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能給我推薦深圳的一些景點還有好的酒店啊 比較特色的..中國特色的....
酒店就選擇7天連鎖吧100多環境也好滿地都是。。隨便打聽就問到即使打車也起步價就能找到這個,中國特色我也說不好,我感覺這些都中國東西 - -...深圳特色也少。
1、世界之窗(深圳標志型景點) 將世界奇觀、古今名勝、歷史遺址、自然風光、各國民居、異國雕塑、民俗風情、民間歌舞等匯於一園,讓遊人通過世界之窗,了解外部世界的美妙奇觀。景區按世界地域結構和游覽活動內容分為世界廣場、亞洲區、大洋洲區、歐洲區、非洲區、美洲區、現代科技娛樂區、世界雕塑園、國際街九大景區,內建有118 個景點,包括了金字塔、吳哥窟、大峽谷、凱旋門、聖彼得大教堂、泰姬陵、悉尼歌劇院、比薩斜塔等,精緻絕倫,維妙維肖。作為景區活動中心的世界廣場,可以容納遊客萬餘人,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放,景區內又展現出另一種迷人的異國情調。由世界民族歌舞和民俗節目組成的狂歡之夜藝術大巡遊,把景區游園活動推向高潮。
地點:深圳華僑城 門票:120
2、歡樂谷 現代休閑理念和高新娛樂科技手段,敢為人先地創立了高參與性、高科技娛樂性的新型旅遊品牌,從而營造了自然、清新、活潑、驚奇、熱烈、刺激、趣味性強的休閑旅遊氛圍,為遊客帶來充滿陽光氣息和動感魅力的奇妙之旅,增進體智、啟迪心靈的時尚體驗。美國引進的高科技、強刺激型的機動娛樂項目。
地點:深圳南山區華僑城杜鵑山 門票:170
3、深圳野生動物園 我國第一家集動物園、植物園、科普園等多種園藝、觀賞功能為一體的亞熱帶新型園林生態環境風景區;榮獲國務院授予的中華之最光榮稱號。空氣新鮮,環境幽靜;小橋流水,懸崖飛瀑;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水禽湖波光瀲灧,鳥禽成群、嬉戲追逐;食草動物們悠然漫步;猛獸區險象環生,驚險刺激;飛禽走獸奇異多姿,自然環境幽雅恬靜,馬戲、群象、海豹、鳥類等表演館將遊客帶入一座座神奇、歡樂的世界。
地點:深圳西麗湖東側 門票:100
4、深圳海洋世界 由「海洋劇場」、「海底奇觀」、「幻游海洋」、「海洋博覽」、「海神花園」、「海洋廣場」景觀組成,這里有海豚、海獅、海豹的精彩表演,還有鯊魚館、海洋魚類、潛水表演、海洋珍品和海洋世界藝術團的傾情演出。
地點:深圳小梅沙 門票:90
5、仙湖植物園 以旅遊為主,科研科普為輔的風景植物園。全園分天上人間、湖區、廟區、沙漠景區、化石森林景區和松柏杜鵑六大景區,建有別有洞天、迷宮、天池、蘆汀鄉渡、仙渡、玉帶橋、逍遙谷、野營區、龍蹲塔、聽濤閣、攬勝亭等十幾處園林景點和棕櫚園、竹區、蔭生植物區、沙漠植物區、百果園、水生植物園、裸子植物區、國際蘇鐵保存中心、盆景園、珍稀樹木園等十幾個植物專類園,保存的植物達三千多種。
地點: 深圳市東郊蓮塘 門票:20
6、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 明思克」航母是前蘇聯第二代航空母艦基輔級成員,是一艘以反潛防空為主的多功能中型航空母艦。該艦1972年開始製造,1978年納入海軍編制服役於太平洋艦隊,據悉它在世界常規航母中名列第五.以艦長273米的龐大身軀、3.6萬噸的排水量橫沖直撞於遠東海域,1993年該艦被賣至韓國, 1998年6月,被深圳明思克公司收購,並開辟成「軍事題材」的旅遊項目。 地點:深圳沙頭角海濱 門票:100
7、深圳青青世界 自然風情與民族文化相融,雅緻農業與旅遊觀光互補,形成一種具濃厚現代色彩的山林野趣.木屋、別墅、中餐廳,侏羅紀公園、陶藝館、果園、茶亭、游戲區、民藝廣場、露營區、垂釣俱樂部等,還有游泳池、健身房、網球場、露天表演場等娛樂設施。
地點:深大附中 門票:40
8、中國民俗文化村 從不同角度反映眾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有21個民族的24個村寨,均按原景觀的 1:1比例建造.可以解各民族的建築風格外,還可欣賞和參與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工藝品製作,品嘗民族風味食品,觀賞民族藝術大遊行、歌舞晚會、民俗陳列館、民間喜慶節日等各種場景。
地點:深圳華僑城 門票:70
9、深圳錦綉中華 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實景微縮景區,佔地四百五十畝,分為主點區和綜合服務區兩部份。景點區中,近百處景點大致按照中國區域版圖分布,是中國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精粹的縮影.有名列世界八大奇跡的萬里長城、秦陵兵馬俑;有眾多世界之最:最古老石拱橋、天文台、木塔(趙州橋、古觀星台、應縣木塔),最大的宮殿(故宮),海奇山峰(黃山)、最大瀑布之一(黃果樹瀑布);有肅穆庄嚴的黃帝陵、成吉思汗陵、明十三陵、中山陵,金碧輝煌的孔廟、天壇,雄偉壯觀的泰山,險峻挺拔的長江三峽,如詩似畫的灕江山水,有杭州西湖、蘇州園等江南勝景,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的名塔名寺名樓名石窟以及具有民族風情的地方民居;此外,皇帝祭天、匯豐銀行緒大婚、孔廟祭典的場面與民間的婚喪嫁娶風俗盡呈眼前。錦綉中華是綠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更是中國的歷史之窗、文化之窗、旅遊之窗,您可以在一天之內領略中華五千年歷史風雲,暢游大江南北錦綉河山。總之,您可以在一天之內領略中華五千年歷史風雲,暢游大江南北錦綉河山。
地點:深圳華僑城 門票: 70
② 應縣木塔傳說
一、傳說木塔是由中國傳說中的木匠鼻祖魯班建造的,魯班的妹妹與哥哥比賽手藝,妹妹說在一夜能做十二雙綉花鞋,哥哥魯班要是能在一夜之間蓋起一座十二層的木塔就算哥哥贏。結果,魯班真的蓋成了十二層的木塔。
修完的木塔一直往地下陷,魯班便舉手一拍,將塔分成兩截,上半部被他一掌拍到了今天的內蒙古一帶,留下的五層慢慢地鑽出地面,就成了如今的應縣木塔。
二、傳說玉皇大帝為了保護魯班的勞動成果,使木塔與歲月並存,便派火神爺和龍王爺分別送來了避火珠和避水珠。自此,木塔便可自行防火、防水,洪水到了塔前便會繞過木塔向四面八方流去。
三、傳說慧能大師應夢把靈芝草採回寶宮禪寺,栽在木塔第六層頂的蓮花座上。從此,這靈芝草年年旺盛,四季常青。應州大地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四、傳說應縣木塔有神仙在保佑,因此從建塔到現在沒有發生過一次人員傷亡事故。
(2)用應縣木塔做微信背景圖片好不好擴展閱讀:
釋迦塔的奇特之處有兩點,一是建材之奇,釋迦塔建造過程中沒有用一個鐵釘子,整個塔身都是用木材建造而成;二是經歷之奇,當初建造完成的時候是公元1195年,到今年已經過了800多年。
據考證,這800多年間,釋迦塔遭受的地震光是震級5級以上的就有十幾次之多,還屢陷戰火,但它卻彷彿有靈性一般,800多年了,還屹立在中國大地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釋迦塔③ 美術作業我國古代建造的釋迦塔(應縣木塔)和帕廟建造上有何異同之處
魯殿靈光,中國古建築的百代標程
山西省雁門關以北約一百公里,大同盆地桑乾河沖積平原的中心矗立著高大的應縣木塔,在平曠原野、村鎮市廛及四圍群山襯托之下,方圓百里可見。應縣五代時期稱應州,是五代後唐、後晉、後漢三朝帝王故里,沙陀族的聚集地,也是遼宋邊界重鎮,當時號稱「金鳳城」。據明萬曆《應州志》記載,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現存最古、最高的一座可登臨的木構樓閣式建築,也是現存唯一的一座真正具有多層使用空間的古代木構佛塔。1974年塔內曾發現失傳已久的契丹藏殘卷,以及佛牙舍利、夾纈佛像等珍貴文物,轟動中外。
應縣木塔全高65.84米(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2011年4月測),約合普通住宅樓23層。外觀八角五層六檐,內部九層,塔底層總面闊30.27米。全塔上下除了磚石塔基、屋面瓦作、一層牆體和磚砌鐵制塔剎外,均為木構件搭建而成。中國明、清以前不乏土木結合或純木質的高層木構,如曹魏凌雲台、北魏永寧寺塔、唐武則天明堂、北宋開寶寺塔等,但由於歷史條件的變化,均早已頹毀;使得應縣木塔成為現存中國古代木結構高層建築的頂峰與絕響,展現了中國木結構體系的極限可能性。由於各種應然與偶然的因素,使其經歷雷火、風雨、地震、兵隳等各類天災人禍,竟能在歷代維修保護之下,巋然獨存至今九百六十餘年,魯殿靈光,確可稱之為中國古建築的百代標程。
自東北方望應縣木塔與寺院全景 (2011年)
應縣木塔南立面近景(2011年)
應縣木塔南立面近景(2020年)
四層明層內槽內景(李鷹攝,2018年)
一層內景 (2018年)
繼繼繩繩,保護加固之路紛紜起伏
按陳明達先生梳理,自建塔至1949年以前,應縣木塔共經歷五次大修理。1928-1935年間,應縣地方人士針對1926年木塔遭受軍閥炮火引起的破壞進行了相應維修,但由於拆除了外槽環向斜撐及夾泥牆,對木塔結構安全造成了損害。需要明確的是,以上這些干預措施無論得失,都談不上現代意義的古建築保護。
應縣木塔現代意義的研究與保護工作可以說伴隨著我國建築歷史學科和古建築保護學科同步發展。雖然日本學者伊東忠太在1902年即考察應縣木塔並發表簡要介紹,但之後一直沒有進一步的研究。1933年,梁思成先生就職於中國營造學社不久,就與劉敦楨先生一同赴應縣木塔考察,偕同莫宗江先生等對應縣木塔開展了詳細的調查與測繪工作,並做了殘損記錄,資料整理完備後本擬隨即出版專著,但因抗日戰爭爆發,書稿受損未能實現。2007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新發現的梁思成先生文稿與清華大學資料室藏的部分圖紙、測稿及照片合璧,以《梁思成文集》第十卷的形式出版了1933年到1935年營造學社關於木塔調查測繪的成果,為木塔研究與保護復原了一個高水準的開端。
應縣木塔歷史照片
梁思成、莫宗江先生木塔測稿,各層外柱傾斜記錄,1933年(清華大學資料室藏)
山西應縣佛宮寺遼釋迦木塔--東西斷面,中國營造學社繪,1935年(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藏)
1949年後,各級政府對應縣木塔保護均非常重視。1950年,莫宗江先生隨文化部雁北調查團再次調查木塔,在《雁北文物勘查團報告》中留下了對木塔原狀及傾斜變化極為珍貴的記錄文字。1953年,在佛宮寺設置古跡保養所。1957年,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回函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同意將應縣木塔修繕列入下一年度古代建築修整所修繕計劃。陳明達先生在營造學社測繪資料及補充勘測、製作模型的基礎上,於1966年出版了《應縣木塔》專著,開辟了中國古代建築設計方法 研究新路徑。1973年8月,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組織楊廷寶先生等多位專家就應縣木塔的局部傾斜加固問題進行研討,隨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組織實施了規模較大的維修加固工作(1974-1981年),包括加設斜撐、樓板加強、樑柱加箍、外槽木構件油飾等。
二層明層地棚下1970年代結構加固措施
二層明層1970年代結構加固措施 1991年,中國文物研究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組織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建築大學)測繪應縣木塔現狀全套圖紙,之後開展了殘損現狀勘察。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應縣木塔修繕由山西省負責組織,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力量與經費支持,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等十餘家機構完成一系列勘察、測量、研究報告及設計方案。2002年6月,應縣木塔修繕保護工程管委會在太原召開了包括7位院士在內40餘位專家參加的應縣木塔修繕保護工程方案評審論證會,會上討論了整體落架大修、上部抬升、鋼架支撐與現狀加固四類方案。落架大修雖然延續傳統修繕做法,但存在舊構件更換過多與變形矯正後難以安裝問題,歷史信息損失過多;鋼架支撐方案雖然對本體干預較少,但存在思路難以落地的技術問題,同時也是對木塔自身挺立的一種否定。最終上部抬升方案經專家投票占優,即將保存較好的上部三層整體抬升,大修調正二層傾斜柱樑框架後再將上部三層整體落回。由於難以確認上部抬升之後能否順利回落到大修後的二層之上,2006年4月,這一方案經深化後,又在國家文物局於朔州召開的「應縣木塔抬升修繕方案評審會」上被專家否定。
上部抬升及施工用保護棚示意圖
整體支撐加固方案剖面圖
二層內外槽梁架橫剖面(東西)測繪圖(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測繪,1991年)
二層內外槽梁架剖面圖(中國文物研究所勘測,1994年)
應縣木塔二、三層斷面圖(西-東)(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勘測,2000年)
木塔一層東西橫剖面現狀測繪圖(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天津大學,2011年)
在此情況下,加強監測,摸清木塔傾斜發展狀況,開展針對性的現狀搶險加固被大多數專家認可是一條現實可行的保護路線。國家文物局於此次會議後明確了現階段應縣木塔保護監測與研究先行,現狀搶險加固的方針。2007年底,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承擔應縣木塔保護研究項目技術牽頭工作至今。自2008年開始,經過對傾斜嚴重柱3年多的局部監測,明確其傾斜在持續發展,2011年5月,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監測階段性成果匯報會,要求進一步深化木塔監測信息的分析研究和木塔現狀的安全評估,在此基礎上,抓緊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木塔局部維修加固方案。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隨即啟動了相應方案編制並在2012年報審, 2014年,國家文物局原則同意《應縣木塔嚴重傾斜部位及嚴重殘損構件加固方案》。實施中經過圖紙深化、試驗性施工,以及專家提議、現場暫停等一系列過程,2017年以來該方案實施正在優化之中。
《應縣木塔嚴重傾斜部位及嚴重殘損構件加固方案》實施的試驗面,2017年底暫停
木德參天,剛柔分層的高超結構體系
如前所述中國古建築自周秦以來,高層巨構代不乏出。但唐代以前除木方疊壘的井干樓之類以外,大殿如秦漢咸陽宮、未央宮,高層如北魏洛陽永寧寺塔等,均是夯土台為中心外附木構的形式。漢晉隋唐以來所建之明堂與南北各地佛塔,即便沒有夯土芯台也會設置中央貫通上下的巨木以解決抗側力和塔剎承重問題,如日本現存之佛塔即保有此種做法。盛唐之後乃至五代宋初,高層木結構技術才最終成熟,出現了主體木構建造,內部空間敞亮,沒有中心柱遮擋的高層木結構,應縣木塔就是其傑出代表與唯一留存下的實物。之所以這樣說還因為元代之後,中國高層木構轉變為另一種「通柱」的結構形式,而且再也沒有達到可與應縣木塔匹敵的層數與高度。
應縣木塔的結構體系,根本地講就是分層,把單層的殿堂式(按照北宋營建官書《營造法式》分類)建築一層一層疊壘起來。這種分層是剛性層和柔性層相間布置,上下層柱採用「叉柱造」,且構件之間的榫卯都很簡單,是一種積木疊置的思路,完全不是坊間傳播的所謂現代筒中筒結構。
結構工程學上木塔分層示意圖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2012年)
木塔外觀5層,但結構上分為9層;除一層外,以上四層中每層單元包括明層(供瞻禮的佛殿層),擁有開敞空間的梁、柱間架;以及其上滿布斜撐剛度很大的的暗層(無人員活動)。從結構特性上看開敞的明層(佛殿層)梁架抵抗側向風力或地震作用的能力較弱,能夠發生較大變形,是柔性層;相對而言,暗層整體性很強,像一個厚重的箱體壓在佛殿層內外兩圈共32根柱子及梁枋組成的間架上,是剛性層。與現代結構設計及分析假定截然不同的是,這些柱子之間以及柱子與梁枋之間的連接都是搭接關系,而不存在一個連續受力節點;因此,只能傳遞重力與摩擦力,不能像現代結構節點一樣傳遞拉力及彎矩。這種類似一圈石塊支撐磨盤的結構,在抵抗風荷載時,因每根柱子承載重力產生的彎距大於水平風荷載產生的彎距,因而具有自恢復能力,是穩定的。在抵抗地震荷載時,則由於地震力自下而上傳遞,柱腳和柱頭都可在一定范圍內變形滑移,因而具有明顯的隔震效果。抗風與抗震,這一在現代結構設計中難以調和的有著相反剛度要求的矛盾,卻在應縣木塔高超的結構體系中得以統一。另外,除柱子外,木塔佛殿層外槽柱間還配置了具有斜撐的夾泥牆,形成第二道抗側力防線,對突發大變形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破壞性的局部傾斜發生。
應縣木塔結構層剛柔分層概念示意圖(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2015年)
柱受力特點示意圖
基於結構分層認識的木塔結構簡化概念模型(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2012年)
應縣木塔挺立千年的事實,可看作是最為真實的結構試驗,足以證明其自身結構的合理與優越。當前國際結構工程界最新抗震理論認為剛、柔混合結構可以克服傳統結構抗震的缺點,我們將應縣木塔與之主要特點進行對照,可發現兩者高度一致。應縣木塔這一突出的科學價值不但可作為一種建築的傑出範例以展示出人類歷史上的重要階段,申報世界遺產當之無愧;而且可對當代高層及超高層結構設計起到直接的借鑒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科學價值。地震兵隳,局部傾斜及構件殘損嚴重
應縣木塔自建成至今,經歷對其有顯著影響的地震40餘次,其中受到烈度七度以上的地震影響有2次。萬曆《應州志》載:「經元迄我大明,大震凡七,而塔歷屢震屹然壁立。」元大德九年(1305年)附近的懷仁地震與天啟六年(1626年)靈丘地震,應縣烈度分別為八度以上和七度。據1996年太原工業大學完成的應縣木塔抗震研究報告,1976年唐山地震一年後對木塔進行了變形觀測,偏移值以二層頂為最大(約1.4cm),也正是木塔損傷最為嚴重的薄弱部位。綜合各種資料,比對營造學社的勘察測繪記錄,可以認為木塔自身結構具有很強的抗震能力,歷史上的地震沒有對應縣木塔產生致命的影響;但由於外力破壞、柱子傾斜、構件殘損退化等導致目前的抗震能力下降。另外,從開展的多次風荷載及風效應現場實測、模型風洞試驗、風場分析研究來看,應縣木塔風荷載影響屬於正常范圍,不屬於特別突出的影響因素。
應縣木塔為宗教建築,受歷代受帝王官吏及信眾頂禮膜拜,維修不輟,基本上未遭人為破壞。逮至現代,一方面宗教信仰消退,另一方面戰爭武器進步,木塔也因之受到強烈影響。因木塔位於清代應縣縣城西北角,距西、北城牆僅百米之遙,木塔西南、西側、西北三面受炮損嚴重。梁思成先生記錄民國十五年(1926年)軍閥炮擊造成木塔破壞,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的維修應即針對此次破壞。與梁先生共同測繪木塔的莫宗江先生1950年隨雁北文物考察團考察應縣木塔,在報告中寫到「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期中,曾被據城頑抗的敵人利用作觀察抗禦的據點,至今塔內磚壘的工事還在;前後曾經中炮四十多發。」「自夾泥牆被拆除改成格子門以來,僅僅經過十四五年,塔身已可以看出歪向東北。在第二層內的各柱向東北傾斜最甚」。
二層西南內、外槽傾斜現狀(2011年)
由此可見,正是炮擊與拆除外槽斜撐牆體直接引發了木塔二、三層西南面外柱嚴重傾斜,並由此在木塔上層自重長期作用下,經80餘年的持續發展,使得目前二層佛殿層自西南向東北方向側傾斜日益嚴重,通過不同時期照片對比肉眼可見。傾斜最嚴重部位西南側北平柱2020年8月測量柱頭相比柱腳中心點向東北方向偏移576.4mm,而此柱高度僅為2805mm(柱底徑600mm),偏移量超過柱高的1/5,接近柱徑。所賴其後側輔柱及周邊樑柱扶持尚保持斜立而未倒,但是其反作用力施及內、外槽周邊梁架,二層各柱總體上形成自西南向東北方向傾斜逐漸遞減的變形特徵,東、北側個別柱子輕微外傾。三層各柱總體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程度較二層為輕。四、五層傾斜變形較小,但柱子積累沉降較大,五層柱西、北側相對下沉。
應縣木塔一層由內、外兩圈厚重土坯牆維護,較為穩固。一、二層木構件與節點殘損最為嚴重,三層次之,四、五層較好。底部兩層木構件因荷重過大開裂者較多,典型的是柱頭上普拍枋端部因木材橫紋受壓過大而普遍壓碎。二、三層鋪作炮損構件較多,包括炸碎、開裂、燒失等。三層以下柱子以及各層內槽承載佛像的兩根六椽栿大梁有不同程度開裂。總體上看,危及應縣木塔安全的主要殘損是二、三層尤其是二層的柱框傾斜,同時下部三層的木構件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殘損。
二層明層西側內槽槍彈及炮彈破壞情況 (2018年)
三層平坐外槽順栿串炮損反拱 (2018年)
二層明層構件殘損程度評估圖(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2011年)
咬定青山,堅持監測與基礎研究先行
現在看來,2007年以前應縣木塔維修加固方案的反復,除保護理念的差異外,主因還是應縣木塔異常復雜,保護修繕難度極大,受限於學科發展水平,基礎研究不足。當時的主要問題是:(1)沒有全面、系統、量化的監測數據;(2)文獻未作系統梳理,未明確木塔二、三層傾斜嚴重的主要原因;(3)古建築木結構分析計算還是沿用現代結構的假定與邊界條件;(4)缺乏准確、細致、真實反映現狀的測繪圖與勘察成果。一方面,對木塔傾斜現狀及是否持續傾斜,以及傾斜發展的程度,因缺乏監測數據支撐,專家各持己見;另一方面,結構專家與古建築專家一致認為當時採用的結構分析假定與邊界條件不符合古建築木結構實際情況,不信任此種情況下的有限元分析成果,並且也缺乏開展大比例結構試驗的技術、經濟條件;同時,現狀測繪與勘察成果的精細程度也不足以定量判斷構件殘損程度,難以預估落架大修後構件更換量以及歷史信息的損失程度。
2007年以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統籌全院資源,應縣木塔保護研究作為全院唯一配置專職研究人員的項目穩步推進,組織院內及院外各協作單位多學科協同開展或完成了約30項木塔測繪、勘察、檢測、試驗、結構性能與加固措施研究項目和文物保護規劃,以及瓦面保養維護、牌匾修復等工程。應縣木塔保護加固堅持監測與基礎研究先行,在以下幾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1)緊緊抓住了結構監測這一應縣木塔保護的龍頭,十二年持續不間斷的結構變形監測成果,為應縣木塔針對性的現狀加固提供了嚴謹的事實依據與分析基礎。特別是通過2015年以來的木塔整體變形監測,並與其它途徑歷史測量數據比對參照,首次得出明確、量化的監測數據與結論。傾斜最為嚴重的二層佛殿層(明層)西南側外槽北平柱的柱頭與柱腳中心點以每年2-3毫米的速率向東北方向傾斜,且持續穩定發展,但5年監測期間內未出現突變。二層內、外槽其它各柱傾斜變形大體上自西南向東北逐漸減小,北側和東北側有個別柱子外傾,整體呈現自西南向東北傾斜。三層整體上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傾斜情況好於二層。四、五層現狀較好,部分柱標高因下部柱的傾斜而有相應的變化。這說明應縣木塔結構處於持續傾斜之中,也明確了變形的特點及速率,為下一步對症治療開展針對性現狀加固營造了共識與評估標准。
二層明層柱傾斜現狀評估圖
二層明層變形認識的深入與修正
二層外槽立柱法向累積變化量曲線圖(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建設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在詳細勘察、文獻梳理與結構分析基礎上,確認了應縣木塔80餘年來局部傾斜日益加劇的主要相關因素:炮彈轟擊產生的局部水平外力引起部分外槽柱超常內傾;內傾嚴重外槽柱在自重作用下,形成持續且日漸加大的水平力(結構力學上稱之為「PΔ」效應),上推柱頭,下推柱腳;加之拆除明層外槽斜撐後木塔抗側與抗扭能力下降,造成二層八邊形柱框自西南向東北傾斜日益嚴重。另外,也有地震與風荷載常年積累損傷、木材材性年久退化、關鍵構件與節點的承載能力下降等的影響。
1933年營造學社木塔二層明層測稿
2011年測繪數據與1933年圖紙數據比對
二層平坐層西南內槽鋪作外閃
二層平坐層西側外槽鋪作外閃
(3)以1970年代中期李士溫教授以來,太原工學院、中科院力學所、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研究為基礎,2011年以來應縣木塔結構特性研究取得長足進步。應縣木塔短柱擺動抗側、剛柔分層隔震等結構特點新認識經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近年在應縣木塔保護實踐中的運用與積極推廣,已逐漸獲得結構工程主流學界認可,包括太原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北京建築大學、廈門大學、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等已完成一系列基於以上認識的重要結構試驗或理論分析成果,同濟大學也完成了上海某新建木塔的1:5縮尺振動台試驗及數值分析。日本結構工程界近年對傳統木結構受力特性也開展了很多重要試驗及研究可資借鑒。目前來看,國內結構工程學界關注應縣木塔保護的大多數重要機構已經取得共識,能夠較准確反映中國古代多層木結構實際特點的結構分析方法突破在即。
二層明層柱頭鋪作力學性能試驗研究,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2010年 (4)精確、全面反映現狀的測繪圖是木塔研究、監測、保護工作的基礎。一方面,定期測繪從長時段來看就是一種監測,我院即整理了自1933年梁思成先生手繪測稿以來的歷次應縣木塔測繪圖紙並與現狀進行了初步比對;另一方面,即使發生最壞的倒塌或火焚等災變,木塔信息在全面留取後也可按照記錄補配修復,且將真實性損失控制到最小,是防災減災的重要措施。相關技術目前已經成熟,近年應縣木塔已陸續完成多項局部性的信息記錄,木塔整體性的精細化測繪及信息留存項目國家文物局已經立項,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正在穩步推進。相關詳細勘察如節點構造調查、構件編號、節點構造調查、構件年代檢測判斷,以及建造歷史研究等工作也在按計劃開展。
應縣木塔正射影像,南立面(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天津大學建築學院, 2017年)
應縣木塔正射影像,西立面(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天津大學建築學院, 2017年)
精細測繪與信息留存方案示例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建築大學,2018年)
謀定後動,近期現狀加固對症治療
前述監測成果表明,應縣木塔二層局部傾斜非常嚴重且還在持續穩定發展,說明木塔結構並未處於穩定狀態,如遭遇較大地震有局部失穩(倒塌)的可能性。因此應及時、有效開展應縣木塔保護加固。
1990年至今30年以來,伴隨著對應縣木塔研究的深化以及文物保護理念的嬗變,目睹某些因前期研究不足而倉促開展的不當保護造成的重要文物的損傷,越發凸顯在應縣木塔保護中堅持監測與研究先行,不輕易干預本體的可貴。
通過對木塔結構特點與監測數據的分析,可以認為木塔自身結構體系是保證其自身安全的重要基礎,目前仍然具備這一功能,未因局部變形與構件破壞改變。獨具特色的剛、柔相間的木塔結構仍然是其自身安全的依託。因此在現階段,相關加固措施均應在此前提下進行,應是補強性質的,而非替代式的;同時保持木塔明層、暗層各自的剛柔特性至關重要。這既是科學加固、保證木塔安全穩定的實際需求,也是堅持文物保護「真實性」原則,實施最小干預,保存歷史信息,保護與展示文物價值的需求。
這類似於醫學上「對症治療」的策略:針對性地改善疾病症狀,但不能根除病灶,也就是所謂「治標」。對應縣木塔這座年近千歲舉世無雙的重要文物,在現階段研究與實施、保障條件尚不充分完善的情況下,以「減緩傾斜發展」為目標的「治標」策略較急於徹底解決問題的「治本」更為合理、可行。
「謀定後動」,應縣木塔保護路徑既要「集思廣益」,又不能「築室道謀」。基於多年工作積累與研判,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提出的應縣木塔保護近期目標(2023年前)是:初步開展木塔二層傾斜最嚴重部位現狀支頂加固,完善木塔結構監測體系,完成木塔精細化測繪及信息留存工作,制定防災預案。力爭3年內提出減緩木塔傾斜嚴重部位傾斜進一步發展的措施,落地實施並初見成效。目前正在開展木塔傾斜嚴重部位局部足尺模型結構特性與加固措施試驗。
應縣木塔傾斜嚴重部位局部足尺模型結構特性與加固措施試驗(北京建築大學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合作,2020年,進行中)
一種現狀加固思路示意圖:二層明層西南側傾斜嚴重部位加設輔柱紅色為加設構件(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完善木塔結構監測體系的前期研究:木塔柱傾斜儀實時監測試驗(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起)舊邦新命,多方協同共保木塔永年
「闡舊邦以輔新命」。在國家文物局、山西省政府指導下,山西省文物局、朔州市、應縣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共同推進,2020年7月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應縣木塔工作站揭牌,為應縣木塔保護研究工作提供了現場工作平台。下一步計劃在此基礎上建設「中國木結構古建築保護研究中心」,組建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主導、相關研究機構緊密合作、多學科協同研究的工作團隊,在應縣木塔現狀勘察評估、結構特性研究、材性檢測勘探、傳統修建技藝、修繕加固措施、建造歷史沿革、修繕保護理念等多方面全方位開展研究並兼及其他早期古建築。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應縣木塔工作站
闌額和角柱柱頭連接構造形式調查
二層暗層內槽柱腳節點示意圖(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學,2018年) 2056年,應縣木塔將迎來募建1000年,距今年尚有36年,這期間應縣木塔保護工作擬劃分為2個階段。中期目標及主要工作(2030年前):持續開展結構監測,廣泛深入開展各項基礎性研究,做好木塔信息全面留存,進一步完善傾斜嚴重部位現狀加固措施,殘損構件現狀修繕,優化防災預案。消除一定時期內木塔局部或整體坍塌風險,為達到遠期目標(即建立在深入研究基礎上的全面修繕)爭取時間。遠期目標(2056年前):在中期全面深入研究基礎上,凝聚修繕理念共識,明確整體修繕思路,適當調正傾斜柱框,全面修繕殘損構件,木塔結構整體上恢復相對較為健康狀態,得以長期保存、傳承。 應縣木塔五層正南面高懸明成祖題「峻極神工」匾,五百年後的清末,一層正北面又掛上了「永鎮金城」匾。祈願應縣木塔實施的科學保護措施與策略能獲得今天社會各界最廣泛的認同,在堅持文物保護「真實性」原則下,既可最大限度保存歷史信息,又能讓千歲木塔益壽延年;如同此二匾之善頌善禱:峻極神工,永鎮金城。
來源: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
作者: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應縣木塔項目組
編輯:王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文旅之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全國產經平台聯系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④ 塑州的應縣木塔是什麼朝代修建的
應縣木塔建於歷史上的遼代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950多年的歷史跨越,它也是世界上目前現存唯一的完整的全木結構閣樓式寶塔。高達65.84米,相當於一幢20多層的現代高樓,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古建。
應縣木塔高大雄偉,建造結構精緻巧妙,歷史悠久,典故頗多,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文物價值和木結構工藝技術價值。
應縣木塔上面懸掛的各種匾牌,尤其是懸於木塔上和門牌樓上的50多塊珍貴的匾牌,以厚重濃烈的歷史文化背景,將各朝代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道德、民俗、雕刻、書法等濃縮並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壯觀而形象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這些匾牌大多數是明清時期的作品,僅僅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間就有幾十塊,尤其是是清康熙61年(公元1722年)就有20多塊書法和雕刻工藝考究的「藝術匾牌」問世。
這既反映出「康乾盛世」一派繁榮的社會景象,另一方面也說明當時留名題記之風相當盛行,而且也表明在國泰民安的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都會有很大的發展。
應縣木塔在建塔之初就在地下砌築了厚度達到了4.4米的磚石基座,穩固了整座木塔的基礎。上部的結構也是將中國獨有的榫卯連接靈活應用起來,保證了木塔的穩固。
(4)用應縣木塔做微信背景圖片好不好擴展閱讀
應縣木塔布局
釋迦塔位於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與大殿之間,屬於「前塔後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
第一層立面重檐,以上各層均為單檐,共五層六檐,各層間夾設有暗層,實為九層。因底層為重檐並有迴廊,故塔的外觀為六層屋檐。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
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
該塔身底層南北各開一門,二層以上周設平座欄桿,每層裝有木質樓梯,遊人逐級攀登,可達頂端。二至五層每層有四門,均設木隔扇。塔內各層均塑佛像。
一層為釋迦牟尼,高11米。內槽牆壁上畫有六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等。二層壇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薩和二脅侍。
塔頂作八角攢尖式,上立鐵剎。塔每層檐下裝有風鈴。
釋迦塔的設計,大膽繼承了漢、唐以來富有民族特點的重樓形式,充分利用傳統建築技巧,廣泛採用斗拱結構,全塔共用斗拱54種,每個斗拱都有一定的組合形式,有的將梁、坊、柱結成一個整體,每層都形成了一個八邊形中空結構層。
觀賞指南
景區門票
60元/人,1.2米以下兒童免門票,大中小學生(不含成人教育)憑學生證或學校介紹信享受半價優惠。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憑有效合法證件免票 60--69歲老年人憑有效合法證件享受半價優惠。70以上老年人憑有效合法證件免票 殘疾人憑殘疾證享受免票優惠。
交通信息
距離大同約75公里,沿大運高速向朔州方向行駛,在應縣出口下高速,沿途有標志牌可到達景區。
應縣長途汽車站-市內公交-木塔景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應縣木塔
⑤ 應縣木塔的設計者是何人
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我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也是唯一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木塔位於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與大殿之間,屬於「前塔後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層立面重檐,以上各層均為單檐,共五層六檐,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因底層為重檐並有迴廊,故塔的外觀為六層屋檐。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有人計算,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整體比例適當,建築宏偉,藝術精巧,外形穩重庄嚴。
該塔身底層南北各開一門,二層以上周設平座欄桿,每層裝有木質樓梯,遊人逐級攀登,可達頂端。二至五層每層有四門,均設木隔扇,光線充足,出門憑欄遠眺,恆岳如屏,桑乾似帶,盡收眼底,心曠神怡。塔內各層均塑佛像。一層為釋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莊,神態怡然,頂部有精美華麗的藻井,內槽牆壁上畫有六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等,壁畫色澤鮮艷,人物栩栩如生。二層壇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薩和二脅侍。三層壇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層塑佛和阿難、迦葉、文殊、普賢像。五層塑毗盧舍那如來佛和人大菩薩。各佛像雕塑精細,各具情態,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塔頂作八角攢尖式,上立鐵剎,製作精美,與塔協調,更使木塔宏偉壯觀。塔每層檐下裝有風鈴,微風吹動,叮咚作響,十分悅耳。
設計成就
[編輯本段]
應縣木塔的設計,大膽繼承了漢、唐以來富有民族特點的重樓形式,充分利用傳統建築技巧,廣泛採用斗拱結構,全塔共用斗拱54種,每個斗拱都有一定的組合形式,有的將梁、坊、柱結成一個整體,每層都形成了一個八邊形中空結構層。設計科學嚴密,構造完美,巧奪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風格、民族特點,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築,在我國古代建築藝術中可以說達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現在也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該塔設計為平面八角,外觀五層,底層擴出一圈外廊,稱為「副階周匝」,與底屋塔身的屋檐構成重檐,所以共有六重塔檐。每層之下都有一個暗層,所以結構實際上是九層。暗層外觀是平座,沿各層平座設欄桿,可以憑欄遠眺,身心也隨之溶合在自然之中。全塔高67.3米,約當底層直徑2.2倍,比例相當敦厚,雖高峻而不失凝重。各層塔檐基本平直,角翹十分平緩。平座以其水平方向與各層塔檐協調,與塔身對比;又以其材料、色彩和處理手法與塔檐對比,與塔身協調,是塔檐和塔身的必要過渡。平座、塔身、塔檐重疊而上,區隔分明,交代清晰,強調了節奏,豐富了輪廓線,也增加了橫向線條。使高聳的大塔時時回顧大地,穩穩當當地坐落在大地上。底層的重檐處理更加強了全塔的穩定感。
由於塔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台基上,內外兩槽立柱,構成雙層套筒式結構,柱頭間有欄額和普柏枋,柱腳間有地伏等水平構件,內外槽之間有梁枋相連接,使雙層套筒緊密結合。暗層中用大量斜撐,結構上起圈樑作用,加強木塔結構的整體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順帝時,曾經歷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動。塔內明層都有塑像,頭層釋迦佛高大肅穆,頂部穹窿藻井給人以天高莫測的感覺。頭層內槽壁面有六尊如來畫像,比例適度,色彩鮮艷,六尊如來頂部兩側的飛天,更是活潑豐滿,神采奕奕,是壁畫中少見的佳作。二層由於八面來光,一主佛、兩位菩薩和兩位脅從排列,姿態生動。三層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層塑釋迦坐像於中央、八大菩薩分坐八方。利用塔心無暗層的高大空間布置塑像,以增強佛像的庄嚴,是建築結構與使用功能設計合理的典範。
文化積淀
[編輯本段]
木塔自建成後,歷代名人掛匾題聯,寓意深刻,筆力遒勁,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率軍北伐,駐宿應州,登城玩賞時親題「峻極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軍在陽和(山西陽高縣)、應州一帶擊敗入侵的韃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請有功將官時,題「天下奇觀」。塔內現存明、清及民國匾、聯54塊。對聯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雲山拱一柱,乘風步月萬家煙火接雲霄」;「點檢透雲霞西望雁門丹岫小,玲瓏侵碧漢南瞻龍首翠峰低」。此外,與木塔齊名的是塔內發現了一批極為珍貴的遼代文物,尤其是遼刻彩印,填補了我國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經卷為數較多,有手抄本,有遼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經卷長達30多米,實屬國內罕見,為研究我國遼代政治、經濟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⑥ 豐台哪裡有好玩的地方
1.北京園博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一、景點簡介
北京園博園位於豐台區永定河西岸,北至蓮石西路,南到梅市口路西延,西至北宮路,西南接園博大道,展區佔地267公頃,園博湖佔地246公頃,總佔地513公頃,共有128個展園,佔地面積65000平方米的中國園林博物館也在園博園中。北京園博園是集園林藝術、文化景觀、生態休閑、科普教育於一體的大型城市公園。北京園博園內的北京園展現了氣勢宏大的皇家園林的造園理念;蘇州園林、閩南園林、嶺南園林,體現了不同地域的私家古典園林文化精髓;國內69個城市和港、澳、台地區參與建園 47個,集中展示了融多民族傳統文化於一身的園林藝術沉澱;25個國家的34個城市和機構建設了32個國際展園,展現了世界頂尖園林大師先進的園林理念和異域文明孕育而成的園藝風情。2013年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在此舉辦,接待遊客600餘萬人次,為中外遊客奉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園林文化盛宴。園博園在休園調整後,歷經冬雪,華麗蛻變,於2014年4月1日重張開園。重新開園的北京園博園,用自己的美麗景緻和清新環境放慢了每一位都市遊客的生活節奏、喚起了每一位城市居民對自然美好的嚮往。無論是屹立鷹山之上的永定塔、爛漫芬芳的錦綉谷還是妙趣橫生的園博湖,園博園這片鑲嵌於都市中的多彩園林,一年四季都在攜著滿園美景深情綻放!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7:00-19:00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7:30-18:00
2.相關費用
(1)門票價格:20元/人
(2)門票優惠信息:
身高1.2米以下兒童免票;6-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門票半價優惠;
殘疾人、離休人員、退休軍人、現役軍人、武警官兵、烈士家屬、見義勇為人員、省、部級以上勞模憑有效證件免票;
大、中、小學學生(不含成人教育學生)、外國留學生憑學生證,門票半價優惠;
60-64周歲老年人憑有效證件,門票半價優惠;65周歲以上(含65周歲)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免票。
3.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豐台區射擊場路15號
2.盧溝橋文化旅遊區
一、景點簡介
盧溝橋文化旅遊區地處北京西南,西臨永定水,南望京港澳高速路,由盧溝橋、宛平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等景區組成。既有古老與現代藝術,又有百年的歷史和蒼桑的經歷。是一個集歷史、文化、藝術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一體的旅遊觀光勝地。
盧溝橋:盧溝橋位於北京市西南15公里豐台區永定河上,距廣安門10公里,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始建於金大定29年(1189年),建成於金章宗明昌3年(1192年)。盧溝橋全長266.5 米,寬9.3 米,下分11個券洞。橋身兩側共有石雕護欄望柱281 根。柱頭上雕有伏卧的大小石獅共501隻,形態各異,栩栩如生。700年前,在中國入仕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其所著《馬可·波羅游記》中就曾稱盧溝橋為「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自此,橋隨書流傳到西歐各國。歐洲人習慣稱盧溝橋為「馬可·波羅」橋。明清時期,「盧溝曉月」一直被稱為「燕京八景」之一。
宛平城:宛平城是我國華北地區唯一保存完整的兩開門衛城。明王朝為保衛京師防禦李自成進京,命御馬監太監武俊於公元1638年-公元1640年主持修建此城。城分東西兩座城門,東為「順治門」,西為「永昌門」(清代改為「威嚴門」),城東西長640米,南北寬320米,城池總面積約20公頃。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國家3A級旅遊景區、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豐台區宛平城與京石高速公路之間的三角地帶,距市中心約15公里。園內設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碑、雕塑群區、中心廣場等主要景點,是一個集歷史、文化、藝術和愛國主義教育於一體的觀光景區。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盧溝橋:
旺季(4月1日 - 10月31日)7:00 – 20:00
淡季(11月1日 - 3月31日)7:00 – 18;00
宛平城:8:00 - 17:00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8:00 - 17:00(周一閉館)
2.相關費用
盧溝橋:成人20元/人軍人、學生、老人10元/人
宛平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免費參觀
3.地址:北京市豐台區盧溝橋城南街77號
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一、景點簡介
國家4A級景區,位於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爆發的盧溝橋事變發生地——北京市豐台區宛平城內。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國防教育基地、全國首批廉政教育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是國際二戰博物館協會、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秘書處所在地,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1987年7月7日紀念館對外開放,為80年代北京十大建築之一。佔地面積3萬余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主體建築分為主館、資料中心、南北四合院3個部分。展覽面積近6000平方米。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周邊是以明清風格為主體的仿古建築,正前方為修繕改造一新的和平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象徵中華民族覺醒的「盧溝醒獅」,高達14米的國旗桿豎立在廣場北側。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館外牆與鑲嵌著獨立自由勛章圖案的鍛銅大門,使紀念館尤顯肅穆、庄嚴。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二級平台上安放著質地為鍛銅的獨立自由勛章雕塑,在此設立這一永久性紀念設施,是讓人們永遠銘記那些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自由而英勇獻身的先烈,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國人民為了追求和平正義、捍衛民族獨立自由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抗戰精神,讓人們牢記歷史、緬懷先烈、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 09:00-16:30 (周一閉館)
2.免費參觀
3.地址:北京市豐台區盧溝橋宛平城內街101號
4.世界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一、景點簡介
國家4A級景區,北京十佳旅遊景點之一,北京市一級一類公園,全國雙擁模範單位。公園位於北京市豐台區花鄉大葆台,距市中心16公里,距北京西客站8公里,佔地46.7 公頃,匯集了世界34 個國家共119 個景點,平面設計按五大洲版圖設計,水路按四大洋版圖設計。是集世界各國名勝古跡於一園,承載世界各民族文化背景的主題公園。公園景區按類別計,有名塔7座:金字塔、埃菲爾鐵塔、比薩斜塔、應縣木塔、仰光大金字塔、日本五重塔和亞歷山大燈塔;名橋5座:博斯普魯斯海峽大吊橋、悉尼海港大橋、金門大橋、倫敦塔橋及威尼斯里阿托橋;名勝古跡:巴黎聖母院、聖索菲亞教堂、聖彼得大教堂、盧克索神廟、雅典衛城、德國古城堡、科羅拉多大峽谷等;名勝建築:倫敦議會大廈、美國白宮、國會大廈、林肯紀念堂、世界貿易中心、帝國大廈、聯合國大廈、泰國大王宮、克里姆林宮、悉尼歌劇院、美國宇航中心、莫斯科紅場,法國凱旋門;著名雕塑(群):莫高窟、印尼婆羅浮屠、印度濕婆神、非洲動物群、華沙美人魚、唐·吉柯德、布魯塞爾尿童、美國自由女神及毛利人木雕圖騰;碑、柱:墨西哥圖騰柱、華盛頓紀念碑等;童話世界:選材於24個世界著名童話作品的景觀,有「海的女兒」、「白雪公主」、「水晶鞋」、「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神燈」、「神筆馬良」及「小人國」等。公園常年組織豐富多彩、別開生動的游園活動。如環球風情花車大巡遊、露天劇場上演外國風情舞蹈演出,「特別樂動感世界公園活動電影院」放映驚險刺激的動感電影。在泰國馴象樂園里,遊客可以同泰國大象交朋友,看由大象組合的各種表演等。同時每年公園還會邀請一些國外的文藝團體前來演出助興。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08:00-17:30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08:00-17:00
2.相關費用
(1)門票價格:成人100元/人,學生60元/人
(2)門票優惠信息:
以下人員可憑本人有效證件至導游咨詢處辦理免票登記
身高1.2米(含)以下兒童;
離休人員憑國務院、中央軍委制發的離休幹部榮譽證;
殘疾人憑中國殘聯制發《殘疾人證》;
殘疾軍人憑民政部制發《殘疾軍人證》。
3.地址:北京市豐台區花鄉豐葆路158號
5.世界花卉大觀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一、景點簡介
國家4A級景區,北京市精品公園,位於北京市豐台區花鄉草橋,沿北京南三、四環路草橋出口即可到達。世界花卉大觀園景區佔地41.8 公頃,由七大溫室和十五個花園廣場組成。園內展示中外各國的奇花異草、珍稀樹木和世界各地的經典風景園林。公園整體藝術性、觀賞性和參與性較強,是集觀光旅遊、科普文化、休閑購物等活動於一體的獨具花卉特色的大型植物園。溫室內全部採用電腦控制的通風、加濕、恆溫、滴灌等新技術,營造出適宜植物生長的環境,各溫室內的植物千奇百怪、花團錦簇。熱帶植物館中有數百年的佛肚樹、重陽木、古榕樹等喬木1800餘種;沙生植物溫室有上百種仙人掌、仙人球;精品花卉廳有生動風趣的植物生肖園、精品盆景園,電子觸摸屏為您介紹豐富多彩的各國花卉知識;頗具農家田園風光的蔬菜瓜果園中有重達150公斤的巨人南瓜;在茗賞百花廳可以賞花品茶;還專門為遊人提供了直接參與花卉組培技術的活動空間和各類娛樂項目。室外景觀有各具特色的百花廣場、凡爾賽花園、水花園、夜花園、花之廣場、花之谷、牡丹園等園中之園;頗具異國風情的荷蘭、俄羅斯、德國、奧地利花園讓世界花卉文化和精美的園林藝術在這里交相輝映,巧妙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冬季:8:00-17:00
春秋:8:00-17:30
夏季:8:00-18:00
2.相關費用
(1)門票價格:成人:60元/人;兒童:40元/人
(2)門票優惠信息:
以下人員可憑本人有效證件至導游咨詢處辦理免票登記
身高1.2米(含)以下兒童;
離休人員憑國務院、中央軍委制發的離休幹部榮譽證;
殘疾人憑中國殘聯制發《殘疾人證》;
殘疾軍人憑民政部制發《殘疾軍人證》。
3.地址:北京市豐台區南四環中路235號
6.北京汽車博物館(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一、景點簡介
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豐台區花鄉地區,毗鄰科技園區。北京國際汽車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汽車博物館,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科技含量最高、展示手段最先進的汽車專題博物館。博物館建築面積50000平方米,共有50餘項大型互動展項,近40部多媒體影片,80餘輛藏品車,文獻資料和照片13000餘冊。博物館內設有汽車博覽、主題展覽、汽車科普、汽車娛樂、學術交流等功能展示區。一方面通過國內外不同歷史時期的汽車、汽車用品、汽車藝術品和汽車衍生品來體現不同時代的生活和文化;另一方面通過知識性、參與性、娛樂性的科普娛樂項目來展現汽車科技的魅力和樂趣。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9:00—17:00(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2.門票價格:
成人30元/人學生 20元/人
3.地址:北京市豐台區南四環西路126號
7.北宮國家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一、景點簡介
國家4A級景區,位於北京市豐台區西北部山區,距北京市中心20公里,是丘陵型自然風景區。北京北宮國家森林公園始建於2002年10月,2005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9.145平方公里,由東部、西部和中部三大景區和北宮山莊、茗盛樓兩組近10000平方米的配套設施組成。園內有12處亭、廊、閣、塔等人文景觀,以及芳澤溪、小江南、楓林路、樺林溝等15處景點。綠化美化面積3000畝,優質樹種21種3.6萬株,野生花卉30餘種5萬余平方米,園內植物種類達到253種,形成了首都西部生態建設中的亮點,可謂自然景觀妙秀、人文景觀奇特、園林藝術精湛。公園山奇、林闊、水秀、泉美。
2016年,北宮國家森林公園被正式掛牌成為北京中醫葯文化旅遊示範基地,北宮國家森林公園藉助自身生態環境優勢,通過舉辦以「傳承中醫葯文化,服務大眾健康」為主題的北宮中醫葯健康養生季活動,來樹立和打造「要養生,到北宮」的品牌文化,並以「旅遊+養生+文化」為載體,來著力打造中醫葯健康服務創新產業,向廣大遊客提供一種新型的觀光體驗旅遊產品,弘揚我國優秀的中醫葯文化。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旺季(3月15日-11月30日):7:30-17:00
淡季(12月1日-次年3月14日):7:00-16:30
2.相關費用
(1)門票價格:
旺季 10元/人
淡季 5元/人
(2)門票優惠信息:
以下人員可憑本人有效證件至導游咨詢處辦理免票登記
身高1.2米(含)以下兒童;
離休人員憑國務院、中央軍委制發的離休幹部榮譽證;
殘疾人憑中國殘聯制發《殘疾人證》;
殘疾軍人憑民政部制發《殘疾軍人證》;
記者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發的記者證。
3.支持服務:
停車場信息:景區內共有停車位3000個。對小車收取10元,大車20元停車費。
4.地址:北京市豐台區長辛店鎮大灰廠東路55號
8.北京南宮旅遊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一、景點簡介
國家4A級景區,全國首批工農業旅遊示範點,位於北京市豐台區王佐鎮中心。景區擁有以「中國地熱第一村」為特色的地熱溫泉,打造出北京市首家農村五星級酒店——南宮溫泉度假酒店,以及被譽為京西夏威夷的南宮溫泉水世界,具有大型成人戲水設施和兒童戲水樂園,是集休閑、娛樂、健身、特色溫泉戲水於一體、享受文化內涵的理想場所。同時,以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為特色的南宮世界地熱博覽園,是國內唯一一家以地熱為主題建設的博覽園。該園佔地800畝,設有溫室公園、北京市首家主題鸚鵡園、椰林垂釣園、地熱科普展覽中心、地熱井及地熱水處理站、南宮室內運動體驗館、民族溫泉養生園以及五洲植物樂園等項目,是集健身養生、觀光採摘、休閑娛樂、科普教育於一體的旅遊景區。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南宮地熱科普展覽中心、五洲植物樂園
冬季:9:00-17:30
夏季:8:30-18:00
南宮溫泉水世界10:00-21:00
民族溫泉養生園9:00-21:00
2.相關費用
門票價格:
五洲植物樂園(含南宮鸚鵡園)30元/人
民族溫泉養生園成人216元/人
1.2米-1.4米兒童78元/人
南宮溫泉水世界:周一至周五158元/人
周末及法定節假日178元/人
1.4m以下兒童78元/人
3.地址:北京市豐台區南四環中路235 號
9.青龍湖公園(國家3A級旅遊景區)
一、景點簡介
國家3A級景區、「北京市一級公園」、「首都文明旅遊景區」、「北京市精品公園」。公園位於京郊豐台區王佐鎮境內的青龍湖畔,佔地面積1000畝,距京城僅20多公里,交通便利,是距京城最近的「一盆清水」。園內設有露天沙灘浴場、觀光果園、水上娛樂、會議餐飲、綜合服務等幾大區域。園內遠觀青山如畫,群峰峻秀,清晨朝霞映翠,傍晚龍湖夕照,生態環境十分優美,是游覽觀光、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3月-11月 7:30-18:00
12月-次年2月 8:00-17:00
2.相關費用
門票價格:成人20元/人
1.2米-1.4米兒童10元/人
持有老年證10元/人
3.地址:北京市豐台區王佐鎮
10.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國家3A級旅遊景區)
一、景點簡介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位於京城南約15公里的豐台區花鄉郭公庄南,毗鄰北京世界公園,佔地面積18000平方米,是AAA級景點。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帝王陵遺址博物館,是在距今2000多年前西漢廣陽傾王劉建(公元前73年~公元前45年)的地下宮殿原址上建立起來的。主要展示內容有地宮原址及出土文物、中國歷代帝王陵展覽。地宮規模宏大,結構特殊,使用的是漢「天子之制」,即西漢皇帝御用的最高級葬具體系,史稱「梓宮、便房、黃腸題湊」。整個地宮是由幾百立方米的柏木、楠木等珍貴木材構築而成,南北長23.2米,東西寬18米,距地表4.7米。墓道內隨葬有三輛車,11匹馬,乃實用真車馬,史載是專供皇太子及諸侯王乘坐的「朱斑輪青蓋車」。出土文物千餘件,有銅器、鐵器、玉器、漆器、瑪瑙器、金器、陶器及絲織品等。地宮遺址及車馬遺跡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原址上保存完好的大型漢墓遺址,是研究中華漢文化及北京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目前暫時閉館
2.地址:北京市豐台區豐葆路郭公庄707號
11.蓮花池公園(國家2A級旅遊景區)
一、景點簡介
國家2A級景區,位於豐台區西三環中路東側,六里橋東北,緊鄰京門——西客站,屬北京市一級古遺址公園。它是北京城的發祥地,有「先有蓮花池後有北京城」之說,距今有3000多年的歷史。20世紀80年代新建成的蓮花池公園佔地53.6公頃,1998年開始恢復建設,2000年12月一期工程完工,開始接待遊人。公園內有四座相互連接的山丘。東山狹長而高聳,翠柏蒼松掩映著蜿蜒伸展的石徑,直抵山巔的荷風亭;西山廣闊而勢緩,洋槐和白蠟鬱郁蔥蔥。另有人工堆砌的南山和北山,也是林木茂密,綠葉成蔭。蓮花池水的北岸,一條弓形長堤將水域分成湖中有湖,水中有水的景色。弓形長堤上有橋,橋端還有小亭,與湖水和蓮花構成如畫的景觀。每年的荷花節(6月—8月)期間,蓮花池公園都吸引了廣大攝影愛好者前來賞荷、拍荷,給荷花節賦予了極強的文化氣息。在荷花盛開時節,南荷北蓮薈萃,盆荷碗蓮斗艷,滿園秀色飄香,荷氣微風醉人。每值夏季泛舟湖上,荷風襲來,荷影婆娑,將帶給您人間仙境一般的美景。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旺季(4月-10月) 6:00-21:00
淡季(11月-次年3月) 6:30-20:00
2.相關費用
(1)門票價格:2元/張
(2)門票優惠信息:
以下人員可憑本人有效證件至導游咨詢處辦理免票登記
身高1.2米(含)以下兒童;
離休人員憑國務院、中央軍委制發的離休幹部榮譽證;
殘疾人憑中國殘聯制發《殘疾人證》;
殘疾軍人憑民政部制發《殘疾軍人證》。
3.地址:北京市豐台區西三環中路38號
12.萬芳亭公園(國家2A級旅遊景區)
一、景點簡介
萬芳亭公園佔地10.6公頃,初為綠地,據考證此處乃元栗院使別墅遺址所在。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公園;2005年被北京市體育局評為全民健身景觀和北京市先進體育單位;2008年10月被評為北京市精品公園,同時被北京市總工會授予奧運立功首都立功獎狀。園內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種植了幾百株櫻花,與園內的木桿高爾夫球場相得益彰;園內還建有四個林蔭健身廣場,做到了體育與園林的有機結合。園內還設有網球館、羽毛球館、足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及多功能健身場地等,公園內還有碰碰車、充氣城堡、蹦床等兒童游樂設施。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終年開放 6:00-22:00
2.相關費用
(1)門票價格:
門票: 1元/人半價票:0.5元/人
月票: 5元/人★每月1號—4號售月票月票工本費0.5元
年票:42元/人★每年12月15日—1月15日售年票年票工本費0.5元
(2)門票優惠信息:
★1.2米以下兒童免票;
★現役、離休軍人、離休幹部、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免費入園;
★大、中、小學生(不含成人教育)60歲以上老人,憑學生證、老年證門票半價優惠;
3.地址:北京市豐台區南三環西路 3 號
13.豐台花園(國家2A級旅遊景區)
一、景點簡介
豐台花園是一家區屬公園,籌建於1984年,是一座以野趣橫生,湖光山色為主,突出花鄉特點的公園,全園佔地面積10公頃,其中水面面積1公頃;園內植物種類繁多,並栽植有月季、牡丹、芍葯、鳶尾等優質花卉。豐台花園包含了西門景區、游樂場、湖區、緩坡草坪、展覽溫室、竹林山區、漣漪舞場、健身廣場以及平廣場等景點;崔大慶烈士墓坐落在和平廣場北側,是重要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園內的文化娛樂區、安靜休息區、兒童活動區和體育活動區等四個功能性區域,為遊人提供了優美、舒適的遊憩和健身場所。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終年開放 6:00-22:00
2.相關費用
(1)門票價格:
門票: 1元/人
月票: 5元/人★每月月末最後五天售月票
年票:48元/人★每年12月25日至元月15日售年票
★月票工本費0.1元、年票工本費0.5元
漣漪舞場:門票:2元/場
早場月票:20元/人(含入園月票)★舞場月票工本費0.1元
晚場月票:25元/人(含入園月票)
通用月票:30元/人(含入園月票)
(2)門票優惠信息:
1.2米以下兒童免票
現役、離休軍人、離休幹部、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免費入園
大、中、小學生(不含成人教育)60歲以上老人,憑學生證、老年證門票半價優惠
3.地址:北京市豐台區西四環南路 60 號
14.中國園林博物館
一、景點介紹
中國園林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以園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位於北京市豐台區鷹山腳下,永定河畔。自2010年開始籌建,於2013年5月開館運行。佔地6.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9950平方米,由主體建築、室內展園與室外展區三部分組成。主體建築內28200平方米可用於展覽展陳。園博館作為公益性永久文化機構,是收藏園林歷史文物、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展示園林藝術魅力、研究園林價值的國際園林文化中心。園博館以廣大市民、中小學生和國內外旅遊者為主要服務對象,並兼顧園林專業工作者,將全面展示中國園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多元的功能以及輝煌的成就。中國園林博物館以「中國園林——我們的理想家園」為建館理念,旨在展示和傳承博大精深的中國園林藝術,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見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
9:00-17:00 (15:30停止入館)
逢周一閉館,遇法定節假日請關注官網或微博微信通知
2.相關費用
免費
3.參觀須知
(1)團隊入館說明:
·由領隊填寫團員二代身份證登記備案,領隊憑二代身份證領取全團門票;
·《中國園林博物館團隊入館登記表》證件類型包括身份證、老年證、警官證、軍官證、士兵證、學生證、殘疾證、護照等有效證件;
·團隊在「團隊等候區」列隊等候,由領隊攜帶二代身份證及團隊成員資料到登記窗口辦理入館手續。
(2)寄存處:位於館正門外南側。
(3)遊客服務中心:位於館內一層大廳北側,將提供咨詢服務,可免費租賃自助導覽機、輪椅及嬰兒車。
(4)殘障人士設施:位於一層南區近中國近現代園林廳
4.地址:北京市豐台區射擊場路15號
15.北京歡樂水魔方嬉水樂園
一、景點簡介
北京歡樂水魔方嬉水樂園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小屯路。佔地500畝,總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最大遊客接待量3萬人,是目前全球規模大、游樂設施先進、設備數量多的頂級水上主題公園。樂園由國際頂尖的主題景區設計公司精心規劃,建成的首個中國人自己的水上樂園。擁有全球最大的萬人海嘯造浪池、驚險的龍卷風滑道、刺激的尖峰極速滑道、亞洲最大的黑暗漩渦等50多種游樂項目,形成最富有激情、最充滿動感的巨型水上狂歡樂園。讓遊玩者可以真正感受到激情時尚、新奇刺激的戲水樂趣,是人們夏季消暑、休閑娛樂的最佳去處。
三、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參考2016年樂園開放時間)
每年5月底至8月底之間開園,7、8月將增設夜場;
周一至周五:10:00-18:00;
周末及節假日:9:30-18:00;
增設夜場後時間順延至每日22:00。
2.相關費用
(1)門票價格(參考2016年樂園票務信息):
成人 5月28日-6月24日 185元/人
6月25日-8月31日 230元/人
兒童 180元/人(身高1.2米至1.5米,不包含1.5米)
夜場 150元/人
3.地址:北京市豐台區小屯路11號
16.北京國際露營公園
一、景點簡介
北京國際露營公園位於豐台區南苑村,團河路東側。是離市區最近的旅行度假與文化娛樂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休閑場所,集休閑會所和青少年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身的房車露營地旅遊主題公園。營地規劃為「春暉」、「夏霖」、「秋露」、「冬雪」和中心的「和潤」園五個區域,依託原有林木,每區增植不同精品林木,輔助栽植花卉和蔬菜,打造新型經濟生態園林。公園坐落在600畝天然林內,分為房車停靠區、帳篷露營區、運動娛樂區和養生休閑區。園內安置300個帳篷,美國和德國進口房車200輛,營地式房車70輛。房車內統一精裝,設備齊全,是北京最大的露營公園,也是北京旅遊新業態的代表之作。它既可以滿足中老年人放鬆、休閑的度假需要,也可以給青少年提供豐富的時尚娛樂運動的空間。
二、景點信息
1.開放時間:9:00-18:00
2.地址:北京市豐台區南苑團河路369號
⑦ 應縣木塔是用什麼木頭做的
應縣木塔的木料大部分是落葉松,還有少量的榆木,都是附近黃花梁出產的木材。今黃花梁位於懷仁、應縣、山陰三縣之間之間,東西南北皆二十多里。戰國稱黃華,北魏、北齊名黃瓜堆,隋唐以後稱黃花堆、黃花嶺,今稱黃花梁。千年以前那裡還是一片原始森林,生長大量的黃花松。北魏酈道元所著之《水經注》上的雁北是這樣的:「大山喬木,連跨數郡,萬里林集,茂林陰翳。」。歷史曾記載砍盡黃花松,建起了釋迦塔。
⑧ 應縣木塔建造背景
應縣木塔建於遼青寧二年 距今有955多年歷史 至於原因 ,還是個迷局 中說紛紜 有的是說為了打仗 有的說是為了幾年。我是應縣人 兄弟,給點分吧!
⑨ 木頭的使用期限大多兩三百年,應縣木塔卻矗立近千年歷經數劫不倒,如何做到的
世界上總會存在一些奇奇怪怪的事物。就比如一些木頭的使用期限,大多數兩三百年它就會壞掉,但是為什麼山西應縣的木塔能夠屹立千年不倒?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索一下。
應縣木塔的地質條件非常好,承載力非常好,所以直到現在也不必擔心木塔會有倒塌的可能。此外,夏天塔上棲息著成千上萬只麻燕,這些麻燕專吃塔上的蛀蟲,扮演者護塔衛士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