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是郟縣哪個旅遊景點
郟縣風景名勝
截止2013年,郟縣境內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裴李崗文化遺址,縣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1處,其中,
郟縣名勝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郟縣文廟、三蘇祠和墓),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1處(堂街鎮臨灃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新石器時代遺跡太朴遺跡、明清建築臨灃寨、清代建築山陝會館及獅王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
「三蘇墳」位於茨芭鎮蘇墳村東南隅,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蘇轍的墓地,元至正年間,增加蘇洵衣冠冢,始稱「三蘇墳」。
郟縣文廟始建於公元954年,規模宏大,雕刻精美,是全國縣級文廟中保存最好的。
廣闊天地鄉是中國「知青」運動聖地,鐫刻著毛澤東「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批示手跡,2002年10月,建成郟縣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紀念館。
堂街鎮臨灃寨是中原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民俗紅石古寨。
『貳』 郟縣景點有哪些
臨灃寨位於郟縣堂街鎮
處域東高西低,包括平、沙、山、崗、窪五種地形
整個村落被一種淺紅色條石砌築的寨牆緊緊圍著
圍長約1100米、高6米多的寨牆上有城垛800個
故當地人又稱臨灃寨叫
「紅石寨」或「紅石古寨」
由臨灃寨通往村外的是東、西、南三個寨門
其中西寨門取名「臨灃」
東寨門取名「溥濱」,意為此寨瀕臨灃溪、利溥兩水
東、西寨門由木板鑲鐵皮製成
至今仍保存完好,其上「同治元年」四字清晰可辨
南寨門毀壞較重,只剩半個門洞
臨灃寨為一窪地型古村落
周圍千畝蘆葦、百畝竹園
楊柳河、北汝河繞寨而過,終年綠水長流
臨灃寨的窪地聚落、古寨牆、古寨河、明清時期古民居、宗祠、關帝廟融為一體
成為中原民居文化中一塊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寨內現有159戶人家,600多口人
其中朱姓人口佔90%
寨內還有較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20多座
清代民居近400間
這些建築既有中原農村特有的以磚、石為主體的高大深邃
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門窗為裝飾的小巧玲瓏
一些古老的宅院用多層弧形石板作為門洞的拱頂
每層石板上都雕有圖案,十分美觀
雄偉的寨門,堅固的紅石寨牆,古色古香的老宅,淳樸的寨內原住民,悠閑自得的現代生活。
古寨里的這一切,就象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1945年6月3日,不可一世的侵華日軍松本支隊,向古堡進攻了整整一天,同樣沒有攻下,最後放棄攻城,繞道去了魯山。
1947年12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陳謝兵團付出100多人的傷亡代價,才攻入寨內,活捉地主武裝頭目、寨首朱清寬。《郟縣志》記載:「黎明破城,朱窪解放」。
堅固厚重的寨牆,機關算盡的院落,讓臨灃寨走進了中國軍事史,近當代幾乎所有的中國軍事地圖上,都標識有臨灃寨。
1957年,又發生了一件大事,讓臨灃寨的故事更加餘音繞梁。
那一年,郟縣拆除了100多座村寨,拆到臨灃寨時,《郟縣志》記錄,「連降暴雨成災,降水量達到720.6毫米」。
臨灃寨地處窪地,洪水淹至寨牆數米而無礙,人們看到了一幕神奇景象:寨外洪水肆虐,寨內安然無恙,臨灃寨成了汪洋中的一條「船」。
出於防汛的需要,縣長發話:「寨牆不能拆。」
臨灃寨得以倖存
『叄』 山東沂南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竹泉村,影視基地,漢墓,汶河漂流,沂河風景區,孟良崮國家森林,智聖湯泉,蒙山彩蒙景區,頤尚溫泉度假村,這是山東省旅遊推廣的,沂南縣內還有很多好玩的。
『肆』 沂南縣景點
沂蒙紅色影視基地、紅石寨旅遊度假區、智聖湯泉旅遊度假村、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沂南縣竹泉水利風景區等。
1、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基地共由《紅嫂紀念館》《古山村》《古縣城》《山鄉夢度假村》四部分組成。
2、紅石寨旅遊度假區:是一處集山水生態、歷史文化、山地民居、鄉土風情於一體,具有山水觀光、文化體驗、汽車露營、商務休閑等功能的綜合性旅遊景區。
3、智聖湯泉旅遊度假村:集溫泉沐浴、休閑養生、生態旅遊於一體的,國內一流溫泉旅遊度假景區。
4、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沂南縣孫祖鎮孟良崮林場,是馳名中外的孟良崮戰役主戰場和戰役主要發生地。孟良崮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為北宋抗金將領孟良曾在此安營紮寨,故名。
5、沂南縣竹泉水利風景區: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境內,依託寨子水庫而建,屬於水庫型水利風景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景區以「竹林」「泉水」「古村落」為特色,打造了一個集聚沂蒙山鄉韻味的水利風景區。
『伍』 求臨沂景點大全排名榜,哪些比較值得去
臨沂是一個古城,這里景色宜人,還有很多著名的風景名勝,下面,我給大家推薦幾個臨沂的特色景點:
第五個特色景點是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蒙山天蒙景區主要在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境內,其東西跨度達到了50餘公里,南北跨度達到了20餘公里,在旅遊區內,有名的山峰就超過百餘座。
總而言之,臨沂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有很多特色景點,到臨沂旅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陸』 紅石寨在哪裡
紅石寨景區有兩個,一個是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銅井鎮,還有一個是在江西省石城縣屏山鎮河東村。
臨沂市沂南縣銅井鎮紅石寨景區距離沂南縣城有12公里,臨沂市區有50公里,分為紅石寨自駕游營地和紅石寨水面項目兩大區域。
景區裡面的寨子湖區緊靠沂蒙生態大道,南、北、西三面都是丘陵,山頂的位置是微紅色,山腰到水面的位置植被良好,自然風光十分的秀美,主要的板塊有香湖樂園、洞天福地、紅石古寨、汽車營地等,是結合遊憩、休閑、運動三種功能於一體的樂園。
自駕游路線是臨沂—東興路—G206—S227—沂南—沂南河大橋—朝陽路—S229—銅魯線—竹泉村—紅石寨旅遊區。
江西省石城縣屏山鎮河東村紅石寨有大寨和小寨,兩個寨子連在一起,小寨是大寨的門戶,紅石寨四面絕壁,寨子頂部的位置十分的寬闊平坦。
景區裡面有著名的紅石寨戰斗,是紅軍在中共蘇區進行的一次歷時較長、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的拔除白色據點的戰斗。
『柒』 請問紅石寨在哪裡
就是銅井寨子水庫,現在已經開發成旅遊景點了,坐公交車的話,終點站就是
『捌』 紅石寨的介紹
紅石寨 位於江西省石城縣屏山鎮河東村。該寨由大小兩寨組成,兩寨連成一體,小寨為大寨門戶。紅石寨四面絕壁但寨頂寬闊平坦,有田有水。
『玖』 新烏龍山剿匪記中提起的石城是哪裡的石城
石城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北部,116°05′46〞-116°38′03〞、北緯25°57′47〞-26° 36′13〞。西毗寧都縣,北靠廣昌縣,南抵瑞金市及福建省長汀縣,東鄰福建省寧化縣。南北長71.8千米,東西寬53.7千米,總面積1581.53平方千米。總人口30.2萬人。全縣轄5個鎮、5個鄉:琴江鎮、小松鎮、屏山鎮、橫江鎮、高田鎮、木蘭鄉、豐山鄉、大由鄉、龍崗鄉、珠坑鄉。共有13個居委會、131個行政村。縣政府駐琴江鎮。全縣通行客家話(屬寧龍片),客家文化濃厚。革命遺址
石城是中央蘇區全紅縣,是紅三軍團和少共國際師長征出發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進行過長期的革命實踐活動。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歷過石城阻擊戰、紅軍攻克紅石寨、紅軍秋溪整編等許多重要革命事件。石城有數萬人參軍參戰,為革命事業作出過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後經上級批準的烈士達4209名。現保存完好的革命遺址主要有:紅軍長征前夕李臘石石城阻擊戰遺址、紅軍秋溪整編舊址(中央臨時軍事委員會駐地)、紅軍攻克當年中央蘇區最大的白色據點——紅石寨舊址(屏山)、紅四軍軍部舊址(橫江秋溪紅家壟)、毛澤東和朱德觀下舊居、紅十三軍軍部舊址、中共太雷縣中心縣委舊址(橫江)、石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石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拾』 中原第一紅石古寨一百年臨灃寨說明文閱讀
臨灃寨又名紅石寨、朱窪寨,位於南水北調工程經過的河南省郟縣堂街鎮。它有雄偉的紅石寨城牆、潺潺的護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被譽為「中原第一紅石古寨」「古村寨博物館」。
寨內現有159戶人家,600多口人,其中朱姓人口佔90%,是明朝萬曆年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居至此的朱姓後代。
來到寨子跟前,寨、河天然合一,人、水相得益彰,這在北方實屬罕見。我們採取從外到里的方式進行參觀,先圍著寨子轉了一圈,我們發現。這座周長一千多米的古寨,有幾處不同凡響的地方。其一,寨子不是方形而是不規則的圓形;其二,砌寨牆的石頭是清一色的紅石,沒有其他雜色石;其三,寨子只有東、南、西三個門而不是四個門。這是為什麼?寨子里的老人們道出了個中原委。
據介紹,在南北朝時期,一直有張姓人家在此繁衍生息,村名叫張家埂。明朝萬曆年間,山西省洪洞縣一支朱姓人家移民至此,跟著張姓人家學會了編織蘆葦席,並通過陸運和汝河水運將蘆葦席和其他蘆葦編製品販賣出去。靠著聰明和勤奮,200多年後,朱姓人家成為村中大戶,張姓沒落,「張家埂」由此改名叫「朱窪寨」。至清朝道光和咸豐年間,朱氏家族一分支的朱懷宗及其子朱紫貴、朱振南、朱紫峰三兄弟靠鹽業貿易發家。
為了守護家財,清朝咸豐末年(1861年),面對紛繁亂世,朱氏三兄弟商議扒掉土寨牆,建石寨牆。寨牆為外石內土結構,外牆的石頭全部取自紫雲山經久耐蝕的紅色砂岩石,內牆則就地取土,全部挖自護寨河。全寨佔地約7萬平方米。據說當年給寨牆放線時為求得公正,由一朱姓老人用黑布蒙住雙眼,手提裝滿白灰的籃子放線,於是就「走」出了人們今天看到的彎彎曲曲的、不規則的圓形寨子。
臨灃寨共有3個寨門,按八卦的三個方向設置,其中西門因緊臨灃溪而取名「臨灃」,這也正是今天臨灃寨寨名的由來;正方向的南門叫「來曛」門,取自《詩經》「曛風南來」一句;東門叫「溥濱」門,取自「利溥渠之濱」之意。有老人說,設3個寨門,還有一層意義是與官家的城池有別。
臨灃寨的每個寨門上都有滅火水槽,還有用於對外射擊的高低不等的槍眼。寨門外邊均有兩道防洪閘門和向寨外排水的暗道,沒汁精巧,防守自如,使人不得不嘆服100多年前臨灃寨人的智慧。臨灃寨寨牆外是繞寨一周長達1500米的護寨河,據說當年與寨牆同時完工時寬15米、深4米,現在河寬仍有10米左右,深約2米。臨灃寨南門一側,灃溪潺潺匯入護寨河,與紅石寨牆及周遭的蘆葦盪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紅石寨修好後,曾成功地抵擋過多次外來的攻擊和洪水的肆虐。抗戰中更是起了大作用,據《郟縣志》記載,1945年6月3日上午,一股日軍由開封經襄城縣進入郟縣攻打臨灃寨,寨丁和村民奮起抗擊,雙方激戰了一個上午,日軍無法攻克,只好從南寨牆繞過,去了魯山方向。
新中國成立後,寨牆失去它防匪防寇的功能,郟縣拆除了100多座古寨牆,唯有臨灃寨的寨牆倖存了下來。原因是臨灃寨處於兩河交匯處,地勢低窪,極易發生洪澇災害,當年就在准備拆除臨灃寨古寨牆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水使地勢低凹的臨灃寨周圍成了一片汪洋,靠著古寨牆,臨灃寨內安然無恙。於是,出於防汛需要,臨灃寨古寨牆保存了下來,因此成為河南省唯一、全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村級古寨牆。
而寨內就像是一座古民居博物館,現有明代民居一棟3間、清代民居100餘棟400多間。其中朱氏三兄弟的宅院分別是一進三、一進四、一進五的四合院,且院院相連,從前街一直通到後街,足有百多米。寨內還有較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20多座。這些建築既有中原農村特有的以磚、石為主體的高大深邃的特色,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門窗為裝飾的小巧玲瓏風格。一些古老的宅院用多層弧形石板作為門洞的拱頂,每層石板上都雕有圖案,十分美觀。
臨灃寨民居建築從明至清,在時代上沒有缺失,它們集中地出現在一個村落中,這在中國實屬罕見。當地政府正組織人力物力,對臨灃寨進行修繕。不久,這座古寨將會更加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