穿越入門.和《尋找前世之旅》形式有點相同。《恨相逢之戰國之戀》和《平安京之宋姬物語》都是不錯的,都是講日本的。《騎士幻想夜》,屬於亞瑟王的故事。其他她的書都不錯,《蘭陵繚亂》最好,只是《花神》我不喜歡
2。金子
《夢回大清》穿越之首,絕對好看,說不定你會捧著書大笑起來,清穿文,文筆輕松幽默
3。李歆
我最愛的作家。《詢君意》還放在家裡,翻了翻覺得很好看,講皇帝劉病已與平民女子許平君的曠世絕戀。
5。夢三生
《美人殤》《笑傾三國》《美人劫〉都是一等一的nice book,前兩個是講三國的,屬於前後有一點點關聯的文,男主角分別為董卓和曹操。美人劫講的是西施的故事,有兩個版本,穿越與不穿越的。
6。犬犬
《第一皇妃》,關於赫梯的故事,一個絕頂聰明的女主,讀完會對她無比欽佩。
7。《柔福帝姬》,比較貼近北宋歷史,很有意思。
你如果喜歡我們可以加好友交流一下,我看的書也有一定數量,有些書一下子想不起來。畢竟我很少見到跟我一樣執著歷史穿越不喜歡架空的人。
謝謝。
10. 不負山海,敢為瓊先的時代背景
摘要 近代以來,不少瓊崖人特別是文昌、瓊東、瓊山、樂會等沿海一帶地區的窮苦百姓,被生活所迫,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冒著生命危險,漂洋過海,輾轉於東南亞等地謀生,「文昌、瓊東、樂會、萬寧、瓊山、定安、澄邁等縣,乃竟向安南、暹羅、南洋群島間經營農工商諸業,甚有往安南作佃農者」。[6]據統計,1876—1898年,瓊崖往東南亞等地華人有344698人。[7]1914—1924年,僅是往新加坡移民的就多達6300多人,如果再加上往歐洲、美洲的人數就更多。帝國主義侵略者在對瓊崖進行掠奪和剝削的同時,還在瓊崖各地進行拐賣華工的罪惡勾當。在漂流海外的瓊崖人中,有不少是以「招募華工」的名義而實際上被當作「豬仔」拐賣到海外的華工。他們上船後被關進船艙,「並肩疊足而坐」,「交股架足而眠」,途中死者枕藉。[8]而經過長途跋涉最終幸運活下來的人,在異域他鄉過著非人的生活:男的被迫從事挖礦、墾荒、築路等種種苦工,當牛作馬;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