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鄧演達的人物事件
鄧演達(1895年—1931年),又名策成、仲密,字擇生,化名石生登,廣東省歸善縣永湖鄉鹿頸村人(今惠州市惠城區三棟鎮),原籍廣東程鄉縣丙村鎮(今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 。父親鄧鏡人從梅州移居惠州三棟鎮 。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9年入廣東陸軍小學,1911年隨廣東革命軍北伐。1919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0年初,經辛亥革命元老孫中山粵軍總司令部參議何子淵(何貫中長兄)引薦,到福建漳州參加援閩粵軍。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擁護孫中山三大政策,是著名國民黨左派。1925年任黃埔軍校教育長。1926年1月當選為國民黨「二大」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同年7月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隨軍北伐,指揮攻克武昌。曾被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中央軍委主席團成員和中央農民部部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力主東征討蔣。民國16年,蔣介石、汪精衛相繼背叛革命後,鄧演達流亡歐洲。11月1日,與宋慶齡等在莫斯科發表《對中國及世界革命民眾的宣言》,聲明繼承孫中山遺志,堅持反帝反封建。
1930年5月回國,同年8月,在上海格羅希路大福里(今延慶路29弄1-21號),將民國16年成立的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任中央總幹事,企圖建立第三種政治勢力。9月1日創辦和主編《革命行動》,主張在中國建立以農工為中心的平民政權,宣傳反帝反封建反蔣。11月在上海成立黃埔革命同學會,聯系黃埔各期同學,策動反蔣。1931年積極籌劃反蔣軍事行動,8月19日由於叛徒出賣被捕,11月29日被蔣介石秘密殺害於南京麒麟門外沙子崗。12月19日宋慶齡為抗議殺害鄧演達在《申報》上發表《宋慶齡之宣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遺著有《鄧演達文集》等。 1931年8月17日下午,鄧演達赴上海愚園路愚園坊20號出席江西起義幹部訓練班結業式,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上海市幹部會負責人陳敬齋叛變告密,鄧不幸被捕,同時被捕的還有羅任一、金新光、鄧文、張小山、李文英、黃素、雲素青、黃經耀、方巨、張昌、朱鳳卿、任樹宣等12人。嗣後,許壽祥、程朴二人又在威海衛路和麥根路被捕。這天共捕15人,其中任樹宣不滿16歲,是二房東的兒子,與案情無關;許壽祥是廚師,朱鳳卿是打錯門牌闖進來的,亦與本案無關。參加這次搜捕的除鄧警銘率領的淞滬警備司令部偵查隊外,還有公共租界總巡捕房的中西包探。下午3時許,鄧演達等13人被關進靜安寺英國巡捕房一間僅一丈見方的臨時囚室。
1931年8月18日上午9時,租界當局將鄧演達等押至江蘇高等法院第二分院第一法庭進行審訊。鄧演達籌組的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已成立一年,基層組織遍布14個省、市,並准備在江西發動武裝起義。他邀集黃埔軍校進步學生組織的「黃埔革命同學會」,成為跟蔣介石嫡系組織的「黃埔同學會」相抗衡的團體,在軍事上構成對 南京政府很大的威脅。蔣介石對鄧演達的革命活動極為忌恨,懸賞30萬元捉拿鄧演達,淞滬警備司令熊式輝除密令該部偵查 隊緝拿鄧演達和他的戰友之外,還發函至上海第二特區地方法院,要求「飭捕協緝」。15日,江蘇上海特區地方法院發出了「火速拘提」鄧演達、沈維岳、季方三人「到法院聽候審訊」的拘票。 謹以此文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鄧演達烈士殉難80周年!——樊振
19世紀後半期,中國社會積貧積弱的現狀同西方國家的富國強兵,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照。當孫中山改良的願望落空後,他奔走於海內外,為革命而呼號,「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1911年辛亥革命的炮火終於劃破清王朝黑暗沉寂的夜空,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
鄧演達,字擇生,1895年3月1日生於廣東省惠陽縣永湖鄉(今惠城區三棟鎮,100周年時為1995年,所以當時是惠陽縣還未建市)鹿頸村,1931年11月29日夜被秘密殺害於南京,年僅36歲。是民主革命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辛亥革命元勛,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他追隨孫中山在奠定廣東革命根據地中起過重大作用。孫中山曾說:「幹革命,有兩達(按:指鄧演達,張民達),革命有希望。」足見孫中山先生對他的賞識和器重。
少年時代的鄧演達耳濡目染中國外受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內受清封建王朝的殘酷壓迫和剝削,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痛苦。從小就萌生了立志學習軍事,做一個出色的為中華民族服務的軍人以報效國家的願望。
1907年,孫中山領導的惠州七女湖起義使他受到了更大的激勵。1909年,14歲的鄧演達先生即考入廣東黃埔陸軍小學,編為第四期學生。由於他年齡最小,但學習成績最好,聰穎過人,在同學中有「鐵漢」之稱,為校長鄧鏗(字仲元)所賞識,並被吸收為同盟會員,宣誓時還打了手印。當時全校同盟會的革命黨員只有20多人,各期學生都有一位黨務主持人。鄧演達這一時期的同盟會員有郭冠傑、肖冠英、廖尚果、陳濟棠等人。有一次鄧仲元對其同鄉學生廖尚果說,要多努力,爭取得個第一名,為惠州人爭光。廖回答說:爭取第一名自有鄧演達,輪不到我,不找這個麻煩。參加同盟會後,他們經常傳閱秘密的宣傳刊物,受到很大的教育。每逢節假日,又經常集結在一起,到黃埔郊外活動,議論國家大事,在革命大潮中,逐步樹立起革命的人生觀。
當時,同盟會幹部姚雨平負責廣州附近軍事學校和巡防營的組織發展工作,經常需要與各地同盟會組織進行聯絡。清官府因廣東新軍和巡防營不穩,風聲鶴唳,故而對出入軍中的人員有盤問搜查。鄧演達聰明機警,個子矮,「以年幼,長隨姚雨平輩作交通員,往來於廣州佛山間」,不易引起清兵的懷疑,「所有一切秘密函件,皆由先生一人經手傳達,機密而且迅速,故一般革命黨員皆亟加稱許。」
1910年,廣州庚戌新軍起義,由於事起倉促而失敗,清軍到處捉拿革命志士。在白色恐怖中,鄧演達、郭冠傑等「陸小」學生身著軍服,佩戴校徽、臂章,秘密攜帶宣傳標語,避開軍警,由黃浦進城,四處散發傳單。反清宣傳品的出現,使清廷官吏觸目驚心,激發了人民反清的鬥志。
1911年4月27日下午,黃花崗起義的槍聲震撼著黃埔陸軍小學的每個角落。陸軍小學的同盟會會員本來受命於4月29日配合起義,因提前起義失敗,未及執行命令。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4個省市立即響應,宣告獨立。廣東陸軍小學堂也成立了革命軍,鄧演達與郭冠傑等人,被派往汕頭。住在致安街長發祥客棧待命,隨後參加姚雨平領導的韓江第四軍。鄧演達等人到了汕頭之後,與當地義軍會和,分三路分別進攻警察局、水巡局和炮台。清朝官兵聞風而逃,未及交鋒就繳獲一百多支槍。潮汕之役勝利後,成立了以革命黨人為主體的廣東軍政府。「陸小」的學生軍從潮汕回到廣州,鄧鏗派鄧演達到黃順和統領的民軍當教官,把民軍訓練成正規的革命軍。16歲的鄧演達當教官,在革命軍中成為佳話。
姚雨平組織了8000人的廣東北伐軍,在廣州誓師北伐。18日到達上海。次年2月間,英勇頑強的廣東北伐軍在安徽固鎮、宿州一帶,擊敗清江蘇巡撫、署兩江總督張勛以及倪嗣沖率領的北洋軍。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致電姚雨平、林震,表示「深堪嘉許」。「陸小」革命軍一直跟隨姚雨平北伐,在戰爭中得到很好鍛煉,鄧演達的軍事才能漸露頭角。然而,南北議和,雙方同意,袁世凱逼清廷退位,孫中山將大總統讓位給袁世凱。袁上台後背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下令解散各省義軍,中國天空重新陰雲密布。在徐州待命的廣東北伐軍奉命返回南京,鄧演達等正規軍人,只有執行上級命令,協助做好民軍官兵的工作。他們將前線犧牲的北伐軍官兵的遺體收殮後全部帶回南京,在莫愁湖畔擇地合葬。孫中山為墓碑題額「粵軍陣亡烈士之墓」。
眼見革命果實被袁世凱所篡奪,鄧演達十分悲憤悵惘地由南京回到廣東,繼續思考中國革命的前途問題。他認為革命派沒有強大的武裝力量是革命失敗的原因之一,於是決定重習軍事。他與郭冠傑一起考入廣東陸軍速成學校步兵科第六區隊作插班生,據和他同一住房的郭冠傑回憶說:他「其為性純潔,不慕榮利,好讀書,學校的一切學術科也能悉心研究,每試必列前茅,經史子集無不讀。」
1913年,鄧演達從廣東陸軍速成學校學習一年後畢業。適逢孫中山發動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他精神振奮,立即參加了由鄧鏗策劃,以林震為總監的北伐軍兵站總監部衛隊營,任第三連連長,積極投入北伐的准備工作。由於炮兵叛變,反袁北伐軍未及行動而告解散。各地反袁起義亦接連失利,不到兩個月,「二次革命」,就以失敗而告終。
在辛亥革命後那些動盪的歲月中,軍閥、官僚、政客攫取了政權,人民群眾的社會政治地位依然如故。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的親歷者何遂在回憶錄中反映他那時痛苦的心情:「我們一行人出發東渡了。當輪船緩緩地開出吳淞口外,我回首遙望苦難深重的祖國,依然是風雨如晦。多少年來夢寐系之的一次革命,就這樣失敗了。」
1927年2月17日,鄧演達在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宣傳部直接領導的全國性日報——《漢口民國日報》寫的代論《大家應該注意的是什麼?》一文中,總結了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指出解決農民問題的重要性。他說:「中國國民革命成功的重要條件,在農民的解放。」「中國被壓迫的農民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中國的革命,就應該有代表這百分之八十以上勞苦民眾要求的實在性。」「辛亥年革命失敗的結果教訓我們:如果我們的黨,不能夠把實際的利益給廣大的痛苦群眾,尤其是給農民群眾,革命一定是要失敗的。」
(作者:《前進論壇》特約通訊員、農工黨理論研究江蘇點特約撰稿人)
❷ 孫中山是客家人嗎
是客家人.
早年曾隨侍中山先生革命多年的北伐、抗日名將薛岳將軍,他告訴台灣著名客屬研究專家謝福健先生說:中山先生自己說過,他原籍在紫金縣,是東江客家人。孫陳淑英夫人也曾在謝先生著作中親簽:「先翁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等字樣。特別難能可貴的是中山先生本人也曾說過自己是客家人,承認客家淵源。
據楊慶平先生著《孫中山的家世與客屬淵源》一文載:「有日孫中山在大元帥府接見到訪客家人,對國家大事多有談及,並蒙先生多作指示,無不表示敬佩,臨別前有一位客家人對孫中山先生說:'中山先生,您是客家人?'中山先生肯定地答:'是,是!'
(2)姚雨平圖片在哪裡照的擴展閱讀
孫中山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斗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反清事業,自詡「洪秀全第二」。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宣統三年)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暗中聯絡,決定當天晚上起義。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